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余烬-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要闹哪样?攻城用不上,莫非是搭桥。

    许光景放下刚砍下来的树身,让手下接过去做处理,一转身,就看到了跟在后头的杨预。

    “预郎君,这是刚到?”

    “可不是,尽是山林谷地,连条平整些的路都没有,名为骑兵,走得比步卒还慢,不到百里的路,倒有一多半的时候,是咱们侍候它,吃得还精细,哪里快得起来。”

    杨预发了一把子牢骚,半真半假的,主要还是为了找个话题,对于刘稷手下这帮老油子兵,他摆不出什么衙内架子,人家也不会吃这套,倒不如直来直去,还能赢得些好感。

    “看郎君说得,这前敌巡哨、遮蔽阻塞的活儿,咱们这些步卒可干不了,你们这一来,能省多少事。”

    “都说你是许大马棒,连嘴上的亏也不肯吃啊。”

    杨预笑骂了一句,许光景嘿嘿一笑,不接这一茬,都不傻,知道对方过来肯定不是闲得没事做,再说了,就算杨预很闲,他可没闲功夫。

    “是不是五郎有消息了?”

    杨预的话让他一愣,茫然地摇摇头。

    “休要瞒某,不是五郎的话,你们这是做甚?”

    原来是说这个,许光景也不瞒他,左右前面的情形,看一看就明白了,杨预肯定会去藤桥,瞒是瞒不过去的。

    “你说这事啊,吐蕃人抽掉了桥板,却没有斫了桥身,咱们要想过河,不能指望他们再给搭上吧,这不,只能自己想办法,老许脑子笨,就只想到了这一条。”

    这么一说,杨预哪里不明白,刘稷还没有消息,这么多天了,死活不知,只怕也是凶多吉少,没有了奇兵,只怕就要来硬的。

    许光景,一点也不笨啊。

    可真要来硬的,杨预自己就走过那座桥,别看两个人就冲了过去,那是吐蕃人没准备,又加上以本地人为主的守军,根本不想拼命,而且他们想要捉活的,却没料到,横的怕不要命的。

    如今可不一样,人家严阵以待,就算一次能冲过去,那点人手,还不够人家填牙缝的。

    看着营地里热火朝天的景象,杨预熄了再问下去的心思,转身欲走的时候,又停下来,正好此时许光景也瞅了过来,两人想到了一块儿。

    “不会的,五郎,命大,当日那般情形都逃得掉,还杀尽了吐蕃人,区区雪山冰原,又岂能夺去他的性命。”

    这话,既是说给对方,也是说与自己听的,许光景更是用力地一点头,仿佛不这样,不足以表明心里的信念。

    隔着一条婆夷川,不到百里远的小山村,刘稷望着不远处的冰原出神,就连被人走近了,都不曾发觉。

    “人都放了?”

    “放了,有咱们的人看着,他们翻不出什么水花。”

    现在与他相处,张无价已经越来越自然,除开那件双方都不愿意提的事情,两人的合作逐渐默契起来,有了他的帮助,刘稷也乐得轻闲,将主要的精力从军中琐事,转向更重要的方向来。

    这也是张无价前来寻他的目地。

    “戍主,下一步,你有何打算。”

    不怪张无价疑惑,此时的刘稷也不敢说,带着三十个人,还能轻松夺下藤桥,接应大军过河。

    在这里休整几天,一是养伤,让那些伤员们有个舒适的环境,二是等待,康老四去贺菩劳城,会打探出什么样的消息,谁都不知道。

    任何的决断,只能基于确实的情报,因此,对于张无价的疑问,也是手下们的疑问,他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咱们的命,是历经了九死一生才活下来的,绝不会轻易地舍弃,就算你们肯,我也是不肯的。”

    刘稷目光灼灼,让他又想起了过往的那些经历,这个小子,似乎总能给人以信心。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想法子,同对面咱们的人联系上,那个勃律人可不可信,还要再看看,看不准,或许就是身死队灭的下场,不得不慎哪。”

    张无价听明白了,无论这一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能够把手下的性命放在心上,这等主官,便值得效命。

第七十章 谣言() 
贺菩劳城的石家老店,看着依然热闹非凡,门口人流如炽,店里头也是推杯换盏、呦五喝六之声,不绝于耳。

    石崇志有些心不在焉,他倚在柜台上,打量着这些客商,若是之前,每一个都是金灿灿的拂林金胡饼,可如今呢,谁知道这里头,有没有吐蕃胡狗子在?

    胡狗子,是他们这些胡商,对于吐蕃人所发行的那种银钱的蔑称,明明杂质极多,做工也差,偏偏要与西域传来的金银币等值,人家不认,就靠着手中的刀子强行推行,这不是胡狗子是什么。

    腹诽归腹诽,真得看到吐蕃人,还是得弯下腰,在人家的地盘上,腰杆子又如何硬得起来,没人会同生意过不去,更没人,会同自家性命过不去。

    “掌柜的,一间上房,有没有。”

    正在胡思乱想间,一个极大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店里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一个身量极高的大汉,跟在他身后的两个护卫,也是膀大腰圆,眼神警惕,一看就是练家子。

    石崇志没有说话,也没有盯着人家看,自有掌柜的招呼,他只听对方的口音,就知道这是来自于北边的客商,说着一口不怎么纯熟的勃律话,或许粟特话才是母语。

    “客官好气运,恰恰还余了一间,是方才有客人退了的,你们是长住啊,还是打个尖?”掌柜的也不疑有它,客气地问道。

    “打个尖,住上几天就走。”

    康老四将一张文书递了过去,脸上笑意不减,一看就是走南闯北惯了的胡商做派。

    “原来是西州来的康郎君,房间在上头,上楼右手第二间,乙字号房。”掌柜的一边说,一边将一块牌子挂到后边的柜子里,同时将上面的一付告示翻了过来,上面写着“客满”两个字。

    正当他打算叫一个伙计,带这几个客商上楼去的时候,一旁的石崇志突然站了起来。

    “不必叫人了,我自引他们去。”

    说罢,接过那张文书,略略看了一眼,便不动声色地递还给了康老四。

    这一眼,已经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想,因为这张文书,他在数天之前就看到过,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与文书上这位西州来的康郎君有关!

    二楼,是按着天干地支来排列的,乙字号房,就是上楼后的第二间,石崇志亲自为他们推开门,热情而周到地介绍着,眼睛却在门外转了一圈。

    没有人跟上来。

    康老四使了个眼色,两个扮成仆役的军士会意地把住了门口,将耳朵贴在门楣上,仔细地听着外头的动静。

    他则转过身,似笑非笑地打量着石崇志,这么一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敢问尊驾是。”石崇志还没开口,他先问了一句。

    “某姓石,是本店的东家。”

    人对上了,康老四这才放下防备:“我等奉五郎之命,前来寻石郎君,有些事情,可能要你襄助。”

    果然如此,石崇志面带难色,对方带着那张过所,又报出了五郎的字号,他就明白,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瞒诸位,上一次,五郎与预二郎,在这城中闹得太大,我等均被吐蕃人盯上了,想要做什么,怕不是容易的。”

    “容易的,也不会来找石郎君了,实不相瞒,此次,我等不过是打个前站,后头还有大队。”

    石崇志心里一惊:“大唐,出兵了?”

    “安西四镇之兵,就在百里之外。”康老四点点头,将实情告诉他,才能安这些人之心,否则人家凭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他们做事。

    石崇志的脸上不见喜色,战事一起,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生意人,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唐人,他们都得罪不起,可是到了这个地步,是他能拒绝的么。

    “有什么吩咐,不妨示下,在下能做的,定不推辞。”他一咬牙说道,左右也得罪了吐蕃人,总不好再连唐人也开罪,说到底,控制着西域之地的唐人,才是掌握着他们这些粟特人的命脉,了不起,吐蕃这条线,舍弃了便是。

    康老四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们初来乍到,又只有三个人,想要做什么,都力有不及,也只有靠石郎君这种本地人,才能闹出些动静来。

    城中吐蕃人的官邸中,尚结赞一脸阴沉地坐在正中的垫子上,眼都不眨地盯着跪伏在地上的勃律少女,吃人一般的眼神,让她浑身不住地颤抖着,一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

    少女明显是误会了,以为他会做什么,其实此刻哪有心情,更不用说,这等身子都没长成的少女,根本没放在他的眼中。

    “你,去叫人进来。”

    听到他的声音,少女惊恐地抬起头,眼里透着茫然。

    一急之下忘了,对方不懂吐蕃话,尚结赞放低了语气,改成勃律话说道:“去叫那些官吏进来,就说我有请。”

    少女听得真切,赶紧应下来,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片刻之后,几个勃律男子随着她走了进来。

    “不知道,贵人召见我们,有什么吩咐。”

    为首的男子先是看了一眼,然后低下头来,同后头的几个人一样,弯腰行了一礼。

    “城里的谣言,你们都听到了?”尚结赞的语气十分低沉,听得众人一怔。

    “不知贵人说的,是哪一个?”

    尚结赞突然抬起头,在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装糊涂,是哪一个,你们会不知道。”

    几个男子交换了一个眼神,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城里突然谣言纷传,有的说唐人的大军已经抵的,有的说唐人占领了婆夷河,桥头守军连同息东赞的骑军全都被歼灭,这些消息传有鼻子有眼,他们当然听到了,可这会子,只能装糊涂。

    “是不是,关于唐人的?”为首的男子抖抖索索地问了一句。

    尚结赞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们要赶紧将散布谣言之人捉起来,当众处斩,以警众人。”

    “这。。。。。。”几个人都有些为难,还是为首的大着胆子提醒道:“城里的兵,都被东本带走了,我们的人,也都去了婆夷河边,城里现在只有几百人,维持都不容易,哪有空闲的兵马去捉拿,这些谣言,都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就凭我们几个,哪里查得到?”

    “嗯?你们不肯。”尚结赞沉下脸,眼神透着不善。

    “肯,肯,我们都肯,可是贵人,是不是给东本去个信,让他拨点兵马回来,城里有了军队,那些人才不会轻信谣言。”

    尚结赞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为首的男子,居然敢和他玩心眼了,这说明什么,谣言已经影响到了这些勃律上层人物的心理,他们不太相信吐蕃人对于这里的统治。

    如果手中有兵,他会毫不犹豫地拿下这些人,再派兵控制他们的家人,可现在,只能以安抚为主,至少要撑到息东赞回兵。

    尚结赞有了主意,放缓了面上的表情:“有藤桥在手,唐人打不过来,你们的东本,很快就会回城,这些天,你们辛苦一点,不要让城中谣言四起,只要稳定了局势,将来都会论功行赏。”

    “多谢贵人的体恤,我们一定不负使命。”

    几个男子恭恭敬敬地行礼退下,在那个勃律少女将他们送出去的时候,为首的男子,有意无意地朝她使了个眼神,少女微不可查地点点头,却不敢说出一个字。

    “怎么办,真要听他的话,去严查城中百姓?”

    “样子总要做的。”为首的男子语带不屑地说道:“吐蕃人怕成这样,那些谣言多半是真的,唐人一旦攻过来,我们还要为他们陪葬?”

    等到离开官邸有一段距离了,为首的男子一声冷哼,转头看了看官邸的方向:“默多吉多家的女子,也是他们随意宰杀的么。”

第七十一章 巡夜() 
这几天,咄骨利心事重重,唐人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而吐蕃人却是压在头顶上的一座山。

    自从三十多年前,大勃律被吐蕃纳入治下,勃律王逃往了百里之外的小勃律,这里就被当成了吐蕃人的本地来治理,无论是赋税还是抽丁,都比照着内地来,使得原本就不富庶的本地人,一下子陷入了贫困。

    五年前,唐军拿下小勃律,直接与吐蕃人对峙之后,这里的统治更趋严苛,就连山边上的小村庄都不放过,咄骨利他们不是没想过逃,可吐蕃人就连藤桥都给撤掉了,他们要么翻越冰原,要么,只能往后头跑,又怎么跑得过吐蕃人的骑兵?

    怎么办?唐人已经控制了他们的村子,要避免亲人受到伤害,又不至于惊动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