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联人保留他们认为对列宁格勒防御有重大关系的地带。

    当然芬兰的这些建议自然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与向芬兰人宣称相反,莱因哈特并没有与苏联进行任何谈判。

    这个训令发出之时,距离莱因哈特入侵英国的预定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而英德一旦打起来,苏联又怎么可能还能静下心听德国帮芬兰提出的调停建议。

    感情就你们德国占领土地天经地义,苏联占芬兰屁大点便宜,就该老被说三道四?这也不合适对不对!

    直到1940年2月3日,德国代表找到曼纳海姆,直截了当地提出芬兰是否愿意参加同盟国阵营对苏联展开的联合作战,如愿参加,芬兰又想得到什么。

    曼纳海姆开始感到很吃惊,想把话题引到芬兰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苏联再次进攻芬兰,德国打算怎样做?

    但是德国代表却反过来提出:如果苏联是对德国发起的进攻,芬兰方面又该怎么做?

    最后,曼纳海姆只好表示,如果德国答应,芬兰被进攻时派兵救援,那么德国被进攻时,芬兰也会承诺提供帮忙。

    但莱因哈特不乐意了,你被打老子就得出兵,老子被打你特么就只提供含糊不清的“帮助”?

    不行,绝对不行!

    向来不愿意吃亏的莱因哈特,当即对外交部作出指示,要求芬兰必须给予德国明确答复,说明他们到底能帮助到什么程度?

    于是,曼纳海姆这才表示同意德国阵营两个盟国师的部队进驻拉普省。

    不过曼纳海姆这里还耍了一个小聪明,他同意入境的,是德国的盟国部队,而不是德军。

    毕竟,要是真的让德军进入芬兰,那问题就又更麻烦了。到时候斯大林要是听说这事,本来可能准备先打德国的苏军,说不定就先来芬兰发起首轮清理战争了。

    不过,曼纳海姆的小聪明倒也正好与莱因哈特节省德军兵力的想法不谋而合。

    最终,同盟国向拉普省运送的部队中,分别包括挪威的一个新建步兵师,以及经拉普省前往挪威东北塞尔克内斯,然后进入芬兰的一个意大利步兵师。

    有了这两个师,芬兰人自己心里其实也踏实不少。毕竟,这也能够成为他们日后的帮手。

    不过曼纳海姆也没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同盟国联军身上。

    在与德国,意大利,挪威分别达成秘密协议后,芬军马上于2月10日下令部分动员,又于2月14日进行扩大范围的动员,在东部边界部署了防御性的军队。

    至2月16日止,芬军由作战军、本土防守部队和边防警卫部队组成的芬兰武装部队总数已达55万人,其中作战军44万人。

    芬兰陆军被新编为12个师,5个军,3个陆军司令部,1个海军司令部。全军配备有556000支普通步枪,14500支速射步枪,5400挺机枪,13700支冲锋枪,3500门火炮、迫击炮,86辆坦克,22辆装甲车,761门高炮,180挺高射机枪。

    但莱因哈特的目的,是想要彻底拉芬兰入伙,他准备在未来对苏战争中得到几十万芬兰军队的帮助。

    所以在后来,以曼纳海姆的参谋长海因里希斯将军为首,芬兰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最高统帅部时。莱因哈特示意保卢斯告诉芬兰代表团,苏军已经沿着苏联的西部边界,集中了大量军队,这使德国有必要采取响应的行动。

    德方指出,德国无意发动对苏战争,但是万一苏联进攻,德国将被迫在极北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包括调动芬兰境内的2个师作战。而这一计划经过最终磋商后,芬兰方面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表面看上去,莱因哈特是送了2个师去保卫芬兰人的独立与自由,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让这两个师为德国作战。似乎有点像一个吃力讨好的老好人形象,自己并未得到有多大回报。

    但这只是表明上的现象,实际上,芬兰人在同意莱因哈特的要求后还没意识到,想要明哲保身的他们,未来会被坑的有多惨。

    只要德国与苏联爆发战争,莱因哈特在电台讲话中单方面宣称德国军人“与芬兰同志结盟”,“共同战斗在北冰洋沿岸”。

    那么,即便实际上此时芬兰尚未与德国结盟,甚至芬兰政府在当天上午发表声明,否认莱因哈特的说法,并宣布了中立,但随着芬兰境内的2个师,从芬兰发起对苏军北翼的攻势,那斯大林也肯定会把德芬结盟当成既成事实来看待。

    从斯大林的视角上看,芬兰境内都已经出现部队攻击苏联,那芬兰肯定也就和德国结盟了。

    在莱因哈特设计好的这些特定条件下,很难设想芬兰能够不卷入今后的苏德大战。

    而最后,莱因哈特相信,芬兰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入德军的阵营,为收复失地而真的一同与苏联开战。

    此后,莱因哈特还故意假意提出,要像在西班牙和挪威那样,苏芬开战后,让军事才华优秀的德国将领,来指挥芬兰境内的部分军队,好发挥最大效果。

    但曼纳海姆知道如果接受了这个建议,日后肯定得对莱因哈特俯首帖耳,至少西班牙和挪威当初接受了这个要求以后,就再也没有脱离德国的控制了。

    于是,芬兰方面再次拒绝莱因哈特的“好意”。

    谨慎的曼纳海姆,始终要求将芬军的战争局限在收复被苏占领土地上,不愿意进一步承诺。

    再他看来,此举既不会导致苏联的深仇大恨,又答应了与德军一起作战的要求。

    曼纳海姆算计的很精,如果情况允许,芬军可以和德军同步展开作战,但是芬军一旦收复了失地,就已经完成承诺,可以抛下德军停手了。

    不过,他没想到莱因哈特算的更精:要是苏军因为同盟国那个意大利步兵师和挪威步兵师的挑衅,对芬兰方向展开大规模反攻,你看德军会不会分兵去救援?

    傻子才去!

第五百四十二章 隆美尔,不许动() 
    就在莱因哈特放开手脚,准备在英吉利海峡大干一场的同时,远在非洲的隆美尔,也正准备拉开新一轮的大型攻势。

    作为他班底的两个德国师,已经彻底在阿尔及利亚集结完毕,而此前,他们也成功在阿尔及利亚挫败了英联邦大军的攻势,巩固了防线。

    如今,一向就有仇必报的阿尔及利亚总督贝朗特下定决心,同意拿出2个法国本土师,3个殖民地师,亲自率领,参加隆美尔非洲集团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而墨索里尼在病倒入院前,承诺放入德意非洲集团军的3个师意大利部队,也已经在阿尔及利亚东部边境集结到位。

    另外还有,加里波第之前派来支援高地作战的一个意大利步兵师,以及高地争夺战结束后,被解救了2千多名意大利战俘。

    更重要的师,在意大利副总理罗西的主持工作下,德意非洲集团军中,那个意大利装甲师的坦克装备,也被寻常运往非洲,由部队接收。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隆美尔以及他的联军,已经聚集起攻击2个装甲师,9个步兵师的总兵力。虽然这支大军分别由3个国家共同凑出,战斗力也参差不齐。但,这也足够了!

    毕竟,加里波第的十余万意军,已经先期攻入利比亚。现在,只需要隆美尔和贝朗特挥师东进,与加里波第挥师与利比亚。那么,光复利比亚,就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可就在隆美尔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份莱因哈特亲自发来的电报,送到了他的指挥部内。

    “隆美尔将军,最高统帅部来电,要求我们停止一切大型军事行动。总参谋长保卢斯将军提醒我们,要尽可能的维持现状。保证防御优势,等待维希法国继续送来新扩编的7个法国师后,在与实力增强的法军联手,展开在非洲的大规模作战。”

    汇报完这封来自最高统帅部的电报后,隆美尔的参谋长,内心是替这位司令感到可惜的。

    参谋长知道,隆美尔为了接下来的非洲征服计划,做过多少准备。在隆美尔的计划中,他在非洲的停止线,不应该是柏林规划的利比亚中部,而应该是包括整个利比亚,包括埃及,直至苏伊士运河的辉煌结束。

    当然,柏林方面之所以把停止线定在利比亚中部,实际上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莱因哈特向墨索里尼索要的利比亚地盘,集中在其与阿尔及利亚相连的西部,也就是说,东部那些地区,取回来也只是帮意大利取,意义不大。

    不过,身为一名纯粹的军人,隆美尔看重的可不是那些政治上的利益算计。

    皱了皱眉头,隆美尔咬着牙自言自语道:“随着刚刚结束的胜利,现在非洲的局势,已经彻底倒向了我同盟国联军。如果不抓住机会,对英联邦联军穷追猛打,那对方就可以有喘息的机会,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防线。。。。。。”

    听到这里,还不等非洲集团军的参谋长开口,一旁非洲集团军第二步兵军的军长,汉斯中将,便看出端倪来抢先问道:“等等,你不会是想违抗统帅部的命令,按我们的原定计划发动战争吧?”

    “为什么不!”隆美尔没有回避,而是对汉斯反问道:“加里波第已经带着超过十万的意大利军队,深入利比亚境内。现在我们在带着第二批大军紧接着冲进利比亚,基本就是稳赢的局面!”

    “这只是战术上的手段,在大的战略方针上,我们应该等到法国送来更多援军后发起进攻,才更为稳妥。”汉斯显然不同于隆美尔的观念,摇着头反驳道。

    也难怪如此,虽然隆美尔之前独立指挥的西班牙战役,与汉斯之前独立指挥的挪威战役,都是以少量德军为核心武力,以少胜多的经典歼灭战。

    但是,两人在指挥风格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说的简单的,隆美尔善于主动进攻,而汉斯则更趋向于防守反击。

    这样的两人聚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思维碰撞。

    不过,对于汉斯那份战术与战略的评判,隆美尔却并不怎么认同。

    隆美尔这位历史上出了名战术大师,马上就对汉斯的观点指出:“战争就是战争,战争的胜负和战略战术层面的高低无关。战略是大局,战术战役是局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战略能决定战争的方向与资源的分配,战术则显得思维打出战略目标而服务。”

    “可实际上,在战争中,战略却往往会因为一场战役而发生改变!”

    只听隆美尔话锋一转,相当自负的道:“战争的目标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暴力取得胜利。因此,当我们发现一场局部战役足以提高当前的战略优势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以死板的战略方向限制自己,而是倾尽全力在战术层面上战胜对手,打出一场辉煌的大胜!”

    这样的言论,汉斯还是第一次听见。

    在此之前,他一直坚信战略与战术的主从关系是固定的,正如波兰战役中,他率领第30步兵师死死抵抗,为曼施坦因的合围歼灭战略服务那样。

    但如今,他这位新的上级,却在他面前表现出,与曼施坦因截然相反的战争观念。

    而且,作为也曾经独立指挥过波兰战役的德国指挥官,汉斯竟然觉得隆美尔刚才说的,似乎并没有错。

    “这就是我的作战方式,或许确实和别人不太一样。”隆美尔微笑着,对他这位同僚将解道。

    汉斯点了点头,没有开口。看得出,他还在纠结隆美尔那番关于战略和战术的辩驳。

    见对方默不作声,隆美尔幽默的对汉斯讲道:“知道你刚才的话,让我想起了谁吗?”

    “谁?”被勾起好奇心的汉斯,忍不住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率领南方行省25万党卫军的党卫军上将,莫德尔!”没有卖关子,隆美尔直接揭秘了谜底:“很多年前,镇压希特勒叛军时,那时还是党卫军上校的莫德尔,兵力和装备上都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可就是非要等到我带的国防军赶到,才愿意一起进攻。”

    “虽然我们最后也赢了,但这场胜利,却迟到了半天的时间。”

    微微一笑,隆美尔目光坚定的看着汉斯双眼:“但这一次,我可不会为了等待慢吞吞的法国援军,而让帝国,和我们的胜利,迟到半年!”

第五百四十三章 意呆岂是你能懂的() 
    当隆美尔走下自己指挥车的时候,他几乎是用力把车门,摔来关上的。

    不错,他下定决心抗命了,这是他第一次违抗莱因哈特的指示,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华,然后,争取那个名为元帅权杖的回报。

    然后,刚刚集结完毕的德意非洲集团军,几乎没有等到片刻间隙,仅仅在高地反击战结束后的第7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