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梁山-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武忽道:“都督,属下觉得赵家的那个柔福帝姬就挺合适,都督此去京城,应该也见过了吧?如果都督觉得满意,其他事情就交给我们去办”

    拐来拐去,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晁訾暗暗好笑,多福确实很漂亮,也算得上合适,只是眼前忽又闪出另外一张面孔来,虽不如多福美,却多了一份同年龄相符的清纯活泼。

    不过话说回来,徽宗怎可能同意把女儿嫁过来?

    笑道:“你们看着办吧!我没什么意见,不过我觉得你们太乐观了,人家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怎么可能嫁过来?”

    朱武微微一笑,道:“事在人为,都督觉得经过之前的那阵下嫁风波,老皇帝的女儿还嫁得出去吗?”

    晁訾也笑了,他之前确实有过除了他自己,谁也不能娶多福的想法,不过随着缨络的突然横插,以及自己的后院逐渐热闹,让他对这个想法动摇起来,女人漂亮固然招人喜欢,可人家也得喜欢自己才行,所以就随缘吧!

    这就是晁訾现在的想法,一个现代人的想法。

    他可以这么想,不代表手下人也这么想,金枝玉叶怎么了?瞧得起你才让你给我家都督当老婆的,换做别人,我们还不干呢。

    很快,在公孙胜和朱武亲自督导下,一支提亲队伍,踏着节日的春风,启程赶往京城了。

    (本章完)

第94章 晁訾提亲() 
同青州这边的上下一片祥和不一样,汴梁的春节虽然也一样喜庆,甚至更加绚烂多姿,可皇宫里却是冰凉一片。

    年前晁訾在城外闹了这么一出,徽宗在城头上又受了点风寒,结果连憋屈带窝火,回宫之后就一病不起,差点没挂了,试想这种情况下,徽宗的大小老婆和孩子们,还哪有心思过年了?

    徽宗不知道,他的后院也快起火了,他的老婆之一,也就是多福和缨络的母亲、懿肃贵妃,已经同翰林院的向太傅达成初步意向,准备将女儿下嫁给向太傅的公子、一位博学多才的翰林。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徽宗知道后也表示了赞同,可万万没想到缨络却死活不同意了。

    向太傅的公子是个翰林,同父亲一样知识渊博,而且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汴梁不知多少美女暗恋他,府上来说媒的也是一拨接一拨,门槛都快踏破了,谁也不明白,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缨络不同意?

    就连懿肃贵妃也是一脸疑惑,因为之前同女儿说起这事的时候,看女儿的表情明明是同意的啊!

    满后宫只有妹妹多福一人知道姐姐缨络的心思,因为那天晁訾带兵到城外的时候,这小姐俩借口去皇兄郓王那,然后在郓王的配合下,换了身装束,也上了城墙。

    也正是那一次,彻底颠覆了这小姐俩心目中英雄的形象。

    以往在她们想来,心中的另一半应该是英俊潇洒、博学多才的,直到看见一身戎装的晁訾,她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

    男人就应该像晁訾那样,身材伟岸,有顶天立地之志、气吞山河之威,而不是像汴梁城里那些擦胭抹粉、女里女气的娘炮们。

    这人就是怕比,原本一个十分优秀的男人,直接就让晁訾给比没影了。

    对于女儿的反对,懿肃贵妃开始还好言相劝,到后来也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直接就把事给定了。

    因为纳采、纳吉、问名什么的婚前程序太多,这么一算下来,待正式成亲,怎么也得上秋了,所以就将婚期定在了八月。

    想起姐妹俩私下的玩笑,多福也有些戚然,她知道同那个人是不可能的,可眼见姐姐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心中也多少有些难过。

    让人想不到的是,开始还哭闹的缨络,几天之后,如同变了个人,忽然安静下来,好像任命了一般,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懿肃贵妃见状,还以为女儿懂事了,遂放下心来,只有最了解缨络的多福隐隐感觉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新的一年,大宋王朝的皇宫,似乎注定是个不消停的一年。

    文艺皇帝很少在乎后宫的事,身体好些了之后,又一如既往地开始修道,现在他已经有点离不开郭真人了,尤其离不开郭真人的仙丹。

    文艺皇帝虽然潜心道学,你要说他一点不关心国家大事,也真是有点冤枉他,尤其是见过晁訾之后,那威猛的形象,就成了他的梦魇,时不时地梦上一次,所以过了年后,他对京东东路那一片的事情格外关注。

    这一关注不要紧,知道的越多,心里越堵的慌,万没想到这小子把京东东路治理的那么好,这也加重了他要早点解决那里的心思。

    烟雾缭绕的大殿中,徽宗和郭真人并肩而坐,很奇妙的一件事,这时候两人的脑海里想的竟是同一个人。

    徽宗想的是怎么除掉晁訾,郭京却在想着怎么讨好晁訾,开封城外的一幕他虽没看到,可传言已经足以让他知道做何选择,更何况他还有把柄在梁山手中。

    “真人,弟子最近总是心神不宁,无法安然入定,可否请真人指点迷津?”

    “无量天尊,陛下可是在想那山东之事?”

    “真人果然神通广大,连弟子心中所想都能猜到,正是那里,都是祖宗留下的基业,若是在弟子手中失去,弟子来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郭京心中暗喜,果然被老子猜中了,这可是你主动把功劳送过来的,日后可别说老子害你。

    郭京坐在那,头不抬、眼不睁,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道:“之前上师不是曾有指点吗?你赵家还有五百年江山可坐,无需太介意那鳞介之患,而且贫道也曾给陛下卜过一挂,那卦象显示,山东之人乃是上天派来保护你赵家。。。”

    “哎呀!罪过、罪过,贫道泄露天机了,唉,看来又得多修炼三十年,方可抵今日之过了”

    听了郭京的话,徽宗被唬的一愣一愣的,郭京的话虽没说全,可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徽宗肯定会两大嘴巴子踢死他,可真人说出来的就不一样了,真人呐!那可是代表神仙说的。

    侧头望去,却见郭真人连眼睛都没睁,仿佛刚才说的都是梦话一般。

    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起身向郭真人施了一礼,满脸疑惑地转身走了,却没注意到郭真人嘴角那一丝奸笑。

    回到御书房,沉吟片刻,命人把郓王找来。

    年前已经正式下旨,将京东一路作为郓王的封地,遥领青州节度使,晁訾为节度副使。

    赵楷本应该过了年就去临安的,也因为这道旨意留了下来。

    此刻赵楷在府里正弄了一帮文人墨客在吟诗做赋,这是他们家的基因传统,在创作面前,其他政事都可先放一边。

    听到老爹召唤,赵楷立刻快马加鞭赶往皇宫,从前都是他主动去拜见,很少有老爹主动找他,一时间,心里竟有点小激动。

    进了御书房,给老爹见礼之后,偷眼观瞧,发现老爹面无表情,心中又有点忐忑,不会又有什么坏消息吧?

    “朕打算派你去青州,不知你有何打算?”

    听了老爹的话,赵楷吓了一跳,心说我倒是想去,问题是我去有用吗?

    小心翼翼地道:“儿臣愿听父皇差遣,只是儿臣愚钝,不知去了之后该如何做?”

    徽宗满意地点点头,道:“前段时间市井不是在谣传朕要将你的御妹嫁给那梁山小子吗?现在朕确实有这想法,只是朕不便出面,现在你既然遥领青州,就由你来促成此事吧,另外,你也可顺便在青州建一座王府”

    赵楷越听越觉不对劲,老爹真要把妹妹嫁给那小子了,虽说自己也有那意思,可为何偏偏要自己前去?老子好歹也是个王爷,这当起媒人来,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继续问道:“然、然后呢?”

    “啪!”

    徽宗一拍桌子,斥道:“你是小孩子吗?怎么什么都要朕教?你若不行,朕派别人去好了”

    赵楷又被老爹吓了一跳,赶忙道:“父皇息怒,儿臣去就是”

    徽宗脸色好看了些,接着道:“告诉那小子,娶朕的女儿可以,但一切都要按程序来,以后他也是皇家的人了,万不可做出让人耻笑的事来,还有,由你出面,在京城建一座驸马府,一应所需,全由内府出,嗯!就先这样,你去吧!”

    “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赵楷灰溜溜地出了皇宫,他已经有王妃,当然知道成亲这一大套繁琐之事,尤其是皇家嫁女,没个大半年根本完事不了,尤其这最后一步,必须由新郎亲自来迎亲。

    还要在京城建一座驸马府?赵楷有点明白了,老爹还是要把晁訾骗进京啊!可这样一来,妹妹这一生不就毁了吗?

    毕竟是一奶同胞,赵楷还真有点于心不忍,要知道他可是真有心把妹妹嫁过去的,但他的目的是拉拢晁訾,而不是要毁了晁訾。

    怎么办?老爹已经开口,不去是不行了。

    最后牙一咬,去就去吧,那晁訾还能吃了我怎么地?

    不过赵楷虽然领了旨意,可王爷出行,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而且外面天寒地冻的,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怎么整?

    赵楷先命人给晁訾去了封信,告诉他自己此行的目的,做好迎接的准备等等。

    就这样磨磨唧唧的过了好几天,还没等走呢,忽然传来消息,晁訾派人来提亲了。

    晁訾这提亲队伍可了不得,一路吹吹打打,走一路宣扬一路,好像晁訾迎娶公主的事,已经是板上定钉的事一般,弄得地球人都知道了,队伍刚过兖州,京城这边就得到消息了。

    这次朝廷没有再回避否认,而且很快有旨意传出,此事由郓王全权负责。

    这样一来,赵楷就更不用急着走了,在京城这边等着就行,至于过后还需不需要去?那就是再定的事了。

    这爷俩不在乎女儿、妹妹的终身幸福,可有人在乎啊,这边刚一得到消息,多福的母亲、懿肃贵妃,就来找丈夫闹了。

    只可惜这位懿肃贵妃即不是皇后、太皇后,现在也不是受宠的妃子,而且来的时候,徽宗老人家刚吃过仙丹,正在和其他妃子大练神功。

    于是乎,晁訾未来的丈母娘,因为打搅了老公的好事,就直接被徽宗命人赶走了…

    第一天上架,四章了,各种求!!!

    (本章完)

第95章 改元靖康() 
开封汴梁新年的上元节,是在一片关于迎娶和下嫁的各种风波中度过的。

    梁山以乐和为求亲大使,同时为了显示梁山求娶公主的诚意,各种聘礼就拉了上百车之多,其中各种奇珍异宝自不必不说,还给京城百姓带来了一件新奇玩意、报纸。

    报纸是以一种公开的形式出现的,到了京城之后,梁山求亲队伍中的侍从,就不断向所过之处散发这种报纸。

    报纸的内容很丰富,有奇闻异事,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海上、海外的一些见闻,甚至梁山大都督还在上面刊登了一篇仰慕公主的文章。

    最让京城百姓惊奇的是,这种报纸并不是只有一篇,第二天发放的内容竟然同头一天的不一样,又多了一些小故事和典故,而第三天发放的报纸,内容还是不一样。。。

    因为是以赠送的形式发放的,所以报纸这种内容丰富的东西一经出现,立刻就风靡京城,甚至手抄本都出现了。

    不过发放的报纸有限,所以很快就一纸难求,最终的结果就如晁訾预计的那样,开始有人出钱买了,而且还是大价钱。

    因为报纸上没有任何关于朝廷的言论,所以并未引起开封府的注意,于是报纸这种东西,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进入京城百姓的生活。

    因为只带了五期的报纸,所以乐和依照晁訾的吩咐,在京城弄了一个发售点,销售完这些后,就向求购的京城百姓承诺,会定期向京城发送报纸。

    报纸这价格不贵,发售报纸的地方,竟一下预收了很多定金,因是初次经营这东西,后续什么样,乐和心里也没底,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预收定金。

    就在京城百姓对报纸和有关公主下嫁梁山晁訾的热门话题还没过的时候,徽宗皇帝不知道脑袋那根筋不对,突然在新年第一次大朝会上,宣布改元靖康,今年是为靖康元年。

    这个决定实在有点太突然了,因为之前改元都是年前就定好的,然后借着新年朝会之机宣布,而这时朝廷各部门也早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那有突然才改的?

    立刻就有大臣上奏折相劝,说陛下你不能这么干,改元是大事,不是闹着玩,您老人家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徽宗皇帝却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