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迟到两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迟到两百年-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接下来欧阳南关就听明白了,是自己的无知冤枉了那些穿越前辈。布达拉宫于公元631年由吐蕃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兴建,当时号称红山围城三围,宫殿有三座九层共999间,加山上修行室正好1000间。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和雷击,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后世的布达拉宫为清朝1690年开始重建的)。这个时空的布达拉宫,就是一个可怜巴巴的破旧历史建筑。

    自从黄教两位大师在少林寺带头自宫并开始枯守达摩神像后,朝廷就三天两头给这两位大师加封各种荣誉,黄太祖更是以黄教与自己同名而自居,要求在蒙疆和西域大力推广黄教。根据两位大师的要求,吐蕃和蒙疆各地每年要送幼童千人,前来少林寺学经,成为两位大师的亲传弟子。这些弟子们出师后,就返回自己的出生地,建寺立庙,传播黄教。当然,他们的学习内容,都是宗律院安排的。

    天朝二十九年,泰西景教降世大天使长因蒙主召唤而去,新教皇克鲁苏。纽特正式接掌教权,这位大名鼎鼎的教皇后来重合三宗,一统景教,建十字新军,横扫欧巴罗几无敌手。他在位期间,内压泰西诸王俯首称臣,对外多次率军大败天方,甚至一度收复了君士坦丁堡。这位教皇派出的使者不远万里,抵达了天朝,正式提出与天朝结盟,东西对攻天方。

    天朝态度很暖昧,对泰西的结盟要求不置可否。除结盟之外,景教还提出希望能同意他们在东方传教,并且很谨慎地试探,初期只在天朝的殖民地传教。宗律院的答复是传教可以,必须接受天朝全套的宗教政策,此外,还有个条件,是黄太祖亲自指定的,泰西传教的每座教堂都要修建高塔,教堂不得低于60公尺,塔高不得低于150公尺!欧阳南关听呆了,这不是科隆大教堂的标准么,人家在历史上可是断断续续修了600多年!

    这么苛刻的条件,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泰西方面极为沮丧,认为天朝毫无诚意,准备空手返回了。

    此时,少林寺方面传来消息,两位黄教大师表示,愿意替泰西人说和,条件是泰西派人参加重建布达拉宫,给布达拉宫建摩天双塔。即然是两位大师发话,黄太祖也就答应了。与些同时,黄教上下发动起来,请旨重建布达拉宫。吐蕃藩王们本来还想阳奉阴违,可是外有天朝大军压境,内有黄教教徒振臂高呼,他们只能答应尽力配和。

    黄太祖一声令下,天朝派出强大的“工匠”大军,开上了雪域高原,开始了布达拉双塔神宫的修建工作。其间天朝还动用了大批南洋战奴修路筑桥,把神宫所城的钢铁等材料运送上了高原。到天朝四十一年,两位黄教大师在少林达摩神像之前悟法飞升后三个月,布达拉双塔神宫建成(塔高一百五十一公尺),长明灯燃起。

    两位大师火中飞升后,留下了两颗舍利子。在黄太祖的号召下,黄教密宗弟子们(密宗传承需要师父给徒弟亲自“灌顶”,被同一个师父灌顶的弟子们皆为师兄弟)举行了盛大的万佛朝宗仪式,护送两位大师的舍利子回到布达拉宫,贡奉在两座高塔之上。不料,这场大法事的主持权以及两位大师的转世灵童挑选结果激怒了吐蕃的本土派教众(他们可是一直没有挥刀自宫的),站在他们背后的吐蕃藩王居然派兵拦截护送舍利子的黄教密宗弟子。

    黄太祖闻讯,下令六大门派尽起门中精锐,护卫黄教密宗弟子们进入布达拉宫。拦路的吐蕃军队被正义凛然的少林武僧们前锋用火枪一击而溃(这些“俗家武僧”排着整齐的阵列,顶着对手火铳弓矢的射击,一直挺进到离吐蕃军只有二十步的距离,然后举枪排射,一个齐射就彻底打垮了对手)。六大门派高举各派大旗,护卫着万佛朝宗的黄教密宗弟子们一路杀上了拉萨。沿途不肯自宫的吐蕃本土黄教僧侣和其他各派教众均被黄教密宗弟子们指为邪魔异端,被“护航”的六大门派屠戮一空。最后,残余的抵抗份子都躲进了布达拉宫,因为他们相信黄教密宗也不敢攻打这座已经成为藏人心目神殿的光明顶。

    黄教密宗弟子们抬着两位大师的舍利子,拥簇着两位由宗律院钦定的转世灵童,就在布达拉宫之前,当着敌人的面,举行了盛大的坐床仪式。

    仪式完毕后,黄教密宗弟子们举起刀剑,指向了布达拉宫。六大门派的“护卫们”立即举起大旗,几门“信众捐献”的三斤和六斤铜炮隆重出场。两轮炮击就轰开了布达拉宫的大门。几轮排枪扫清了宫门后面的“障碍”,然后刀剑并举,全军突击,一鼓而下大光明顶。两位转世灵童踩着被敌人鲜血染红的塔梯,拾阶而上,把两颗舍利子放入了两座高塔之中,完成了这场盛大的仪式。

    占领拉萨后,布达拉宫正式被黄教命名为光明顶神殿,两座舍利子高塔将用来贡奉各位高僧大德的舍利子,神殿和各大寺院的防火防盗安全工作则统一交给了雪山派承包负责。拉萨最大的寺院被改名为黄莲寺,日喀则最大的寺院改名为蓝莲寺。两位大师的转世灵童,分驻两地,名号为黄莲圣僧和蓝莲圣僧。此外,黄教还在拉萨朗孜厦建起一座大红莲寺,用于关押那些敢于挑战教义的异端邪魔,让他们从精神到肉体都接受红莲业火的洗炼,除掉附体的心魔,重新投世做人。这一成功的经验,很快就被宗律院迅速在国内推广。上次欧阳南关遇难的琼州红莲寺,曾经是天朝的五大红莲寺之一,关押过大批不服天朝宗教政策的“魔信众”(不肯改信新教义、不愿自宫的顽固份子,包括一些颇有口碑和影响力而不好直接杀掉的宗教大师,和一些危险的宗教恐怖份子)。

    黄教新任的黄莲圣僧和蓝莲圣僧坐床上位后,发布的第一项号令就是以两位大师的遗愿通令全藏和蒙疆,对天竺发动圣战,要让佛光重回天竺圣地,迎回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在佛祖诞世、出家、证悟和涅盘之地重塑金身,解救被外道邪魔压制摧残的天竺佛道信众。但凡不愿意参加圣战的,就是伪信徒,诸信众皆可取之。

    这场“圣战”得到了天朝的背书后,蒙藏各地的中小贵族们嗷嗷而起,把那些不肯见风使舵的大贵族们逼到了绝境。最后,黄教信众们居然凑出了“百万大军”。所有参加圣战的圣战士,都必须先到布达拉宫双塔之前跪拜,然后接受两位圣僧的祝福,跟随六大门派的“护佛义士”一起南征。

    与此同时,天朝在国内也对佛教各寺庙进行了总动员,但凡年轻力壮的寺庙信仆和佛教的忠实信众,一个不漏地接到了宗律院的动员通知书,敢不接者入阿鼻地狱。各大寺庙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掏空家底,支持远征天竺的圣战。举国一片哗然。

第100章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下)() 
这场乱七八糟的圣战,打头的其实还是“见义勇为”的六大门派。时值统治印度北部的德里苏丹国洛迪王朝正在被北边的贴木儿帝国来回打草谷,内部各省又在分崩离析闹独立,虚弱而不堪一击。六大门派的“义军”敲开了天竺的北大门后,后面的“百万大军”才分批分波从喜马拉雅山口蜂拥南下(其实大部分走的是云南…缅甸…孟加拉路线)。时值贴木儿帝国摄政王阿里与天朝交好,两家合伙攻掠德里苏丹国。翻山越岭冲入天竺平原的圣战大军大开杀戒,从祖先血脉里继承的打草谷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所到之处一片烽烟血腥。很快,他们就发现天竺这里真是“钱多人傻速来”的膏腴之地,个个大发横财,抢了个钵满盆盈。

    黄教两位圣僧派出的代理人当场论功行赏,把很多中小贵族甚至他们的家将直接就分封在了天竺,封地内钱粮丁口皆可自取之。这一下引爆了蒙藏各族人民参加圣战的激情,除了贵族老爷们的奴隶,所有人都红了眼,疯狂地冲向天竺“流奶与蜜之地”,简直和后世的淘金潮有得一拼。等某些地方的当地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天朝就不声不响地开始强制向西移民“实边”了。

    吐蕃的人口因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役和接踵而来的天竺圣战,居然直接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天朝动员发动的内地佛教圣战大军,沿着青藏、川藏两条用南洋奴工的白骨堆出来的“天道”,慢吞吞地爬上了高原之后,就借口高原反应导致中原人丁不适,需要停下来修整养息。随后,在黄教的安排下,这些人就直接就地安置,“租赁”了大批抛荒的土地,迅速填补了吐蕃各地的人口空档。

    至于蒙疆各处,但凡水草丰茂之地,黄教就在那里修建“佛堡”——最后全成了打着少林武僧旗号驻军的棱堡。每个棱堡里都有一座50…100米高的哥特式尖塔,既可作守军的瞭望警戒塔,又成为深受当地信众的摩拜云天佛塔。不少忠实的信众甚至一见尖塔就倒地跪拜,以至于不明真相的泰西史学家把天朝黄教称为拜塔教。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棱堡的建设成本,居然大部分还是蒙疆各族信众们捐献的,其中也包括了他们从天竺抢回来的大量财富。当这些星星点点的棱堡渐渐连成了几条交错纵横的保垒线时,天朝的改土归流政策也就正式颁布了。

    天朝大军沿着保垒线路迅速机动前进,迅速镇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族群、部落和地方势力。重兵包围上门的天朝大军直截了当地解除当地各族武装,然后愿意去天竺的礼送出境,愿意留下来的集屯并镇分置安居。在整个过程当中,黄教悄然站到天朝一边,一边安抚“地方民情”,鼓动移民天竺参加圣战,一边向天朝通风报信,并发动带路党暗通曲款。

    至于那些天朝大军照顾不到的地方,就交给了各个棱堡中的“少林武僧”。于是,少数敢于挑战天朝和黄教权威的家伙,就成了“少林武僧”会剿的牺牲品。聪明能干点的,都跑到他们的天竺封地去开创新事业了,但这个世界上总不是缺蠢人。很快,少林派的大名,在蒙疆各地变得如雷贯耳,一时能治小儿夜啼,少林从此站稳了天下武林泰斗之位。在少林的盛名之上,天朝还调来了更加凶残的日本佣兵,专门负责“边区治安”。这些从日本招募来的职业武士,身材五短,杀性十足,执行天朝“男宫女奴,老弱不留”的血腥殖民地政策毫不含糊,服从性和纪律性极高,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剖腹自尽,他们的职业精神和素养都获得了用户的好评。配合这些太刀武士的还有来自韩国的“棒子”,他们负责用手里的棒子教育集屯并镇混居的各族居民努力学习天朝的先进文化和律法,成为天朝的合格臣民。至于那些不服管教、意图不轨的刁民,很快就会以各种方式消失于无形。

    在天朝猛烈的推进和挤压之下,蒙疆各族都只能被接受同化改造或者远迁天竺。吐蕃正式改名为西藏都护府,通往天竺的圣战之路变成了单向限行,许去不许回。成千上万的老弱病残,倒毙在了前往天竺的“天路”之上,沿途负责烧尸的棒子们,很快发现吐蕃人民有更环保的处理技术——天葬。于是偷懒的棒子们,就和“苯教余孽”们做起了兴隆的人肉生意。以至于那些享受这项神圣仪式的死者亲人们,还得排队掏钱——反正他们的天竺亲戚们现在不缺钱,只要在封地上挖开两个神庙,没准就能淘出整箱整箱的金银珠宝。

    作为最狠的一环,黄教居然内部分裂成了两派,一派继续走上层贵族路线(因其穿绯红僧袍而被称绯派),另一派受到天朝公门的影响(因穿赤红僧袍而被称为赤派),开始走下层的平民路线。鉴于蒙疆地区“平民”还不如奴隶多,激进的赤派黄教就开始秘密煽动各族奴隶们起来造反,推翻他们的主子,投奔天朝翻身当家作主人(欧阳南关极度无语,这熟悉的口号背后,幕后推手不问可知)。猛烈的奴隶造反浪潮随后澎湃而起,席卷蒙疆,把那些舍不得自己家业,不肯照天朝指的明路去天竺的大小贵族一扫而空。站在这些奴隶们身后的是富有献身精神的赤派黄教密宗弟子,来自公门、六大门派和暗三门的“志愿人士”,甚至还有“私自逃亡”的日本武士和韩国棒子。

    从天朝四十一年起,到黄太祖驾崩的天朝八十九年,天朝花了近半个世纪的功夫,套路百出,最终胜利完成了对蒙疆藏的换血大改造,成就了不世之功。创造了在位90年纪录的黄太祖拒绝给自己修皇陵,而是传下遗旨将自己尸体火化,骨灰洒到帝国氓山军陵,与阵亡将士为伍;同时,在帝国边疆最远的八处边境线上,建八座边碑,设太祖衣冠冢,供子孙祭拜,要是后世皇帝保不住边境上的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