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俄国教父-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网络技术的发展似乎超过了人的想象,美国人花了一百年的时间采用铁路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现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仅仅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用光纤连接了美国的东西海岸。现在整个华尔街都不知道道如何用美元来评价铱星公司,Yota通讯和美国电哈U电报公司了,而且这三家公司还掌握在同一个人手中。

    铱星系统的出现让谢廖沙终于可以扔到过去那种笨重而又昂贵的老式卫星电话了。谢廖沙可以在莫斯科随时联络上美国的伊娃,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苏联政府还没有加入铱星系统,所以谢廖沙在室内通话的效果,远远比不上在空旷的室外。铱星系统完全由伊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谢廖沙无须担心克格勃和中情局对他的监听。这就更加方便谢廖沙掌握自己遍布西欧,北美等地区的生意了。

    现在谢廖沙可以每个星期和高尔基兄弟会的核心成员在电话里商讨生意上的事情。并且向手下们下达指令。谢廖沙基本上已经把苏联的生意已经完全交给了自己从共青团培养的心腹了,他们可以接手苏联国内的很多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有了突发事件,那么留守在莫斯科的哈桑和彼得罗夫老爹会帮助谢廖沙处理干净。这也就意味着,像鲍里斯,雅科夫,米哈伊尔,尤里等人可以不必再回到苏联了,他们和谢廖沙打拼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了。

    鲍里斯这几年一直都被谢廖沙留在国内,作为谢廖沙的左膀右臂,现在鲍里斯已经完完全全的成长了起来。现在是时候让鲍里斯去国外接手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了。谢廖沙打算把鲍里斯送到伦敦去,接替一直在伦敦的纳斯佳处理苏联外贸银行在伦敦的事情、而顺便的,尤里当年在英国留下的连锁酒店和体育博彩投注站生意也将划归到鲍里斯的手中。

    谢廖沙之所以叫纳斯佳回来,是便于掌控《共青团真理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来制衡古辛斯基,避免《共青团真理报》成为他人的嫁衣。说到底,谢廖沙对古辛斯基还不了解,他可不放心将整个《共青团真理报》完全送到外人的手上。

    六月份的时候,险些成烂尾楼的工人新城第六期终于竣工了,而与此同时,大众公司在高尔基市投资的汽车制造厂也顺利投产。让大众的汽车在苏联卖得更好。谢廖沙从团委选拔出了一些有志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属下们大众集团,而很早之前就和谢廖沙有过合作的苏联科学院数学教授别列佐夫斯基拿走了大众生产线上将近十分之一的产能。

    在纳斯佳回国之后,谢廖沙将霍多尔科夫斯基从《共青团真理报》临时负责人的位子上给拉了回来,为纳斯佳腾位置。谢廖沙和多尔科夫斯基进行了一番长谈,他希望霍多尔科夫斯基能够尽快处理掉苏联外贸银行的亏空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苏联外贸银行的账面上外汇已经所剩无几了。谢廖沙需要霍多尔科夫斯基尽快的把这些烂账处理干净、防止利加乔夫的手下对外经贸部发动突然袭击。

    谢廖沙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他要在利加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交恶的焦点——格鲁吉亚问题上好好的帮一帮写瓦尔德纳泽。现在《共青团真理报》正好可以作为这一次的主战场,谢廖沙要把利加乔夫派到格鲁吉亚的工作组所做的事情都放到显微镜下这样无论利加乔夫做什么,都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检索交易系统() 
和民用通讯技术两大领域,除此之外这家科研机构还负责追踪国外的通讯行业研究成果。可以说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了来自全苏联通讯工程和技术方面的顶级人才。不过这两年来随着国防部和上级主管单位开始削减研究项目,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收入锐减,现在研究院里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想法设法的去外面兼职挣更多的工资,以补贴家用。

    老实说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待遇其实不低,但是只靠着单位的那点工资,如果是单身汉的话还可以活得很好,可是很多研究所里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成家了,在苏联一般的家庭里都会有不止一个孩子,而妇女们结婚后往往是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再加上苏联的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像芭蕾,钢琴,绘画等课程总是不可或缺的,在现在这种物价飞涨的时代,靠着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是太艰难了。

    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几年以前和莫斯科团委的乌里扬诺夫书记曾经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而现在这位乌里扬诺夫书记已经像坐火箭一样升到了对外经贸部副部长的位子上了,对外经贸部那可是富得流油的部门。给研究院里多争取一些资金和项目,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老院长专程跑到了莫斯科去拜见乌里扬诺夫部长。乌里扬诺夫部长很大方,很快就给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下达了一个大型的研究计划,这让所里的科研人员感到非常的高兴。

    说起这项研究计划,居然跟苏联的老对头美国那边热火朝天的网络计划有关。对于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他们是听说过铱星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现在正在进行的铱星计划和网络计划的。而且很多欧洲的同行也对这些技术颇感兴趣。不过苏联的研究人员始终是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好在对外经贸部的同志们手眼通天,他们从美国搞到了一些铱星公司的产品和资料,于是这个研究项目就启动了。

    谢廖沙交给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和明尼苏达大学的Gopher信息检索系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这一套系统可不是给苏联人使用的,他的真正用户是高尔基兄弟会的客户们。

    谢廖沙希望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能偶研发出一套不被追踪的信息检索交易系统,这套系统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帮助高尔基兄弟会的客户们的转移手上的资金。在这套系统里谢廖沙借鉴了一些后世比特币的思维。那就是由高尔基兄弟会来发行一种虚拟的货币。然后让高尔基兄弟会的客户们在线上通过匿名账户购买这种货币。因为虚拟货币存在于网络中,高尔基兄弟会的客户们可以在全球各地自由的兑换这种货币,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在全世界来转移资金。

    不过这种货币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来防止有人伪造和串改,那就是区块链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在每个客户的终端都会保存这种虚拟货币的交易记录,如果有人想要篡改记录把这些货币据为己有,那么除非他把用户的账目全都篡改了才行,可是一旦客户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将根本无法做到。

    由于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问题,所以谢廖沙专程找到了格里戈里参与这项研发计划,格里戈里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他考入了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日子过得充实而有乐趣,因为当年认识了谢廖沙,现在格里戈里完全不用考虑金钱方面的问题,他可以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研究之中去。格里戈里对于金钱没什么概念,他不怎么花钱,就算现在已经身价不菲,但是依旧和母亲住在原来的旧公寓中们。对于谢廖沙的邀请,格里戈里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这项技术是整个信息检索交易系统的核心,所以谢廖沙绝对不会让让一个无法信任的人参与到这项核心工作之中。

    谢廖沙只给了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科学家们半年的时间来从事这项工作。他们的任务是确保这套系统发出的数据都无法被全世界一个特工组织的科学家截获,这是谢廖沙对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现在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并不知道这套系统会运用在什么场景之中,因为下达命令的是对外经贸部,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对外经贸部所使用的交易系统。

    不得不说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保密意识还是很强的,在国家荣誉的感召之下,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他们不会向外界透露有关这项计划的信息。就算是苏联国内的机构和个人都不行。

    保密工作做的十足,待遇方面谢廖沙也自然不会手软。如果不是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在苏联国内的研究机构中等级过高,谢廖沙都想把这家研究院收编到外经贸部下面了。现在伊娃的Yota通讯正在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作为行业内No。1的通讯科技公司,Yota通讯总是对人才极度的渴望,而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则是苏联通讯领域最好的几个研究所之一,谢廖沙当然不会放过拿下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机会了。谢廖沙打算在今后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拴住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把他逐步的控制起来,等到时机成熟之后,谢廖沙在一举吞并这颗苏联通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对于高尔基兄弟会非常,这家研究研的科技实力和美国中情局的那些研究机构相比毫不逊色,事实上,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院的很多技术都被克格勃和国防部应用到了实战当中,他们是谢廖沙唯一知道的可以在技术上和中情局进行对抗的通讯技术研究机构。

    1

第一百八十八章 谢廖沙的调查组()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第比利斯市,由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派来的记者调查组刚刚离开机场,第比利分社的同志们就将他们接到了第比利斯最好的酒店里去休息了。几杯伏特加下肚之后,这些原本没什么工作上的交集的同事们顿时就热络了起来。不过他们在酒桌上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共青团真理报》转制的事情。

    “莫斯科来的同志们,虽然我们平时的工作上没什么接触的机会,但是大家都希望《共青团真理报》能够越办越好!这几个月我们的今日系报刊简直是供不应求,而七日系的杂志更是抢手。这可是我想都没想过的好事情啊!多亏了莫斯科的同志们为我们《共青团真理报》找到了一条新的创收之路,虽然现在日子还不长,但是从我们的收入上已经可以看出这条路是走对了!如果你们回去,一定要替我好好的谢谢社长同志啊!”第比利斯分社的同志们由衷的感慨道。

    “第比利斯的同志们,社长自然是要谢的,不过,这次的改革可是乌里扬诺夫书记亲自倡议的,说到底我们还是共青团中央的人,这几年共青团下属的那些单位一个有一个都发了大财,现在有了好事乌里扬诺夫书记终于想起我们了!”莫斯科来的同志们就喝的有些高了,嘴上难免就没有把门的,开始讨论起了上面的事情。

    “乌里扬诺夫书记要升部长了把?他在副部级的位子上也干了好些年了,可是干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远的不说,就说工人新城的事情,眼看就要被中央给抛弃了,还是我们的乌里扬诺夫书记,一力承担愣是把这个工程给干成了,这要是搁别的干部那里,恐怕上面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第比利斯的同志感慨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了《真理报》,当时给我们羡慕的。可是前一段他给我打电话,说想让我问问能不能调到《共青团真理报》来工作。我当时就问为什么啊,他说现在你们《共青团真理报》有了乌里扬诺夫部长的亲自关怀,以后的待遇自然不用说,谁不想来《共青团真理报》上班啊!你看,命运就是这么奇特,谁又能想得到呢?”莫斯科来的同志们感慨的说道。

    酒过三巡,聊完了单位里的八卦消息。大家慢慢的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第比利斯的同志们旁敲侧击的问道:“这一次总社派你们来第比利斯,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您还别说,还真是有大动作!社长吩咐我们到第比利斯来调查一下司法部门的工作组在格鲁吉亚的调查工作,我们在莫斯科听到了一点风声,说是格鲁吉亚的同志们对利加乔夫书记派来的工作组意见很大,我们想调查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了你们知道一些什么情况吗?”从莫斯科来的调查组组长压低着声音在第比利斯分社负责人的耳边小声地问道。

    “你们是这件事情啊!这件事情可是个大麻烦,我劝你们最好别掺和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第比利斯分社的负责人感慨的说道。

    “那你也要跟我说一说,这是社长亲自交代的新闻线索,我们要是拿不到什么靠谱的东西,恐怕没办法回莫斯科交代啊!”调查组的组长为难的说道。

    “来,咱们换个地方说这件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