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迫使上海道台宣布,法租界“偌若地方不够,日后再议别地,随至随议。”在此之前,美国第一任驻沪代理领事吴利国就任,设领事馆于英租界内。后来,另一美国领事祁理蕴到任,两人均升起美国国旗,这一举动都曾引起英领事的一再抗议。如今,当法租界划定后,美领事立即向上海道台抗议,竭力反对其他各国人士必须取得法领事同意后才能在法租界租地的规定。英领事则从自身利益出发,与美领事采取了相同的态度。与此同时上海道台同意以文惠廉主教为首的美国圣公会教士,利用虹口地区建造教堂,并把这一带划为美国租界。咸丰三年(1853年),金能亨任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英国正式同意美国人在英租界内租地可以不经过英国领事,从而放弃了土地章程中所给予英领事的专管特权,悬旗问题也随之解决。至于法领事所取得的对法租界的专管权,由于英美两国的共同抗议终未严格实行。同治二年(1863年),上海道台又被迫划定苏州河北岸,面积约7856亩的区域为美国租界。同年,美国租界和英国租界合并,成为“公共租界”,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领域扩展到八万亩。自从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以来,其他西方国家援引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条款,纷纷在中国商埠划地立界。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美、法、俄、德、日、意、比、奥等国在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鼓浪屿、长沙等十六个城市,强占租界三十多处。

第284章 清朝(38)() 
上海租界建立初期,中国政府对租界内的行政、司法等还有干预权。上海租地章程规定,租界内土地为永租而绝非卖绝,即留有领土主权。但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扩大和加深,无论单一国家管理的租界,还是几个国家共同管理的“公共租界”,它们所建立的殖民地制度都在不断加强,而中国在租界中所留下的权利渐渐被侵犯以至完全被排斥。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英、美、法三国公使趁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擅自制定“管理章程”,在租界攫取了一系列特权,主要有:1片面修改租地章程,规定外国可以在租界内设立警察和收税;2成立工部局,由金能亨等七人任董事,下设若干委员会。其中“防卫委员会”由英、法、美在上海的海军为其主要支柱,并设立警察、税务、财务、学务等办事机构。工部局实际是一个市政机关;3攫取警察权、调香港巡捕房高级职员充任上海第一捕房总巡;巡捕可以拘捕罪犯,搜查军火,解除中国人武装以及协助收税等;4夺取征税权,工部局以巡捕捐的名义,按房租的百分之八向中国人抽税,后来又以其他名目增添许多新税;5工部局成立后,由其董事充当法官,轮流审讯,擅自审理租界内中国人的民刑案件,拒绝中国政府在租界内直接行使司法权。此外,以“领事代征制”控制上海海关行政权。成立英、美、法三国组成的关税管理委员会。拒不缴还欠税,其中仅借口清政府没有尽到保护上海英商的责任,就一笔勾销英国欠税四十多万两。在建立租界初期,是不准中国人到那里居住的。当修改上海租地章程时,外国的领事改变了这一做法。西方列强在华开辟的租界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

    天地会起义

    天地会创始于康熙年间,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名天地会。明太祖年号为洪武,因而天地会又自称洪门,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天地会以建立山堂、结盟、拜会等形式组织群众,盛行于东南诸省和长江流域,其支派甚多,东南沿海有小刀会、红线会;两广和湘赣地区有三合会、三点会、串子会、边钱会、红黑会;长江流域有哥老会,它是天地会中最大的派别。在南洋华侨中则用“义兴公司”等旗号。各派独立活动,互不统属,无统一的纲领和旗号。其主要成员有农民、手工业者、水手、流氓无产者和裁撤兵勇,成分比较复杂,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泛。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各派的起义遍布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天地会更大规模地举行起事活动。两广、两湖、两江等省,到处布满了天地会各派的势力。

    广西省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后,一直是天地会活动最为普遍的省份之一。当太平天国还转战于桂平附近各州县时,广西各地天地会就纷纷发动起义。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广后,天地会继续在广西和清军战斗,他们攻克城镇、逐杀官兵,使清廷无法应付。咸丰四年(1854年),广西天地会公义堂在胡有录、朱洪英的率领下攻克灌阳,建立了“升平天国”。胡有录称定南王,朱洪英称镇南王。不久之后,他们接受罗大纲的邀请,于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攻占湖南东安,打算与太平军会合,但在会合途中遭到王鑫所部湘军的阻击。九月,起义军作战失利,胡有录被俘牺牲。朱洪英率余部退回广西坚持反清斗争。咸丰八年(1858年),转入贵州。

    咸丰二年(1852年),吴陵云、吴亚终父子在广西新宁发动起义,得到了各族群众的支持,起义军势力大增。他们所战皆捷。先后攻克新宁、养利等府州县城,控制了左右江大部分地区。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起义军在太平府建“延陵国”,吴陵云为“延陵王”。颁发诏令,设立官职,旋即攻占太平府城,并出兵进攻南宁。五月,清军攻破太平府城,吴陵云退守新宁陇罗圩。

    同治元年(1862年)十二月,清军包围陇罗圩,次年三月,吴陵云在突围中牺牲,余部由吴亚终、张三、刘永福等领导。几年后,吴亚终等攻克了镇安,克天保县属各地,又分兵攻占归顺,北围百色。泗城和云南边境各县村寨,纵横数百里,声势复振。同治五年(1866年),广西提督冯子材来犯,起义军屡战不利,遂转攻龙州,占领凭祥。同治八年(1869年),吴亚终在那宥中炮牺牲,余部由刘永福带领,退至桂越边境,以黑旗为帜坚持斗争。

    广东也是天地会很活跃的省份。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南海县佛山镇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同年七月,李文茂等人在广州北部佛岭市起义响应。广东人民万众云集,头裹红巾、蓄发易服,十多天内就组成了几十万人的起义大军,世称“红巾军”。陈开率领起义军进攻广州城,连克附近数县,围攻广州达半年之久。两广总督叶名琛率兵镇压起义军,英美法三国用轮船帮助清军运兵运粮。起义军力量不支,被迫退却,进入广西地区。他们在肇庆(今广东肇庆市)会合了广西天地会梁培友、伍百吉、吴超等所率的起义军,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攻克了浔州府城。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国号“大成”,改浔州为“秀京”,陈开自称镇南王,李文茂称平南王,又设官分职,颁行法令。此后,“大成国”起义军以浔州为中心,向四周出征,势力逐渐强大,并且控制了东到梧州、西到南宁,南达容岭,北抵柳州等广大地区。然而不久之后,起义军在清军与地主武装团练的围追堵截下,不断失利,再加上起义军内部各自为战,相继丧失了柳州等重要根据地。不久,李文茂兵败死于怀远山中。咸丰十一年(1861年),又丢失了固守已久的根据地浔州。陈开逃出浔州不久,被地主团练杀死,“大成国”起义从此失败。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刘丽川抵达上海,同周立春等天地会首领一起建立了小刀会组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时,江苏天地会也大举响应。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五日,周立春率领嘉定农民起义军攻占嘉定城后,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在上海起义。起义当天,随即建立了政权,建号“大明太平天国”,刘丽川被推举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宣布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小刀会在十多天内连克青浦、川沙、南汇、嘉定、宝山等县城,并准备和苏州的小刀会起义配合,夺取苏州。然而,由于受到清军的进攻,所得县城又相继落入敌手。于是起义军坚守上海孤城,经过十七个月的浴血奋战,于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弃城突围,刘丽川不幸壮烈牺牲。起义军余部有的辗转流落到江西参加了太平军,有的参加了江西的天地会起义。

    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福建小刀会在海澄县起义,连续攻克了漳州、厦门、漳浦等地,并以汉大明统兵大元帅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痛斥清廷罪恶。与黄威领导的厦门沿海地区的小刀会起义相呼应的是林俊率领的福建红线会起义。九月二十六日他们攻占了仙游城,杀死知县,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宣布起义军的政策和措施。林俊转战闽北山区达五年之久,曾与太平天国联合,受封为烈王。

    与此同时,湖南的天地会由浏阳人周国瑜“聚党逾万人”发动起义,建号“征义堂”。此时道州人何贱苟自称“普南王”,也率领衡州(今湖南衡阳)、永兴、桂阳、常宁等地的天地会发动起义。这支起义军以常宁的五洞、桂阳的白水洞为中心,在周围十余县抗击清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军西征。

    在太平天国起义初期,边钱会就已经活跃在江西吉安、建昌等地区。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边钱会聚众数千,在吉安、建昌交界处发动起义。在太平天国的支援下,一举攻破南丰、新城、贵溪、铝山等县城,清建昌知府何受毙命。九月又攻占广信府城。

    天地会起义和北方的捻军起义以及西南山区各族人民的起义,此起彼伏,有的与太平军直接联合战斗,有的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高潮。

    回民起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在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影响下,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的回族人民先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主要有云南回民起义、西北回民起义和贵州白旗起义。

    咸丰四年(1854年),云南临安的汉族豪绅与回民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因而掀起了汉回的互斗。第二年,殴斗继续扩大,禄丰、罗次、镇南各地回民被杀很多,而且愈演愈烈。于是,回民首领马凌汉起来组织回民自卫武装,并到昆明申诉。而云南的官吏却认为是“造反”。竟然在昆明也制造了屠杀回民的惨案。巡抚舒兴阿且密令各府、厅、州、县的官吏和地主豪绅聚团杀回。这样,云南回民被迫走上武装起义的道路。

    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姚州回民首先起事,攻占了州城。各地回民相继响应。在滇西,杜文秀起于蒙化,蔡发春起于顺宁,杨荣、虎应龙起于鹤庆、丽江;在滇南,马德新起于新兴,马如龙起于临安北面的曲江,马凌汉、杨振鹏起于昆明,徐元吉起于徵江;在滇东,马联升起于曲靖,马荣起于寻甸。回民起义遍及云南全境。

    滇东、滇南各族人民起义之初,组织比较分散,各自为战。随着起义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便逐渐从互相支援发展到联合行动。咸丰七年(1857年)夏,马如龙、马德新、徐元吉等率领滇东、滇南回民起义军二万人向昆明进发,七月十二日,起义军兵临昆明城下,随即发动对省城的围攻。云南清军竭力堵截。次年五月,清军收买了马德新、马如龙等人采取“以回杀回”的策略,利用他们镇压其他各支回民起义军,不久,昆明附近的起义军相继失败。滇东、滇南的起义被镇压下去。

    此时,滇西回民起义军在杜文秀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

    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杜文秀乘云南提督文祥率兵离大理赴楚雄的有利时机,在蒙化率众起义。九月七日,杜万荣、蓝金喜在大理府城起义。杜文秀闻讯立即率起义军前往大理,与当地回民会合,大败清军。几天后,起义军占领了大理城。杜文秀组织指挥部击退了鹤丽镇千总张正泰对大理的进攻,并明确提出“欲做大事,必须收拾人心,不宜专尚威力。且汉众回寡,尤须重用汉人”。杜的主张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十月二十三日,滇西回民起义军齐集大理校军场,筑坛拜帅。杜文秀以原提督署为大元帅府,组织大理政权。授蔡发春为扬威大都督,总领各路军事,其他文武官员也各有职称。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号召,革命满清”,并通令“改正朔,蓄长发,易衣冠”,以示推翻清朝统治的决心。此后,他们又制定了各种法律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