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道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道主-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辩一通言语下来,只把何太后说的一愣一愣的,细想之下,何太后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帮不上刘辩的忙了。叹口气说道:“哀家帮不上皇儿,着实气恼啊。还是皇儿分析的有道理,是哀家想当然了。”

    “母后不必出此言,母后也是一番好意。只是光复大汉,任重而路远,吾需步步为营,方才不被众多实力强劲的诸侯所淘汰啊。”

    唐姬附身刘辩身旁,鼓励道:“妾身相信大王,定然能够施展胸中抱负。”

    刘辩闻言,心想还是自己老婆说话让人开心,老妈说的话,总是跟不上潮流,不是吗?哈哈,刘辩心中笑了笑。

    大帐之外,一夜楚飞可是忙的不可开交,昨日大战受伤的士卒足有两百多人,仅仅五十个不到的医匠根本忙不过来!

    刘辩走出大帐之后,慰问受伤的将士,更是从此处看到了己方大军的不足!

    其实三国时代的冷兵器战场,很多士卒本可以不用死,大部分受伤的士卒倒在战场上,是因为得不到快速的救治,流血过多而死!刘辩下定决心,回到北海之后,要设立医学馆,专门培养医匠,从而改变这个现象。

    当然,刘辩知道,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随着以后底盘的扩大,士卒的增加,参战规模的扩大,死伤的士卒总会越来越多,医匠是够了,但是物料呢?现在的大汉可是没有棉花这一说的

    大部分民众穿的衣物还是粗布麻衣,后世便宜的纱布,在三国时代,简直就是奢侈之物!忽然之间,刘辩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光光是统一三国,更是要带动大汉的发展啊!想到这一些,刘辩不免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

    大军休息的同时,刘辩找来卢植商量,让士卒们伐木造船,后天早晨度过黄河,直奔白马城而去。卢植道:“如此大力伐木造浆,最早也要十天才能造数千人马过河的木筏出来。现在黄河并不是汛期,十日之后黄河就是汛期,届时依靠木筏渡过黄河有一定的危险性!”

    卢植不赞同刘辩此举,又道:“因为士卒好说,皆是男子。但是太后和王妃就难以过河了!黄河面足数千米远,一旦十足,或是木筏坏掉,后果不堪设想!”

    刘辩深思也知道其道理,只是这几日心中莫名的恐慌,让刘辩想快速的回到北海,从而导致了考虑事情不全面!刘辩问卢植道:“不知卢大人有何建议?”

    卢植沉吟一番,道:“老臣建议由陆地而行。陆地而行,避免从白马城走需要连度黄河的主河与次河,减少了士卒的不必要的伤亡。如此一来,绕行的路线只能从黎阳县东侧的内黄县渡河到济北,再从济北出发,渡过黄河。此处黄河面要窄一些,更有一钢索链接两岸,多少安全些。”

    刘辩闻言,想了想觉得此计更好,当即下令,“恶来,传令士卒明早开拔,穿过濮阳,直奔内黄县!”

    典韦大声应诺,大步走开,发号施令去了。

    刘辩笑着对卢植道:“卢大人果真智计百出,胜我十倍。如果真的伐木过河,只怕要许多士卒命丧黄河呀。”

    卢植笑了笑,对刘辩道:“大王,之前你出兵之时,也是需要渡过黄河的,不知大王是如何渡过的?”

    刘辩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卢大人不知,那时正值严寒,历城附近黄河水势平缓,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我领将士踩着滑撬而过黄河。”

    “滑撬?”卢植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当即好奇的问道。

    刘辩见卢植好奇,当即将滑撬的原理讲解给卢植听,更亲身摆着姿势师范,卢植看完,大奇,连连称赞:“大王当真奇才也。只是这等好东西还是不要泄露的好,说不定某些时候能收获奇效!”

第49章 擒濮阳守将高览() 
晚风习习,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有着一只队伍正全力往濮阳急行军。刘辩率领大军赶到濮阳城两里路外,已是傍晚时分。前方士卒打探消息汇报,这濮阳守将名为高览,擅长山地之战,前期袁绍起家之时,高览是袁绍的主力军!更是袁绍麾下得力的一员干将。

    濮阳县城城楼足有十米高。刘辩不得不佩服兖州的之所繁荣。区区一个县城的城墙,竟然就有北海泰山一个郡高!

    袁绍既然已经和自己翻了脸,定然不会让自己这么轻而易举的回到北海!此时天色已晚,想必他高览也不敢轻易打开城门,想到这里,刘辩就要下令安营扎寨。

    却有一士卒上前禀告,说队伍前方有一伙两百多军将求见,为首一员将领正是濮阳城守将高览。

    刘辩心想,该不会是袁绍拍他过来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吧,若是真的如此,今日自己叫他来得去不得!和士卒使个眼色,“传。”

    很快,三个头戴将盔的武将驾马而来,手中无半分兵器。

    刘辩细细打量起来,眼前的这个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之间三人中间为首那人额宽齿突,一双三角眼炯炯有神,虽说面向不太惹人喜欢,倒是全身有着一股子智将的气息,微微让刘辩对其印象分上升了些。

    “濮阳守将高览,见过弘农王。”高览下马,上手抱拳行礼。

    刘辩微笑着,道:“嗯,早就听闻河北四庭柱高览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刘辩刚上来就捧了一下高览,却是让高览有些意外。

    高览身为袁绍的心腹大将,自然知道一些袁绍和刘辩之间的事情,心中更是惊讶刘辩竟然敢真的敢堂而皇之的从袁绍境下穿过,回归北海,还好自己‘早有准备’。

    “我家主公早早发来令函,吩咐下官务必好好款待弘农王。”高览直入主题的道。

    刘辩点点头,道:“兖州牧的好意寡人心领了,只是寡人每逢战事,皆是与士卒同吃同眠,今晚还是不进濮阳城了,只望明日高览将军打开城门,让我等过城就好。”

    高览故作面色为难,随后道:“回禀大王,不是莫将不愿意开城门,只是濮阳城门正在维修,物资杂乱挡住了城门,末将建议大王还是从濮阳绕行吧。”

    刘辩闻言笑了笑,随后变了脸色道:“柱子!”

    “在!”

    “给我拿下!”

    柱子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来就将高览双臂擒住,高览所带的两员副将也被刘辩护卫队摁住。

    高览在刘辩身前,岂敢反抗!刘辩微微眯着眼,对其道:“高览将军,我敬你是兖州牧爱将,只是不知为何你如此骗我?”

    高览一脸糊涂,质问道:“大王,我也敬你是大汉王爵,却是不知我何处骗了大王?惹得大王无由绑我?”高览是从尸山骨海里爬出来的,刘辩区区把戏丝毫镇不住高览。

    刘辩也没有解释,翻了翻眼皮子,道:“我只是想和高览将军彻夜长谈罢了,如何说成绑你。如果濮阳城门没有修筑,能够让我大军同行,那我就是绑你了!哼!”说完,刘辩挥挥手,柱子等人带着高览三人退了下去,严加看管起来。

    待高览被带下之后,刘辩问卢植道:“不知卢大人对此事如何看?”

    卢植道:“大王,既然袁绍已经下令给我们设下关卡,想必此次兖州之行不会那么顺利!我们既然控制住了濮阳守将高览,不如直接趁机强过濮阳城!以免给袁绍反应的机会,再设手段阻碍大王回归北海之行。只是有一事,卢植拿捏不定。”

    “哦?什么事情?”刘辩看了看卢植问道。

    卢植若有所思的踱步,随后道:“即便袁绍的计谋成功了,也不过是拖延大王回到北海的时间罢了,根本不会对大王有什么威胁!他袁绍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原因有二,第一,可能是此时北海正在被人攻击,所以他袁绍拖延大王回归北海!其二,可能袁绍想必大王从黎阳县过黄河,白马有危机!”

    听得卢植一番分析,刘辩后背顿时冒起了冷汗,如果袁绍真的在白马埋伏好兵马,自己从黎阳县渡过黄河,白马之兵截河而攻之,自己只怕要殒命黄河之上!届时,他袁绍有一万个理由可以避开嫌疑洗清自己!

    想明白之后,刘辩嘴角勾起斜斜的角度,双眸之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已经拿定了注意,既然你万般计谋要害死我,那我就更不能给你机会!

    “好,就听卢大人之言。全军出发!”刘辩下令道。

    五千大军再起,两里路程不过盏茶时间,来到濮阳城楼下,果真看到了城门正在修筑。虽然这一切假象做的很真实,可是刘辩仍然看出来,杂乱的物资是在仓促之间,故意堆积在城门口的!

    换做任何一个守将修筑城门,也不会将物资对方在城门口。用意很明显,就是阻止刘辩,不让刘辩从濮阳城经过!

    城墙之上的守兵见数千人马集结城下,纷纷不之所措,因为他们的主将副将皆不在营中!因为濮阳深处兖州内腹,寻常并无战事,守城之兵不过三千人数,大部分都是残兵老卒,毫无战斗力可言。

    刘辩之前上前喊话,“我乃大汉弘农王刘辩,速速打开城门。”

    城墙上的士卒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开。他们也认得城下旗号,的确是刘字大旗。这个时代,扛着刘字大旗的,皆是刘姓汉室,万万不是他们这些小卒能够得罪的。

    刘辩在城下等了片刻,见城门毫无动静,大怒道:“你们聋了吗?竟然敢将我阻挡在城门外,你们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再不开城门,我可要下令攻城了!”

    攻城的威胁之言放出来,守兵纷纷镇定不了啦,乖乖的将城门打开。典韦和柱子二人迅速带领人马占据城门,拿到城门的控制权。

    刘辩冷哼一声,对城墙的守兵道:“给我搬开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时辰内搬不完,我杀一个副将!两个时辰搬不完,我杀光你们!”

    刘辩有着十足的威胁底气,开玩笑,已经控制住了城门,这些不过三千残兵老卒如何能抵挡自己的数千虎狼之军!

    守兵们纷纷下城搬东西,副将更是召集,对士卒们喊骂道:“一个时辰搬不完,我死之前先杀了你!”金字塔般的命令传递下来,三千人死命的搬,士卒们一边,一边在心里骂:早上叫搬,搬到中午,现在不过傍晚,又要搬走,我惹谁招谁了

    在大军虎视眈眈的目光下,士卒们迅速的在一个时辰内,将堵在城门口的物资统统搬开。刘辩故作模样的算了算时间,点头道:“勉强可以了,我就饶了你等性命。快让开,让我大军入城。”

    灰头土脸的守城之兵退散开来,刘辩于禁带领着五千大军进入濮阳县城。入城之后,街巷空无一人,但是刘辩还是看到了濮阳县的繁华!北海的县与之几乎没得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观察一番之后,刘辩带领大军有惊无险的走出了濮阳城,天际已经蒙蒙亮!

    士卒们一连赶了两天一夜的路程,此时也疲乏的不行。刘辩想着,是不是让士卒们停下来休息半日再赶路,想法刚刚出现就被自己否定了。现在自己丝毫没有主动权,多给袁绍一点时间,说不定会给自己惹来更大的麻烦!加之卢植的分析依然响在耳畔,可能北海真的有危险!

第50章 前堵后追() 
幸好此行刘辩带着卢植,不然自己真的可能被袁绍坑死!经过这几日的接连赶路,刘辩深深的感知到,一个情报部门的重要!三国之中有多少大型战事,是败在消息上,又有多少大型战事,是赢在消息上!

    比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因为一个许攸提供的乌巢储粮,曹操大胜袁绍!

    刘辩已经下定决心,回到北海之后,自己要独立成立一个类似于后世的特务机构,专门为自己打探消息,考量消息的准确性!只有消息足够灵通,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卢植继续进言道:“还有半日,就能赶到内黄县附近,只是大王,老臣建议我们不用进入内黄境内,而是留在濮阳县边缘地区,直接伐木造船,强渡黄河!黄河对面乃是济北相鲍信的领地,济北郡!我们就能脱离兖州治下,相比而言,安全了许多。

    在济北郡方可修整大军,随后从历城而入,就可抵达泰山!如此路程算下,我大军最多十日,就能回到北海。

    他袁绍即便手伸的再长,再有通天的本事,只要不敢明目长大的集兵追缴我们,我们此行定然有惊无险!”

    刘辩此时对卢植言听计从,当即改变大军方向,在内黄县外围绕行。要知道历史上的卢植可是围杀张角三兄弟的大功之臣,军事才能毋庸置疑!刘辩下令让大军继续出发,士卒们已经劳累不堪,此时已经有人坐在地上不愿听令。

    绕过内黄县之后,又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