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谋士游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谋士游三国-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恐怕老者是故意在将军府门前堵他们,为的就是能够诉说山中人的不容易,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出政策,拯救山中的百姓。

    郭嘉问道:“老者临走前,留了什么吗?”

    穆良奇吃完手中的果实,擦了擦手,从身后拿出一块布,交给郭嘉。

    郭嘉接过布,只见上面写道:能救一人是一人。

    郭嘉叹了口气,将布放在一边,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穆良奇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明天。”

    郭嘉反驳道:“明天?不行,太仓促了,你具体的安置地方,怎么安置都没想到,如此行事太鲁莽了。”

    穆良奇仰天长叹,说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能救一人是一人,今晚又不知山中有多少人丧生猛虎野兽之口。若是我们在慢慢商讨对策,怕是山中的百姓都没了。”

    郭嘉又拿过了那个布,看了又看,笑道:“明天,呵呵,就明天!”

    郭嘉穆良奇内心无比的凄惨,秉承他们的意愿,能快点固然是好的,但是具体的方案实施,行动又到了何时,只有天知道了。但愿,山中的百姓,能够早日看到他们发布的公告,走下山来。

    郭嘉问道:“那你如何发布公告?”

    “你看看反面。”穆良奇指了指布的反面,郭嘉一愣,随后将布反转过来。

    只见字的反面密密麻麻的,字不像字,倒是像一张地图。

    穆良奇指了指地图上标的几个点,随后说道:“这几个点是山中市集的地点,是山下农民和山中野民交换物品的地方,就像当初我们初次下山碰到文若时,你带我们去的那个地方。

    我们可以派几个军士,传达政令于市集之中,宣布政策。如此估计可号召越来也多的野民下山。”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但是这个地图如何看的懂?为什么我看不懂啊?”

    穆良奇轻视的一笑,鄙视的说道:“这都是九章算术的最基本的,让你平时不看书。”

    郭嘉脸一红,反驳道:“谁说得,我在京城那一年,在司马府也经常看九章算术,你可不要小瞧我。”

    穆良奇用狐疑的眼神扫了一眼郭嘉,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你确定不是为了喝酒?”

    郭嘉仿佛心事被拆穿,有些脸红,当初他还真是借着看《九章算术》的名头,去找司马朗喝酒。

    穆良奇看到他这样,微微一叹,心中松了口气,总算瞒过去了,其实这布上的地图,用的是后世的坐标法,郭嘉看不懂也是常理之中,就算他把《九章算术》翻烂,也不一定能够找到。

    不过穆良奇也不担心,郭嘉会去借《九章算术》翻下去,对他来说,还是喝酒重要,至于看书,这是次要中的次要。

    郭嘉抬头看了下天色,快要黑了,指着这堆果实,说道:“这堆果实怎么办?我们两个估计搬不回家啊。”

    穆良奇摸了摸头,确实有些难办啊,即使有板车,但是怎奈果子太多,挪动倒不是大事,但是要搬回家,那就要老命了。

    “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和脚步声出现在空旷街道上,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但是郭嘉和穆良奇对视一笑,真的是想什么来什么。

    本章完

第184章 进击的穆良奇() 
“末将于禁见过二位先生。”于禁先是行了一礼,对于这两位今天才上任的官员,于禁可不敢得罪,毕竟今天早上曹操率大军十里出郭相迎的场面可是震动人心。

    因为穆良奇和郭嘉官位,远远高于于禁,所以二人并没有还礼,只是点头示意。

    穆良奇指着于禁身后的士兵,问道:“文则将军,可是带兵巡逻,路过此地?”

    于禁连忙摇头,开什么玩笑,自己好歹也是一员大将,怎么可能亲自带兵巡逻呢?

    “先生误会了,刚刚我在将军府中与典韦将军交接巡查事物后,正准备带兵回军营,在街角处突然有一道人影闪过,末将以为贼子夜行,便带领着亲兵,追拿贼子。追赶到附近,没想到二位先生在此。”

    穆良奇和郭嘉对视了一眼,穆良奇随后说道:“我二人碰巧遇见一件棘手的事情,不知于将军可否帮我二人一把。”

    于禁立刻答应道:“二位先生有何事,尽管说来。”

    开什么玩笑,追贼子,有二位先生的事大吗?只要讨好了二位先生,就算追到一百个贼子都没这个管用。

    郭嘉指了指身后板车上的一堆果实,说道:“我二人路过此处回家之时,正好遇见一老丈在此卖果实,我二人不忍见他如此劳累,便买了这些果实,无奈果实太重,我等又无力搬动,所以。。。”

    郭嘉意味深长的看着于禁。

    于禁一脸轻松,十分惬意的说道:“原来是此等小事,先生放心,我这就指挥军士,帮先生搬回家中。”

    穆良奇连忙反驳道:“不不不,不必搬回家中,我二人家中不过妇孺数人,如何吃的了这么多果实,与其烂掉,不如,将军搬回军营,赏赐给众军士吧。”

    于禁楞了一下,重重的行了一礼,说道:“谢过二位先生。”

    随后,于禁指挥着军士一起拖动板车去往城外军营。

    穆府

    吴玲只点了几盏灯在大厅中央,安静的坐在席子上,手捧着竹简,认真的研读,在她前方是煮沸的鼎,像是在煮些什么。

    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起,她往外看去,穆良奇正好脱鞋进来。

    吴玲放下手中的竹简,连忙上去,帮穆良奇去除外面的衣物,又拿了一个席子,放在鼎的面前。

    穆良奇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吴玲笑了笑,随后一边帮着穆良奇端着饭菜,一边问道:“夫君,为何如此晚回来?又如此劳累”

    穆良奇说道:“主公大业才刚刚开始,尚未处理的政务尚有一堆,今天光是讨论初步的对策,便一天的光阴转瞬而去,日后恐怕有些烦头了。”

    吴玲递给穆良奇一双筷子,穆良奇接过筷子,立马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他今天真的有些饿了,并且一整天都在伤脑子,昨晚又没怎么吃,再加上一天没吃饭,能形象的走回来算是不错的了。

    吴玲看着穆良奇如此狼狈的样子,连忙倒了杯水,说道:“吃慢点,别噎着啊。”

    穆良奇吞了一口饭,看着手中的碗,自嘲道:“我如今身为人臣,为主公尽忠尽责,尚能混的一口饭吃,而城外,野外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因为天灾兵祸,食不果腹,衣不就暖。”

    吴玲叹了一口气,她对外面的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据说有些地方都易子而食了。

    “夫君不必如此自责,想夫君刚上任,还未颁布政令,救济黎民,一切都可慢慢图之。”

    穆良奇点了点头,吴玲说的没错,一切都要慢慢图之啊,民生大事,切不可鲁莽行事。

    第二日清晨将军府中

    荀彧骑着马慢慢悠悠的来到府衙准备办公,初阳的阳光照在身上,很是舒坦,看样子荀彧很是喜欢这种感觉。

    别看荀彧如此惬意,其实纵观其他谋士,他已是来到府衙上班最早的,最勤奋的一个。其实跟后世的公务员差不多,不到点不上班,一到点立马下班,不带片刻的犹豫,丝毫不管还有多少人等他们办事的结果。

    荀彧像往常一样,将马骑到府衙门口,下马,将马绳递给在门口站岗的军士,让他牵走,整理了下衣冠,精精神神的走了进去。

    荀彧走进去看着办公堂大门打开,不由得一愣,难道是主公来查资料了,还是查粮草情况?

    不时的还有人捧着竹简进进出出,一副非常忙碌的样子。荀彧抓住从他旁边经过的小吏。

    小吏见拦住他的人是荀彧,立马行礼道:“见过荀大人。”

    荀彧问道:“里面是何人在办公?”

    “穆大人!”

    嗯?继志?荀彧想的有些不对了,以郭嘉那么懒惰的性格,继志居然没被传染?真是世间一大奇迹。

    荀彧指着小吏手上捧着的竹简问道:“这记述的是何事物?”

    “回大人,这都是一些关于兖州境内世家大族的名单还有概况。”

    荀彧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示意小吏可以走了。

    小吏微笑的行了一礼,捧着竹简向门外走去。

    大厅内

    穆良奇正坐在案牍前面审批着竹简,你要问他什么时候来的?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古代没有时钟,反正据穆良奇估计大概是清晨五六点的时候,他便来了。

    不过他也想吐槽一下荀彧等众谋士的尿性,真是可以,外面都太阳高照了居然还没有来,简直和后世的公务员一个德行。

    穆良奇来的时候,看着周围都没有几份竹简,以为荀彧把积压的政务都处理完了,所以故作潇洒的大手一挥,说道:“把这几个月还没处理完的政务竹简都端上来。”

    事实正明,NO ZUO NO DIE 这句话不仅在现代适用,在古代也同样适用。穆良奇不知道积压的政务竹简,是不会放在主办公厅,肯定会有别的书房,供存放,但是很明显他忘记了。

    小吏们确实是没有把竹简端上来,而是抬上来的。

    因为实在太多了端不动,只能把竹简扔进竹筐里,然后抬上来,然后荀彧就看到穆良奇一人独自坐在大厅里,看着竹简,拿朱笔批改着,在他周围还有好几筐的竹简。

    本章完

第185章 粮食问题?这个问题大,要慌() 
荀彧看后大笑道:“哈哈哈,继志为何如此憔悴?”

    现在的穆良奇因为跪坐在席子上看竹简长达两个小时有余,血流早已凝固不通,面色有些苍白,像是生病了一般。

    穆良奇刚想动一下,结果腿部的麻痹,正痛了他的神经,而荀彧则是很没心没肺的在看着他笑话。穆良奇白了一眼,随后伸出手,说道:“文若,快来拉我一把。”

    荀彧笑着摇了摇头,一把拉穆良奇起来。

    穆良奇犹如一个老人微微颤颤的走到了台阶上面,坐下,敲打着自己的腿,好方便使自己的腿部血液流动的更快。

    荀彧翻看了一下,穆良奇改过的竹简,都非常的有条例,说道:“继志,何故如此勤奋?”

    穆良奇想起了昨日傍晚临走时老者的话语,叹道:“不勤奋不行啊,兖州刚经历战乱,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等着我们去安排,在山野之中,还有万千野民等着朝廷能够招他们下山。如果我们不能早些拿出对策,怕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民死于非命。”

    荀彧也是感慨的点了点头,这时程昱走了进来,看到荀彧和穆良奇坐在台阶上,像是在讨论什么。

    他大感意外的说道:“继志怎么来的这么早,家中事物可都置办好了吗?”

    穆良奇苦笑道:“我家中虽有些简陋但是最起码遮风躲雨,但是兖州境内不知道还有多少难民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若不趁着天晴,多安置些难民,万一下起来,那就不堪设想了。”

    在古代,就算是个感冒发烧也是一个绝症,基本上只有靠自己的抵抗能力,来治愈。至于看郎中?那是只有世家大族,商甲小资之家才敢去的地方。不要说郎中没有公德心,郎中也是人,他所用的草药也是幸幸苦苦采的,他如果不赚钱,怎么养活家人?

    救济难民不是不可以,但是就怕越来越多难民纷涌而至,即使是大富之家也会因此破产。

    程昱低头面露羞愧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主公命我查办粮食,但是兖州境内历经吕布战乱,哪有多余的粮食了。”

    “等主公查办了一些世家,或许粮食就多起来了。”荀彧安慰道。

    程昱摇头道:“世家那边的粮食也不多了,昨晚我连夜拜访了濮阳城内的几个世家,存粮都告急了。”

    穆良奇问道:“或许是那些世家敷衍你呢?”

    程昱摇了摇头说道:“不会的,若是敷衍我,必然会暗中抬高价格,而且我进他们大厅时,见到了几个本地赫赫有名的商人,不时的有沉重的箱子抬出,估计是在商谈买粮之事。”

    穆良奇有些惊呆了,连世家都要买粮了吗?那么更别说那些平民百姓了。

    荀彧回忆道:“去年吕布为更好的守城,一把火烧了濮阳城外所有的田地,经过主公抢救,最终也是效果暗淡。前些年又是大灾大水,庄稼歉收,世家没多少存粮,也是常理之中。”

    程昱忧心仲仲的说道:“如今军队之中,尚能保证一日二餐。但是百姓,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啊。”

    穆良奇反驳道:“这样不行,一直缺粮下去,恐怕会迟早造成民变,这件事有点大,要慌。”

    程昱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