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医天下-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真的如此绝情吗?这可如何是好啊?父亲,赶紧想想办法吧。”

    张居正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让为父好好想一想。”

    张嗣修还想再说,张佑急忙扯了扯他:“走吧,二哥,让父亲静一静。”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张嗣修轻拍了大腿一下,忧心忡忡的和张佑向门外走去。

    “子诚,你留一下。”

    张佑急忙驻足,偷偷瞥了张嗣修一眼,有些担心,自己已经把张懋修得罪惨了,好不容易和张嗣修走得近些,父亲这不是存心把我往火上架嘛。

    张嗣修神色如常,并未露出嫉妒的神色,而是轻轻拍了拍张佑的肩膀,迈步出门,随手将门带上。

    于是书房内只剩张居正和张佑父子二人,张居正冲张佑招了招手,示意他挨着自己坐下,好像知道张佑想什么似的:“不用担心你二哥,他的脾性和你三哥可不一样……论政治眼光,十个张嗣修加起来也未必是你的对手,所以,为父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居正的话让张佑有些开心,不过更多的还是惭愧,不过就是比别人多一些记忆吧,而张嗣修出身官宦,从小耳熏目染,若要论真实的政治敏锐性,自己未见得就比得过他。

    “父亲谬赞了,这不是谦虚……”却被张居正摆手打断:“行了,现在可不是谦虚的时候。”

    张佑苦笑:“好吧?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很简单,就四个字,大乱将起!”

    张居正的神情愈发疲惫:“是啊,大乱将起,这个口子一开,朝廷将再无宁日,现在当务之急,是想一个好的应对之策,只是为父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又远离了中枢,不再是首辅,计将安出,计将安出啊?”

    这就是那些官员们为何拼死也要保住乌纱帽的根本原因了,就算张居正官居极品,一旦不再是首辅,顿时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总不能腆着老脸去求朱翊钧高抬贵手吧?丢人不丢人还在其次,关键是他太了解朱翊钧了,表面上温文尔雅,虚心纳谏,实际上雄心勃勃,个性执拗,是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

    他已经不是刚刚被封为太傅的时候了,经过这么多天的沉淀,他早就冷静了下来,《霍光传》就是他和朱翊钧之间关系的分水岭,假如时光可以重来,他绝对不会强逼着朱翊钧下罪己诏。

    他明白,自己能够平安致仕,多半还是沾了张佑的光,就如冯保一般,若非张佑求情,起码也得落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曾经的小皇帝终于长大了,当他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一点的时候,心中可真是五味杂陈啊。

    张佑也在感慨,他一直以为对朱翊钧很了解,可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错了,朱翊钧首先是大明的天子,其次才是他的朋友。

    说好的要让他接收张冯的势力,结果呢?不言不声的就拿掉了张系的一员大将。

    他有一种被人背叛的感觉,按说应该十分气愤才对,奇怪的是,他却一点都不生气,而仅仅是自嘲罢了——君臣之间,又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嘛,韦小宝和康熙,不过就是金庸编的故事罢!

    幸好我还是知道历史走向的,虽然已经和原本的历史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自我安慰了一句,幽幽开口:“为今之计,也只有一条路好走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局势艰难() 
张居正问道:“哪一条路?”

    “暂避锋芒,主动出击。【道。

    张居正皱起了眉毛:“这好像,有点矛盾吧?”

    “并不矛盾,”张佑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让您的人示之以弱,主动申请致仕,尤其是吏部尚书王国光大人,他的那个位置太重要,陛下是一定会拿掉的,不如主动让出来……这一次梁大人致仕,明显是陛下要树立他的权威,咱们干脆就顺着,争取减少损失,留待日后。”

    “你说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如此一来,张蒲州可就站稳脚跟了,那家伙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一旦大权在握,必定会大肆清洗,替高拱报仇,如此一来,为父多年心血,可就毁于一旦了啊!”

    “您放心吧,吸取您的教训,陛下绝对不可能再让张蒲州一家独大的,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敢保证,他必定要留下一些人用来牵制张四维——这也附和制衡之道嘛。”

    看着张佑满脸自信的样子,张居正忽然发现还是小看他了,“制衡”二字出口,已得政治斗争个中三味矣。

    若是让你当了皇帝,怕是所有臣子都要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吧?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了世宗皇帝。

    紧接着,他就被自己这个颇有些幼稚的念头逗笑了,不过就是个替代品罢,太后娘娘可是两个儿子呢,哪怕今上暴病驾崩,也轮不到他做皇帝嘛。

    张居正出神的空当,张佑继续说道:“另外,您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张四维,他的首辅位置做不长的,倒是申时行……”

    “汝默那里没问题,张蒲州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知道他做不长久?”

    张佑苦笑,申时行真的不用担心吗?历史上你死以后,无数人抨击你的改革,“拨乱反正”的可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你最信任的这个申长洲。

    他有些后悔刚才嘴太快,总不能告诉张居正,再用不了两年,张四维的父亲就要去世,然后他就得回去丁忧吧?

    沉吟一下,他只能故弄玄虚:“我就是有这种感觉罢了,此人心机深沉,野心太大,从骨子里来说,和父亲您有些相似,陛下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首辅,前车之鉴在前,陛下是不会让一个强势的首辅当的太久的。”

    见张居正微微皱眉,他情知对方对自己这解释并不满意,转而又道:“再说了,我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屁股下肯定也不干净,只要留心,总有机会把他弄下去。”

    这句话张居正还是相信的,额首道:“就可惜你起来的速度太快,根基不稳,没有自己的势力,加之你走的又是陛下这条路,当此情形,势必不能出头和他对着干,不然只要能出面保下大半为父的那些得力干将,未来朝廷,将再无人是你的对手。”

    张佑苦笑道:“父亲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也希望您的人都以我马首是瞻啊,可惜在他们眼里,孩儿不过就是个佞幸之臣,如今这种情形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不然的话,搞不好连我也要受到牵连。”

    “是啊!”张佑叹了口气:“可惜你这个伯爵封的太早了,如今连科举都无法再参加,不然的话,为父怎么也保你个进士。”

    张佑明白张居正的意思,本朝以文治国,没有进士名头,连个知府都当不上,更别提那些拥有实权的中枢职务了。伯爵的名头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个虚职,若无实权相佐,还不如一个知府权利大。

    而且一旦到了这个级别,正常情况下是再不可能参与朝政了,也可以说,别看他高高在上,其实已经基本上和权臣无缘了。

    也许这才是朱翊钧如此相信他的重要原因,再往深里想一层,这个伯爵,焉知不是朱翊钧故意封的他呢?

    看看他的职务吧,虚职一大堆,实职不过就是个格物所五品总管,若不是得宠,那些部堂高官们,随便出来一个都能捏死他。

    而看如今这态势,他十分怀疑自己和朱翊钧的友情还能持续多久。

    “要不,我试试去军中发展?伯爵应该能带兵吧?”

    “理论上当然是可以的,可你看看军中那些有爵位的,除了李成梁以外,又有那个是独领一军的?也就是他带兵打仗确实有一手吧,不然不用陛下,为父尚在位时就把他弄回五军都督府养老了。”

    “唉!”张佑叹了口气,拥兵自重,功高震主,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忌啊。自己不带兵还成,一旦成为一军统帅,估计也就和朱翊钧的关系走到尽头了。

    还是得想办法挣钱啊,掌握了钱袋子,就算有一天和朱翊钧决裂,也有和他对话的依仗。

    另外,得尽快拉拢一些倾向自己的读书人了,想办法让那些受自己思想影响的人上位,只有当他们在朝堂上形成势力,自己才算真正的安全下来。

    但愿戚继光别受到影响,他可是父亲的铁杆亲信,历史上,张居正一死,他可是立马就被拿下了,这一次,朱翊钧会对他动手吗?

    前些日子张佑还对自己这大半年的收获沾沾自喜,如今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不用叹息,其实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为父送你一句话,既然进入了朝堂,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被一时的得势冲昏头脑,也不为暂时的打击悲观消沉,做到思危,思退,思变,如此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多谢父亲教诲,孩儿记住了!”

    张居正与张佑父子商议对策的时候,张四维也迎来了一位客人。

    “黄先生快请坐,这次的事情,可得好好谢谢你。”

    黄伯强微微一笑:“首辅大人太客气了,卑职不过是偶然听说梁梦龙曾给徐爵行贿,随口提醒一下吧,还是您和老祖宗配合得宜,这才侥幸成功,卑职可不敢居功。”

    怪不得能成张宏的红人,还挺会说话。

    张四维暗想着说道:“还是得谢谢你,有因才有果嘛……先不说这些了,今日请你过府,其实是有事相求,希望先生出手相助……”

    “大人忒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便是,只要卑职能帮的上忙的,必定赴汤滔火,绝不推辞。”黄伯强慨然说道,忍不住猜测,这一次,老家伙又想对付谁了?同时有些欣喜,看来对方是接受自己这个张宏代言人的身份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元辅之忧() 
“是这么回事儿,家父身体有恙,延请当地名医,一直不见好转,我想请先生过去给看看。”

    “不知老太爷得的是什么病?”黄伯强问道,心头暗喜,原来是想让我替他父亲看病,看来他父亲病得不轻,难怪如此急着把我找来。

    “中风。”张四维十分郑重地吐出两个字,然后紧接着又说道:“我还有个不情之情,无论先生愿不愿意帮忙,还请先生务必要替我保密。”

    说实话,这种话从堂堂首辅的嘴里说出来实在是有欠水准,可他也没办法,他刚刚登上首辅的宝座,万一老父此刻去世,必定要回家丁忧三年——他可不是张居正,朱翊钧万万不会容他“夺情”。

    所以,此刻他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请名医将老父治好。第二,一旦老父不幸去世,也要想尽方法将这个消息瞒下去,其码也得瞒到地位稳固下来之后。

    黄伯强早非官场初哥,自然明白张四维在担心什么,心说这可是个巴结首辅的好机会,急忙道:“大人放心,此事卑职必定守口如瓶,如有泄露,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至于看病的事情卑职却不敢保证,只能说尽力……这样,反正卑职来京时间也不短了,回头我就请个假,假做回家探亲,悄悄去一趟山西。”

    张四维大喜过望:“好好好,麻烦先生了,请您速速告假,剩下的事情,自有我来安排。”

    黄伯强答应一声起身告辞,张四维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口,吞吐了片刻,好像有些难言之隐。

    黄伯强不笨,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说道:“大人放心,卑职知道轻重,老太爷得病的事,就算老祖宗那里,卑职也不会吐露一个字。”

    张四维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哪怕他和张宏此刻合作无间,却也万万不想被其抓住把柄。黄伯强很上道,让他忍不住重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很好,先生仗义援手,四维定有厚报。”

    乾清宫内,风扇吱悠悠的转着,曹爱金一言不发,亲自伺候朱翊钧批阅奏折。

    朱翊钧的心情十分好,所以在廷议推举的三个协理京营戎政人选内,往杨俊民的名字下画了一个圈儿——杨俊民是杨博的儿子,本是山东巡抚,杨博是张四维的老乡,又与王崇古十分要好,而王崇古乃是张四维的亲舅舅。

    所以说,这个人选肯定是张四维推荐上来的。

    至于另外两个人选,大同巡抚右副都御史贾应元和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周詠则是张居正的人。

    “协理京营戎政”是京营的最高领导,掌握着卫戍京城的巨大权利,除了提督太监以外,就属它大。

    这是他在投桃报李,本来他并没有动张居正那些人的心思,没想到江东之居然上了那么一道折子,干脆来了个顺手推舟,正好也试探一下张居正的反应。

    当然,他知道此举其实也是张四维对自己的一种试探,既然如此,索性就再坚定一下张四维的信心。

    “启禀万岁爷,太后老娘娘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