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代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要代隋-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叔慎淡淡地问道:“隋军最近有什么消息,汉口那边如何了。”

    管家道:“听说贼帅杨素自率主力与伪秦王杨俊会师汉口,堵死了陈将军驰援建康的路。另一部,由大将刘仁恩率领,统军三万已经向湘州方向杀来。”

    陈叔慎勾了勾嘴,叹道:“该来的,还是会来。”

    最近,也不全是坏消息。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遂兴侯陈正理接到湘州告急的文书后,正星夜整军前来助战。有了这数万援军,陈叔慎心安了不少,守住湘州的把握又多了几成。湘州自古就是荆湘重镇,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汉长沙郡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不管是南下岭南,还是东进建康,湘州都是必经之地,自两汉以来又是荆州重镇,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天色冷硬得像是铁块,空气呈现淡淡如烟迷蒙的铁灰色。头顶如山峰辽阔高大的云山压迫得人几乎无法呼吸,每一个人都像是缺了水的鱼儿,大口大口地吞食着冷硬闷湿的空气。隋军先锋庞晖率领数百骑奔驰在官道上,“快点,快点,再快点。大将军让咱们做先锋,咱们可不能坠了大将军的脸。加快速度,赶到湘州城下给这些江南娘们一点颜色看看!”

    “快点,别掉队。说你呢!磨蹭什么,跟上队伍,保持队形!大伙不想空手而回就跟老子加快速度,湘州肯定还处于慌乱之中,没准咱们能逼降这些娘炮。陛下为这次南征下了大功夫,又有高大人监军,没人敢贪底下的军功,要是这次不加把劲,以后就没功名可取了!”庞晖一边嚷嚷着给队伍打劲,一边往官道上吐了口浓痰。“呸!什么鬼天气,让人好不舒畅。”

    湘州城头,陈叔慎倚着城垛,手扶军旗,一身将袍大铠,金光闪闪,左右军士正四处忙活,陈叔慎充耳不闻,注视着前方问道:“敌军来了没?有多少人?”

    长史司马睿回答道:“回王爷话,据哨骑探报,敌军约数百骑,应该是先锋,旗号是庞。”

    陈叔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未几,“都安排好了吗?”“一切准备就绪”“嗯。”陈叔慎满意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双目汇成一道精光,配合着他英俊的面孔,竟有几分诡异。

    这司马睿是陈叔慎刚派到湘州当刺史认识的,字元仲。此人是本地望族出身,祖上是东晋皇室旁支,其人精通律令,擅长谋划,凡经他手的事,莫不是井井有条,加上年龄与陈叔慎相仿,两人一拍即合,陈叔慎便表举其为自己的长史,倚之为臂膀。

    湘州城的轮廓渐渐清楚了,“吁”庞晖下令停止前进,庞晖带马向前几步,瞭望着这座湘州城。他有种不祥地预感,湘州城太安静了。正当庞晖思考要不要前去探寻一番,亲兵眼尖,大声道:“将军,看,有个文士打着白旗过来了。”

    庞晖蓦然一瞥,只见一个瘦弱的文士身穿白袍,头带进贤冠,手持白旗,不快不慢的向己方奔来。“来者止步!”亲兵正欲阻拦,庞晖挥了挥手,径自向前问道:“天兵到此,何不缚身束手,扫榻相迎,汝来此何干?”

    来人不慌不忙,下马之后先整了整衣冠,然后向庞晖抱拳施礼道:“小可湘州长史司马元仲,拜见将军。此来奉岳阳王、湘州刺史令,今天兵到此,刺史自知力所不及,不愿行那螳臂当车之事,特来向将军请降,以免我湘州百姓受刀兵之苦。”

    庞晖突然冷笑道:“你莫不是当我是傻子?湘州城至今不见开门放桥相迎,城周围一个鬼影都见不着,投降诚意何在?”

    司马睿淡淡地笑道:“将军有所不知,湘州乃重镇,城里不光是我家王爷坐镇,还有世代居住的豪门望族以及陈国死忠。我家王爷欲行那刘禅之事,也苦于没有谯周相引,于是只好派在下前来与将军商洽,望将军慎之。”

    庞晖仿佛若有所思,又问道:“你家王爷准备如何投降?”司马睿正色道:“王爷慕隋久矣,在听闻戚昕战败,陈慧纪被围后,便知道大陈亡国在即,事先已经暗自结交了一批仰慕天兵到来的世家和武将。但现在湘州城内仍有一半的人心向南陈,王爷举义旗怕反为贼党所弑,今与将军相约,只待将军大军一到,便冒死打开城门以迎王师,王师所过之处自然是水到渠成,湘州城即日可下。先前防备王师之举,纯属做给城里有些人看的,将军莫怪。”

    庞晖骤然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待拿下湘州后,我立即为你家王爷请功!”司马睿微微一笑,伸手从衣裳里拿出一支号角。

    “唔~~唔~~”只见湘州城吊桥绳索被突然斩断,吊桥轰然落地,城门正缓缓而开。庞晖见此,转身从亲兵手中拿过长槊,高举大呼道:“功名但在马上取,众儿郎随我冲!”

    早已蓄势待发的数百铁骑有如离弦弓箭一般,飞驰着冲向湘州城,队形也由行军队列慢慢转换成了雁型阵,以庞晖为箭头,右两翼向后梯次排列,远远望去有如箭矢,任何敢于阻挡在铁骑前的,都将会被碾成粉末。

    当隋军冲入城门后,庞晖立马发现了不对——瓮城城门是关着的。突然一声哨响,数以千计的弓箭手涌现在城墙上,陈叔慎身着黄金甲出现在城楼,隔着数十步远,庞晖都能感觉到陈叔慎的得意。

第132章 湘州之战(中)() 
庞晖暗叫声不好,向后大呼道:“传令!后队变前队,撤出去!”众亲兵忙大声复述:“将军有令!后队变前队,撤!”可匆忙间城门只有那么宽,后队不知前方有变,仍一个劲的往前冲,而靠近城门的隋军将士本能的往城外跑,顿时把3丈宽的城门挤得水泄不通。

    陈叔慎冷笑道:“哼,想走?脑袋留下来!”随着陈叔慎的一声令下,城墙上顿时箭如雨发,檑木,滚石,火油顷刻直下,隋军将士一片混乱,有的目睹同伴惨死在眼前,发了疯似的乱冲乱撞;有的胆小鬼见一时冲不出去,干脆躲在马匹,尸体下;还有少部分悍勇者张弓搭箭与陈军对射,奈何对方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而且这样的悍勇之士并不多,稀稀落落的弓箭并不能给城墙上的陈军弓箭手以实质性的威胁。

    庞晖见部下惨死,自己也在亲兵的保护下险象环生,顿足捶胸,怒道:“司马小儿何在?把他的脑袋给本将砍下来!”众亲兵四下寻找,哪还有司马元仲的身影。众人只好护着庞晖一路刀劈马踏,冲向城门。隋军士兵见主将抛弃军队,率先逃命,顿时仅剩的士气也散得一干二净,纷纷下跪请降。

    众亲兵护着庞晖好不容易冲出城门,或许是刚刚密集而乌黑的箭矢让庞晖有些不习惯外面的明亮,庞晖定了定神,仔细看到。“嘶!”好家伙,城门外数十步远排着一个整整齐齐的步兵方阵,领头的不正是庞晖恨得咬牙切齿的司马元仲?司马元仲带动坐骑向前数步,拱手道:“将军别来无恙啊!”

    庞晖突然觉得眼睛发黑,头晕目眩,“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老血,栽倒在坐骑下。。。。。。脑袋着地良久,庞晖仿佛听到一句“把这些俘虏的隋军全部斩首,把庞晖的脑袋给本王挂到旗杆上去!”

    湘州城数十里外,隋军大营,中军大帐一片灯火通明。刘仁恩一脸严肃的端坐在帅案后,一手持着地图,一手扶着膝,行军长史薛胄静静地侍立在一旁。

    半响,刘仁恩首先开口:”陈叔慎一意抗拒天兵,现已把俘虏的我军将士全部枭兽,庞晖的脑袋被立在了城门旗杆上。长史以为,如何是好?”良久不发声,刘仁恩觉得喉咙有些涩。

    薛胄抿了抿嘴,缓缓道:”陈叔慎虽略有谋略,然湘州兵微将寡,不足虑。在下担心的是会不会有援军?”

    刘仁恩点了点头,道:”本将已经收到可靠情报,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遂兴侯陈正理正星夜率军驰援湘州。”“焦喜岭是通往湘州的必经之地。”刘仁恩指了指地图道。

    薛胄眼睛一亮,“那将军的意思是?”“我意,围点打援,把陈军在荆湘的主力一窝端了!”刘仁恩霍的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盯着薛胄道:”别将庞晖在诱1奸陈军主力战役中力战而亡。”

    ”善!”

    刘仁恩与薛胄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湘州城头,陈叔慎注视着城下耀武扬威的隋军将士一言不发。城下隋军主将刘仁恩单骑至离城门百步外,大声呼道:“城里的鼠辈听着,大隋皇帝陛下吊民伐罪,解民于倒悬,何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陈叔慎未知可否,仍一言不发。刘仁恩见城头久不予回应,向后挥一挥手,数十名隋军士兵出阵辱骂道:“陈叔慎狗贼,今爷爷到此一游,何不出城授首!”

    “听说岳阳王之妻貌若天仙,何不让嫂嫂出来见一见弟兄们?哈哈~哈哈!”

    “小儿门听着,爷爷今天心情不好,快快开门让爷爷进去乐呵乐呵,如若不然,城破之日鸡犬不留!”隋军见城头仍不为所动,届时大怒。纷纷操着各地家乡口音,用尽下流,污秽之词对城里女眷百般问候。有的士兵干脆弃甲曳兵,席地而坐,还有的则脱下自己的裤子,用自己的“一柱擎天”对准城头极尽羞辱。

    陈叔慎的脸色渐渐有些难看,未几,拍垛大怒道:“欺人太甚!”

    司马睿见此,赶紧上前劝道:“王爷切莫因此动怒,隋军怕是想激怒王爷出城迎战。我军虽小胜一场,但敌军未伤筋骨。况我军久不惜战阵,野战绝对不是这些蛮子的对手。王爷还是回府休息把,这里交给在下,隋军一时半会攻不进来的。”

    陈叔慎狠狠道:“援军现在何处?”一旁侍立的小校赶紧上前道:“回王爷话,昨日快马传来,三路援军已经汇集成一路,离湘州还有数日路程。”

    “也罢,孤暂且回府休息,量隋军也攻不进来。”说完,陈叔慎立马转身回府,这城头他是一刻也待不下去,生怕自己一怒之下做出让全城后悔之举。自己从小锦衣玉食,阿谀奉承之词听惯了,几时听过这些下流污秽之词。“蛮子就是蛮子!”陈叔慎边走边道。

    数日后,通往湘州的焦喜岭上,陈军旗帜,甲仗散落满地,一队队俘虏垂头丧气的被隋军将士用绳索成排捆绑着,代表着中军威严的陈军帅旗残破不堪,旗尖上挂着一颗血淋淋地人头,定睛一看,不正是衡阳太守樊通。

    此时,隋大将军刘仁恩正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身边大小将校及文书正极尽阿谀之词的夸赞着大将军的神机妙算,决胜于千里之外,刘仁恩马前跪着颤颤巍巍的陈援军主将武州刺史邬居业、遂兴侯陈正理,两人磕头如捣蒜,称自己不该抗拒天兵,逆天下之大势,与大将军作对,只求大将军有好生之德,饶其一条狗命。

    听够了手下的赞美和对手的求饶,满过大将军指点江山的瘾后,刘仁恩挥了挥手,令手下把敌将带走,转头豪气地对薛胄说道:“现在湘州已是孤城一座,荆湘之地旦夕可下!”

    薛胄在马背上拱了拱手,道:“在下先恭喜大将军又添新功,托大将军洪福,此役我军阵亡1500余人,轻伤3000余人,重伤800余人,俘敌自主将以下将校28人,文吏7人,将士共计2万6千余人,阵斩敌军主将樊通,斩首共计9千余人!”“另有陈军后队千余人见势不妙,四散而逃。”薛胄补充道。

    “惊弓之鸟,量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正好把恐慌给本将带到湘州城里去。”刘仁恩罢了罢手道。“传令!全军火速向湘州开拔!”

第133章 湘州之战(下)() 
“惊弓之鸟,量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正好把恐慌给本将带到湘州城里去。”刘仁恩罢了罢手道。“传令!全军火速向湘州开拔!”

    。。。。。。。。。。。。。。

    湘州城头,陈叔慎倚靠在城垛上,看着城外旗杆上樊通那死不瞑目的人头,邬居业、陈正理被隋军押解着,正垂头丧气的跪在阵前,陈叔慎直感到双腿乏力,站都站不稳。

    数日来,隋军每天都来骂阵,言语粗秽之极,自己图耳根子清静,平日里,自己大多在府上听手下的汇报,同时下令,任何人不得妄言出战,违令者斩。司马睿又是个极其谨慎的主,虽有心发现了隋军人数不过数千,大将刘仁恩不知去向,却也不敢冒然出击,生怕中了敌将的埋伏。而自己又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援军身上,如今援军全军覆没,城里将士因连日来自己下令不准出击,又见援军覆没,士气已经降至冰点,陈叔慎不知道自己拿什么来守城。

    陈叔慎抿了抿发干的嘴唇,问道:“元仲,现在可如何是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