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这些粮食之后,王猛就游刃有余的多。

    臧霸虽然也是一带名将,纵横青徐多年,但是对上王猛还是差了不少。王猛得到了粮食之后,就开始谋划进攻青州的事宜,他和甘宁、蒋钦、周泰等人一起商议,他没有军队,但是海军有啊!海军一个舰队就有数千人,三个舰队足足好两三万人,这些人完全可以攻下青州了。

    不过王猛还是向张毅请求了一些士兵,因为他还需要步兵来驻守各地。

    张毅听到了王猛的想法,就让夏鲁奇带上一万士卒去增援过去,有海军供应粮草,轻松拿下青州何乐而不为呢?

第348章 攻平舆李通战死() 
汝南治所平舆,李通在被困平舆已经十多日了。一开始面对吕光的进攻,李通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随着苏烈的到来,李通就顶不住了。好几天前,他就已经无法抵御进攻了,但是他又不敢弃城逃走,苏烈军中就有为数不少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一开始薛仁贵带出来的,是张毅组建时间最长的骑兵,也是最精锐的,装备最好的。

    李通对于这支骑兵也是早就知道的,早在他和薛仁贵对抗的时候,这支骑兵就给过他很大的打击,是他见过出了虎豹骑之外最精锐的骑兵了。只不过张毅一直都很宝贝这些骑兵,轻易不会让他损失。

    李通再次被派回汝南的时候,就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因为留给他的士卒太少了,只有一万。一般情况下,一万士兵的确很多了,但是面对苏烈的数万大军,李通着一万人马根本没有什么用。

    汝南一带因为这些年的战乱,也已经衰败了。黄巾、袁术、刘备、曹操、张毅,这些年基本上就没有断过打仗,造成了汝南人口流失严重。历史上曹操不得不从南阳迁人口来填充汝南,邓艾就在这批被迁徙的人口当中。如今汝南损失的人口比历史同期还要多,张毅劫掠,曹操迁走,人们躲避战乱,让汝南十室九空。

    平舆是一个大县,城高池深,城中粮草储备很足,他才能坚持到现在。

    城外苏烈这几天,看着几次攻城都要攻破平舆了,但是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苏烈也是很生气,不过他没有对下面的人发脾气,杨昂在攻城的时候已经受伤了,被城上的守军硬生生给推下来的。要不是被抢救了回来,可能就会头上掉下来的滚木礌石给砸死了。

    这些天苏烈的伤亡也不小,已经有上千人了。平舆的伤亡更大,足足有三千多人了。

    苏烈看平舆就差临门一脚了,就找来下属们来商议该怎么破掉平舆。

    吕光提议说道:“攻取平舆只是时间问题,敌军拼死是因为感觉我们逃生的可能。”

    苏烈经吕光一说,才想到了一种可能,“我等已经围三缺一了,敌军还觉得无法逃生,一定是因为我军骑兵在侧。敌将李通是一个和我们打过很多仗的人。吕光。明日你变带着骑兵向新蔡方向返回,出了二十里之后,就绕道去定颍一带埋伏。”

    吕光立刻接令。

    第二天一早,吕光便带着骑兵声势浩大的离开了城外大营。

    城内李通看到了敌军骑兵撤退,立刻赶到了不好。敌人围三缺一,他就是用敌军有骑兵在,才让士卒不弃城逃跑的。现在敌人骑兵起来,他就没有了说服士卒的理由了。

    敌军开始攻城,一开始城中士卒还能坚持,但是随着城外敌军进攻的紧急了起来,城内士卒的就斗志就不足了起来。

    开始有士卒想要逃跑,李通砍杀了一些逃卒,虽然阻止了逃兵。但是城外敌军却已经登上了城头,并且占据了很大一块的城墙。

    李通率领人想要夺回城墙,迎头就遇到了一个彪形大汉,这个大汉一眼就盯着李通,环首刀迎面就劈了过来。

    李通立刻挥刀格挡,却不想被大汉一脚揣在肚子上,当时就倒在地上。这大汉就是苏烈,苏烈将李通踹倒在地,手起刀落就砍在了李通的胸前。李通的铠甲也没能阻挡环首刀的攻击,直接被环首刀砍出了一个口子。

    苏烈将刀抽回,又一刀下去,将李通的首级割下。苏烈提起李通首级举了起来,对着城内士卒大喊道:“李通已死,尔等何不早降?”

    守城士卒看到了李通首级,不由得士气大落。有的士卒直接就选择了投降,而有的士卒则落荒而逃。

    城外杨白带兵阻拦,将能抓获的逃兵都抓住。不能抓住的逃兵就向定颍方向驱逐,不出二十里,吕光就带着骑兵杀了出来,将大部分的逃兵都阻拦了下来。

    拿下了平舆,苏烈在平舆修整了几天,留下受伤的杨昂在平舆驻守。苏烈派人通知去通知寿春,让朝廷派来太守和各县官员。寿春接到了苏烈的汇报之后,一边给各个将领记功,一边商议拍摄牧守汝南。

    汝南是豫州第一大郡,三十多个县,地盘超过了豫州三分之一。所以这个人选一定要选好,之后鲁肃他们商议了半天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习祯。

    习祯是南阳人,之前担任了射阳令,政绩在广陵郡为连续三年第一。

    任命和军功消息都通过了内务省被送到了张毅手中,对于习祯张毅还是还是有印象,就御批了允许。

    “恭喜宿主手下杀死历史名人李通,召唤历史名人马仁瑀。”

    “马仁瑀,武力:92,战策:90,计略:85,内政:75,教育:86,外交:70。特性:大将。”

    现在召唤的人才,张毅都已经不想管了,他现在的军事将领已经快要有用不完的感觉了。一般开国,有十来个绝世名将都是奢侈的了,他现在可以称为绝世名将的就有李靖、傅友德、薛仁贵、苏烈、韦睿、陆逊、诸葛亮、高长恭、王猛、岳飞等十多个人了,上档次的更是数不胜数。

    张毅批复下来的文件用快马送回了寿春,寿春通过了程序之后,立刻送往汝南。

    苏烈在汝南接到了通知,立刻分兵两路,他带着两万大军去许昌,增援吕蒙。吕光带兵北上和马超汇合,向陈国进攻。

    许昌现在聚集了两国十多万的大军,双方你来我往打的不亦乐乎。曹仁、曹纯兄弟加上曹氏的几个后背将领曹休、曹真等人和吕蒙、陆逊等人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曹魏兵多,张毅兵精,吕蒙等人虽然总有小胜,却无法压倒性的胜利。而且自从曹纯率领了大量的骑兵过来之后,吕蒙的粮道也开始受到了威胁。

    一直到苏烈增援过来,才让曹军收敛了不少。

第349章 许昌城外战火盛() 
许昌城附近河流很多,两国十多万大军也因为河流的关系被隔绝成一块一块的。

    不过这些河流都不是什么大的河流,哪怕现在是丰水期,也不过是五十步宽,窄的的地方也就十多步。这样的宽度对于张毅麾下的士卒根本不算什么,南方人对于河流的印象,没有百步宽就和小溪没有区别。所以吕蒙就凭借着这些河流将军队分成了几块,根本不需要设立大型的营寨。

    曹魏的军队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哪怕十多步宽的河流也算大河了,南船北马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曹仁、曹纯虽然有八九万的军队,但是因为河流阻隔,根本无法将所有士兵都放在战场上。要不是他们对许昌周围很熟悉,总能找到地方渡河,不然他们就只能一条河一条河的攻过去。

    因为在吕蒙在颍阳设置了大营,居中指挥。陆逊在颍阴设置大营,和秦琼为先锋军。王彦章在长社护住侧翼,阻挡曹魏骑兵南下。苏烈在临颍驻扎,也护住了侧翼,加上有骑兵,曹纯轻易不敢绕过临颍南下。而长社一带靠近山,大规模的骑兵行军很难,小规模就会遭受到王彦章截杀。

    曹仁和曹纯见这种情况,也不由得沉重起来。

    “此前我们袭扰敌军粮草,尚且无法占据上风。苏烈将我们袭扰的道路堵上,今后我们的将会处于劣势当中。”曹仁很担忧的对曹纯说道。

    曹纯也比较担忧,“不止许昌对我们不利,现在张毅此次多路来攻,张文远已经败退兖州,徐公明被困洛阳,若不是许昌兵多,我们也不会僵持到现在。”

    “张毅的确兵多将广,陛下那边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曹仁说道:“陛下想要守住各州,却将迁都邺城,造成人心动荡。士卒并无多少斗志。而且因为禅位一事,国臣心思各异,智谋之士多有散去,已经不复前番的人才昌盛了。“

    曹纯沉默了,这话也就曹仁敢说。曹丕在这方面做得的确是很糟糕,单单篡汉一事,就做的太心急了,让很多人都反对。

    例如是荀攸,他虽然不像他叔叔荀彧一样心向汉室,但是他依然效忠的是汉室。他很早就为汉室效力,参与过倒董,后来事情败露,他依然言语自若。后来跟了曹操之后,多次献计,妙计百出。哪怕曹操称王,荀攸都没有反对。但是曹丕篡汉之后,荀攸就称病告老还乡了。当然了,荀攸也是真的有病,他已经快六十岁了,有病很正常,历史上他就是在今年逝世的。

    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也不能随便拉个人给他们出谋划策。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几个人让他们冲锋陷阵绝对没有话说,统率军队也各个都是好手,唯独在出谋划策上面,的确不是强项。所以他们就将优势发挥到了极限,就是带兵进攻防守,也不用什么计策,就是干!

    这种野蛮的方式,也也让吕蒙和陆逊少费了不少心思。他们虽然都是智将,但是能不动脑子就打赢就更好了。张毅军本来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硬碰硬,他们士卒精锐,最不怕的就是硬碰硬了,那么你人多也没有什么。我只要将弓弩阵架上,你来多少就死多少,还怕你这个?

    于是双方在许昌附近就开始硬碰硬的打了起来。陆逊架设弓弩阵,曹纯就率虎豹骑突袭过来,秦琼挡住虎豹骑,又被曹仁带兵拦住,陆逊用弓弩阵射翻曹仁的军队,总之你来我往的打的不亦乐乎。

    曹休和王彦章也在长社一带纠缠起来,曹休是试图去截粮道,王彦章则向支援许昌,然后两人就在路上僵持住。狭路相逢勇者胜,王彦章根本不怵曹休带领的骑兵,他带着步兵摆着军阵甚至对了曹休进行反冲锋。

    曹休一开始还不明白王彦章是什么意思,但是在他的骑兵被王彦章带人给逼停了之后,他才知道了王彦章的打算。骑兵在失去了速度之后,还不如步兵灵活,反而会被步兵克制。曹休看到骑兵伤亡上来了之后,立刻和王彦章脱离了接触,到了远处再次聚集,然后反身杀回来。

    苏烈率兵也参与到了其中,不过还没有到达主战场就被曹真带兵拦住了。曹真自认为不是苏烈的对手,就选择了防御。

    苏烈带兵冲击曹真的军阵,攻势很猛烈。不过曹真也不是易于之辈,沉着应对,让苏烈短时间内还真没有办法打败他。

    双方拼杀的都很激烈,将校都互有损伤。不过还是张毅这方面占据优势,弓弩阵一组起来,没有几百上千伤亡根本不可能撤离或者打破这个军阵。

    许昌一带一连打了一个月,张毅这边损失了四千多人,而曹魏方面却损失了一万以上。这些阵亡的人数让双方的军力向持平的方向推进。

    不过打了一个月,双方都已经很疲惫了。特别是曹魏方面,已经无力再战了。曹仁等人立刻选择了避战,等休整了之后,才打算和吕蒙再战。

    吕蒙当然不同意了,每天都去挑战,在曹魏方面不应战之后。吕蒙就让人进行攻营,他在后方打造了很多了攻城器械,这个时候终于派上用场了。

    几十架投石机被推到了曹营之外和许昌城外,对着许昌和曹营进攻。你不出战,那就逼你出战!

    哪知道曹魏的人还挺硬气,大部分撤进了许昌城,剩下骑兵就退进了鄢陵城中。这样就让吕蒙等人有点犯难了,攻城战需要准备很长时间,吕蒙只好干对许昌扔石头,让大多数的士兵进行休整。

    马超在张毅离开细阳之后,就对陈国发起了进攻。他直接进攻的是陈县,陈县是陈国的治所,也是曹洪驻守的地方。陈国的位置在汝南北,可以帮助许昌挡住来自东北方向的敌人。只要马超能够攻下陈国,就可以从东北进攻鄢陵,切断了北方对许昌的支援了。

第350章 曹洪无奈死陈国() 
吕光到达陈县之后,就和马超、庞德开始攻城。

    马超非常擅长统率骑兵,但是对攻城并不太行。在武科院的时候,马超在进行攻城演练的时候,成绩是倒数的,要不是他骑兵用的出神入化,他都可能无法毕业。所以在兵部给出的意见当中就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亲自指挥攻城。

    庞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