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大宋-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想归想,他们不敢说出来,一切凭这个读书人做主。

    四人中富态的出声:“你看我们一人能吃两个还是三个,你拿。”

    徐宝选出来八串,放在火上呼呼扇着烤,顺手拿过一串干豆腐卷,稍稍加热,往上刷了层酱,直接送给四人中那个七、八岁大的孩子。

    顺口问:“点别处摊子的吃食吗?我让他们送过来。”

    “嗯,你看着来。”富态的人颔首。

    “旁边的,煎两碟豆腐,一碟茴香豆,告诉你那边隔一个摊的,凉皮送一碗,记得带四个小碗过来分,你,你过去那边卖咸菜的地方,让他拿干豆腐给拌一盘过来。”

    徐宝安排着,说‘你’的那个是小偷,不用他打伞了,这边有挡雨棚子。

    安排完,徐宝问:“四位喝酒吗?若是喝的话,我建议四位此时不要喝烧酒,太烈,耽误一会儿投宿,不如喝米酒润润口,西市最好的米酒十四文一斤,酒量好的,可以喝些黄酒,寻常黄酒五十文一斤。”

    “一斤黄酒,二斤米酒,还有什么吃食,再上。”十八、九岁的出声。

    “张勇,你打伞去前面拿一份汆丸子,顺便跟他隔一个摊子割半个猪耳朵。”徐宝又叫张勇去拿东西。

    这等卖东西的方式一直有,但通常是在店里,本店没有的东西,可以让帮闲的到外面去买,然后回来吃,需要单独给帮闲的钱。

    甚至是在店里不忙的时候,你坐下来不买店里的东西,专门让人从外面买来吃,用着店里的筷子,吃完你走,店家都不会拦你。

    开封此时期的很多店都允许人白呆着。

    包括你要请客,还想体面,没钱,拿二、三百文定餐,店家可以用银子的器皿给你送到家,不用押金,回头过来取,给你撑足面子。

    所以徐宝一直认为自己那边的人,不用今天看到哪个国家的店如何如何,就要去学、去比,不用,把自己古代的东西学来就足够了。

    包括用刀叉吃饭,那都是古人玩剩下的,最有意思的是流行什么手抓饭,京城开封要饭的都不拿手抓,折个树枝就当筷子了。

    徐宝边烤串边增加自己的荣誉感,谁让咱历史悠久呢,没办法。

    八个肉串送上去时,其他的煎豆腐、茴香豆、汆丸子、凉皮、猪耳朵、拌干豆腐也都摆上了,还有二斤米酒和一斤黄酒,另外赠送的一只茄子。

    四个人确实饿了,几分钟的工夫吃掉一半的东西,看着剩下的一半,显然是不够吃。

    “你再给烤十串,还有茄子也不错,烤两个,哎?你那韭菜也能烤?”十八、九岁的点着菜,突然看到烤架上有韭菜,还有大蒜。

    “嗯哪!五文钱一份韭菜,有二十根。”徐宝介绍。

    “为了多赚钱?”那人又问。

    “没错,要么我送一串儿?先尝,吃饱了下次再来。”徐宝点头。

    “不用,烤一串我端来,还有大蒜,来两串。”对方不好意思总让人白送,点了。

    “那大蒜送你们,大蒜两文一串呢。”徐宝还是送出点东西。

    又过一会儿,四个人吃完,舒服,结账,别人的东西单算,卖烤串的这家得了八十七文。

    等两个小偷把人送到前面住宿的地方,回来徐宝给了他们二十文,卖烤肉的拿下七文,其他几家一两文地扣,卖酒的那个直接扣五文。

    大家都没意见,尤其是卖酒的,正常买一斤黄酒让你饶半碗米酒你也得给。

    把二十文给两个小偷,徐宝问:“送哪家店去了?”

    “南四街第二家客栈,李聋子家,住的上房,四百文一晚的,回头我管他家要钱,说是住三天呢。”一人回答。

    “不用你们要钱,我去,你们去码头,继续找人,需要住宿的,还是往他家领,抽一成,我给你们半成,三晚给你们六十文,我先给。”

    说着话徐宝拿六十文给两个人,两个人这一回就赚八十文。

    现在业务不熟练,以后赚得更多。

    到天黑之前,五个小偷又送来四拨人,有三拨吃了烤肉的,一拨去吃别的,吃完了结好账,徐宝过去要钱,对方很痛快就给出一成的钱,即十分之一。

    晚上雇人收架子,大家收拾利索了,跟着徐宝去南四街第二家客栈李聋子家。

    徐宝径直找到掌柜的,对其说道:“白天我找人向你的客栈送来五拨客人,有四拨入住,你一共赚到了六千七百文,需要给我六百七十文,我收一成利。”

    掌柜的正高兴呢,今天的上房全开出去了,而且还全是三天往上的,听到徐宝的话一愣。

    心下明白,白天确实送来五拨人,有四拨住上了。

    但是……

    “你是谁呀?”掌柜的盯着徐宝,皮笑肉不笑地问。

    然后一扭头,看到张柽,继续那种笑:“原来是张行事啊,摊子那里扫完了?下雨天凉,早些回去,别受了风寒。”

    “走。”徐宝没跟掌柜的说第二个字,转身带着人离开。

    掌柜的看着他们出门离开,冷笑一声:“小崽子,要钱要到我头上了?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哼!”

    “小宝,你别急,知道你把钱垫了,明天一早我把东西堆他门前,我让他开不了门。”张柽跟着出来后劝,他怕这个弟弟一时想不开,再把自己气病了。

    徐宝摇头:“我不生气,是他坏了规矩,大哥不用堆垃圾,他坏的不是官方的规矩,是潜~规则,是江湖规矩,江湖事,江湖了,我自己解决。”

    张柽没听懂潜~规则,但江湖事,江湖了他却懂,他立即紧张起来:“小宝,听大哥的话,你是读书人,让大哥想办法,你好好卖你的东西,用钱,用钱教训他。”

    “大哥放心,我就是那么一说,他或许真是不认识我,明天还是往他家送人,让送的人与他说一声,知道我是谁,然后就好了。”徐宝笑着反过来安慰张柽。

    “还送人?不用了吧?”张柽觉得不应该,难道自己的弟弟傻了?再送也不给你钱啊,看不出来吗?

    “走,回村。”徐宝对张勇和张广说。

    于是三个人半夜回去,徐宝去坟茔地,把自己埋的东西取出来两样,其中一个是头盔,带红外热像仪的头盔。

    他当大头兵的地方矿洞多,夜晚战斗更需要,所以是标配,他要使用,电池的电还充足。

    他其实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比如花钱雇佣闲汉,对方同样要花钱来摆平。

    也可以叫人不把外来的往他家送,让他过几天看看,然后知道就会错了。

    还有的是找徒弟赤石家里,张一回嘴,一个西市的客栈算得了什么?

    但他都不选择,一个是慢,他不愿意等,另一个对方坏的是江湖规矩,这是属于道上的事,小偷把人给你带去,你不给钱,那就按照道上的规矩来,又直接又干脆。

    把头盔装到袋子里,徐宝回去,把鸡和狗又喂一遍,齐爷爷还没回来,估计是嫌下雨路不好走,在镇子里找地方住下了。

    第二天,徐宝又跟着队伍去京城,天还是没晴,半夜的时候停了不到一个小时,然后又是小雨飘上。

    村子里的人如今根本不去想地里的稻子,只要村边的洧水沟不向着村子一面决口就行,水位真太高了,就从另一边挖开,冲田地。

    大家的心思全放在豆制品上,赚钱啊。

    ******

    拉干豆腐的队伍到地方,徐宝不跟着去东市,依旧由张屹去卖,今天便宜的干豆腐也一起来了,但西市卖干豆腐的具体情况他也不管。

    他到了地方就守着西市,让五个人去带人,他溜达着看看卖菜的和卖吃食的。

    他琢磨着怎么让卖菜的也能卖出好价钱,同时考虑晚上如何行动。

第六十章 日落黑天() 
打着伞,徐宝在各个摊子面前溜达。

    路过一个卖韭菜的摊子,看着韭菜皱眉,问:“下雨天怎还割韭菜?”

    卖韭菜的是个老汉,知道徐宝这个人了,答:“雨天卖个好价,你看着韭菜,短,没贴地割,烂根子的就少。”

    徐宝恍然,他真不清楚,他只知道下雨天割韭菜容易烂根子,如杜甫写的《赠卫八处士》,其中有‘夜雨剪春韭’句。

    许多人翻译此句时,是强调主人冒雨,其实真正的不是人淋雨不淋雨的问题,是春天的韭菜那么割,会烂根子。

    韭菜是一茬一茬割的,春天韭菜刚刚长出来,给割烂根子了,重新下种的话,很长时间吃不到韭菜。

    如今听老汉一说,徐宝理解杜甫为何强调夜雨,晚上割韭菜看不清楚,会割得高低不一,那断茬儿的地方溅上泥就烂。

    涨知识了,学到一手,不能小看割韭菜是高割还是低割,这是生存的智慧,往具体了说,涉及到下雨天有没有韭菜吃。

    徐宝不愿意白学,要交学费,他与卖韭菜的老汉说:“老伯,商量个事,有人来看韭菜,你和看的人说,买你一斤韭菜,可以到卖干豆腐的那里少一文钱买一斤干豆腐,用来炒韭菜。”

    “还能炒那东西?”老汉从未吃过韭菜炒干豆腐,或者说是韭菜炒千张,通常是韭菜炒鸡蛋,至于说韭菜炒虾仁、韭菜炒扇贝,老汉不具备那样的经济基础。

    徐宝点头:“能啊,韭菜能炒豆腐,就能炒干豆腐,买你的一斤,就能去那边减一文钱,但只减一斤,成不?”

    老汉一想便想通了,自己卖起韭菜更容易,仔细打量一番徐宝,说道:“你这娃娃有善心呢。”

    “我也是为了卖干豆腐,一会儿干豆腐就不是十文一斤,改成十五文。”徐宝露出一副憨厚的样子解释。

    说完他转身就来到卖干豆腐的地方,对张禾说道:“涨价,十五文,一会儿有人拿着别的菜过来,那菜只要是一斤,咱的干豆腐就卖一斤十四文。”

    “为什么要加钱?”张禾不理解,不是说好为带字的体现价值吗?

    “一个是干豆腐卖便宜了,素鸡变得不值钱;第二个是干豆腐让其他豆腐和豆腐干不好卖了;第三个是赚的钱太少。若是张禾叔你一人卖,十文钱一斤也无所谓,可是你们四个人,我得计算人工成本,就是人多了得赚的多。”

    徐宝说完走了。

    路过卖芹菜的地方,与卖芹菜的说别人买他一斤芹菜,如果愿意做干豆腐炒芹菜,可以到那边便宜一文钱买一斤干豆腐。

    又跑到卖白菜的地方,说有人买一斤菘菜,可以便宜一文买干豆腐。

    然后是卖黄瓜的,这个就不用炒了,拌凉菜,同样一斤对一斤。

    还有卖肉的、卖豆芽的、卖芥菜的、卖竹笋的、卖山药蛋子的等等等等。

    凡是能和干豆腐在一起做成菜的,徐宝全去打招呼。

    卖菜的人感激徐宝,因为可以通过这么吆喝来吸引人买菜,徐宝也没赔,干豆腐更好卖了。

    转了一圈,他回到卖烤肉串的地方,有以前的小偷带人过来吃东西,徐宝看着,然后拿出纸笔,写写画画。

    弄完给张柽送过去,让张柽今天晚上叫村里人帮忙制作,是竹子牌子,每一种三份。

    到时候自己留一份,给小偷一份,再给卖东西的或客栈一份。

    竹牌子就代表了钱,小偷带人过来吃东西,按照吃的多少,小偷把牌子给卖东西的,卖东西的则把同样号码的牌子给小偷。

    一个是证明给过了牌子,留底,一个是拿着牌子跟徐宝结账,徐宝手上的牌子是为了比照用,每同一个标记数字号码的三个牌子没分割开时是有线条连接的,分开的口可以对在一起,线条就是连续的。

    如此一来,一个号码一个数字,别人想要作弊就不可能了,对不上的不算。

    小偷想要制作卖东西人的牌子,而不把自己的牌子给卖东西的,徐宝和卖东西的人去比对就对不上。

    卖东西的人说小偷没给牌子,那么卖东西的人就需要拿出没换给小偷的牌子证明。

    卖东西的要是自己多做一份牌子,竹子的纹理和线条也要做出一样的才行,线条好做,竹子本身的纹理要求就太高了。

    小偷那边也是如此。

    漏洞是卖东西的和小偷联合,因为利润徐宝要拿半成,卖东西的可以给小偷七分,然后双方不交换牌子,小偷多得二分,卖东西的多赚到三分。

    感觉上是很可行,但里面有一个数据问题,平均一段时间内,正常的数据的波动是有规律的,一旦某个时间段的数据差太多,那就是有问题。

    不要以为计算不出来,因为卖吃食和住宿那边的有关联,小偷除非能在两边把数据给均衡了。

    不是徐宝瞧不起小偷,换成他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