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特工:绣衣直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特工:绣衣直指-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太后颇为不屑的说道:“哀家早已说过了,那是探丸郎杀手所为,他们擅长杀人于无形的。”

    伍邵顿了顿回道:“太后容禀,虽然那探丸郎杀手惯于此伎,但众所周知他们通常会借助毒物以达到杀人的目的,但是微臣和诸位医正官带着大廷尉府的一众捕快全面勘查了整个未央宫,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可致大行皇帝中毒的东西,所以微臣们敢断定大行皇帝的驾崩并非他杀。”

    “那么伍太医的结论是什么呢?”窦太后问道。

    伍太医语气坚定回道:“大行皇帝是因病突然驾崩!”

    “哦?”窦太后疑惑的问道:“那又是何病症?”

    伍太医稍微犹豫了下,随后说出了答案:“死因是。。。。。。突发胸痹之症!”

    听到伍太医这样的结论,在场的众人马上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起来。

    这胸痹之症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心脏病突发,从而导致心脏衰竭而死。

    窦太后听后又问道:“伍太医何以得知?”

    伍太医清了清嗓子拱手回道:“太后容禀,微臣们在验看大行皇帝的尸体之时发现脸部和嘴唇发紫,而且手指和脚趾末端变得异常粗大,以微臣数十年行医的经验来看,这些症状都是突发胸痹之症而死的典型症状,而且这不仅是微臣一人的诊断,是整个太医院全体医正官共同确定的。”

    窦太后听后并未马上再次发问,而是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伍太医见窦太后没有再追问,就继续说道:“而且,微臣有证据可以证明。”

    “证据何在?”窦太后问道。

    伍太医转身从另外一个医正官的手中取过来一捆上面写满了字的竹简呈给了窦太后。

    窦太后翻开这些竹简,看到上面都是这几年来太医院给景帝诊治胸痹之症的会诊记录和所开的药方,而且景帝的发病时间、症状以及用药等等都记载的非常详细,上面还有伍太医和当时诊疗的医正官的亲笔签字。

    等窦太后全部看完,伍太医说道:“太后有所不知,大行皇帝自十年前就患了胸痹之症,而且每年至少要发病一两次,我们太医院会马上开出药方给大行皇帝进行调养和诊治,因为治疗的及时,再加上每次发病都并非突发,所以一直都并无大碍。”

    窦太后不解的追问道:“那为何这一次。。。。。。”

    伍太医赶忙解释道:“但是这一次却不同,大行皇帝因先前已经患上了肺痨之症,且有愈加严重之势,所以这次大行皇帝因胸痹之症突发而驾崩,正是因为肺痨之症加剧并发所致。”

    此时,王皇后不等窦太后说话,就走上前来对窦太后解释说道:“母后,只因此事关系重大,伍太医他们这几日一直在连续验查,所以才耽搁了时日,还请母后恕罪。”

    王皇后这话的意图就是要先堵住窦太后的嘴,就是避免万一窦太后质问她为何景帝刚死后不说,而偏偏要等到今日才将真相说明。

    伍太医也顺着王皇后的话回道:“是的,微臣们直到今日早晨才汇总出最终的结论,并第一时间将结论汇报给了皇后娘娘。”

    窦太后狐疑的问道:“但是那三枚探丸郎的标记该如何解释呢?”

    王皇后进一步回道:“母后容禀,至于找到的那三枚探丸郎的标记,臣妾以为,众所周知那探丸郎杀手已经潜伏进了宫中,而且大行皇帝生前已责令叶良禽负责查出杀手,那必是想借着大行皇帝突发胸痹之症驾崩的机会栽赃给叶良禽,其目的一方面是就此除掉查案官叶良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迷惑众人,让众人误以为探丸郎已被抓获,好方便真正的杀手更好潜伏下来,以图再做大案!”

    一切终于真相大白,这才叫人证物证俱在,在场的所有人无不点头称是。

    而此时的公孙贺却彻底糊涂了,他想破脑袋也没搞明白为什么王皇后会突然这么不遗余力的为刘不周开脱罪名。

    刘彻见自己的母后这一次一反常态,鼎立为刘不周洗清冤屈,心中甚为欢喜。

    他也赶紧不失时机的拱手对窦太后说道:“皇祖母,既然真相已经大白,皇孙还请皇祖母主持公道!”

    窦太后此时这心里早已经气炸了肺了,但她却又不能当场发作,这回就算她想玩点什么猫腻都已经不可能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件事的真实原委经过这场公开的激辩之后早就成了天下人尽人皆知的事了,她就是再跋扈也不能冒着犯众怒的风险再一意孤行了。

    面对监斩台上的众人和法场上下几千人殷切期盼的目光,窦太后不得不暂时将怒气忍了下来,她缓缓的站起了身向着众人说道:“既然此案已经真相大白,众卿皆无异议,哀家就此宣布,大行皇帝并非遭遇弑君谋害,实属因病驾崩,现将叶良禽无罪释放!”

    窦太后此言一出,整个法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包括卫青在内的上千百姓和一千多名守卫法场的官军持续不断的兴奋高喊着:“太后圣明!皇后娘娘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人群中的奥琪布此刻已经高兴的喜极而泣了,她真恨不得马上冲到斩首台上赶紧给刘不周松了绑,带着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高贵的王皇后竟然亲自走下了监斩台,来到斩首台之上,她低头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刘不周说道:“叶良禽,你听到了吗,你已经无罪释放了。”

    此时的刘不周仍被绑着跪在地上,他低着头回道:“叶良禽叩谢皇后娘娘为在下洗清冤屈!”

    王皇后这个时候却微微的弯下了腰,把头稍微贴近了刘不周的耳朵,两只眼睛的眼神阴狠的好像两把刀子一般盯着刘不周,然后她低声的说了句:“叶良禽,你真是好手段。”

第84章 『局中之局』() 
因为刘彻的接连质问险些引发了一场民变,窦太后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想要暂时先将刘不周收押,重新调查此案,可正在此时,王皇后却适时出现,并让伍太医最终向众人说明了景帝的死因并非是被谋杀,而是因病驾崩。

    一切真相大白之后,窦太后不得不当众宣布刘不周无罪。

    然而,王皇后却出人意料的走上斩首台来到了刘不周的近前,对他悄悄的说了句:“你真是好手段。”

    说到这,王皇后的脑海中闪现出了前日太医伍邵到椒房殿向她汇报调查景帝死因的那一幕。。。。。。

    那日,在窦太后因为波才被劫走,闯到椒房殿向她讨说法之前,太医伍邵就来了,他这几日带着整个太医院的医正官对景帝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验查,最终得出了景帝死于胸痹之症突发的结论,并将这个结论马上汇报给了王皇后。

    王皇后坐在那沉吟了半晌,然后只是淡淡的回了句:“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但是,皇后娘娘。。。。。。”伍太医听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怯懦的欲言又止。

    王皇后看着伍太医没有要走的意思,就问道:“但是什么?”

    伍太医为难的回道:“皇后娘娘,此事其他的医正官都参与了,他们全都知道了大行皇帝是死于突发胸痹之症,而并非是被弑君谋害,微臣该如何处置呀?”

    王皇后回道:“叶良禽弑君谋反之罪已定,明早辰时就将被押往雍城门外枭首弃市了,这件事就这么着吧,你告诉众医正官务必守口如瓶,本宫自有封赏,倘若泄露了半点风声,就别怪本宫无情了。”

    这伍太医虽然深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但做为医官的他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良知,他赶紧说道:“太子殿下不是曾经求过皇后娘娘救叶良禽不死吗,为何不趁此机会还叶良禽一个清白?”

    王皇后长叹一声回道:“你可知那窦太后因为未央御审时叶良禽出手化解了本宫的危局,她已恨叶良禽入骨,巴不得叶良禽赶快死呢,如今陛下新丧,太子尚未登基,窦太后又虎视眈眈,时局实在不稳,如此关键的时候,本宫可不能就为了个叶良禽而再无端的与窦太后产生什么摩擦,影响了太子即位的大事。”

    虽然伍太医还想说些什么,但这之后他就悻悻的被王皇后赶出了椒房殿,在门口还正好撞上了气势汹汹来找王皇后兴师问罪的窦太后。

    斩首台上,听到王皇后说出“你真是好手段,”这句话的刘不周却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跪在那,微抬着头对着王皇后说道:“皇后娘娘说的在下怎么听不懂?”

    王皇后愤愤的低声回道:“叶良禽,你跟本宫装什么糊涂,凌晨时分不就是你派人给本宫送的信吗?”

    原来,今日凌晨,王皇后在睡梦中被一声异响惊醒,坐起后发现门外黑影一闪,她赶忙喊人,女官莫黎带着宫廷侍卫四处查找都没有发现有可疑之人。

    后来王皇后在枕边看到了黑衣人留下来的一份包裹,她打开后观看,发现里面是一封字条,上面写到:闻后觅才而不得,才于吾处安好,若复得才,须昭雪叶之冤屈,还叶以清白。

    这张字条的大概意思就是:听说皇后您一直想找回波才,如今波才在我们这,你要想要回波才,那你必须给叶良禽洗清冤屈,还他一个清白。

    王皇后马上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看来劫走波才的人定是跟那叶良禽有着脱不开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叶良禽直接指使的,而那个送包裹的人也必是和叶良禽是一伙的。

    今天下午窦太后已经给她发了最后的通牒,让她将波才交出来,否则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太子刘彻的登基顺利达成,这是王皇后心里最大的症结,因为只有太子顺利继位称帝,她的地位才能彻底稳固,眼前的诸多危局才能破解,到那时她就谁都不用怕了。

    但是反过来,若是因为没能找回波才,窦太后因此真的阻挠太子顺利登基,以窦太后在朝中和地方上的庞大势力,王皇后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危机。

    所以这一次她就算不想管刘不周这事,但为了刘彻,她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管了。

    王皇后马上将太医伍邵找来,两人密议了半天如何为刘不周洗清罪名的办法,然后就带着伍太医和一众医正官赶到雍城门外的法场,让伍太医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面对王皇后的质问,虽然嘴上一直说着“不懂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的刘不周,其实此时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因为这一切就是他布的局。

    奥琪布三人那晚劫狱之时,他就想得很清楚,自己绝不能就这么离开诏狱,因为只要他被劫走,从此必将一辈子背上弑君谋反的罪名。

    被扣上这样一顶十恶不赦的大罪名,不管是先前结下了梁子的窦太后,或者是隔岸观火的王皇后,甚至是一直在帮助自己的太子刘彻,都必须全天下的缉拿自己,那窦太后更会借此机会将自己置于死地的。

    但刘不周深信,景帝的真实死因一定会被太医们查出来的,此事王皇后也一定会知道,但她会因为顾及让太子顺利称帝的大事,必然会袖手旁观,不会为了他再去得罪窦太后。

    但是目前能救自己的其实就只有王皇后了,不仅因为她的身份和地位崇高,一言九鼎,更主要的是伍太医只会听从王皇后一个人的指派。

    刘不周前思后想,如今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拿波才和王皇后做个交易。

    让奥琪布把波才劫走,令窦太后怀疑到王皇后,并逼王皇后送还波才,王皇后肯定会为了不影响太子顺利继位称帝而不惜一切代价找回波才,也只有这样,王皇后才会出面为自己洗清冤屈,还自己一个清白。

    虽然这个计划可谓凶险之极,等于是将自己置于生死存亡之地,而且其中会有多少变数仍是不可估算的,但刘不周别无他法,也只得铤而走险了。

    虽然太子刘彻是支持他的,但这样的时局下太子自己现在都自身难保,作为一介草民的刘不周,在朝廷里毫无根基,和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权贵们斗,刘不周不得不冒死一试了。

    所以刘不周才让奥琪布他们将昏迷的波才劫走,并将全盘计划告诉了奥琪布。

    而在凌晨时分那个潜入椒房殿给王皇后丢送包裹的黑影正是奥琪布派去的阿玉奇。

    其实王皇后现在心情并不比窦太后好到哪去,贵为一国皇后的她以及那个一贯飞扬跋扈的窦太后可以说是这大汉帝国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可就是这样两位位高权重的女人,却被这个叶良禽耍弄于鼓掌之间,被牵着鼻子滴溜溜的乱转,任凭他摆布。

    王皇后实在不能再小看眼前这个一介草民叶良禽了,她最后低声对刘不周说道:“本宫该做的已经做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