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代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要代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你别看不起小孩,项橐七岁就作孔子的老师,甘罗十二岁为相,我出个主意难道很奇怪吗?”岑文本挺着小脑袋,不服气地道。

    闻言,杨友水脸上露出一丝惊奇,问道:“哦,小岑,你有什么主意呀?”

    “既然一不能抓他们报官,二不能坐以待毙,那为何不放走他们呢?”

    “我见我爹在县衙断案,凡事得讲究证据,三位师傅自来杨府以来,一直深居简出,不与外人交流,如今只要统一杨府下人口径,然后让三位师傅即刻逃走,衙役既来,能奈之若何?”

    “如果觉得不保险,还可以去打点一番,县衙那帮人,他们认人,但更认钱。如此,既没铁证,又有人帮着说话,况且又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爹不会为难你们的!”岑文本自信而傲娇地道。

    此语一出,满堂皆惊。

    牛鼻子老道朱燮赞道:“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第一次见有孩童有如此般见识!”

    管崇也赞道:“真乃神童也!”

    杨友水也连连点头,道:“我与上大将军刘仁恩、湘州刺史薛胄,二人有交,去他们那打点一番,当保杨家无事!”

    “刘仁恩?就是那个治理毛州,政绩号称天下第一,抗突厥、破尉迟迥、定荆湘的上大将军刘仁恩!?”

    “薛胄?就是那个在鲁州被百姓称为神灵,皇上在泰山封禅时,画《封禅图》和撰写了封禅礼仪的文城郡公薛胄!?”

    “那我也要去!”

    杨頔倒是不大担心家里的变故,那些自有大人去操心。

    “你去干什么?”杨友水诧异道。

    “拜师啊!他们俩,那么好的本事,不传给我,多可惜啊!”

    “而且,听说他们都是出身关陇世家,从小就习文练武,个个文武双全,上能为国出征效力,下能安身立命造福一方,我想长点见识!嘿嘿!”杨頔不知所畏地嘿嘿笑道。

    “哈,你个小子,我三人还没走呢,你就准备物色新师傅了!讨打!”管崇一把揪住杨頔的耳朵,道。

    “唉,师傅,话不能这么说。我就算再认个干爹,那我亲爹,也是爹啊!”杨頔一边挣脱管崇的手,一边向父亲道:“爹,你说是吧!?”

    杨友水径自无视杨頔,转头对妻子张氏道:“县衙的打点就交给你了。”

    张氏点了点头,杨友水转而对刘元进三人道:“事不宜迟,还请三位师傅立即收拾东西,即刻启程!”

    “如此甚好!”刘元进三人连连点头道。

第8章 文城郡公薛胄() 
湘州,刺史府侧门。

    杨友水认真地叮嘱道:“待会到了刺史府,规矩一点,精神一点。可不能由着性子乱说话,一切看我指示。”

    杨頔认真表态道:“放心吧,我的父亲大人,我懂分寸的。”

    杨友水到了府门口,先是正了正衣冠,然后躬身向前,搭着门房的肩膀道:“烦请这位小哥通报一下,就说浏阳杨友水携犬子来访。”

    说话中,杨友水暗自往门房衣袖中放了一串五铢钱。

    门房皱了皱眉,将五铢钱退还到杨友水手中,恭敬地道:“还请老兄稍等片刻,我进去通报一下。”

    杨友水脸色略带诧异,道:“那就有劳小哥了。”

    杨頔在后面把父亲和门房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摇了摇头,这年头,还有不要钱的门房?

    不一会儿,门房快步走到侧门口,道:“二位,跟我来,里面请!”

    进入府内,杨頔感觉整个刺史府大而不奢,府里小道都是用青砖铺就而成,小道旁说不上名来的花草树木林林总总,周围奇山异石随处可见。

    杨頔甚至发现,有不少苍天古树,其树干怕是要四五个人才能抱圆。

    待到正厅门口,只见一个穿着浅绯色官袍,年约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快步上前,道:“哈哈,杨老板好久不见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杨友水见薛胄迎来,连忙拉着杨頔,一同躬身行礼道:”草民杨友水(杨頔),拜见刺史大人。”

    “杨老板不必多礼,这不是正式场合嘛,我也刚刚从府衙回来,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呢。”薛胄笑呵呵地双手托起杨友水父子道。

    “那倒是草民叨扰了,还望刺薛大人海涵!”杨友水欲再次躬身行礼道。

    “哎呀,杨老板为何如此多礼,你我在这湘州共事这么久,我每年都要靠杨老板的税钱养活一大帮子人,你在这样多礼,可就折煞我了。”薛胄打趣道。

    薛胄此话一出,杨友水的神情倒是放松了不好。

    杨頔却在心里暗骂道:艹,吸血鬼,吗的,那可将来都是我的钱!

    杨頔自薛胄出来就暗自打量着,此人皮肤保养得很好,虽然脸上有不少岁月的痕迹,但看起来不过四十来岁,举手投足一股儒雅豪迈之风,让人感觉很舒服。

    虽然书生气浓重,却偏偏此人骨架甚大,手指不像一般文人一般纤柔细嫩,而且中间也有些许老茧,只怕这个刺史大人,不仅能文,而且还练武,关陇世家果然是名不虚传!

    杨頔在观察薛胄时,薛胄也在留意杨頔,见杨頔生的眉清目秀、英气逼人,一双无所畏惧地眼神充满着生机与挑战,笑道:“杨老板生了个好儿子啊,后继有人啊!”

    “薛大人谬赞,我儿成天淘气捣蛋,不成大器!”杨友水实话实说地道。

    “唉,捣蛋的男孩,将来才可能会有大出息的呢!”薛胄一罢手,笑问道:“还不知,杨老板此来,所为何事?”

    杨友水想了想,道:“十来年前,我府上来了三位师傅,我让他们负责教导我儿学术和武艺,不想,近来有人去浏阳县衙,举报我杨府窝藏逃犯。”

    “我思前想后,觉得一来三人来我府上多年,我们多少有些情谊;二来,当年战乱,我杨府上下确实不知此三人身份。所以还请薛大人明鉴,为草民主持公道。”

    闻言,薛胄目光如炬,直盯着杨友水道:“这三人可是当年江南叛乱的漏网之鱼?叫什么名字?”

    “是的,他们叫刘元进、朱燮、管崇。”杨友水咬牙道。

    闻言,薛胄皱了皱眉,不在说话。

    半晌,乃道:“举报人是谁?”

    “听人说长得白白净净地,头束青巾,穿着普通书生的衣服,打着补丁,举止投足中,都透露着贵族优雅气质,再具体的就不知道了。”杨友水如是道。

    “书生?杨老板可确定不是自家人通风报信?”薛胄问道。

    “应该不可能,要告,当年早告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说明府里人根本就没人发现这回事。”杨友水分析道。

    “此三人人品如何?”薛胄问道。

    “还行,一看就是有本事、为人处世有原则的江湖性情中人。”杨友水答道。

    “那近来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比如生意上?生活上?”薛胄再问道。

    杨友水仔细想了想,道:“没有。”

    “呃。。”杨頔想起了哪天跟萧铣、张绣一群人打架的事,可他从小就淘气捣蛋,打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故杨頔没往下说。

    可薛胄听到杨頔的声音,立马来了兴趣,问道:“杨公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的。”

    杨頔望了望父亲,见父亲也傻愣愣地望着自己,转而绕绕头,不好意思地道:“早几天刚和张绣、萧铣一群人打了一架。”

    杨頔又补充道:“张绣就是湘州城的混混头子,他叫萧铣为大哥。”

    闻言,薛胄冷笑道:“举报人肯定就是萧铣!”

    杨友水惊问道:“大人,为何如此肯定!”

    “这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开皇七年,西梁被灭,这萧铣没随着萧氏皇族迁往关中,而是继续留在这荆湘故地。”

    “如今,萧氏一族靠着联姻和其族人出色的文学,在朝堂上慢慢有了说话的地位,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地力量,现当今太子妃——萧美娘就是萧氏一族的嫡女。”

    “而这萧铣,表面上是一个替人抄书、照顾病母的孝子,实际上却是在韬光养晦,靠着西梁遗老遗少的支持,暗地里拉帮结派、走私赚钱,已然成为地方势力的龙头老大。”

    “这些年,我一直觉得湘州的财政数目不对劲,政策执行不下去,就怀疑是兰陵萧氏在搞鬼,而这萧铣就是萧氏一族在故地的代言人,但苦于抓不到他们的把柄。”

    薛胄咬牙切齿地道。

    “绍玄,来客人啦!?”

    正说话间,一声浑厚地声音自远及近,一个中年壮汉带着一个铁塔般的男子,正踏步前来,踩得地板砰砰直响。

    杨頔闻声抬头,中年壮汉年约四十五上下,铁塔壮汉年约十五、六岁上下,两人都身着武将便服。

    那铁塔壮汉身高八尺有余,膨胀的胸膛、比数杆还粗的四肢、劲爆地肌肉、提着一柄比他人更加大硕大无比的开山巨斧,让人不会去质疑他的实力,好一个真猛将兄!

    薛胄快步迎上去,笑道:“上大将军,公子,你们来了。”

第9章 杨頔拜师() 
杨頔初见二人,立马就陷入了联想。

    这中年壮汉,面色刚毅、不怒而自威,浑身散发出沉稳而磅礴的气势,有大将之风。

    像谁呢?像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乐进。

    这铁塔般的壮汉,虽然年轻,但看上去长得比较着急,浑身散发着豪气,应该是个猛将兄。

    像谁呢?像水浒传的“黑旋风”李逵。

    不对,他应该比李逵的脑子要好使。

    像关羽,对像关羽。

    都是那么的高大、强壮,都是那么的义薄云天、有勇有谋。不同的是这家伙是用大斧子的,关二爷是耍大刀的。

    “杨頔,杨頔,你在看什么?还不快快见礼?”

    杨友水在二人还没站住就急忙见礼了,见儿子痴痴地望着上大将军父子,还张着嘴,舌头轻舔着嘴唇,杨友水就叫苦不迭。

    如此失礼,万一惹人家不高兴了,挨顿打都是轻的。

    “啊!?”杨頔终于回过神来,见父亲一脸焦急地向自己打着眼示,而薛胄、刘仁恩父子正略带疑惑地望着自己,杨頔略有些尴尬,急忙见礼道:“浏阳杨頔,拜见上大将军、公子。”

    此时气氛略有些尴尬,刘仁恩并不答话,只是直勾勾地望着杨頔。

    见此,薛胄打圆场道:“哈哈,周老弟啊,此子果然异于常人,寻常百姓见到上大将军父子,莫不是规规矩矩,更有甚者,战战栗栗、汗如雨下。”

    “年少者无畏罢了!”杨友水作揖道。

    “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杨頔忽然想到三国时期钟会的典故(真实性存疑),脱口道。

    此语一出,众人皆惊。

    趁此良机,杨頔壮胆下跪拜道:“杨頔拜见二位师父。”

    杨友水见儿子如此莽撞,心里着实为儿子捏了把汗,哪有这样拜师的道理?

    “你既然要拜师,想学什么?还有,天下哪里有同时拜两位师父的道理?”薛胄问道。

    “徒儿想学万人敌!”杨頔跪立道。

    “万人敌?何为万人敌?”刘仁恩突然抢过话头,问道。

    “外能驰骋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内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使兵令行禁止,挥之如臂;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谓之万人敌!”杨頔此时如神灵附体一般,手舞足蹈、口沫横飞地道。

    闻言,薛胄脸上仿佛笑开了花一般,道:“呵呵,可是我自己并没有万人敌的本事呀!”

    “薛刺史的贤明和智慧在晚辈还未出生时,便已世人皆知,而刘大将军的英勇神武、百战百胜之名也已载入史册,结合二位师父之大才岂非万人敌?所以,我才要拜两位师父呀!”杨頔狡黠地笑道。

    “此子口才之伶俐,思维之敏捷,生平罕见,你这个徒弟,为师收了!”薛胄赞道。

    闻言,杨頔直虽然幻想了无数次,但正听到这个答案,也是直接愣了。

    收了?薛胄收我为徒了!?

    文城郡公、湘州刺史薛胄收我为徒了?

    哇哈哈哈哈哈!

    中州刺史啊,从三品!

    还踏马是个郡公家族!

    娘希匹,一个师父,半个老子。

    以后咱也是高干子弟啦!

    哇哈哈哈哈哈!

    刘仁恩似乎对杨頔的说辞不感兴趣,径自问道:“你可会骑马?”

    杨頔傻愣愣地摇了摇头,还沉浸在刚刚的喜悦中。

    刘仁恩也不多说,直接对儿子刘感道:“去牵我马来!”

    “诺!”

    很快,刘感就牵着一匹通体为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