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俄国教父-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学派() 
彼得罗夫老爹让哈桑去问问帕夫柳琴科的意思,看看愿不愿意加入高尔基兄弟会来专门处理和警察打交道的问题。作为交换,高尔基兄弟会可以给他稳定而又丰厚的报酬。帕夫柳琴科现在的业务几乎都来自于高尔基兄弟会,自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彼得罗夫老爹想借助帕夫柳琴科的关系和工人新城附近的内政局搭上一些关系,最起码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提前打个招呼。而帕夫柳琴科恰恰就是最好的人选。

    松采沃兄弟会的事情一时半会儿还没有下落,彼得罗夫联络了更多的斯拉夫帮派去追查米哈伊洛维奇和莫吉列维奇的下落。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式看来,这两个人很可能已经逃到了国外。彼得罗夫老爹给雅可夫打了个招呼他尽力打听一下这两个人的下落。

    谢廖沙在外经贸部属于空降干部,缺少自己的班底。不过因为他的背后站着戈尔巴乔夫,所以这段日子里下面的人倒是没敢敷衍他。谢廖沙陆续从团委调来了一些干部来辅助自己的工作。谢廖沙要干事,要用人。而外经贸部这几年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东欧国家那里,和谢廖沙的大方向相背离。这种策略上的错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纠正过来的,现在全世界的经济都不景气。日本虽然一枝独秀,但是却被美国所控制。倒是中东这些国家可以作为谢廖沙外贸的突破口。而阿联酋的飞机项目就是谢廖沙要搞定的第一笔生意。

    这个项目现在交给了高曼去负责。防止伊留申设计局店大欺客,谢廖沙专门和他们的负责人做了沟通,强调了这笔生意的性。不过图波涅夫设计局得知这些阿联酋人对他们的超音速客机感兴趣之后,想要借助外国的资金重启tu…144d的生产线。谢廖沙觉得他们有些想当然了,现在这种飞机只有试飞员那种级别的飞行员才搞得定,怎么可能投入商用,而且tu…144d的安全记录也不是太好。不过谢廖沙还是为这些阿拉伯人介绍了图波涅夫设计局。

    高曼在和这些人的接触中了解到了另外一条财路。那就是阿联酋人打算投巨资兴建海水淡化工厂和石化项目。现在对这些赚钱的项目谢廖沙都很感兴趣,谢廖沙拜托耶利钦几个国内能够承接这些工程的施工单位。不管怎么说先去阿联酋参与投标,中与不中还要两说呢。虽然这件事情上谢廖沙自己得不到什么利益上的好处,但是谢廖沙却可以增加他在外经贸部的话语权。谢廖沙之所以这么努力的要在外经贸部干出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能够独掌整个部门的大权。

    外经贸部对于谢廖沙来说简直太了,因为它现在是嘉能可最大的贸易伙伴。谢廖沙利用苏联的优势让嘉能可迅速地称为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一只生力军,只要他占据着外经贸部一天,嘉能可的粮食、石油、以及金属业务就不会亏损。这已经不是洗钱了,严格的说更像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利益输送。

    但是谢廖沙还远没有挖掘出外经贸部更大的价值,因为外经贸部最的资产外贸银行还掌握在茹拉夫廖夫部长的手里。外贸银行掌管着苏联的国际贸易外汇收支,不论是苏联国内的企业进行出口商品,还是从国外进口商品,最终都要通过外贸银行进行结算。而谢廖沙的国民住宅银行是一家地方银行,手上的外汇额度有限,无法支撑谢廖沙现在的业务。也正是因为外贸银行手上,谢廖沙才通过易货交易的方式让嘉能可和地中海贸易公司进行交易,只有这样才能避开外贸银行对外汇的监管。

    茹拉夫廖夫虽然对谢廖沙的态度不错,但是谢廖沙也不会单纯的以为茹拉夫廖夫会将外贸银行乖乖的交给自己。而且茹拉夫廖夫年富力强,离退休还很遥远,因此谢廖沙一直都有给他挪个位置的想法。

    这件事情还是要等到戈尔巴乔夫书记上位才行啊!而且谢廖沙跟茹拉夫廖夫之间还有若干个副部长的距离。只有将的障碍都清除掉之后,谢廖沙才有大权独揽的可能。

    谢廖沙现在每周都要和雅科夫列夫一起去面见戈尔巴乔夫汇报工作,雅科夫列夫现在主要是在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这是学者们所做的事,本来谢廖沙是不便于参与其中的。但是哈默同志和国外的一些权威机构将谢廖沙的次贷概念夸上了天谢廖沙在经济学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也令戈尔巴乔夫对谢廖沙的意见也重视了起来。不过谢廖沙不想抢雅科夫列夫的风头,他很少发表意见。就算发表意见也仅限制在自己的工作涉及过的领域。

    雅科夫列夫虽然只是一个研究所的所长,职位比谢廖沙还要低很多。但是他毕竟是公开向勃列日涅夫开过炮的人,又当过中央委员,还是外交领域的专家。因此戈尔巴乔夫派系的一些官员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来找这位政治经验专家来商量。雅科夫列夫现在已经把他的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研究所变成了一所沙龙性质的政治俱乐部,很多抱有和他相同观点的干部们都是他的研究所的常客。

    雅科夫列夫最为推崇的是芝加哥学派的经济主张。这个学派曾经在智利经济改革中大放异彩而引起世界的。虽然智利通过政变的上台者皮诺切特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但是他所执行的经济政策却是芝加哥学派亲自参与制定的自由主义经济。按照雅科夫列夫的介绍,谢廖沙觉得这个学派和撒切尔夫人正在进行的改革十分的相似。最让谢廖沙感到惊奇的是,芝加哥学派在智利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还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让谢廖沙感慨不已,那就是让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痛不欲生的“休克疗法”。

第五十章 共青团的商会() 
自从谢廖沙到外经贸部工作之后,团委这边的事情他就很少操心了。不过有一个部门却是例外,那就是团委下面的青年科技文化中心。

    这个部门一支被谢廖沙寄予厚望,事实证明它也确实没让谢廖沙失望。随着一批能干的年轻人的加入,青年科技文化中心俨然成了共青团系统里的一个商会。

    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团委在工人新城项目上的收益。谢廖沙当初本来是想让这个机构去挖掘苏联的民用黑科技的,不过慢慢的这家机构成一家科技文化投资服务机构。

    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加入了这家单位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生意。借助于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平台,霍多尔科夫斯基利用地中海贸易公司的外贸渠道做起了国外计算机的独家代理商。顺利的拿下了苏联科学院和莫斯科大学等单位的计算采购合同。

    这两笔生意的利润提成让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对于这么大一笔财富,年轻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明显还没有做好准备,他甚至亲自给谢廖沙打电话想要退回其中的大部分。谢廖沙再三的安慰他,这笔钱合理合法,他赚的理直气壮。谢廖沙甚至还建议霍多尔科夫斯基将这笔钱存进国民住宅银行里。经过最初的惶恐之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还是按照谢廖沙所说的去做。后来过了一阵时间,的确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才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能人可不止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个。当初在乌克兰认识的那位尤利娅季莫申科现在也加入了青年科技文化中心。这件事情不是谢廖沙主动安排的,尤利娅不知道什么时候从纳斯佳那里知道了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是个赚钱的好地方,于是毛遂自荐的成这个部门的一员。不过尤利娅的工作关系依旧还在乌克兰,她只是偶尔会带着项目到莫斯科来拉赞助。

    尤利娅所从事的生意是在影视文化领域,他先是说服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共青团创办了一家影视图书馆,专门从事录像带租赁的业务。不过虽然干活的是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共青团组织,但是由于出钱的是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所以这个类似于录像带连锁租赁店的机构依旧是属于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

    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在某些方面其实不低,电视几乎每家都有。而且靠着猖獗的走私活动,录像机的保有量也在稳步上涨。尤利娅的录像带租赁生意干的倒是红红火火,而且也是因为走私,尤利娅的录像带连锁租赁店还搞到了不少欧美的流行电影。比如《第一滴血》这样苏联不可能公映的电影,这些电影自然都是盗版的,完全可以忽略成本,而且广受欢迎。不过这些都是背着审查机关偷偷的干的,录像带的盒子上标注的反而是《列宁在1919》这样的苏联老电影的名字。反正有尤利娅的公共根纳季帮衬着,至今还没有出过事情。

    对于这些能帮着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挣钱的年轻人,纳斯佳按照谢廖沙的意思一直在背后着。而且因为业务越来越多,谢廖沙甚至已经考虑开办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了。

    谢廖沙打算把青年科技文化中心从莫斯科团委分出来,挂在共青团中央下面,然后在苏联各地陆续的推广开来。只要运作得当,青年科技文化中心将会给共青团带来更多的经费和人才。谢廖沙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大,无论是嘉能可,还是其他的什么生意都需要的人才。谢廖沙现在就是在等苏联政府放开对于外资的管制,只要苏联开始对外开放,谢廖沙的这些生意就会立刻冲进来开拓这片资本的处女地。

    作为对尤利娅和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样有能力的干部的奖励,谢廖沙通过共青团系统让她们得到了晋升,尤利娅成第聂伯地区共青团组织的负责人。而霍多尔科夫斯基则被安排到了莫斯科伏龙芝地区,成为那里的团委一把手。与此同时他们还同时成共青团中央委员。

    有这样的好事谢廖沙自然也不会忘记提拔他的小兄弟格里戈里。谢廖沙本来也想让格里的身上打上共青团干部的烙印。不过在咨询过格里戈里的意见时,格里戈里坚决的拒绝了,而是提出了另外的一个要求。

    这件事还要从格里戈里的好运365数据服务公司说起,这家公司当初是帮着尤里手上的威廉希尔投注站来计算赔率的。在刚开始的时候,好运365由于缺乏经验,因此不得不将大部分的业务交给了苏联科学院别列佐夫斯基的团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运365渐渐的摸索到了这门生意的门道,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格里戈里的数学能力。好运365不但设计出了赛事赔率的计算模型和,还顺手帮助米哈伊尔的三金会建立了理财产品的自动生成程序。现在尤里和米哈伊尔完全可以借助他们当地的力量来完成这些运算工作了。苏联这边的业务就慢慢的减少了下来。

    格里戈里乎挣不挣钱,可是别列佐夫斯基不行。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搞到的赚钱营生要黄。别列佐夫斯基赶紧到列宁格勒去找格里戈里,看看能不能拉来新的业务。于是格里戈里就把别列佐夫斯基介绍给了谢廖沙。

    “人家一个苏联科学院的大教授,专门跑来学校给我说好话,我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老大,你看你手上还有什么生意,就交给他们吧,大家也合作这么些日子了!人家一直尽心尽力的!”格里戈里为别列佐夫斯基求情道。

    “那好吧!你问问他能不能开发一套大型金融机构使用的,我们的国民住宅银行,还有哥伦比亚银行都缺少相应的技术,如果做得好,我会把外贸银行的业务也介绍给他!”谢廖沙痛快的回答道。

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运() 
萨马拉州,陶里亚蒂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销售公司的经理在收到了来自地中海贸易公司的订货单之后,高兴的差点跳到桌子上去。

    经理同志怎么也不会想到,地中海贸易公司下个季度订购的拉达瓦尼的数量居然高达一万辆。这几乎是去年伏尔加汽车厂全年的产量了。

    其实地中海贸易公司也没有想到拉达瓦尼在拉美的销售情况居然会这么好。毕竟拉美地区常年来都是美国汽车的天下,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厂商来这里开拓市场。

    不过拉达瓦尼的成功不能完全归功于运气和毒枭。首先拉美地区糟糕的路况就让越野能力出色的拉达瓦尼赢得了不少市场,再加上他是同等级汽车里唯一配备了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费用极低,皮实耐用。至于唯一的缺点油耗问题,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似乎不构成的问题。

    拉达瓦尼在苏联本来就是国民汽车,因此在拉美这些收入不高的国家之中,还是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的。谢廖沙现在想要利用汽车贷款将麦德林集团和卡利集团的资金在当地就消化掉,尽量减少过多的不必要环节。在尤里的帮助下,这些毒枭们陆续的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