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代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要代隋-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吗的,忘记问他们那个帐篷的姑娘长得好了。”杨延郎正张望着四下皆通明的帐篷,不知道进那个好。

    “唉,不管了,靠运气,一个个撞,不合适咱就不脱裤子!”杨延郎想到便径直朝最近的一个帐篷走去。

    “你干嘛去?”忽然,一个紫色的身影横在杨延郎面前,质问道。

第149章 大义公主() 
杨延郎因酒精作用,反射弧变笨了,差点就撞上去了。稳了稳身子,定睛一看,是白天给自己倒酒的小女孩。

    “小朋友,快回家去,这里不是你该呆的地方。”说完,杨延郎便准备绕过小女孩。

    岂料,小女孩再次横在杨延郎身前,挺着自己的“飞机场”,抬着下巴,道:“你是不是想去找乐子?我不准!”

    闻言,杨延郎有些哭笑不得,道:“你不准?你谁啊?”

    小女孩把下巴斜向上抬着,娇声道:“我是草原上的明珠,未来草原上的主人,阿史那部嫡系,启民可汗的孙女,阿史那云是也!”

    “哦,名头很长,很吓人,但对我没用。”杨延郎轻轻推开阿史那云,待越过她的身子,忽然停下来,促狭着道:“十年后,我或许会对你感兴趣!”

    待杨延郎走了几步,阿史那云转身,伸出小手,递过来一个东西,撇着嘴道:“喂,这个给你,注意卫生!”

    杨延郎诧异地接过来,一看,是BY套,意味深长地冲着小女孩一笑,然后转身摇了摇铃铛,翻进了一个帐篷。

    阿史那云目视着杨延郎的背影,目光坚定,撅了撅嘴,低声道:“要嫁就嫁杨延郎!”

    清晨,旭日东升,照耀着这片绿油油的草原大地。早起的牧民正在给自己牲畜喂食,一群孩子撒丫着在草地上奔跑,一些突厥女孩则蹲在草地上,迎着阳光,享受着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

    杨延郎延知道阳光穿透帷帐,烧得自己光溜溜的大屁屁滚烫滚烫的才不情愿的起来,怀里的妇人此时还睡得跟头猪一样,一双干惯了活的大手紧紧地勒着杨延郎的脖子,从妇人此时还流露出的笑容,表面昨晚杨延郎没让她失望。

    杨延郎轻轻地抽离身子,穿好衣裳,走出帐篷,懒懒地伸了个懒腰。

    “哎呀,奶奶的,寡妇还真是可怕,宝宝的铁杖都要给磨成针了!”杨延郎心里暗暗想道。这个少妇是年初才死的男人,八九个月没被男人碰了。

    正当杨延郎正在稍微活动下筋骨的时候,冷不丁旁边传来一句揶揄声:“怎么样,昨晚没被榨干吧,还能走路不?”

    杨延郎转头视之,是韦云起。杨延郎装模作样的笑着点评道:“除了皮肤松弛了一点,有些赘肉,其它都不错,弹性十足!”

    “怎么样,韦通事,昨晚有没有和公主殿下来点什么?”杨延郎反将一军道。

    “正经点,仔细你的舌头!”韦云起勃然变色,正色道:“昨晚我与公主殿下联络了,公主殿下跟我交代了最近突厥的形式。如今,启民可汗沉迷酒色,身子大不如从前,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草原上基本形同一片散沙,若发生矛盾,我大隋顷刻可以直达阴山。只是启民可汗的三个小狼崽不容小视,这三兄弟团结一心,而且雄心勃勃,一直想整合草原各部,将来只怕是我大隋的一大威胁。”

    杨延郎点点头,赞同道:“是的,尤其是哪个三王子,阿史那咄苾,此人野心勃勃,一心觊觎我中原,不过现在突厥实力不够,各部之间只是名义上奉启民为大可汗,他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杨延郎话音刚落,突地化风,猥琐地朝韦云起笑了笑,道:“韦通事有没有一睹公主殿下的芳容?听她的声音,都听得我直痒痒的!”

    “你呀,净胡说些什么!你知道突厥的可贺敦为什么都是以面纱遮脸么?”韦云起淡淡地道。

    “为啥?怕别人惦记?”杨延郎随意道。

    “突厥有个习俗,一家之主死了,他的儿子或兄弟都可以继承他的位置,除了生母,其它原本属于上一代家主的一切,包括后妈、嫂嫂,他都是必须要娶的!这是因为突厥人结婚,女方的嫁妆往往是成群的牛羊和奴隶,如果你不娶她们,她们就会带着各自的牛羊、奴隶回原部落,这对于自己的部落来说,是一大损失。”

    “至于突厥的可汗和可贺敦规矩就更多了,我就提一项,一个人要想成为可汗,必须让一个力士用绳子把这人勒到窒息,处于一种将死未死的状态,挺过去了就是可汗,没挺过去,那就是长生天觉得此人不行。突厥人据传在这种状态下,这位新可汗可以看到未来,看到自己能活多久。”

    “而每一位老可汗的死亡,可贺敦都需要为丈夫祈祷三日,并且用刀在脸上划一道长长的口子,以示对丈夫的念念不忘。有的可贺敦历经了几任可汗,甚至要在脸上画三四道口子,女人天生爱美,所以久而久之,带着面纱以示人,变成了突厥可贺敦的传统。”韦云起面色凝重的侃侃而谈道。

    “听你说的有些沉重似的,让我自然想到了前朝的大义公主。”杨延郎涩涩地道。

    韦云起横了杨延郎一眼,边向远方走,边唱道:“还是叫她千金公主吧!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杨延郎默然无语,这千金公主是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历经了三位突厥可汗。

    公元579年,突厥佗钵可汗求亲北周,千金公主远嫁塞外。然后没过多久,佗钵可汗病死,其子阿史那摄图继位,号沙钵略可汗。

    在隋杨代周后,千金公主的父亲赵王宇文招起兵反对杨坚,兵败,被诛灭九族。噩耗传道突厥,千金公主悲痛欲绝,于是怂恿沙钵略可汗出兵入侵中原。沙钵略可汗也觉得大隋新立,内部不稳,人心惶惶,便举兵40W,大举入侵隋朝。

第150章 出征() 
可是突厥内部却是被长孙晟的反间计所累,叔侄兄弟相攻,沙钵略可汗腹背受敌,举步维艰。此时,大隋初创,百废待兴,隋文帝杨坚并不想把国力耗在连年的征战上,于是与突厥讲和,收千金公主为养女,改封号为大义公主,赐姓杨。并以嫁妆的名义,赠给突厥大量的金银财宝,并且开市,满足牧民日常所需,此后突厥与大隋相安和好,互通有无。

    公元587年,沙钵略病死,其子即位,号都蓝可汗。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为表恩宠,进一步拉拢大义公主,隋文帝杨坚将陈后主陈叔宝一面华贵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一时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动之下,她信手挥笔在屏风上提了一首诗,也就是韦云起唱的这首。

    此诗文笔上佳,表达了多年来远嫁异国他乡、身怀国仇家恨的情感。然此诗流传到了杨坚的耳朵里,却是让其大怒,觉得大义公主念念不忘故国,是大隋的隐患,于是下决心除掉大义公主这个隐患。。。。。

    公元593年,长孙晟设计,派间谍杨钦装扮成流浪汉,一路流浪到突厥,便四下声言:自己是大义公主的姑母西河公主派来的心腹,西河公主与丈夫彭国公刘昶打算与突厥联合发兵,灭隋复国。报仇心切的大义公主信以为真,并说服都蓝可汗同意发兵。

    然后,长孙晟亲身前往突厥捉拿杨钦,大庭广众,对质之下,虽然都蓝可汗拒不承认,大义公主也怒骂隋使,但此时大隋国力强盛,携一统中国之势,威压突厥,加上长孙晟多年游走于突厥,与众多突厥贵族关系良好,特别是当时的突利可汗(现启民可汗)一边倒的给长孙晟助威。

    都蓝可汗顶不住压力,最后还是让长孙晟带走了杨钦,并训斥了大义公主一顿。此举让都蓝可汗在各部的威信大降,其大可汗的地位岌岌可危,隋文帝杨坚便借机下诏废除了大义公主的公主封号。

    此举等于直接断了隋朝对突厥的援助,原本两国交好的前提是公主每年由大隋提供的大笔岁子钱,这些岁子钱是可贺敦地位的象征,也是维系各部安稳的手段,如今岁子钱的来源断了,千金公主在草原上的地位直线下滑,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接着,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争取隋朝的支持,谋夺大可汗之位,偷偷向大隋求婚。隋文帝派人告诉来使:“只要他杀了千金公主。隋朝立即许婚’。

    恰好,千金公主由于有了几任丈夫,多是利益关系,寂寞、郁闷之下与一个叫安遂迦的小官慢慢好上了。

    此事被突利可汗得知,大喜,派人四处散布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私通的消息,牧民得知大哗,草原上一时议论纷纷。因为突厥一向禁止通jian,千金公主所为,已成死罪。公元596年,都蓝可汗得到安遂迦的供词,再加上突利可汗等人的挑唆和鼓噪,不由大怒,他冲入牙帐,一剑将千金公主刺死,时年33岁。

    而现在的义成公主表面上看上去贵为大可汗的可贺敦,是突厥的国母。然突厥可汗更换频繁,阿史那部之间也分为众多派系,相争不断,当突厥的可贺敦,可不必当大隋的皇后来的轻松。

    她一面肩负着促进两边友好交流,互通有无的责任,又背负着秘密监视突厥、制衡突厥的重担,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不停地周旋其中,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中原自古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然而,她们的出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从出生开始享受的各种优质资源,都变成了她们各自必须肩扛的责任。大多数世家、皇家女不过是联系家族、国家之间的纽带而已,她们大多数生来就是工具,甚至不曾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和疼爱。

    杨延郎忽然觉得有些佩服这些和亲的公主,远到王昭君,近到千金公主、义成公主,她们恪尽职守,把瑰丽的青春献给了陌生的可汗,也献给了国家的“靖边事业”。这些个可怜的少女,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忽然变成了史书中一道诡秘的幽灵,尽管没人刻意关心她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但历史的记载却时常浮现出她们“救世主”般的身影。虽然这并非她们的本意,她们开始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她们都遵从了自己的本心,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做到了她们应该做的。

    三日后,韦云起将两万突厥狼骑分为四营,由部落首领率领,又将四营分为二十队,每队千人,由各自的部落的勇士和头目率领,排成整齐的前进方阵,奔驰在绿油油地大草原上。

    突厥军队基层编制极其散乱,没有明确的制度标识,这来源于其游牧的生存性质,多是以帐、幢为单位。

    其王公亲王级别的谓之叶护,相当于中原的王爷;阿史那嫡系子弟谓之特勤,权力可大可小;别部领兵者谓之设,相当于中原的大州总管;其手下大官屈律级,次阿波,次颔利发、吐屯,次俟斤,皆为首领之意,相当于中原的州、郡、县等地区的掌柜;吐屯相当于掌管一郡的民政大吏,类似于中原的知府。伯克,通常为贵族,将军。梅禄为总管。

    突厥军队本部称为虎师,又号“金狼军”,近亲部落为豹师,仆从部落为鹰师。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韦大人有令,各营之间保持一里的间距,不得掉队,闻鼓而行,听角而止,无令而脱离大队者,斩!随意奔驰者,斩!大声喧哗者,斩!”

第151章 杀人立威() 
十几个朔方军士兵为一小队,奔驰在队伍行进的两边,不断重复、强调着来自中军的命令。

    薛献指着眼前这支噪杂声四起,队形散乱的突厥狼骑,撇嘴道:“这哪像是一支军队,咱中原的百姓赶集才这样!”

    “韦通事,这些牧民们平时散漫成性,自由自在惯了,如今突然如此严谨的约束他们,会不会激起众怒?”杨延郎望着隐隐有乱象发生,行进队伍噪杂声越来越大的突厥队伍,担忧道。

    “我倒希望有人敢闹事,我正好拿他开刀,以儆效尤!”韦云起冷冷地回道。

    “这些个突厥人,打起仗来,无组织无纪律,胜则一窝蜂全上,败则四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