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袁绍大杀宦官的时候,董卓接到何进的密召后率军来到了京都洛阳。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性情豪放而又残忍,喜与人结交,由于他居住的地方接近西北少数民族,他便同这些少数民族的贵族势力交往,培植自己的力量,在陇西颇有名望。东汉末年因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屡立战功,连晋官职,做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后来,镇压黄巾起义,并击退韩遂、马腾对京都地区的进攻,这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和地位,并藉此而使他的军事力量日益壮大。董卓的军队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能征善战,凶暴残忍,董卓以此作资本,时刻准备争夺天下。正值他野心勃勃之时,恰逢何进召他进京。这对于董卓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他接到何进的密召后,立刻便率领3000人马,直奔洛阳,这为他独霸天下创造了良机。

    董卓进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当时京师官兵很盛。司隶校尉袁绍拥有禁军的指挥权;当时曹操任典军校尉;后将军袁术控制了大将军何进的部曲;济北相鲍信又募来一支山东兵;执金吾丁原有骁将吕布,这些力量合起来超过董卓军10倍还多。但是,由于董卓有30多年的军队生涯,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当时东汉朝廷里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董卓知道自己的势力弱小,于是,他成功地运用了虚张声势的计谋。他过四五天就带部众在夜里悄悄出营,天明“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董卓这一手居然镇住了当时众杰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他们纷纷逃离洛阳,禁军及何进部曲尽都落入董卓手中。董卓又使用离间之计,使吕布与丁原不和,于是,心骄气盛的吕布杀掉了丁原,董卓又收吕布作义子,并收伏了丁原部众,于是董卓的势力更加强大。

    董卓进入洛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掉旧帝再立新主,以此控制皇权,于是,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随后又杀弘农王及何太后,拔掉了朝官和名士所凭藉的旗帜。董卓立灵帝少子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汉献帝当时刚9岁,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中,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太师,迁相国,封侯,带剑上殿,位在百官之上,俨然一个摄政王。

    政治上,董卓为了收买人心,他外示宽柔,起用党人名士做朝官,外放大臣为牧伯太守,平反党人冤狱,以示不负众望。用周珌、伍琼、郑公业为尚书,让何颙作长史,荀爽作司空,陈纪、韩融等都成为列卿。外放尚书韩馥作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作兖州刺史,孔伷作豫州刺史,张咨作南阳太守,张邈作陈留太守。甚至还任用逃亡在外的袁绍、袁术为后将军军事上,董卓深固根本,牢牢地控制关西。董卓招抚了凉州的马腾、韩遂,又征召关中潜在的政敌皇甫嵩和京兆尹盖勋。皇甫嵩时为左将军,有雄兵3万屯驻扶风。盖勋鼓动皇甫嵩与自己联兵反董卓。

    但是,皇甫嵩雄略不敌董卓而听征,交出了兵权,到洛阳去做城门校尉。盖勋孤掌难鸣,也只好听征,到洛阳去就任越骑校尉。皇甫嵩到了洛阳,董卓将他逮捕下狱,迫使皇甫嵩屈服后又用为御史中丞。董卓控制了关中,所以关东兵起,他能西移长安。

    董卓是个非常残暴的家伙,他和他的部队到处烧杀抢掠,为所欲为。当时洛阳城中的王公贵族非常富有,高屋大厦,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董卓便令其军队冲进庐舍,奸淫妇女,抢掠财物,并美其名曰“搜牢”。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卓性残忍不仁,逐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陈寿三国志董卓传)董卓的专横暴行,引起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对,公元190年,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及逃到陈留的曹操联合起兵,共推袁绍为盟主,反对董卓。这支联军,历史上称为“关东军”。

    关东兵起,董卓被迫退出洛阳,胁迫献帝西迁长安,他发掘了诸帝陵寝及公卿墓冢,收其珍宝。董卓还把洛阳及其附近200里内居民,几百万人口驱赶入关中,将房屋烧光,鸡犬杀尽。被驱赶的人民,沿途缺粮,更遭到军队的践踏和抢掠,死亡无算,积尸满路。史称“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东汉2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巍峨帝京,成了一片瓦砾场。

    接着董卓又把关中弄得残破不堪。他大肆搜刮,敲剥黎民,筑坞于县,高厚7丈,与长安城等,号曰“万岁坞”,积贮了30年的军粮,珍藏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绵绮绩纨素奇玩,积如丘山。董卓得意洋洋自称:“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并且铸小钱,致使物价腾贵,一斛谷价值数十万,使百姓又蒙受一层灾难。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用计收买了吕布,使其杀死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掌握了政权,不久,董卓旧部李、郭汜等以为董卓报仇为名,率10万大军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等人,赶走吕布,又对长安城进行新一轮的烧杀抢掠。而后,李、郭两人之间又发生大规模的火并,长安与其附近地区,成了他们相互厮杀的战场,长安城变成废墟,居民离乡背井,关中地区继洛阳之后,又成无人居住之地。大诗人王粲七哀诗中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即是对当时景况的真实描述。

    董卓之乱使两汉灿烂文化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一场浩劫,它是东汉腐朽政治的必然产物。

    经过数年混战,关西军阀彻底垮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规模更大的军阀混战却在关东军阀中展开。

第80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 
迁都许城

    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势力比较大的有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的刘表、徐州的陶谦、吕布等,他们相互混战,打得昏天黑地。成千上万的百姓在混战中遭到屠杀,许多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烟的荒凉景象。

    曹操本来势力很小。后来,他打败了攻进兖州的黄巾军,在兖州建立了一个据点。他还从黄巾军的降兵中,挑选一部分精锐力量,扩大了武装。以后,他又打败了陶谦和吕布,成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力量。

    公元195年,长安的李和郭汜发生火并,外戚董承和一批大臣带着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碎砖破瓦,荆棘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宫殿,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好在断墙残壁旁边搭个草棚,遮避风雨。最大的难处是粮食没有来源。汉献帝派人到处奔走,要各地官员给朝廷输送粮食。但是大家正在忙着抢地盘,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谁也不肯送粮来。

    朝廷大臣没有办法,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只好自己去挖野菜。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哪儿受得了这个苦,有的吃了几顿野菜,就倒在破墙边上饿死了。

    这时候,曹操正驻兵在许城,听到这个消息,就召集部下的谋士商量,要不要把汉献帝迎过来。

    谋士荀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送回洛邑,成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人都向着他。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不少的。现在皇上到了洛阳,困苦不堪。将军如果能把皇上迎来,这正是顺从人们的愿望。要是现在不及时去接,一旦让别人抢先迎去。我们就错过机会了。”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派出曹洪带领一支人马到洛阳去迎接汉献帝。

    董承等大臣害怕曹操,发兵阻拦曹洪的人马。后来,曹操亲自到了洛阳,向他们说明现在洛阳缺少粮食。许城有粮食,但是运输不便,只好请皇上和大臣们暂时搬到那边去。免得在这里受冻挨饿。

    汉献帝和大臣听说到了许城有粮食,都巴不得早点迁都。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城,打那时候起,许城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因此称为许都。

    曹操在许都给汉献帝建立了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曹操自封为大将军,开始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首先他用献帝名义下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地广兵多,只管扩大自己势力,攻打别的州郡,不来帮助朝廷。

    尽管袁绍势力大,但是名义上他还是汉献帝的臣子,接到诏书以后,没法子,只好上个奏章给自己辩护。

    曹操又用汉献帝名义封袁绍为太尉。这一下,袁绍可生气了。他觉得曹操当大将军,自己反在曹操底下,太丢人啦。就气冲冲地说:“曹操要不是我,哪有今天。现在他倒用皇上的名义来号令起我来了。”他上个奏章把太尉辞了。

    曹操觉得自己地位还不巩固,不愿和袁绍闹翻,就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袁绍。自己改称为车骑将军。

    许都的情况暂时稳定下来了。但是日子一久,大批官员和军队的粮食供应,就发生困难。经过十年混乱,到处都在闹饥荒。如果许都的粮食问题不解决,大家也呆不下去啦。有个官员枣祗向曹操提出一个办法,叫做“屯田”。他请曹操把流亡的农民招集到许都郊外开垦荒地,由官府租给他农具和牲口。每年收割下来的粮食一半归官府,一半归农民。

    曹操接受了枣祗的建议,发布命令,实行屯田。许都附近的荒地很快就开垦出来了。一年下来,原来已经荒了的土地上获得了丰收。光是许都的郊外就收到公粮一百万斛。曹操又在他管辖的州郡都推行屯田制,设置田官。以后,凡是实行屯田制的地方,谷仓都装得满满的。

    曹操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又采用屯田办法,解决了军粮问题,还吸收了荀攸、郭嘉、满宠等一批有才能的谋士,他的实力就更加强大起来了。

    衣带里的密诏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的那年,徐州牧刘备,受到袁术、吕布的夹攻,失败了,来投奔曹操。

    刘备是河北涿郡人,原来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他从小死了父亲,家境很贫苦,跟他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过日子。后来,靠同族人的帮助,才拜老师读了一点书。可是他不大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有两个贩马的大商人经过涿郡,见了刘备,很器重他,就出钱帮助他招兵买马。

    当时,有两个壮士到涿郡应募,一个名叫关羽,一个名叫张飞。刘备见关羽、张飞两人武艺高强,又跟他志同道合,就待他们特别亲切。日子一久,三个人的感情真比亲兄弟还密切。因此,民间传说他们三个人曾经结拜为把兄弟。

    刘备投奔曹操以后,曹操和刘备一起去攻打吕布,消灭了吕布的割据势力。回到许都,曹操请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并且非常尊重刘备,进进出出,都要刘备陪他在一起。

    刘备见曹操这样尊重他,心里反倒不安,因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

    曹操表面上看重刘备,暗地里也在防备他。他派人去看看刘备在家里干什么,只见刘备在自己园子里种菜浇水,没有什么可疑,也就渐渐放心了。

    双凤卧蚕纹玉璧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操的权大了,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

    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秘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干。刘备同意了。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

    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英雄呢?”

    刘备谦虚地说:“我说不上来。”

    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将军和我曹操两个人。像袁绍这号人,算不上什么。”

    刘备为了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