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汉-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稳的跪坐在下首位的案几之后,张奉扭头看向了前方,沉默的摇了摇头,“陛下,蹇硕死了?”

    “朕知道!”混不在意的瞥了眼张奉,刘辨很是不屑道:“哼,狼子野心,居然妄图行废立之事!”

    “是陛下害了他?”

    迎着张奉笃定的目光,刘辨却是愕然,“此事与朕何干?是他自己贪恋权势罢了?”

    “权势,世人皆有欲望,只是陛下给了他希望?”

    “朕?朕难道许诺他废了朕?”

    “并非如此!原先的陛下,让他看不到希望,他想搏一搏,就仿佛先帝一般!”

    张奉的话直直的震撼了刘辨的心灵,愣神许久,刘辨方才呐呐道:“是朕给了他假象吗?”

    “是的。加上权势一旦拥有就再也不会放弃的,就好似大将军和如今的陛下!”

    “这不可能!朕岂是贪恋权位。大将军他。。。还有众公卿。。。”说着,刘辨仿佛也渐渐开始无法说服自己了,默默的端坐起来,深深的凝视着张奉。

    “难道敬承不是贪恋权势?”

    轻轻的耸了耸肩,张奉面色淡然的摊了摊手,神情自若的看向刘辨,见状,刘辨也是微微愣神。

    漠然凝视着张奉许久,刘辨忽的低头自顾的搓起食指,也不看张奉,只是兀自问道:“大将军为何不为敬承请功呢?”

    缓缓的眯起眼眸,张奉再次审视起面前看似轻佻的少年天子,良久,方才一字一句道:“那日蹇硕截杀大将军,臣恰好赶到司马门!”

    “哦?呵呵,也就是说敬承已然深陷外戚与宦官角逐的旋涡中了?”

    猛然眼眸一瞪,不仅自己终究所有人都小瞧了刘辨,此时张奉心中却是犹如惊涛骇浪,愕然的盯着刘辨,脑海中千思百转。

    “难道陛下意欲除尽宦官?”一时间,空气仿佛有些凝固,张奉面色逐渐阴郁起来。

    而刘辨却是浑然无意,笑呵呵的拍了拍手,盯着手掌反复看了看,仿佛检查手掌有没有搓干净后,方才幽幽出言。

    “手心手背都是肉,敬承莫慌,道家有言,无为而治方为大治!”

    默默的凝视着刘辨,张奉此刻徒然发现,竟然从来都没有看懂他在想什么,沉默良久,才无奈却颇有些意味深长的开口。

    “但愿陛下能够掌控的了局势。”

    嘴角微微擎着笑,刘辨默默的瞧着张奉,不答话,一切仿佛尽在不言中,却又好似相顾无言。

    蹇硕虽然生死,但何进接管的也还是西园军的人马,至于内廷禁军,依旧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这乃是汉家规矩,何进也无权强行改变。

    而如今宫中至多,多了一个先帝特批的羽林军,还能巡护宫中,其他势力尽皆屯于宫外,胆敢擅自入宫者,自当以谋逆论处。

    是以当初诛杀蹇硕之后,何进因为恐惧宫中的宦官谋害自己,毕竟宦官从操控内廷已久,就比如先前的窦武,便是被宦官弄死的,念及如此,何进连灵帝的葬礼都没曾参加,一直称病。

    而张让作为如今内廷权势最盛的常侍,众宦官遇到什么事情,自然是为他马首是瞻。

    原先名扬洛都的五官中郎将张奉,随着新帝的登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虽然坊间谈论少了,内廷却对此时关注不已。

    “张公,羽林中郎将此方也是从龙之功,大将军却并不为其请功,怕是大将军与我等已然难解呼?”

    南宫嘉德殿后方的省中之地,赵忠面色有些难堪的瞧着张让说道。

    闻言,围拢在厢房内的一众宦官,也都是面色忧虑,尽皆默默点头认同,将目光投向张让。

    默默的扫视了四周一众,张让深深吸了口气,却是轻声说道:“蹇硕欲望熏心,企图谋取那等大事,却是不顾我等,咱家自然不觉可惜。只是这张奉如今依旧位居羽林中郎将,却得容咱家细细斟酌一番!”

    “咱等内廷之人,平日便难以与大将军接触,如今张奉这处又是形势不明,却不叫我曹如何行事?”闻言,人群中的郭胜也是有些忧虑的说道。

    良久无人回声,只是张让凝眸细思的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就在众人将要等之不及之时,张让方才阴眯着眼眸,缓缓说道。

    “此时若是真行,却是不难!倘若何进当真愿意与我等鱼死网破!”

    张让的话一出,张奉厢堂却是徒然安静下来,默默的瞅着张让,众常侍尽皆秉着呼吸,等待张让的答案。

    而扫视一众表情的张让,也并没有矫情多少,当下,微米眼眸,语调阴冷道:“诸公,且不知如今尚有一人可压制那何氏兄妹!”

    一言既出,整个厢堂却是异常的安静了下来,众人尽皆眼神灼灼的盯着张让。

第91章 垂帘听政() 
久居深宫早已看透了尔虞我诈,能够在众多宦官之中脱颖而出的自然是人中极品,张让之所以能得到如今的权势,皆依赖其谄媚的言语和敏锐的思维。

    在众人还在担忧问题的之时,你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本事让众人又如何不服你。

    轻微抬起眼睑,深沉的扫视一周,张让方才颔首凝声说道:“此人虽平日和善无为,但此番新帝登基,其必有恐慌,且久居深宫,咱等倒也方便行事!”

    说道这里众人也是心下明了起来,当即全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点头附和,人群众赵忠与郭胜默然对视一眼后,深深的看向了张让。

    此刻被众人奉承的张让自然没有注意,在聆听众人的一些谄媚奉承之后,张让随即领着一众宦官前往永安宫。

    永安宫中自然住着的是汉灵帝的生母董太后,如今大义上董太后依旧是可以稳稳压制何太后一头的,而大汉素以孝治国,也由不得何太后悖逆董太后。

    而张让同样知道的是董太后收养的小皇子刘协一直以来都被先帝所看好,而董太后也心心念着刘协可以继承大同,却不想终究蹇硕还是没能成事。

    虽然张让他们这些宦官响应了何进的扶立新帝之事,但那也只是当时利益驱动下的结果。倘若内廷势力庞大的宦官集团,想要依附她董太后,那她自然欢迎之至。

    其实董太后也顾虑,一旦何氏的势力坐稳了之后,她这个前朝太后,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还是难料,心中这样想,她总感觉何氏女是越来越嚣张了。

    外间的侍女前来通禀中常侍张让领一众常侍求见之时,她是狐疑的,但终究还是让他们进来了。

    漠然的瞧着张让等人入内,董太后搁着帘幕不言语,张让自是见过风浪的人,当下,连忙俯身叩地恭敬道:“奴婢拜见太皇太后!”

    “张常侍此番来我永安宫有何贵干?”董太后自然知道这些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此刻也是小心谨应对着。

    闻言,张让连忙道:“奴婢为了太皇太后的安全而来!”

    “张常侍多虑了,哀家诸事依旧。”

    “回禀太皇太后,如今新帝登基,大将军何进掌权,何太后监理朝政,吾等忧心太皇太后的将来!”

    “呵呵,张常侍说笑了,何太后乃先帝皇后,岂敢对哀家放肆!”

    “恕老奴斗胆,何氏外戚如今已经有权倾朝野之势,犹似当年窦氏外戚一般,而眼下整个天下可以威胁到他们的也就只有太皇太后与渤海王!”

    张让的一席话却着实让董太后心神一震,犹自有些心中顾虑而狐疑的看向张让,见此情形,张让当即再次俯首,悲声道。

    “想当初若不是我等宦官,他何氏哪有这般威风!而如今何氏外戚威势已成,全然不将我等容在眼里,那何进更是前番下令逮捕了手握兵权的蹇硕!如今我内廷犹如无根浮萍,万望太皇太后能够庇佑我等!”

    “哼!那何氏初入宫中之时,我便瞧不上眼,如今得了权势,竟是如此放肆!”董太后终是久居深宫的妇人,未有勾心斗角,只言片语间已然被张让煽动。

    “只是哀家久居深宫,如今新帝乃何氏子,却是名正言顺,哀家又不便插手!”

    董太后似乎见张让已经摊牌了,索性也就说出自己的顾虑及窘境。

    “太皇太后所言非也,如今新帝方立,朝政不稳,何太后又是年轻妇人,岂有您多年母仪天下的恩威?奴婢以为,您大可明日设朝,垂帘听政!”

    一语落下,董太后也是神情怔然,她却是不曾想过自己还可以行垂帘听政这般举措,若是依照张让所说,自己或许真能够从何氏的手中夺回权力。

    权力总是会让人不知不觉中滋生欲望,而欲望也同样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贪婪,董太后其实早年与解渎亭候一起居于乡间,或许并没有这般欲望。

    或者说即便她被刘宏接入宫中之后,依旧不会想过天下,还会有她董家的一席之地,然而当那个天资聪颖的协皇子住进永安宫之后,她开始有更多的想法了。

    身世可怜的协皇子是他唯一的寄托与希望,她不断教授他礼仪,让他年纪轻轻便树立皇室威仪,教他如何讨好先帝,又给他灌输那么多王美人被毒害思想,他需要如何坚韧才能活下去,一切的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其实或许她都未曾想过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然而今日突然获得内廷宦官势力的支持,董太后猛然有一种重新与心中树立信仰的感觉,或许董家也可以如当年的窦氏、如今的何氏一样,成为天下居首的大家族!

    次日,董太后如期参见了朝会,搁着帘幕,直接以太后的威严,发布诏令,册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迁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一时间满朝哗然,却又无言辩驳,大汉以孝治天下,何太后监国,而董太后却是长者,其所行之令,何太后亦是不能反对,何况群臣,是以大将军何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随着董太后突然参入朝政,各方势力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动作,首先自然是宫廷内的天子刘辨。

    仿佛和张奉早就知道此事一样,刘辨对今日朝会所发生的事情,显得十分淡定,不由多瞧了几眼刘辨。

    “陛下,似乎对此事浑然无意?”张奉终究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闻言,刘辨先扭头看了眼张奉,随后再次转身回去,看向远处的景色,略带感慨道:“敬承,瞧这满园的春色,风景自然是争相斗艳才更加好看了!”

    惊叹于刘辨的心思,张奉心中却是有些心神不宁,轻声再次询问道:“那大将军必然会对此时有所行动!”

    “呵呵,能有何事?想些方法掣肘董太后罢了,那不成还能将其杀了不成?”刘辨闻言,却是不答反问道。

    而刘辨的话,却是令张奉心中猛然一突!

第92章 两宫争权() 
刘辨反问的话说的很是理直气壮,义正言辞到张奉都有些信了。倘若不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发生,他张奉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深深的看了眼跟前的刘辨,张奉终究还是说了出口,“陛下,倘若果真如此,吾等将会如何?”

    “嗯?”忽而扭头表情十分诧异的瞥了眼张奉,刘辨似乎从来都未曾这样想过,方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的样子,“倘若如此,那他何进也真是名声扫地了!”

    微微的眯起眼眸,张奉有些心惊,刘辨敏锐的判断力和果绝的洞察力,让他有些惶恐,一个人一旦所有的事情都能抓住根本,那他就是非常可怕的了。

    刘辨似乎也觉得自己流露的那股自信有些强大了,当下,也是缓缓转身,对着张奉微微一笑,“敬承,何必如此瞻前顾后,无论如何朕就在你身边!”

    “臣,为陛下赴汤蹈火!”张奉闻言当即拱手回应,然而心中终究留下了一丝深深的惊颤。

    董太后的事情虽然使得何进有些焦头烂额,但一时半会,他并不能迅速出击制敌,这种政治上的博弈,要求的就是一击而中,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而时下已经贵为大将军,掌朝廷内外的何进,麾下也已然汇聚良多的智谋之士、青年才俊。

    “诸公,如今董太后临朝听政,与我等着实有些不利啊?”

    何进的府宅之中,宾朋满座,群贤毕至,时下,作为主人家的何进,与众位宾朋酒过三巡之后,终于开始铺开了话题。

    闻听此言,人群中一英俊威武之青年,也是随声符合:“大将军所言不错,如今这局势怕不是阉宦与内廷教唆,方才至此!”

    众人看将过去,此人却不是旁人,正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袁绍,当下,见是袁绍发声,众人自然不去反驳,互相间点头沉默。

    “本初,所言实是在理,然如今我等可有对策御之?”

    “大将军,如今董太后贵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