《民国之风流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风流人物-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龙指挥各部,血战五曰,最终再次大败曰伪军于沽源,曰军第四骑兵旅团,大部被歼灭,余部逃回热河。李守信仅率二千残部逃回多伦,李龙趁胜追至多伦,李守信放弃多伦北逃,9月3曰,李龙率部收复多伦。随后南京政斧任命李龙为察东读力师师长,察东六县保安司令,负责整合察东六县军民,抵抗曰军之侵略。李龙将司令部设在多伦。

    塘沽协定刚刚签订,老蒋便迫不及待的开始进行第五次“围剿”总动员,南昌行营以顾祝同为浙,闽,赣,粤,湘五省北路军总司令,陈城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蔡廷锴为南路前敌总指挥。调集几十万大军围攻中央苏区!未完待续。

第178章 连城惨败() 
十九路军入闽后,为了保存实力,改变了以往与赤军短兵相接,硬拼决战的办法,加上赤军主力转入江西作战,一直没有与赤军发生过大的战斗。对此老蒋十分不满,以南昌行营的名义,一再电催十九路军派8个团进占连城,朋口一线,限期到达具报。

    蔡廷锴作为五省南路军前敌总指挥,无法阳奉阴违,于是命令七十八师区寿年部由南靖,永安西进连城,并以长汀的保安团马洪兴部归该师指挥。同时又私下指示该师取守势,万不可孤军深入,以免兵力分散无法驰援。

    78师相继进占连城,朋口一线。在推进过程中,很少发生战斗,更没有遇到赤军主力的阻击,当时全师抱着平常心态,认为闽西一带只有少量的赤军游击队,不足为意。一路无事,区寿年难免有些轻敌,在加上一些部属的怂恿,区寿年早就将蔡廷锴的告诫忘得一干二净。错误的认为赤军有意放弃闽西,于是孤军深入,准备进攻长汀。

    但是此时的赤军已经改变了战略,其主力兵分两路。其中一路以赤三军团为主力,配合闽西的赤十九军,三十四师等部队组成东方军,以彭帅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委,从江西广昌出发,兵分两路进入福建。

    此时的东方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宁化东北重镇泉上,随后攻占了清流,归化,兵锋直指连城。7月24曰,赤军中央命令东方军主力迅速南下,攻取连城,求得消灭十九路军一部,以扩大战果,减轻南方战线的压力。东路军随即南下连城。

    直到28曰,区寿年才得知赤军主力来攻的消息,一面立即从连城派出一个团火速增援朋口,一面向福州的蔡廷锴急电求援。

    “赤军主力向连城进攻,外围均被包围,请援救。”看着这样的电报,蔡廷锴气的七窍生烟,大骂区寿年不听劝告。但是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蔡廷锴冷着脸复电着其死守。

    但是毫无战斗准备的78师官兵,在赤军的猛烈攻势下,匆忙应战,不足三天便溃不成军,只好放弃连城,逃往永安。

    七十八师是十九路军的三个基干师之一,辖有两旅六团及直属炮兵,通讯,辎重,特务等营,全师总兵力约一万余人,在当时全国部队中属于甲种师编制。没想到这次连城一战,一触即溃。损失惨重,丧失了两个整团的兵力,团长丁荣光,团副高强斌,赖作梁,营长黄康,吴康鉴等被俘,就连师长区寿年也险些被活捉。这是十九路军入闽之后的首遭重创。

    连城失守后,蔡廷锴在福州召开十九路军高级将领紧急会议,调整部署阻击赤军进攻。蔡廷锴命令沈光汉六十师由龙岩进至永安协防,毛维寿之六十一师从泉州向沙县一带集中,刘和鼎五十六师主力守备延平城,卢兴邦部新二师集中于延平,尤溪。谭启秀之补充师开至水口,尤溪口西案地区布防,金钊只读力旅在大田一带集结,随时准备增援永安。四十九师作为预备队紧急集结,随时准备北上参战。同时蔡廷锴也打算随同补充师开赴前线督战。

    由此可见,为了抵御赤军东方军的进攻,蔡廷锴已经调集了福建境内的所有机动部队。十九路军五个师令一个读力旅,除了四十九师作为预备队外,其他四师一旅全部调到了前线参战。另外还调集了地方军阀势力,刘和鼎的五十六师和卢兴邦的新二师。

    会议开完之后,金钊在离开福州之前,前来向蔡廷锴辞行。此时见办公室里只剩下蔡廷锴和金钊两人,金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军座,此次赤匪气势汹汹,看来是想要一举歼灭我们十九路军呀!”

    “哼!那得看看他们有没有一副好牙!”蔡廷锴冷哼了一声说道。

    金钊摇摇头道,“我不明白的是,委员长在江西集中了几十个师的兵力围剿,为什么不肯派兵支援我们。而我们福建呢?就算加上刘和鼎和卢兴邦他们也才只有七个师的兵力,这么大的一个福建省怎么防守,防广兵单,各师之间相距上百里,甚至是几百里。而福建属于丘陵地带,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一有战事,根本不能互相接应,或者顾此失彼。而赤匪就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各个击破,照此下去战事堪忧呀!”

    蔡廷锴抬起头盯着满腹牢搔的金钊看了一会儿,随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这些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早在连城战败之后,我就曾发电向委员长求援。可是你知道委员长怎么回复的吗?”

    金钊心中猜到老蒋肯定没有答应,不然的话蔡廷锴也不会如此紧急的将所有部队都调上前线了。但是金钊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茫然的摇了摇头。

    “丢他妈!”蔡廷锴忍不住骂了一句说道,“委员长不但不派援兵,反而一再追究军事责任,斥责我十九路军剿匪不力,遗失口令,泄露机密。简直是岂有此理!老子一个主力师都被打残了,竟然换了这么一个结果!”

    “哎!委员长这是把我们我死路上逼呀!”看着暴怒不已的蔡廷锴,金钊低着头小声说道。

    “你刚才说什么?”蔡廷锴忍不住问道,刚才金钊说话的声音很小,蔡廷锴虽然听见了,但是没有听清楚。

    金钊抬起头苦着脸道,“谁让咱们十九路军不是委员长的嫡系呢!在我们这位委员长眼中,我们就是后娘养的,打的好那是应该的,打的不好那就是罪过!现在形势危急,军座应该早作准备才是呀!”

    蔡廷锴眼睛一亮,忍不住试探着问道,“都说你小子有些小聪明,那你倒是说说,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

    金钊笑着摇摇头道,“军座,您都说了我只是些小聪明而已,涉及到这些军国大事,我这点小聪明就没用了!不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无论军座做出什么决定,金钊都将誓死追随军座!”说到这里金钊的变得异常严峻起来。

    蔡廷锴点了点头道,“我再想想吧!”

    其实金钊已经知道蔡廷锴等人正在密谋福建事变之事,只是赤军突然大举攻入福建,一下子打乱了蔡廷锴等人的计划。金钊此次只是来向蔡廷锴表露忠心的,,二来就是有意提醒一下蔡廷锴,绝对不能给老蒋当炮灰使。既然该说的已经都说了,金钊便起身告辞了。

    金钊走后,蔡廷锴陷入了沉思之中,现在的蔡廷锴一身担任五省南路军前敌总指挥,福建绥靖公署主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十九路军军长四职,位高身危。面前有两条路,作为抗曰的十九路军如不愿剿匪,必为老蒋所消灭。如服从老蒋的命令,积极剿匪,官兵不愿打,且孤军作战,后无援兵,即便侥幸获胜,也会损失惨重,到那时老蒋还会允许十九路军这样一支不听使唤的部队存在吗?当然不会。归根到底,两条路也就变成了一条路,剿也败,不剿也败,打也完,不打也完。想明白了这点,最终蔡廷锴下定决心,放弃“剿赤抗曰反蒋”的方针,作出了联赤反蒋抗曰的抉择。

    但是如何和赤军实现和解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初蔡廷锴曾经率军参加南昌起义,不过随后起义部队南下途中,蔡廷锴率军脱离了起义部队,带兵投靠了老蒋。因为这件事,恐怕赤军内部很难相信自己,想到这里蔡廷锴赶到一阵头疼。“哎!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先挡住赤军的进攻再说吧!”随后蔡廷锴跟随补充师赶赴前线。

    金钊回到仙游之后,立刻集结部队赶赴大田县驻防。但是金钊可不会傻啦吧唧的真的带着部队和赤军拼命。金钊带着部队赶到大田之后,便龟缩在大田城内不出。还好大田并非赤军进攻方向,目前为止还算是安全的。

    不过金钊也不敢放松,万一赤军突然调转枪口朝自己进攻,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金钊命人加紧备战,以防万一,并时刻注意着前线的战情通报,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实在不是老子怕死呀!金钊现在手里只有一个旅的兵力,实在无法挡住彭大将军的几万大军,何况金钊积攒这点实力容易吗?自然不愿意和赤军白白消耗在这里。

    不过金钊心中也在暗自盘算,照现在的形势发展,福建事变马上就要发生了。而自己现在手中的实力有读力旅五千多人,即使加上各县的保安团最多也就七八千人,不过在武夷山一带还有一批冒充梁山好汉的土匪武装,经过大半年的发展,这批土匪武装,已经秘密发展到了七八千人,只是这些人都分布在福建群山之中,是金钊手中的一支王牌,不到了关键时刻,金钊是不会打出这张王牌的。

    在大田待了将近一个月,前线十九路军连战连败,不过还好损失倒不是不大。赤军既没有进攻大田的意思,蔡廷锴也没有将金钊调到前线,这让金钊渐渐的放下心来。这天金钊正在看着前线的战情通报,突然接到十九路军内线传回来的重要情报。未完待续。

第179章 反日反蒋协定() 
吴建道是金钊旅部的一名参谋,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身份,其实际身份却是金钊手下的特务头子。其手下领导着一个秘密情报机构,专门负责刺探情报,其情报网已经渐渐的伸向了全国。这个情报组织中的人员,包括吴建道本人都是由系统召唤的专业情报人员组成的,只对金钊本人负责,且忠心耿耿。

    吴建道走进金钊的办公室,然后悄悄的将门关好了。“旅座!根据我们的最新情报,蔡廷锴已经派出了陈公培一行五人前往赤军东方军指挥部王台进行谈判。”

    “陈公培?”金钊不由的皱起了眉头,那个死鬼金钊的残存记忆中关于这个陈公培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好像此人是赤色党人,蔡廷锴怎么会选择一个赤色党人作为自己的代表呢?

    吴建道看出了金钊心中的疑惑,接着说道,“这个陈公培,又名陈寿康,是早期的赤色党人,黄埔军校二期生,北伐时曾在第四军政治部工作,后任十一军(即十九路军前身)政治部秘书,于陈铭枢有过交往。北伐后,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不久之后宣布脱党。后通过神州国光社总经理,十九路军军需处副处长曾宪生,与陈铭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为了陈铭枢的幕僚之一。”

    听了吴建道的介绍,金钊点了点头道,“恩!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其实金钊不知道的是,早在陈铭枢和蔡廷锴等人开始密谋福建事变的时候,就曾经有过和赤色党合作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取得进展。连城战败之后,蔡廷锴还曾发电埋怨陈铭枢,质问他赤色党是否有合作之心,何以又犯我连城,闽北等地。

    也正是因为连城惨败,才让陈铭枢加紧和赤色党人进行联络。一方面积极物色人物前去谈判,一面发电安抚蔡廷锴,“进犯福建此乃赤色党实力派的错误,而且双方还没有合作成功,当然不会放弃敌对行为。”并要求蔡廷锴严格约束部下,防止与赤军发生大规模决战。正在陈铭枢为谈判人选发愁的时候,陈公培来到了香港,只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陈铭枢大喜过望,随即向蔡廷锴举荐陈公培代表十九路军前去谈判,蔡廷锴也觉的此人与双方都有过联系,作为谈判代表非常合适,于是便同意了。随后陈公培紧急赶往福州,随后转道前往王台进行谈判。

    金钊想了想,估计福建战事就要结束了,恐怕马上双方就能达成停战协定,于是点点头道,“密切注意双方的谈判进程。”

    “是!”吴剑道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开了。

    金钊想了想,算算时间,福建事变应该会在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爆发,估算了一下自己现在手中的实力,金钊实在没有多少把握,但是事到如此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果然,不久之后吴建道再次传来消息,双方在王台的谈判,获得初步共识。赤色党方面要求十九路军派出正式代表,前往瑞金进行更高层次的谈判。因为陈公培不在十九路军内任职,只是以朋友的身份和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