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奇幻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奇幻人生-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还是有山体掩护的优势,就算箭矢没了,在山上伐木取石,随手一扔,缓缓滚下山去就能砸死一堆人。

    一却事情都在计划中顺利进行,似乎看起来前景非常光明。

    又过了一天,顶住东军的又一阵猛扑之后,邓当成功的在白龙洞边稳住跟脚,西线最受敌军进攻,也因此张辽不得不再派人增援,这才让邓当站稳跟脚。

    张辽稳坐高处,找到一处略微靠外的平台,从此处能纵观全局,往下一看,攻山大军一大堆,黑黑压压的如同蚂蚁一般,人马快速朝山上移动过来。东郡的整个队型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足见也不是精锐。

    不多时,一声令下,山下东军冲杀而来。

    在百步之外射住阵角,弓箭手持续压制江东军。

    邓当军中无弓箭,却也不慌,见敌军越来越近了,已经快到跟前,令旗一挥,大吼道:“听我号令,投石!”

    刷刷刷,从半山腰上不断滚下许多人头大的石块和半人粗的巨木,随着山体往下滚动,速度不快却力道十足,文聘军被吓得屁滚尿流,不少军卒当场就往后跑,人挤人,更加乱了,文聘手持马鞭,在后方连连镇压士气,“不准乱,不准乱,给我冲上去!”

    文聘又组建军法营,手持明晃晃的大刀,谁若敢退,便一刀砍了,文聘军士兵被文聘如此镇压,不得不咬牙再往上冲。

    而事实证明文聘的做法是正确的,山石与山木这些东西,毕竟不比弓箭来的迅速,从山上缓缓滚下,越滚越快,却只是声势吓人,等到了跟前,想些办法总能躲过去,每每都让邓当大叫一声可惜。

    不仅如此,山石与山木还有劣势,那就是装填速度也慢,每仍一块石头的时间,就够平时射出三支箭了。

    而且,山上虽有山石,开采却不易,没那些机械工具,遇到那些大的石头根本没法,只能从缝隙之中抠出来的小石头,最大的也不过半人大小。

    树木到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形状却不规则,质量也轻,往往只是卡在途中,滚不下去了。

    看着山下的东军像做游戏一样上蹿下跳,躲过石头的撞击,邓当就一阵恨意。

    终究有漏网之鱼,快速冲到了江东军防线之前,然而山体为掩护的优势还在,上山的道路极其狭隘,只容许三四人并肩齐行,等你通过道路一看,山上有千人正虎视眈眈看着你,就如同落入地狱之中。

    再然后,只是咔嚓一刀,上来的东军就人头落地,咕噜噜滚了下去。

    古语有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此理。

    强行登上是不行了,文聘令兵卒停下,再以强弩压阵,连连射箭,山上江东军阵型只是轻微的乱了一下,马上见一队大约近百人的盾牌兵,一手提半人高的盾牌,挡在面前,其他遮掩不住的人也藏在山后,让文聘的弓箭无法奏效。

    其后,在盾手的保护下,马上出一弓箭手。弯弓搭箭,略作反击,山下一时间反应不及,营寨中不少士兵都了流矢。

    这箭矢,还是昨夜文聘退兵后,江东军从战场中收集来的,只有很少一点,现在放箭,也只是示威,并没有要以此杀敌的意思。

    要知道,古代的箭矢也没办法重复使用,往往敌军射出来的箭,必定会在撞击之后有所磨损。箭头是铁,箭杆是木,箭尾是羽,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那准星而设计的,箭头之铁只要稍有磨损,那准星就没法把握,就用不成了。

    而现在,反正是一通示威,也没想着杀敌,箭雨淅淅沥沥地撒下去,也只有极个别运气实在太差的东军中箭,中箭也不深,看似都有的救,迅速被抬下去医救了。

    山上江东军呼喊声连连,虽然没有造成杀伤,但这番箭雨还击,也大出一口恶气,好似在说你有我也有一般。

    文聘见已方弓箭飞矢做用大减,马上令旗又一挥,命令道:“前军撤下,盾手顶上。”

    弓箭手如潮水般后退,同时一批刀盾手顶了上来,来强力突进。

    天空中箭矢如飞,往往是山下往山上射。

    文聘率领的东军好似有些不耐烦了,空中的弩弓忽然密集许多,接着持盾手开始迈着步伐前进。

    还是老路子,不过这次就变了花样,有了盾牌在手,纵然山道狭隘,只够少数人通过,却仍有人冲上来了,冲上来之后,有个盾牌在手,比前次被一刀剁首的杂兵要强得多,身躯缩着,躲在盾牌之后,就紧紧地往前方挤过去,身后也有资源,一大队持盾手正在后方推着他,而不远处的其他兵种,在盾手的保护下,开始冲了上来。

    危急时刻,江东盾兵也持盾用力,要将东军挤下去,全员用力,终究是逼的攻山东军一步踏空,人仰马翻栽倒下去。

    等接触散开之后,才发现挤在中间的兵卒早已没了生息,脸上酱色一片,身上并无刀痕,竟是被活活挤死的。

    刀兵已经不好使了,邓当也极有经验。在看到文聘的变阵之后,就明白他们的想法,回头对边上麾下兵卒大吼道:“长枪队,长矛队准备,替下刀兵。”

第517章 青叟之厉() 
至此以后,长枪兵寻到缝隙之处,仗着长枪戳过去,也能有效制止东军的盾兵攻上来,战局再次凝固。

    估摸着时间到了,差不过三刻钟,不出朱桓所料,山中忽然响起一阵鸣金声,接着在鸣金声的带动下,东军开始退却,如潮水般的缓慢退却。

    邓当明白,到吃饭的功夫了,同时他也明白,立刻就有另外一军轮换来攻,而他随之更换,也立刻调另一批人过来,将眼下这一批人换下去休息。

    军中校尉劝邓当也下去休息休息,邓当看着更高的山上小小的身影,虽看不清楚,他也知道张辽在那,急言道:“主帅都未曾休息,我一部将岂能先歇?领命就是!”校尉只得无奈退去。

    果然,不久之后上下的东军再次来攻,先是弩弓箭矢满天,把邓当所部压制在沟壑或盾牌之下,不能动躺,然后主战部队快速穿过战场,冲向营寨。

    邓当的长枪、长戟兵早就严阵已待,两方就围绕着狭小的上山道口激烈奋战,血迹溅的山道再无昔日美景,惨叫声累累,两军各有伤亡,总体来说是东军更大,山道上全是尸骨,上山更加不易。

    长枪长矛兵威力尽显,不待敌方攀爬进翻进,就在山道边上围成一阵乱捅,盾牌也只有半人高,总能找到空隙,东军哀声惨叫不断,根本没机会发挥他们短身近战能力。加上张辽又派军队参战,山上守方占尽便宜。

    邓当坚守阵地,沉若镇定的指挥士兵挡住敌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因为这里地势并不是很开朗,敌军也不可能取到很大的优势,所以战况一时间也不可能发生大转变。

    此处就是整个攻山战中最紧张的一处了,邓当且能如此据守,其他地方也不会差。

    拼杀了一天,打到最后,两方都是肉博,刺刀见血。

    两军撕杀半响后,东军见无计可施,只得作罢,这处地势险要,别说是东军比江东军多出两万人,就算是再多出五万人,都不见得能攻破此山防线。

    不久之后,山越见一阵强攻取不到便宜,士兵虽然一波又一波往上冲,但又很快的倒下。不由鸣金收兵,大军如潮水缓缓后退,准备再重新组组进攻。

    邓当死死卡住敌军来时路线,中间道路又不宽广,自身损失也不大,反倒是东军损失颇重,仅仅一天时间,就在山道上折损了三千兵马,加上其他各处,东军可谓是损失惨重。

    东军连战不得突破,只能往一边逃走,邓当在其后放肆嘲笑,众军都是如此,目送东军的落荒而逃,大胜而归。

    如此反复,又过了一天,东军再次强行冲山。

    邓当也是按照固定的规格制度防备白龙洞。

    可战了半天,张辽却瞅出问题所在了,感觉不对,急忙问边上田丰道:“军师,你看文聘是否太过拼死了,按理说不该如此才对!”

    田丰也点点头:“确实有些怪异,莫非文聘要将兵马全数赔付在此不成?”

    练箭者必先练眼力,张辽的眼力不错,现在又是登高望远,看着山下文聘大营,却总觉得有些膈应。

    “这几日来东军损失不少,他东军之中怎地还有如此多营寨?”

    “莫非不是五万之数?”田丰也是疑问。

    “暂且不知,他东军攻山,全是分批次前来,也看不好具体数目,但从山下营寨与旗帜来看,好似不止五万之数。”张辽皱眉说道。

    “他刘表难道敢把大军全压在此?”田丰也疑惑,“眼下只是单纯的攻山战,若说他多布营寨旗帜欲诈我等,也没这个道理,他多布大军除了虚张声势,别无他用。而我军本就势弱不出,管他多少兵马,也吓唬不到我军。”

    两人也都是猜测,文聘军全是分批次攻来的,还真看不好具体有多少大军,正说间,忽然后山急报道:“报将军,后山危急,董将军坚守本阵,死伤颇多,请将军速派援军。”

    “什么!”张辽不由大骇,适才说邓当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实际上这称号得给后山董袭处才对,就后山那个位置,就算文聘派十万大军攻击,也得一个一个上,也得一个一个送死,绝无厉害,怎地后山反而危险了。

    张辽也只是愣神片刻,回过神来速速调集兵马支援而去。不仅如此,张辽也亲自去了,请田丰帮忙在中军坐镇,而他亲自率三千兵马驰援后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将后山之军打退。

    又战了一天,各自鸣金收兵,张辽也不敢强追。

    当晚,张辽及众将在帐中无大胜后的喜气扬扬,反倒是个个脸色凝重。

    董袭率先发话了,跪地请罪道:“末将未能守好后山,幸赖将军及时救援,请将军责罚。”

    今日并不是董袭的过错,张辽也脸色凝重,因为他今天看到了惊人一幕,现在还在想着破解之法,将董袭从地上虚扶起来,道:“今日后山之虑,与将军无关,就算某前去守后山,也有此虑,索性董将军来报迅速,才未失后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董袭起身来,咧嘴长嘶道:“今日正是邪门了,那一军竟从青衣江上架舟而至,却能从无路处上山,山涧过隙竟能如履平地,口中能吐飞箭,我军预料未及,才有此败,峨眉山势陡峭,在他军眼中竟毫无阻碍,莫非神人者乎?”

    张辽面色凝重,“我想,我已经知道是何处部队了。”

    田丰也是眉头紧皱,接着话茬道:“如此一来,我军就麻烦了,只能祈求主公能快点到了。”

    两人打哑谜,让帐中其他人听了一头雾水,张辽看着众人,定定吐出三个字来,“青叟兵!”

    众人晓得厉害,不敢再言。

    张辽对董袭道:“我军今日虽守住了后山,但为防叟兵趁夜上山,还请董将军再去后山布防。”

    “自该如此!”董袭应一句,转身去了。

    “其他各部也需小心谨慎,不可怠慢!”张辽小心嘱咐道。

    各将应声,各去布防了。

第518章 天下精兵() 
夜里还能上山?尤其是峨眉山这等陡峭险峻之山?

    别人可能不行,但今日白天遇到的这支军队就未必不行!

    三国之中,各种精锐兵种数不胜数,倒也可以和大伙介绍一番,远近闻名的有:西凉铁骑、白马义从、大戟士、先登死士、并州狼骑、飞熊军、陷阵营、丹阳兵、白耳兵、解烦兵、无当飞军、虎豹骑、敢死兵、元戎弩兵、车下虎士等等。

    太多太多了,大多都泯灭于世。

    前期先不论,就中后期而言,骑兵最强当属曹操的虎豹骑,而山林作战最强当属诸葛亮的无当飞军。

    诸葛亮在征服蜀南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组建了一支劲旅,就名为“无当飞军”,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无当飞军,并如其名,皆身披铁甲,善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团牌辟发,号啸而进,是以“无当”之名。而其能翻山越岭,飞檐走壁,又号为“飞军”。

    无当飞军厉害无比,却不是诸葛亮首创的,其前身为蜀中“青叟兵”,又名“叟兵”。

    叟者,蜀夷之别名也,乃是一个部落称呼,因其崇尚青色故名青叟,因系属氐、羌系统的部落或部族而得名。分布在川东阆中,嘉陵江中游一带。善弩射,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大姓。巴人领袖范目曾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平定关中。

    而到了东汉末,动乱年间,蜀中有马相作乱,自称天子,啸聚山林,众至十余万人,持续做大。此时有一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