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宋守汴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大宋守汴梁-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桓见到了李师师,抬起头来说:“李行首今日进宫有何要事?”

    燕青就把见到有人来找张邦昌,他一直跟踪到城外的事向赵桓说了一遍。

    赵桓说:“他们去的可是汤阴的方向?”

    燕青说:“我追了几十里路,见他们上了去往太原的官道……”

    这个联络人是太原来的?他们联络张邦昌意欲何为?燕青的一番话,让赵桓想起在朝堂之上,张邦昌一力求和,原来早就与金人有了首尾……

    这些年来,朝中一直有两派大臣争执不休,张邦昌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给金国赔款,割让土地换和平,结果金军还是打了进来。赵桓在总结宋朝失败的教训,就是因为一再退让,把坚决主张抗金的大臣排斥在朝廷之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朝中一直都有人主张投降?难道只是因为几次打了败仗,人的意志薄弱那么简单吗?

    赵桓发现,朝中一直都有人在配合着金人的战略意图,难道只是碰巧了吗?这样努力配合金国的人,占据了朝廷中的大多数。这些人是什么时候进入朝廷的?难道他们还有第二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身份吗?想到这里,赵桓感到不寒而栗。

    宗翰派出的使者回到了大营,见到宗翰复命,宗翰问猎狐计划是否已经安排妥当?使者跪下,将一颗蜡丸交给了宗翰。宗翰问道:计划可曾开始?

    那使者回禀道:启禀将军,计划已经开始,只等城内猎鹰武士动手生擒赵桓。宗翰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点点头说:你下去休息吧!

    此时的汴梁城内,张邦昌上朝对赵桓说:“官家,听说听说金国使者前来,有意两国罢战,陛下可曾想过,与金人在城外会见谈判?一旦和谈成功,停止兵戈,也是万民之福。”

    赵桓说:“和谈事关国体,朝中其他大臣意下如何?”

    听赵桓一问,文武两班大臣之中站出十几个人来,随声附和说:“陛下主持和谈,乃万民之福。”

    赵桓看了一眼那十几个主张和谈的人,他的心里顿时有了主张。这些年,在赵佶身边一直鼓噪和谈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从联合金军打击辽国开始,一直到招辽国降将,每一次昏招都是他们出的。

    这些人都是赵佶身边的重臣,他们的态度左右着赵佶,在对待金国的态度上左右摇摆不定,终于,眼看着把金国这支虎狼之师一点一点养大,比当年的辽国更加嚣张。

    赵桓说:就依众位爱卿之见,朕既将出城谈判,但金军分东西两路,共有两位主帅,朕与哪一支军队主帅谈判?

    张邦昌出班跪倒,说道:“起奏陛下,粘罕是金国兵马大元帅,与他谈判方可退兵。”

    赵桓说:“朕正有此意,待朕在汴梁城外准备好和谈之所,届时再约宗翰将军。”

    这些天,宋军在城外忙碌着,搭起了一座彩棚,同时赵桓给宗翰写信,约定谈判的时间。同时派出一支队伍驻扎在城外,守护着准备谈判的彩棚。

    缩在汤阴县的宗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暴跳如雷,他派出一支队伍,在夜晚急行军,准备偷袭宋军驻扎在城外的军营。

第35章 张网以待() 
汴梁城外,一座土丘上高搭着装饰着龙纹图案的彩棚。土丘之下,驻扎着皇帝禁军的营帐,在风中招展的旗帜像一片五彩缤纷的森林。

    宗弼派出的探子把汴梁城外发生的一切早就汇报给了宗弼,宗弼想起被吊在汴梁城头上的军师仆里黑,心中恨得快要长出牙来,恨不得马上踏平了汴梁城,拿下这个让他头疼的皇帝赵桓,千刀万剐方解心头之恨。

    完颜宗翰打发走了宋朝皇帝差人送来的书信,心情大好。他传令下去,准备带黑豹营卫队跟他一起去汴梁。这些女真汉子各个身材高大,好像是一座座移动的铁塔,宗翰带着他的黑豹营卫队前去受降,是想给赵宋皇帝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慑。

    宗翰的谋士额尼见完颜宗翰有些得意忘形,就忍不住想给宗翰泼点冷水。

    他凑到宗翰的身边,神情严肃地说:“元帅!宋朝皇帝被兀术围困多日,赵家小儿不向兀术祈降,反而舍近求远,前来联络元帅,其中会不会有诈?”

    宗翰摇头说:“尔等已被我大金铁骑下破了鼠胆,谅他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元帅!就算赵家小儿不敢耍花招,但四殿下会不会怀疑……”说到此处,额尼的话题戛然而止。

    额尼和宗翰心中都很清楚,完颜宗弼所率的这支队伍,是金国军队当中战斗力最强的骄兵悍将,自从进入宋朝境内,一路夺关斩将,杀人无数,宗翰所率的这支队伍,虽然同样攻城掠地,但军纪要比宗弼的队伍好一些。

    宗翰是女真将军当中文化较高的,他认为,宋朝皇帝之所以接受了朝中那些主降派的建议,要在汴梁城外与宗翰会谈,割地求和,是因为自己所率的队伍堪称仁义之师。

    为探听虚实,宗翰连夜派出快马探报,这些探子来到汴梁城外,潜如农家抢了平民百姓的衣物,乔装打扮之后,混入汴梁城打听消息。

    此时汴梁城内,各路谍者汇集在这里,不仅有女真探子,还有亡国的辽国贵族,西夏宗室,来宋朝做生意的西域商人,这些人在金军围汴梁的时候,被困在了城内,这些天,整天聚在一起,泡在勾栏茶肆之中,通过宫里的太监,太尉府的虞候探听一鳞半爪的消息。

    宗翰派出的探子在汴梁城住了几天,心中思慕汴梁的繁华,回到宗翰的营里,说的全都是赵宋皇帝的好话,说赵家皇帝对这次会谈寄予厚望,一切都赖元帅。

    他还在汴梁城内抄写了一篇文章,是宋朝文人墨客们写的,称这次和谈意义重大,是大宋朝和金国之间新的潭渊之盟,签了这个合约之后金国必然会撤兵,给宋金两国带来福祉。

    宗翰听完了探子的汇报,哈哈大笑,他说:“赵家小儿果然上了我的当!可笑宋朝皇帝,现在身边站满了我的人,他自己尚不自知,自从我金国大军压境以来,宋朝皇帝身边的宰辅大臣纷纷暗中下书与我,都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我金国的目标就是要灭宋,尔等割地求和,此等蝇头小利,岂能让我对他网开一面!”

    站在一旁的额尼插话说道:“既然如此,元帅为何答应赵家小儿的要求?”

    宗翰笑道:“军师,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国要一点一点地灭,如果像宗弼那个蠢货那样,把赵家小儿逼急了,全城百姓一起用命,岂不闻哀兵必胜吗?”

    额尼有些幸灾乐祸地说:“你看那兀术虽然悍勇,但他在汴梁城下日夜攻城,并未占到半点便宜,赵家小儿与兀术结下血海深仇,如果向他投降,必然性命难保,所以才舍近求远,向元帅投降。”

    宗翰诡异地笑笑说道:“本帅答应赵家小儿前来和谈,只是给他一点甜头尝尝,只要他出城来见本帅,本帅就会把他留在我的手中,只要本帅掌握着宋朝皇帝,这大好的锦绣江山都是我的!”

    额尼讨好地说:“元帅深谋远虑!在下实在是佩服,佩服!”

    汴梁城内的百姓也听说赵官家要跟金人和谈,并且还要割让土地的消息,老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说赵官家既然是大罗金仙附体,只要做一场法术,就可以撒豆成兵,跟金人媾和,又是何必?

    赵桓派出小太监到市井中探听这些消息,小太监回到宫里,就把他道听途说的这些事讲给赵桓听,当赵桓听说百姓说他是大罗金仙附身的时候,差点笑岔了气。

    宗弼派出的探马回到汤阴,宗弼听说,宋朝皇帝已经命人在汴梁城外搭好了彩棚,四十里外清水挹尘,迎接前来谈判的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远在太原,他要赶到汴梁城外,即使是快马加鞭,也要走上一天一夜。

    完颜宗弼决定,要在宗翰赶到汴梁城之前,给赵家儿皇帝一个严厉的教训,然后由他来接受赵家皇帝的投降。

    宗弼打定了主意,点起了五百精兵,三更出城,连夜偷袭宋军驻扎在汴梁城外的御林军。

    夜色如同一顶巨大的黑色穹庐,完颜宗弼亲自率军出征,五百军马人衔枚,马摘铃,悄悄摸到了汴梁城外。

    宗弼远远望见那座彩棚高高地兀立在汴梁城外的一片开阔地中间。在黑漆漆的夜色之中,风吹打着丝绸棚帐,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宗弼望着这座彩棚,心中暗暗发恨,自己一个月前,在汴梁城外差一点被烧成了烤全羊,可宗翰凭什么,不费一兵一卒,就来这里接受赵家皇帝的投降?

    想到这里,宗弼双腿用力一夹马腹,那匹黄膘马如同与宗弼心意相通一般,前蹄跃起,飞身跃过了战壕,来到宋军的营帐前。

    宗弼见每个帐篷前都有披甲执戈的士卒在站岗。宗弼挥动着手中的金雀斧,向那士卒砍去,只听得“咔嚓”一声,那个士兵应声倒地。

    宗弼多年征战,金雀斧砍在人的身体上会有弹力,然后是鲜血崩出,可他砍倒这个士兵的时候,分明是砍在了木头人的身上。

    宗弼大吃一惊,他知道一定是中了埋伏,当他准备撤退的时候,突然每一个帐篷中伸出无数只挠钩,专斩马腿,只听得五百骑兵纷纷落马,发出一阵此起彼伏的惨叫,宗弼见情况危急,他勒转马缰绳,只见那匹黄膘马高高地跃起,飞身跃过帐篷,趁着夜色的掩护,落荒而逃。

第36章 城外献俘() 
宗翰率领着黑豹营从太原出发,踌躇满志地向着汴梁城而来。

    行到距汴梁城不足百里之处,突然看到前方涌起一阵沙尘,十几骑快马向宗翰他们飞驰而来。宗翰扬起鞭稍,向那快马驰来的方向一指,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放慢速度!等着宋朝使者近前说话!”

    “是!”黑豹营的武士各个都是宗翰的心腹,元帅一声令下,骑士们纷纷勒住了正在疾驰的马缰,站在原地,等着对方走近前来。

    那十几匹马旋风般来到宗翰的跟前,为首的是一个俊俏的后生,他生得目如朗星,唇若丹珠,身披一身银白色铠甲,外罩大红色的披风,身上佩一只川弩,斜挂一只麂皮箭袋。这年轻人飞身下马,来到宗翰的近前,躬身施礼道:“启禀元帅,汴梁城外情况有变,皇帝派小的前来禀报,和谈恐怕是不成了……”

    “大胆!竟敢戏耍本帅,难道你家皇帝就不怕本帅领兵攻陷汴梁城,踏平他的禁宫吗?”

    那年轻人再次躬身施礼说:“启禀元帅,我宋朝皇帝和谈的诚意无人不知,只是……昨夜金军偷袭了我们为和谈搭起的彩棚,杀了我家皇帝派出的守卫军兵,现在汴梁城外一片狼藉,准备和谈的场所被烧,皇上唯恐将军震怒,所以我家皇帝特派小的前来,向元帅禀明实情。”

    “竟然有这等事?”宗翰狐疑地问。那个年轻人说:“元帅如若不信,可亲往汴梁城外观看,我朝皇帝命小将在此迎接元帅。”

    宗翰前来接纳宋朝皇帝割地求和的满腔的热情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他问那年轻人:“本帅已经来到这里,如果不能和谈,意欲何为?”

    年轻人苦着脸说:“我朝皇帝昨夜受了惊吓,唯恐贵国和谈没有诚意,日前,我朝派出的使者在城外惨遭杀害,而今,我家皇帝要把杀害我朝使者的凶手交给元帅处置,以献俘来表示我朝和谈的诚意。”

    “献俘?”听到这句话,宗翰心中一凛,金军自从进入宋境以后,如同虎入羊群,如入无人之境,被金军屠杀的百姓无以计数,宋朝百姓无奈地自嘲说:“金军有狼牙棒,我们有天灵盖。”这句话说出了百姓的绝望。现在宋朝皇帝竟然要向宗翰献俘,而这个俘虏竟然是宗弼的军师仆里黑,这是什么情况啊?宗翰也感到满头雾水,仆里黑是宗弼的心腹,如果宋朝皇帝将仆里黑送给自己,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理寺又潮又暗的监狱里,仆里黑蜷缩在牢房的一角,身带重镣,只要轻轻地动一下身子,沉重的铁链就会发出一阵“哗啦啦”的响声。

    仆里黑最初被关进牢房的时候,他闹过绝食,彻夜大吼大叫,还有几次,他想要自杀,用头撞墙,结果只是撞破了额头。

    仆里黑原来以为自己是不怕死的,但真到要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不怕死,特别是前几天,他被宋朝士兵押到汴梁城墙上去,他以为宋朝士兵会在城墙上把他给砍了,谁知道只是把他吊在城墙上挂了一回,并没有杀了他。

    仆里黑听士兵说,这是赵官家的命令,要让他尝一下当时宋朝使者被吊在辕门上的滋味。

    想起了那个咬断舌头的宋朝使者,仆里黑不得不相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