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敢来报案。但是我知道越是忍受,说不定他们晚上还回去。市长阁下,请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中国的官员才说了不会对我们的百姓造成影响的,但现在的情况,您说怎么办?”

    市长深吸口气,知道事情严重了。

    涉及到中国的士兵,不好办!

    但他也是印度人,即使做官油滑,可受到伤害的毕竟是自己的人。并且,市长和郭嵩焘交谈过,也确定郭嵩焘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市长当机立断,问道:“既如此,敢不敢和我去一趟中国军营?”

    “当然!”

    侯赛因点头,一脸的愤怒状。

    “你稍等片刻,我去安排一下,然后和你一起去军营。”

    市长转身回去安排,侯赛因一个人在大门口等着。

    不到十分钟,市长走出来。他看向侯赛因,吩咐道:“我们去中国军队,记住不要冲动,尽量冷静。这件事是中国军队理亏,但中国人会不会偏袒自己人呢?这是未知之数。所以,我们要冷静处理,争取把事情妥善的解决,不能因为冲动坏了事儿。”

    侯赛因点头道:“请市长放心,我知道分寸。”

    两人乘坐马车朝军营奔去,来到军营外,市长好言好语的请军营门口站岗的士兵禀报。士兵禀报之后,时间不长,郭嵩焘亲自出来迎接。跟在郭嵩焘旁边的还有吉尼亚,他是负责给郭嵩焘翻译的人,否则郭嵩焘根本听不懂当地的话。这些日子,郭嵩焘已经开始向吉尼亚学习本地的语言,想要尽快掌握一些通俗的话语,能自己和当地人沟通。

    “郭省长,您好,您好!劳烦您亲自出来迎接,真是过意不去。”

    市长连连鞠躬,心中颇为激动。

    郭嵩焘微微颔首,问道:“市长阁下,里面请!”

    当即,郭嵩焘领着市长以及侯赛因往军营中行去。来到郭嵩焘的营帐中,宾主落座,郭嵩焘问道:“市长阁下亲自来访,有什么事情吗?”

    他瞥了眼侯赛因,心中猜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市长神态恭敬,回答道:“是的,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无法处理,只能向郭省长求援。”他摆手指着侯赛因,说道:“郭省长,他叫侯赛因,是本地人。他表妹的家昨天晚上被中国的三个士兵抢劫,抢走了最珍贵的钻石,而且还遭到威胁。”

    吉尼亚皱起了眉头,小心翼翼的转述。

    “啪!!”

    郭嵩焘脸色一黑,一巴掌拍在主桌上。

    他气哼哼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没想到自己军中出现这样的情况。

    侯赛因冷眼旁边,冷声说道:“郭省长,莫非听了后恼羞成怒?这件事若是郭省长不给一个说法,这件事绝对不算完。”

    市长一听,瞪了侯赛因一眼。

    吉尼亚摇头,一五一十的转述给郭嵩焘。

    郭嵩焘一脸歉意的看向侯赛因,说道:“侯赛因阁下,我的愤怒并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士兵。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士兵会犯下这样的罪行。对于我们士兵犯下的错,我表示歉意。我向你保证,必定给你一个妥善的答复。”

    吉尼亚翻译,侯赛因听完后冷笑道:“什么是妥善的答复?是半个月,还是一年。当年英国在的时候,英国人犯了事,然后事事推脱,最后不了了之。嘿,阁下是这么打算的吧。”

    郭嵩焘听了翻译的话,摇头道:“请侯赛因阁下相信我,中国和英国不一样,我们绝对是严格遵守法律的。如果侯赛因阁下能等一会儿,那么,请在军营等一等,我立即彻查。”

    “好!!”

    侯赛因点头,说道:“我等着阁下立即彻查!”

    ps:第一更;

第1382章严惩() 
市长和侯赛因留在营帐中,郭嵩焘朝李振的营帐行去。

    进入后,郭嵩焘说道:“大总统,刚接到科溪马市的市长禀报。昨天晚上,有三个士兵出了军营,然后抢劫了市里面的一户百姓。抢劫的是钻石,这是科溪马城颇为出名的珠宝,也是许多人靠这个赖以为生的来源。”

    李振皱眉,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

    郭嵩焘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从重处理,这件事不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之前所作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同时,抢劫的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军队士兵面对普通的印度百姓,已经滋生出骄狂的情绪。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但必须要严加杜绝,不能给自己掘坟墓。”

    李振又问道:“你的从重处理,有多重?”

    “枪毙!”

    郭嵩焘握拳,铿锵有力的说道。

    显然,三个士兵撞到了郭嵩焘的刀口上。这段时间,郭嵩焘一直忙于梳理那加兰邦的内政,致力于扭转百姓对中国军队的印象。任何地方都有排外心里,而郭嵩焘想让百姓接受中国,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而郭嵩焘正在一点一点积累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改变百姓对军队的认知,可就在这时候,传出了这样令人气愤的事情,心情可想而知。

    李振听完后,也陷入了沉思。

    三个士兵的性命,并非一件小事。放在战场上,死了三个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放在平时,这时候枪毙三个士兵又不同。

    郭嵩焘看向李振,眼神带着一丝期望。

    渐渐的,李振的眼神坚定起来。

    这个时候他不支持郭嵩焘?谁来支持?郭嵩焘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扭转印度局面,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李振不可能再给郭嵩焘添堵。

    “做好抚恤!”

    简单四个字,给了郭嵩焘明确的答复。

    “明白!”

    郭嵩焘一下站直了身体,向李振长身揖了一礼。

    他最担心的是来自于李振的压力,但有了李振的支持,一切就能顺利的进行。郭嵩焘告辞离开,立即下达了彻查的命令。对于诺大的军营而言,虽然军营人多,但一切都有章可循,能够翻阅昨天晚上哪些人离开了军营。

    不到十五分钟,离开的三个人被清理出来。

    郭嵩焘带着三个人来到自己的营帐,让三人站在营帐中。他目光一转,看向侯赛因,说道:“侯赛因阁下,人我已经清理了出来。但到底是否是这三人,还得当事人才能确定。烦劳你回去一趟,把你的表妹请到军营确认,可好?”

    “好,我立即去!”

    侯赛因点头,转身就离去。

    等侯赛因离去之后,郭嵩焘看向在场的三个士兵,问道:“名字、职务!”

    “段浪,班长!”

    “王长河,排长!!”

    “钟超,副排长!”

    三个人,一一禀报了自身的职务。

    郭嵩焘气极反笑,说道:“好啊,都不是新兵,都是在军队里面职务的人。一个班长、一个副排长、一个排长,虽然职位不大,但好歹是军队里面的基层干部,是军队的老人。你们竟然夜晚去百姓家中抢劫,胆子真肥,还记得军规吗?王长河排长,你是领头的人,对于晚上进入百姓家中抢劫的事儿,你有什么要说的?”

    王长河低着头,惭愧的说道:“副省长,我知道错了。我们来到印度后,听说科溪马的钻石非常好。昨天晚上休假出去转悠的时候,恰巧碰到一女子去了钻石铺子卖钻石,当时一下猪油懵了心,才尾随其后,然后入室抢劫,请副省长责罚。”

    郭嵩焘板着脸,沉声道:“我刚在印度颁布的法令,你知道吗?”

    “知道!”

    王长河点头,神情痛苦。

    郭嵩焘大吼一挥,大声骂道:“既然知道,为什么要以身犯法?你历经数次大战,亲自经历过进入印度的全部过程,知道现在的局面有多不容易吗?这是用了无数士兵的鲜血,是大总统不眠不休殚精竭虑,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扑通!!!”

    王长河一下跪下,近乎是快哭了。

    他是一个老兵,经历了被奚应龙击败的战争,经历了被阿卜杜勒等家族看不起的憋屈日子,知道局面来之不易。郭嵩焘一说,心里面的悔恨可想而知。

    “你们的事情,我已经禀报了大总统。经大总统批准,从重处理。印度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大局,不可能为了你们三人而影响未来的大局。”

    郭嵩焘掷地有声的说,杀气腾腾。

    王长河脸色一变,知道从重处理的结果是什么,他深吸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郭副省长,对于从重处理的决定,我不反对。只是恳请回国后,能以战死殉国的说法告知亲人。我只此一个要求。抢回来的钻石还在我的枕头下面,可以拿来归还。”

    “准!”

    郭嵩焘点头,道:“你们的家人,会给予照顾。”

    段浪、钟超也提出同样的要求,都要求以战死的结果处理。

    他们犯了错,但希望给家人一个好的回忆。

    科溪马市的市长听不懂,但能够感受到营帐中的气氛。吉尼亚看向郭嵩焘,心中只能感慨,眼前的人处事果断,而且手腕刚硬,非常之利害。郭嵩焘立即派人去搜查,很快把钻石搜出来。郭嵩焘看着手中晶莹剔透的钻石,轻叹了口气,不再开口说话。

    营帐中,渐渐沉寂下来。

    没有人说话,都静静的等着。

    时间不长,侯赛因和一个妙龄女子来到营帐中。

    妙龄女子带着一丝怯弱,但她看到了王长河、钟超和段浪后,瞬间爆发了,大声道:“是他们,就是他们,是他们抢走了家里的钻石。”

    侯赛因示意表妹安静了下来,看向郭嵩焘。

    郭嵩焘神情认真,朗声道:“侯赛因阁下,犯罪的三人已经确认,鉴于他们犯下的罪过,将执行枪决,然后归还抢劫的钻石。对于中国军队犯下的过错,我诚恳的向你们道歉,希望你们能原谅。并且,我保证这样的事情决不再发生。”

    郭嵩焘站起身,走到女子身前,恭敬的鞠躬道歉。

    王长河、钟超和段浪见状,心中倍感屈辱。堂堂一省之长,竟然向一个印度小民鞠躬道歉,这都是他们造的孽啊。

    侯赛因也大感惊讶,但很快冷静下来,问道:“钻石呢?”

    郭嵩焘立即把钻石还给女子,女子接过后仔细的打量一番,连连点头。

    “带下去,枪毙!”

    郭嵩焘大手一挥,士兵进来把王长河等人待下去。

    很快,三声枪声在营帐外传来。

    郭嵩焘看着侯赛因和女子,又说了一番表示歉意的话,然后才送侯赛因等人离开。侯赛因途径军营时,看到被枪毙的三人被拖下去,心中也非常震撼。

    中国的军人,果然不一样。只是侯赛因却不知道郭嵩焘的心在滴血,杀自己的人心情并不好,不管这个人犯下了什么过错。

    ps:第二更;

第1383章吉尼亚的野望() 
侯赛因家发生的事情,很快在科溪马城传来。

    对郭嵩焘决定的枪毙结果,印度的百姓一百个赞成。当初英国人蛮横的闯入印度,然后野蛮的统治印度百姓,从没有把印度百姓的性命放在眼中,甚至印度的百姓都是低人一等,见到英国人都要让路,要恭敬的避开。

    如今,骤然遇到一个能为他们做主的人,心里面自然是喜滋滋的。再加上,郭嵩焘频频颁布决定,既有政府的法令,也有关于田地赋税的决定,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百姓更是欢欣鼓舞。在郭嵩焘的治理下,那加兰邦虽然还有一部分人抵触,但大方向已经调整了过来。

    大势所趋,只要稳步的进行下去,那加兰邦最后必定是心向中国的。

    郭嵩焘负责那加兰邦的政事,而张之洞则调整军队。

    军队士兵外出抢劫的事儿,张之洞也气愤万分。为此,张之洞专门召集了军中的市长、旅长、团长等主要的干部,进行了一次整顿,三令五申的下达命令,严禁擅自拿当地百姓的物品;严禁抢劫、侮辱当地百姓

    情节严重的,直接处死。

    经过一番整顿后,士兵知道了上头的重视,再不敢嚣张。

    部分士兵休假的时候,外出碰到当地的百姓,反而小心翼翼的,不敢招惹当地的百姓,以免对方一个状告,遭殃的肯定是自己。

    这一风气,很快在印度的那加兰邦传开。

    曾经英国那样的气氛消失,百姓渐渐接受了中国的士兵。

    这一日,中军大帐。

    李振坐在主位上,下方坐着张之洞、郭嵩焘、吉尼亚,以及军中了师、旅、团干部。李振目光掠过在场的人,沉声说道:“经过郭嵩焘副省长这段时间的大力调整,那加兰邦的内患已经消弭。可以预见的,那加兰邦这时候才是我们的真正立足之地。有百姓支持,有官员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