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我知道。”杨预不停地拍着她的后背:“你的孩子,我一定会把他平安地带回来,所以,你答应我,在这里等着,不要再割伤自己了。”

    女人睁大了眼睛,朝他点点头,杨预在她的额头上轻轻印了一下,放开手,站起来转身走了出去,走出屋子,他眼里的善意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摄人的冰寒。

    贡塘城里已经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山民的身影,他来到了城门口,张无价、许光景、康老四几个人已经等在了那里。

    “预郎君。”三人看到他,齐声招呼道。

    杨预用眼神同他们打了个招呼,也不废话:“他们拔营了?走了多久。”

    “半天的路程,不到四十里,这会子应该宿营了,咱们马上出发,刚好能在天亮前赶到。”

    “那还等什么,我的人已经准备好了。”

    杨预的急切让三人俱是一愣,康老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开口说道:“山民一早就出发了,他们走惯了山路,这一带的地形已经摸透,倒是你们,马蹄子最好裹厚一点,不然隔得老远就能听得清。”

    “裹再厚也没用,那么多马一起跑,伏到地上一听,就能听出个大概。”许光景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张无价言简意颏地说道:“三十里后下马,用脚走。”

    “成,就这么办。”

    杨预说走就走,等到三人反应过来,他已经下了城,全队余下的那十九名游奕,全都排列在路边整装待发。

    他跨上自己的坐骑,牵着备马,招呼了一声,这支小小的队伍立刻穿城而过,如同一阵旋风刮过。

    “真不愧是杨鹄子,咱们也该上路了,还是老规矩,某在前头,老张,你记得跟上啊。”

    紧接着动起来的,就是乾坑戍的一百多人,他们同样是一人双马的配置,四十里路,中途最多换一次马,再考虑到隐蔽的因素,一个夜晚也绰绰有余了。

    四十多里外,臧河之侧,河谷里搭起的临时营地,两万多吐蕃人和四千多唐军占据了整片谷地,因为人数的优势,唐军的营地被吐蕃人包在了当中,也让为首的程千里等人忧心不已。

    一天下来,只走了这么点路,原因就是两家之间相互戒备,谁也不肯走得太快,把后背留给了对方。

    临时之前,封常清的那番话,始终在他心里萦绕,可事情已经定下了,如果他再不去,张博济交不了差,头一个问责的就是他自己。

    “惟良,找些可靠的人,晚里就不要睡了,与某家死死地盯牢,有什么动静,也好提早知晓,不要到头做个糊涂鬼。”

    王惟良被他的话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四下里一打量。

    唐人的营地周边,全都点着明晃晃的火把,所有的骑兵,不光睡觉的时候不能卸甲,就连战马和武器,都要放在趁手的地方,这样的戒备已经可以说如临大敌了,还不知足?

    和马匹睡在一起,自然是什么味道都有,王惟良哪里受过这种罪,可是当着主帅的面,又不好说出来,只能试探着问道。

    “中丞是怀疑,吐蕃人不怀好意?”

    “吐蕃人怀什么心思,某家哪里猜得着,只能自己顾自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程千里悠悠地说道,这里的地形太诡异了,一边是不知深浅的河川,一边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只有前后两个通道,万一有个什么动静,跑起来都很是费事,他不得不多想上一层。

    至少在到达逻些城之前,这觉是睡不安稳了。

    唐人的这点心思,在尚结息看来,最是正常不过,好在他们戒备归戒备,对自己的安排,并没有什么不满之处,让他放心不少。

    “传令,全军卸甲,好好睡上一觉,让他们看看,咱们的诚意。”

    这个充满了善意的举动,顿时赢得了张博济等人的好感,毕竟还有好些天的路要赶,见天价的这么繃紧了神经,谁也受不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劫盟(八)() 
安西唐军是他们当中最先拔营的,六千多人的队伍加上两万多匹驮马动起来声势自然不小,可是只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就停下了,消息源源不断地从断后的哨骑传回来。

    “北庭兵马已与吐蕃人会合一处。”

    “两军已经启程东去。”

    “贡塘城门打开了,山民大队正在出城。”

    。。。。。。

    收到消息,封常清等人都陷入了沉默,很明显,双方动手在即,让他感到吃惊的是,五郎根本就没有知会他们,自己带着象雄人不知道身在何处,贡塘城里又开始了擅自的行动。

    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压根就没把安西主力考虑进去,这个现实让众人在吃惊之余,还有些困惑。

    就凭着那些衣甲都没有多少的山民,他竟然想要一举掀翻吐蕃这个强敌?这岂非是痴人说梦,此子再一次刷新了他在安西诸将心目中的印象。

    疯狂!

    可问题是,就算现在回军,安西镇摆脱得了干系么?或许,从李静忠踏出营门的那一刻,他们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且不说北庭兵马同出一脉,就是孤悬在外的李嗣业所部,也是不能亲弃的。

    封常清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杨和永远是那张古井无波的表情,田珍跃跃欲试,梁宰唯命是从,段秀实目光灼灼,诸将都将视线放到了他的身上,一时间,巨大的压力,似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依那小子的性子,这会子,只怕已经看到逻些城了,什么和谈,不过就是个幌子,吐蕃人想要有个喘息之机,他也没当成一回事,你们说,咱们这么多人,怎么就让一个毛头小子给涮了呢?”

    都是老成精的人,这么明显的结果,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

    刘稷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吐蕃人会答应什么,提出那些条件,也不过是让他们备感苛刻,拖延一下时间罢了,计策本身并不复杂,可是之前有谁敢这么想?

    要知道,那可是毫无指引的异国他乡,稍一不慎就会迷路,到时候,不等敌人打来,饿也饿死了,前路不明是行军的大忌,谁能想到,这小子会胆大至此。

    这一刻,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个地名。。。。。。怛逻斯。

    “没有时间商议了,盟约不成,我安西镇就是罪魁祸首,为了自己的前程,咱们也须得回转,吐蕃不过两万余人,趁夜出击,一举将其击溃,衔尾追杀,让他们带着咱们去到吐蕃人的都城,亲眼看一看是个什么所在,纵然事后受些责罚,也顾不得了。”

    众人一听都是兴奋不已,就连老成的杨和、段秀实都不例外,逻些城啊,那是多少唐人的梦想之地,不是什么朝圣,而是将它砸个稀巴烂!

    “娘的,咱们就算劫了这盟,了不得他们还要求和,不如把那鸟赞普捉了,献上天子,看谁还敢说嘴,中丞,你发话吧,要怎么干。”田珍摩拳擦掌,似乎一刻也等不得。

    “哪有这般便宜,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前头的吐蕃人,天使在他们手中,须得防备狗急跳墙,田麻子,你同骑军为第一队,若是他们已经开战,自不必说,径直冲过去就是,若是还没有接战,就悄悄跟着,不要着急,明白么?”

    决心一下,封常清马上点将发兵,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记下来,此时他的周围连个书记都没有,自然也不会写入军报。

    一切都是事急从权嘛。

    咄骨利跟在山民的队伍中,在密密的山林里起伏跳跃,他的装扮与那些喀人并无二致,都是用布条系着头发,一身赤膊短衣,只是脚下踏着一双干草编成的鞋子,而不是光着。

    这一带山高林密,又是夜里,山林间只有浅浅的月光从叶间照下来,形成一道道稀疏的光影,倒是与白日里相差不大,这些喀人经过了许多天的训练,早已经熟悉了地形,不但视线丝毫不受影响,就连速度也如平常一般,大踏步在林间穿梭。

    走惯了山路的咄骨利,也不得不努力跟上,才不致于掉队,这些满脸油彩,面目狰狞的喀人,似乎天生就有着这样的本事。

    不知道过了多久,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叽叽咕咕”的鸟叫声,整个队伍慢慢地减速,他差点就撞在了前面的人身上,没有说话,只有一声接一声的鸟叫,就这样传遍了整个队伍。

    到了?他扶住一棵树身,尽量使呼唤变得缓慢而均匀,这么两、三个时辰地跑下来,饶是体力强悍,也不由得有些气喘,而过度的气喘,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合适的。

    队伍依然在前行着,很快他就看到了前面的情形,最早到达的一队喀人隐藏在了山林里,山外出现大片大片的火光,在漆黑的夜空中,这无异于最好的目标。

    被他们紧紧追踪了一夜的敌人,就在眼前。

    按照之前的计划,喀人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一队队地继续向前,毕竟他们有五千多人,足以形成一个很大的拦截面。

    咄骨利跟随着的那一队,很快也到达了指定的位置,他打出一个停步的手势,身后的二十多名勃律弓箭手,一起跟着他,猫着腰,慢慢地向前方摸过去。

    康老四到得要稍晚了一些,他同几个喀人头领站在山腰的位置,高处看得更清楚,河谷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明亮的火把点得到处都是,外围没有任何障碍,就连巡骑都很少,简直是天赐良机。

    可他并没有马上下令,而是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月亮刚刚升上最高处,意味着,离天亮还有大约一个半时辰,由于山民先行,尽管他们是用脚走,速度也不会慢上多少。

    “下面的人就是我们的目标,等所有人都到位,不用再等候,按照自己的位置,向前攻击,都听明白了吗?”

    几个喀人有些犹豫,其中一个男子问道:“这里头还有唐人,碰上他们怎么办?”

    康老四面无表情地说道:“攻击一旦开始,你们面前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喀人头领们没有再说什么,朝他一低头,便消失在了山林里。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劫盟(九)() 
夜色下的河谷充满了清凉,风吹在身上还有些冷意,杨预牵着自己的坐骑,在硬梆梆的砾土河床上走着,潺潺的流水掩盖了脚步声,而星空和月光又能提供一点点光亮,让他们连火把都不用打。

    这一带,是他每日出巡时的必经之地,哪里有个小坑可能会崴脚,都一一记在了心里,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双手,这是每个游奕最基础的技能,因为如果搞错了,很可能就是一个下场。

    死亡。

    他当然不想死,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无数功绩等着他去立,五郎孤身一人都不知道钻到了哪里,他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还有什么理由不勇往前直?

    更何况,杨预的心中,烧着一团火,就连喜马拉雅山上吹来的寒风都无法浇灭。

    四十多里的路,前三十里全力奔驰,余下的十多里,就是这样子一路牵着马走过来,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为了达成突然性,这是必要的措施,无论是他还是身后的十九名游奕,都是一样的想法。

    十里而已,有什么走不得的,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紧紧地跟着前面的弟兄,直到前头传来了一声声的号令。

    “缓行。”每个人都放慢了脚步,扭头将号令传下去,很快这只小队就停了下来。

    杨预一手牵着笼头,一手在马背轻轻地**,套上了嚼子的坐骑顿时安静下来,停止了不住地咆哮和刨地。

    很多时候,动物的警觉性要高于人类,更何况是这种战马,杨预感觉到了它的不安,这才下达了停止前行的指令,尽管他并没有任何发现。

    清冷的月光,只能照亮不大的一片范围,前面依然是黑漆漆地,山风吹过树林,发出那种呜咽般的声响,流水声盖过了一切,让他们分辨不出,有什么异常的动静。

    杨预只能靠自己的眼睛,努力从前面的黑暗中,找出一丝端倪,终于,当一个黑影似乎眼前晃动了一下时,他马上伸手按到了马背上,那里挂着两支箭囊。

    从箭囊里摸出三支羽箭,他将箭杆咬在嘴里,伏低了身体,双手爬在地上,慢慢地向前方摸过去,大约前进了十步左右,终于能看出个大概。

    战马的感觉很准确,离着他们百步左右的距离,有几个不断移动的黑影,从高度来看,应该是骑兵,杨预仔细数了数,前后一共五个,正好是吐蕃人的一个单位。

    他没有贸然行事,而是循原路退了回来,将所有的弟兄招集到身边,向他们讲述了前面遇到的情况。

    “前面看不到光亮,吐蕃人的大营应该还在远处,他们的巡骑竟然放出来这么远,内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