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是如假包换的大唐军士!

    恐惧像瘟疫一般在营中传播着,直到连绵不断的号角声,才让这些吐蕃人记起,他们身处军营之中,还有一份军纪在约束着,胆怯者会成为别人的笑柄,让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出击!把他们打回去,我倒要看看,究竟来得是什么人?”

    这些似是而非的传言,彻底激怒了尚结息,他来不及等待后营兵马的到来,就命令已经集结起来的那些人,朝着外围的方向发动攻击,哪怕前面还挡着无数的溃兵。

    因为目前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处于中心位置的唐人态度不明,看起来正在结寨自保,他们必须要尽快平定混乱,才能把事情给挽回来,至于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在他的严令之下,穿戴整齐的吐蕃骑兵发动了反冲锋,夹在两者之间的溃兵顿时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当他们发现,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都在毫不留情地践踏着他们的身体时,结果便只有一个下场。

    外围失去节制的不过两、三千人,敌人的攻击只是让他们陷入了混乱,只有发动有力的反击,才能在混乱蔓延到整个大营之前,结束这一切,为此尚结息不息牺牲掉那些溃兵,与吐蕃人的国运相比,他们根本算不得什么。

    杨预立刻感到了压力,被驱赶着的溃兵不见了踪影,前面冲过来的,是同样武装起来的吐蕃骑兵,沉重的钝器、铁枪像是一道密不透风的网,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嗬”

    他口中作声,双腿再度夹上马腹,夷然不惧地冲了过去,在刻不容缓之际,避过击向头部的几只刀枪,将长槊送入一个敌人的身体,锋利的槊尖破开铁甲,然后手上为之一轻,战马从狭窄的缝隙处冲过去,他这才感觉到,身上多了不少的痛处,敌人太多了,根本避不过来。

    来不及歇一口气,又一波敌人冲了上来,杨预倒提着滴血的长槊,纯以双腿控马,胯下的坐骑发出沉重的鼻息,跟随着主人的心意,冲向蜂拥而至的敌人。

    “锵”

    金铁相交,在夜空中闪出一抹耀眼的火花,来人是个好手,竟然挡下了他的长槊,杨预不及抽手,矮身一低头,避过了另一面挥来的直刀,可是胯下的马儿突然一个趔趄,猛地向前栽倒,将他整人翻了出去。

    杨预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长槊脱手而出,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怎么也聚不起力气,眼看着重重叠叠的人马正纷至沓来,接下来,自己就将成为一滩肉泥了么?他有些不甘心。

    “预郎君!”

    “救人!”

    几声汉话突然响起,一片亮白色的刀光遮蔽了他的周围,杨预长出了一口气,紧接着,身体便被人扯了起来。

    “要不要紧?”张无价收回刀,头也不回地问了一句。

    “帮某抢匹马。”

    他左右一看,近百名唐人步卒结成一个刺猬般的阵形,遏制住了吐蕃人的反击。

    听到他的回答,张无价就知道伤得不致命,反手一刀劈出,将一个近前的吐蕃人骑兵逼退。

    “咱们太突前了,先杀出去,再做计较。”

    杨预没有再做坚持,他们的人数太少,原本战前就制定的是袭扰而不是拼命,都怪自己杀得性起,一时间竟然忘了。

    这个小小的阵形不断地在吐蕃人的营中移动,他们的迅猛突击吸引了敌人大部分的注意力,同时也救起了仅存下来的几名游奕,等到尚结息发现不对时,那些涂着油彩的山民竟然已经冲到了近前。

    “后营呢,怎么还没有上来?”他怒气冲冲地问道。

    没有人能回答,在护卫们的死命拉拽下,他不得不离开了当前的位置,去同正与唐人纠缠的前部兵马汇合,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将唐人驱赶出去,这个结果至少表明了,敌人的数量不会太多。

    没过多久,那些山民就接近了大营的中心,被北庭兵马保护起来的大唐使节。

    就在那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劫盟(十二)() 
    与出身四大“尚族”之一琛氏的尚结息不同,尚赞摩的姓氏很特别,汉文译作“娘”,这个姓氏同样是吐蕃的大族之一。

    他本人也并非后世所形容的女性化男子,而是族中有名的勇士,更重要的是,这支以逻些守军为主的队伍,他是实际上的统帅,因为在此之前,就担任着城中副守的职务,既然城守留在了都城,他便只能跟着出征。

    也正是这个原因,对于麾下这些人的战斗力,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黑暗之中,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军心,后营的一万人,并没有贸然上前,而是在他的督促下,有条不紊地集结着,毕竟这是很大的一个数目,没有旗帜的指引,只靠着传令者来回驰骋,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然而,一阵阵急促的号角声,是主帅尚结息在不停地下达着指令,在吐蕃人的军中,违令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名,他担不起,于是,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后营,不得不迅速出击,而他们的敌人,却在无孔不入地制造着混乱。

    黑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那些山民几乎能完全隐匿自己,每每会从一个出其不意的方向突然杀出来,一击之后,不管中还是不中,都会迅速消失。

    这样的攻击下,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打起火把,自己将成为显目的目标,不打火把,又无法看清敌人的踪迹,那些精准而致命的箭矢,首先取的是马,掉落马下的骑兵,最大的可能是被自己人踩死。

    无奈中,尚赞摩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弃马步战,失去了冲刺空间的吐蕃骑兵,马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阵形,以重甲武士在前,轻甲弓箭手在后,朝着大营中心的方向反击。

    “退,后退,不要纠缠。”

    康老四敏锐地发现了他们的变化,这支新加入的生力军,有一个异常冷静的统帅,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他不得不让那些杀红了眼的山民先后退一下,这或许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弱点。

    黑暗中,他只能招呼到周围的人,带着这些人且战且退,一步步地向大营中心的方向引,咄骨利等人的弓箭,成为主要的打击力量,杀伤与否倒是其次,始终保持接战的状态,才是康老四的目的。

    很快,在他们的身后就出现了动静,一阵如蝗一般飞过来的箭矢,几个躲闪不及的山民,发出了痛苦的哀嚎,咄骨利上前看了看箭矢的形制,朝着他一点头。

    这些箭矢是唐人发出来的。

    康老四会意地点点头,咄骨利等人马上转过了方向,将手中的弓箭对准了背后的唐人军营。

    尽管身处重重的护卫当中,张博济依然面如土色,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叫喊声,什么样的语言都有,吐蕃人看上去,没有占到什么上风,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轮到唐人了?

    在他的身前,程千里犹如一座铁塔般地端坐马上,长长的马槊被他捏在手中,面色不渝地盯着前方,吐蕃人的号角声如此急促,是不是摆明了接战不利?身为这里的主帅,他必须要有个决断。

    与生死相比,结盟的成功与否,已经不再重要,离着天亮不远了,如果在这之前,无法将形势稳定下来,那他只有一个选择了。

    就在举旗不定的当儿,突然听到外围的军士发出的叫喊声,紧接着,便是马匹仆倒的巨大声响。

    “敌袭!”

    黑暗之下形势不明,所有的人都紧繃着神经,在天亮之前,凡是接近者皆射杀,是这种条件下唯一的选择,当然,会不会引起什么纠纷,此刻已经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听到这样的动静,他手中的长槊立刻举了起来,口中发出大喊:“王惟良,扎阵,辩明敌情!”

    领着前锋的王惟良冷汗直冒,从外面飞来的箭矢不是第一次了,可从来没有这么接近过,他一匹中箭的战马身上一把拔出箭矢,恨恨地脱口而出。

    “是吐蕃人!”

    程千里迅速地转头看了一眼,火光下,大唐的会盟正使张博济面色苍白,嘴角嚅嚅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已经指望不上了。

    “原地,还击,不得擅动!”

    他几乎是咬着牙关发出指令,处于外围的前锋所部就在马上展开了骑弓,将箭矢射入飞来的方向。

    程千里在极力地克制着,希望这只是一次意外的误伤,因为一旦决定了,就是不死不休之势,不但意味着盟约的彻底失败,还有自己这四千多将士的性命,要知道,在他们的前后,有着两万多吐蕃人!

    大约六、七十步远,咄骨利偏头躲过一支从天而降的羽箭,从身上的另一个箭囊中摸出一支箭矢,那是贡塘城中的存货,全都是吐蕃人的制式箭支,箭羽有些偏硬,射出去会有一个斜偏角,他也是适应了一阵,才掌握了较为准确的射术。

    咄骨利搭箭上弦,缓缓地将弓弦拉开,瞄准了远处那个打着火把,十分醒目的唐人,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适应,但命令就是命令。

    “嗖”

    王惟良在马上做出了一个本能的动作,扔掉火把,伏低身体,只听得“咚”得一声,原本应该射在胸前的箭矢,重重地砸在他的铁盔外沿,头脑顿时一阵恍惚,差一点就一头栽下来。

    “直娘贼!”他不由得破口大骂,刚刚准备坐起来,又一支箭矢从头顶上飞过去,将身后的一个军士射得口吐鲜血。

    “中丞,这么打咱们太吃亏了,冲出去吧。”

    “冲吧。”

    他的话引起了前锋将士们的呼应,以骑弓对步弓,本就不占便宜,他们又是坐在马上,还打着火把,目标巨大无比,如果一直这么射下去,再有什么死伤,军心可就崩了。

    现在的形势,由不得程千里犹豫,无论吐蕃人是误射还是别的什么用意,他都必须要当机立断了。

    也许,先冲出去,让两军脱离接触,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第二百一十九章 劫盟(完)() 
    “都不要打了,快跑,快快。”

    当康老四敏锐地发现,唐军的旗帜在移动时,立刻用喀语大声发出指令,那些山民听到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一个个撒开脚丫子就跑。

    咄骨利这队人还在不停地发射着弓矢,至于他本人,不退反进,一箭箭地射入唐军的阵中,康老四明白他的打算,并没有加以催促,只是让其他的人,逐步逐步脱离接触,因为另一个方向上,吐蕃人正凶猛地攻过来。

    王惟良已经看到了那个动作灵活的射箭者,他沉着脸,努力操纵着坐骑,一支支箭矢从身边飞过,每一支都只差了分毫,他心里很清楚,那是因为双方都在快速地移动着,否则只怕已经中箭了。

    身上穿着精良的盔甲,他并不害怕中箭,只是心中的那股子怒气在腾腾地上升,手上的长槊不经意地被放下,王惟良放开缰绳,用双手执住槊杆,眼睛死死盯着那个黑暗中的影子。

    “呼”

    当距离足够近的时候,他马上挥出了长槊,在马前两丈左右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光圈,随着战马的冲刺,这个光圈如同雪球一样向前滚动着,他有信心,能撕碎身前的任何事物。

    在刻不容缓之际,咄骨利全身贴在地上,奋力向着边上一滚,凌厉的寒光让他浑身的毛发竖起,几乎擦着光球的边缘滚了过去。

    不等站起身,他立刻手脚并用地连爬带跑,王惟良只觉得眼前一花,那个身影已经失去了踪迹。

    大怒之下,他却无法转身去寻找,因为前面出现了黑压压的一道人墙。

    “吐蕃人!”

    王惟良再无半点怀疑,手上的长槊化作一道精光,双腿狠狠地夹在马腹上,带着前部近千名骑兵,一头撞入了迎面而来的吐蕃人大队当中。

    “呯嘭”之类的撞击声不绝于耳,猝不及防的吐蕃人没想到竟然遇上了骑军,巨大的冲力让那些身披重甲的武士也难以撑住,长槊轻易地划破他们身上的衣甲,将身体几乎劈成了两半。

    “唐人!”

    处于阵中位置的尚赞摩看得清清楚楚,唐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回击,此时已经无关紧要了,两军在这里狭路相逢,任何一方退却的话,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吹号角,进攻!”

    “呜呜呜。。。。。。”

    短促而连续的号角声,就是进攻的信号,事到临头,严苛的军令发挥了作用,黑暗之中,还没有被吓破胆的后营近万名吐蕃军士,潮水般地冲了上去,用身体生生迟滞了唐军的骑军,毕竟距离太短了,一下子哪里能冲得起来。

    听到这样的号角声,正在与唐军小队纠缠的尚结息猛然醒觉,后队遇敌了,而且还是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