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来的两镇强人,也是一块不错的招牌,能挡住不少人的窥探。

    在目前这种局势中,各方势力都很平静,那是因为李林甫留下来的位置,和巨大的政治资源,有待分割,杨国忠一定急于上位,以便接收这些资源,而其他人,未必不想分一杯羹,刘稷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越来越感兴趣,哪怕自己不是主角,看戏也不错。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封常清一眼,看上去,这个身陷漩涡中心的人物,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或许将得到最大的利益,就在此时,对方的视线也看了过来。

    “五郎,高开府很是欣赏你的作为,一早就想见了,你要有所准备。”

    “中丞有何见教?”

    封常清向他介绍进京后发生的一切,实际上他们一行除了将吐蕃人、南诏人和其他国的使者送入鸿胪寺客舍,便没了下文,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朝廷对于后事处置没有一个定论,连有功将士封赏也没有着落,这是极不寻常的。

    除此之外,更不寻常的是封常清的做法,从西边入城,要经过整个西部坊市,相当于穿过半个长安城,这是在京城,自然速度快不起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闲聊是自然而然的,可是封常清全都在同自己说话,既有叮嘱也有提醒,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关于高仙芝的,看这情形,就像后者正等在府中,要马上见到他一般。

    高仙芝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个小军官感兴趣?原因或许是不寻常的战绩,又是熟悉的人,但是有必要这么着急,一个晚上都等不得?

    刘稷心中一动,不是高仙芝有兴趣,而是另有他人,封常清担心的,也不是即将到来的会面,而是更为重要的某种接见。

    什么样的见面,会因为说错话而吃罪?他的心中似乎有数了,但很明显,封常清还不知情,否则就会直言相告。

    “看来咱们给天子出难题了。”

    刘稷突出其来的话,让封常清一愣。

    “你是说,高开府另有深意?”

    “是否另有深意,中丞不也知道了么?”

    封常清被他点破,微微一笑:“猜出一点,不敢信尔。”

    车队一行进入宣阳坊,除却随行之人另作安排,封常清的家眷直接由侧门进入后院,封常清则带着刘稷等人从大门而入,中堂之上,一个挺拔的身影已经等在了那里,当看到他们一行,特别是封常清身后的刘稷时,眼中顿时一亮。

    “快,快更衣,换上便服,随某走。”

    封常清愕然不已,下意识地问道:“这么急?去哪里。”

    “高公亲自来传的口谕,天子要在兴庆宫,见你。”高仙芝面有急色,显然传诏之人已经离开了。

    说着,面朝刘稷补充了一句。

    “还有五郎。”

第六十六章 入目() 
    这么快?

    刘稷本能地觉出了不对,因为封常清的奏疏,天子或许会对自己感兴趣,这并不出奇,但是自己进城还不到半个时辰,宫里的人竟然已经提前到了高府,只能说明诏命是之前就下达,而后他们便一直盯着自己这队人的行程,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整个过程中,他居然没有丝毫察觉,可见这长安城中,耳目众多,根本无法分辨,自己行事,不能大意,更不能小看这些载于史册上的人物。

    两人来不及寒喧,只好匆匆换上常服,便被高仙芝拉着出了门,从宣阳坊到兴庆宫,中途要绕过平康、崇仁、胜业等坊,以及东市。

    对于这座建于城中,由兴庆坊改建的著名宫殿,刘稷看出了某些不同,它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亲民的皇宫,百姓就这么从宫墙下经过,一眼就能看到那高耸的宫楼,传闻楼中声音能清晰得传出来,甚至还有人言欢笑。

    于是他得到了对于李隆基这个天子的第一个印象,爱热闹,也爱与人分享,这样的人好大喜功,便是自然而然的。

    兴庆宫的宫墙是在原来的坊墙基础上改造的,加宽加厚加高,以供军士在上面守卫,四角建有角楼,各处均有马面,防备森严自不必说。

    “哎哓,高将军,咱家等得好苦,再不来,就要去你家寻了。”

    “有劳久候,高公可在?”

    “在楼里服侍大家呢,就等你们了,这是封中丞吧,幸会,这位莫非就是刘果毅?”

    “不敢,在下正是。”

    宫门外,一个穿着中官服饰的男子看到他们,急急地迎上前来,简单地确认了一下他们的身份,便领着朝里面走,这一下连刘稷的心里都有些打鼓,这位天子未免也太过操切了吧,连宫外搜捡耽搁这么一点的时间,都不想错过。

    “中丞与果毅都是第一次面圣吧,规矩咱家就只能简单说说了,一会儿,等到唱名时,方可进入,不要抬头,走得慢些,稳些,天子最喜欢的就是你们这样的边将,向来宽厚有加,就算稍有些失礼,也是不妨的,说话可以大声些,不要让天子再问,还有些忌讳,切切要记得。。。。。。”

    “下官等记下了,多谢提醒。”

    短短地一段路上,这位中官一直在教他们面圣的注意事项,从他的话里,刘稷听出了一些端倪,这位天子,其实并不怎么太注重规矩,有些随心所欲,甚至有些固执,让他想到了史上有名的安胖子,一个长得身材臃肿的胡人,毫无背景出身还低贱,竟然会得到那么大的信任,这第一面的印象或许就是关键。

    自己的行为已经成功地引起了他的关注,接下来就要看自己的表现了。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一座楼前,门前的匾额上题着“勤政务本”四个字,高约七重,占地极宽,差不多到了宫门的一半,而与之相对另一座楼,形制相仿,大小也差不多,有如双子塔,并排而立。

    “哎呀,差点忘了,解剑,解剑方可入内。”

    三人同时解下腰间的佩剑,这把剑刘稷从来没有用过,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倒像是饰物多些,因为他在这长安城中所见,凡是长衫多半都会佩剑,几乎随处都是。

    “二位随咱家进去,高将军,请留步吧,但请不要走远,以免大家有事相询。”

    高仙芝拿着自己的佩剑,愣在了当场,只能目送着二人入内,心下不由得有些忐忑。

    刘稷有些好奇地跟在中官后头,打量着这座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中心,说是楼,其实就是一座大殿,下层颇大,足以容纳百官,想必是朝会时用的。

    中官带着他们径直上了楼,木制的楼梯,踩在上面,竟然不曾发出一丝异响,这木材厚重结实得如同钢材,就这样一直来到了三楼,又是一间大殿,比起一楼来自然小上了许多,殿门开着,里面似乎有人影在走动,一个等在门口的中官劈头就问。

    “来了么?”

    “来了来了,大家问起了?”引他们进来的那个中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吓的。

    “倒还不曾,高公交待,一旦到来,即刻引进,哪位是封中丞?”

    “下官便是。”

    封常清明显有些紧张,中官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稍候,咱家去通报一下。”

    说完,那人便一低头走了进去,很快,就从里面出来,站在门口,大声唱名。

    “宣,御史中丞、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入觐!”

    封常清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待他话音一落,便迈出那条略长一些的腿,走入了殿中。

    他的出现,让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李隆基坐在胡床上,目光炯炯看着他的身影,身旁的高力士也是目不转睛,实在是这位节帅的形象,太过出奇。

    此时的封常清,身着一袭武弁服,面上经过了修饰,到是显得清爽了许多,除了走路还有些不适,看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富户老头。

    “四镇节度使臣封常清参见陛下,天子万安。”封常清依着中官之前的吩咐,在离着三步左右的距离上站定,大礼参拜下去。

    等他礼毕,高力士刚要出口叫起,却被李隆基的眼神给制止了。

    李隆基从胡床上站起身,走到封常清的面前。

    “封卿,抬起头来。”

    封常清依言仰起头,只见天子一脸肃穆地盯着他。

    “传闻你的样貌清奇,朕今日一观,分明是宜主之像啊。”

    说着,竟然伸出手,亲自将他扶了起来,封常清万万没有想到,一时间激动得哽咽不已。

    “陛下,臣。。。。。。实是不堪。。。。。。”

    “不堪入目?你是想说,朕选材,先看相貌,再论其他,生得差一点,连为国效忠的机会都没有了么?”

    “你呀,小看了朕,也小看了你自己。”

    李隆基制止了他的辩解,微笑着说道:“今日,不是朝议,只是朕想看一看,平灭我朝大敌的将军们,是何等的英雄。”

    “你虽然来得晚了些,但是并未让朕失望。”

    封常清这才看清楚,殿中不只他一个人,哥舒翰、程千里二人,一左一右,都在盯着自己。

第六十七章 实至() 
    同在一坊,高府的情形自然瞒不过杨国忠的眼,一早就有人来报知于他。

    “什么?连府门都未进,就进了宫?”

    “确实如此,不光是他,还有刚刚低京的封府护卫,这会子已经到了宫里,听闻一同接见的还有哥舒翰和程千里。”

    “只有这三人么?”

    鲜于向在一旁细问道。

    “只有三人。”

    “仲通,莫非还有什么说道?”杨国忠不解地问道。

    “说不通啊。”鲜于向拈着胡须,踱了几步:“三人是此战功臣,受到诏见是题中应有之义,可为什么不是献俘当天?这不年不节地,究竟是何用意呢?”

    “你的意思是?”

    “讨吐蕃制,大夫还记得么?”

    “记得又如何。”一说到这个,杨国忠就气不打一处来。

    “擒获吐蕃赞普者,封异姓王,这可是诏告天下,无人不知的,在下官看来,之所以迟迟未有定论,就在于此,咱们的天子,也不知道,这个王位,究竟该授予谁。”

    鲜向于语气平平地说道:“于是,方有今日之会。”

    “不是哥舒翰,还会有谁,某家听三娘说过,至尊连诏书都写就了。”

    “未经中书门下,便做不得数,未曾明发公告,便存在变数,天子的心意又有谁能真正知晓呢。”

    这话说得在理,杨国忠感同身受,这长安城谁人不知,自己的相位是板上钉钉之势,可一直拖到现在,也没个准,可不就是变数。

    “大夫可曾问过几位国夫人?”

    “三娘昨日入宫,至尊向他透过一句,可某听着,总觉得不对,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

    “噢,至尊如何说法,可否告知。”

    “至尊让她传话,说什么,是他的终归是他的,还让某稍安勿燥,这又是何意,莫非至尊有悔意,要改易他人为相?”

    鲜向于来回走动着,嘴里默默念着那几句话,沉吟了片刻,突然停下脚步。

    “虢国夫人说此话时,是个什么表情?”

    这。。。。。。杨国忠不知道该如何答他,女子欢娱之后的表情?鲜于向一看就知道自己问错了,赶紧补充了一句。

    “是严肃还是说笑?”

    “倒不像认真说起。”杨国忠吱吱唔唔地说道。

    “那就糟了。”

    杨国忠一愣:“此话要怎么讲?”

    “虢国夫人受圣命传话,自然会知晓陛下当日心意,若是安慰之语,这话就只能当是说笑,可陛下为何要安慰大夫?”

    “因为他的心,动摇了!”杨国忠此时哪还听不出,这言外之意。

    “大夫也莫要太忧心,天子的心意,最是难测,或许便是想要试试大夫的反应。。。。。。”

    “又或是,他还未曾找到何人来代替某家。”

    杨国忠恨恨地一拳砸到几上,震得上面的杯盏一阵跳动。

    “那今日之会,便有些意思了。”鲜于向悠悠地说道。

    “哥舒翰、封常清,会是哪一个?”

    “或许另有其人。”

    鲜于向的话,让他思忖了良久,方才从嘴里一字一句地嘣出来。

    “安、禄、山!”

    鲜于向说得不错,论资历,已经封王数年的安禄山才是份量最重的那一个,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应该是帝王心目中的第一人。

    勤政务本楼的三层大殿中,主导战事的三个节帅分坐两旁,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哥舒翰单独一边,安西封常清、北庭程千里在他的对面,大唐天子李隆基端坐正上方,身后的两个宫女打着两扇百鸟朝凤羽屏,宫中最有权势的宦者高力士立在阶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