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芈月传-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知道他公孙衍的本事,我秦国不能用他,乃我秦国不识珍宝。”

    芈月道:“原来如此。那大王将如何处置?”

    秦王驷头疼地说:“寡人本拟让张仪去游说分化诸侯,可是张仪却”

    芈月道:“大王,既知张仪是冤枉的,就更应该反其道而行,重用张仪,游说分化诸侯,消弭兵灾,让敌人的阴谋不能得逞。”

    秦王驷道:“士可杀不可辱。寡人不能视汹汹物议为无物,只得罢张仪之相位,又将其禁于相府之中。寡人担心,张仪会因此而负气抗旨,不愿为寡人效命。”事实上,他也不好意思再当面令张仪去办这件事。

    芈月点头道:“臣妾明白。人以国士相待,我以国士报之。公孙衍太过熟悉大王,也太过了解张仪,才会设下这么一个局。臣妾以为,对于张仪来说,请将不如激将。”

    秦王驷眉头一挑,心中有些明白,微笑:“激将?”

    芈月道:“公孙衍如此与秦国纠缠不休,皆因好胜之心。而张仪无端受此诬陷,必会有报复之心。若能激起张仪的报复之心,何愁此事不成?他留在秦国为秦效力,将公孙衍辛苦集结的五国联军化为一盘散沙,正好大大地出一口恶气。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与公孙衍一决高下的机会吗?”

    秦王驷拊掌大笑:“善,大善!既如此,寡人就派你去说服张仪。”

    芈月指向自己:“我?”

    秦王驷道:“这世间还有比你更熟悉张仪,更能说服张仪的人吗?”

    芈月也笑了,向秦王驷行礼道:“臣妾遵旨。”

    过了几日,芈月便驱车去了张仪府。张仪府外面还是守卫森严,芈月便叫缪辛把秦王驷的铜符给了那卫士长,令他们都撤了,再由女萝搀扶着,走进张仪府中。她驻足看了看,让人去采了一大把菊花来,这才进了张仪书房。

    一推开房门,便觉得一股污浊之气扑面而来。芈月不禁退后两步,拿扇子扇了两下,令侍女们去把门窗都打开,自己拿起花闻了几下,这才稍稍好过些。

    仔细看去,见书房中竹简丢了一地,正中地面上摊开一张大地图,旁边还有一些羊皮小地图。张仪伏在地图上,似乎疲惫之至,正在打瞌睡。旁边丢着一个食盘,上面还留着残羹冷炙,又倒着几个酒器,另一边则是一个枕头、一条被子,显见张仪这几日食宿皆在这里。

    开窗之声惊动了张仪。他浑浑噩噩地擦擦眼睛,再抬起脖子,便见一双穿着白袜的脚走到眼前,往上,是白绢裙边,再上,是纹饰繁丽的紫色曲裾,再往上,是玉组佩、腰带,再往上,是一大簇黄紫相杂的菊花。

    菊花被捧到了张仪面前,张仪呆滞地看着,好一会儿,才张口说话。

    自被软禁以来,他便一直在书房看地图。不能接到军情奏报,他便用自己的方式模拟军情。这十几天来,他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向来利落的口齿也有些不便,骤然开口,说起话来也一顿一顿的:“这是什么?”

    芈月道:“花。”

    张仪的语速慢慢恢复正常,但脑子依旧有些呆滞:“你拿花给我做什么?”

    芈月皱了皱鼻子,嫌弃地道:“熏屋子,你这屋子每次进来都气味难闻。”说着,转身把花顺手插在几案上一个青铜方尊里,指着最里面的窗子道:“将那两扇也打开。”

    张仪反应慢了一拍,这时候才跟上叫道:“哎哎,那是盛酒的”

    芈月踢开竹简,清出一小块空地,坐下来道:“放心,接下来你都不会有空喝酒了。”

    张仪搔了搔头,也坐正了。这时候他的神志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瞪着芈月问:“什么意思?”

    芈月却不回答,只皱皱鼻子,嫌弃道:“哎,这气味我说你多久没开窗子没出门了,这气味从前你只有一个小童仆倒也罢了,难道你做了国相,也没有人送美姬给你服侍吗?怎么把这屋子住成了野人洞啊!”

    窗子打开,强烈的阳光让张仪的眼睛不适应地眯起来。他用袖子遮着阳光,闻着菊花的清香,慢慢地道:“大王送过美姬。不过我被软禁以后,就把这些美姬放出府了,省得整天在我面前哭哭啼啼的再说,我要真有事,也不好连累人家是不是?”

    芈月怔了一下,笑了:“张子真是善心。”

    张仪伸了个懒腰,听得自己的骨节啪嗒作响,整个人的活力也在慢慢恢复。听了芈月这话,他翻个白眼,冷笑道:“我只是怕麻烦。说吧,你大病初愈,今日来找我有何事?”

    芈月便笑道:“恭喜张子。”

    张仪懒洋洋地道:“喜从何来你可别告诉我,大王终于发现我被冤枉,为我昭雪了,所以要我感激涕零、莫忘君恩。”说到最后,不禁带了几分嘲讽的意味。

    芈月却摇头道:“不是。”

    张仪怀疑地看着她:“不是?”若不是,你来做甚?

    芈月从跟在身后的女萝手中接过一个匣子,送到张仪面前。张仪将信将疑地打开,看到里面虽然缺了一角但破损处不太明显的假和氏璧。

    张仪是见过和氏璧的。那日酒宴,昭阳拿出来炫耀,他远远地看过一眼。不想酒宴过后,这和氏璧就失踪了,而他被当成小偷,被打得差点一命呜呼。所以虽然只看过一眼,但这和氏璧的样子,他却是至死不敢忘记,此时一见便认出来了。他颤抖着手拿起玉璧对着阳光看着,颤声问道:“这是这是什么?”

    芈月道:“张子可认得此物?”

    张仪道:“这是和氏璧吗?”

第171章 连环计〔3〕() 
芈月没有说话。张仪反复细看手里的假和氏璧,终于发现了摔破的地方:“这是摔破了?”

    芈月道:“是。”

    张仪没有问“为何是破的”。他很快反应过来:“这莫不是假的?”

    芈月微笑:“虽然是假的,但足可乱真。”

    张仪轻轻叹息:“原来和氏璧长这样啊。”

    张仪把假和氏璧放到一边,抬头看着芈月,忽然站起来行了一礼。

    芈月忙避开不敢受礼:“张子何意?”

    张仪长叹:“我两次三番被这和氏璧所害,今日才真正看清它的样子,虽然是个赝品,但总算是唉!”说着,不胜唏嘘。

    芈月却一拱手,道:“张子可是以为,这和氏璧害你不浅?”

    张仪听出芈月的话,转头笑问:“季芈以为呢?”

    芈月道:“我以为恰恰相反,是和氏璧成就了张子。”

    张仪讶然:“季芈是在说笑话吧。”

    芈月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下事情,都有祸福两面。试想,若无和氏璧,张子此时还在昭阳门下浑浑噩噩地度日。正因为出了和氏璧的事,张子才被逼到绝处,出走楚关,成为大秦国相,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张仪沉默不语,又有些不服:“那此番呢?”

    芈月道:“此番五国兵临函谷关,公孙衍因惧你之能,以和氏璧为计陷害你,但你毫发无损,此计只能成就你在诸侯之间的威名。你再出使列国,只怕诸侯召见之时,你未发一言,他们便先行气馁了。”

    张仪听了这话,纵声大笑:“哈哈哈”芈月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张仪渐渐平息下来,又拿起假和氏璧来看:“是谁摔破这块玉的?”

    芈月道:“是我。”

    张仪道:“为何?”

    芈月道:“不忍见鱼目混珠。”

    张仪哈哈一笑道:“那么,把这块玉留下来给我吧。”

    芈月道:“好。”

    张仪看着假和氏璧,不胜唏嘘道:“成我也是它,败我也是它。”

    芈月道:“公孙衍,当今之国士也。此璧若非伪作,亦可算美玉也。国士为你而苦心算计,美玉因你而自贬身价,这当是张子之荣耀。从来福祸相依相转,成败自在人心。”

    张仪哈哈一笑,向芈月一伸手道:“拿来。”

    芈月道:“什么?”

    张仪道:“诏书,令符。”

    芈月微笑道:“这个,你见了大王,自然会有。”

    张仪道:“哦,大王没有让你带来吗?”

    芈月道:“若是我带过来,张子如何对着我提条件?”她俏皮地引用了张仪昔日的话,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张仪大笑道:“季芈,你出师了啊!”

    芈月亦是一笑,站起身,翩然离去。

    当下,张仪便叫了童仆来,沐浴更衣,直入宣室殿:“臣张仪求见大王。”

    秦王驷才得芈月回报,便见张仪已经来了,心中甚喜,忙请了张仪进来,拱手道:“此番五国兵临函谷关,有赖张子前去游说分化,解我大秦之困局。”

    张仪拱手道:“张仪义不容辞。”

    秦王驷有些踌躇,想到自己毕竟令张仪受了委屈,想说些安抚的话,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当下又道:“张子还有何要求,寡人当尽力为你办到。”

    张仪朗声一笑:“确是想求大王一事。”

    秦王驷道:“何事?”

    张仪负手而立,默然片刻,言道:“臣一生自负,却三番两次,因和氏璧一件死物而差点断送性命。此番公孙衍以假和氏璧相诱,固然是为了陷害微臣,但臣料定,他也是想以假引真,和氏璧也许真的在秦国境内。臣请求大王,若是找到那和氏璧,请交予微臣,将其砸碎,以泄此恨。”

    秦王驷沉吟片刻,旋而应诺:“玉璧易得,国士难求。和氏璧虽为楚国之宝,但你张仪却是我秦国之宝。寡人答应你,若和氏璧当真落在寡人手中,寡人当赐予你张仪,任你处置。”

    张仪长揖:“士为知己者死,张仪当为我王效命。”

    张仪的要求很快传入了芈月耳中,张仪走出来的时候,便在回廊之中被芈月拦下。

    “听说,张子向大王提的要求是,要亲手砸碎和氏璧?”芈月单刀直入。

    张仪似笑非笑:“和氏璧是我所恨,却是季芈心爱之物。大王允我若和氏璧到手,便任我处置。季芈是不忍见宝璧毁灭,因而相劝的吧。”

    芈月也笑了:“我在张子面前卖弄聪明,实是可笑了。”

    张仪拱手笑道:“不敢,不敢,我是从来不敢小看季芈的。但我深恨和氏璧,亦非三言两语便能改变心意。不过,世事难料,季芈一向很有说服力,也许和氏璧到手之日,您有办法能让我改变主意呢!”

    芈月道:“张子这话,实是激起我无限好胜之心。想来为了保全和氏璧,我是必要想尽所有办法了。”

    张仪微笑:“张仪期待季芈能够给我足够的惊喜。”

    芈月道:“如此,我可真要绞尽脑汁了。”

    张仪道:“季芈可要我推荐一人相助?”

    芈月道:“何人?”

    张仪道:“此次能够抓获公孙衍派来的奸细中行期,全赖一人出力。”

    芈月道:“能得张子推荐,必非凡人,不知是谁?”

    张仪道:“庸芮公子。”

    芈月一怔:“是他?”

    张仪道:“庸公子大才,当于朝中效命,只留在上庸边城,实是可惜。”

    芈月轻叹,却有些犹豫:“是啊,大王也早有重用庸芮之意,只可惜庸夫人”

第172章 连环计〔4〕() 
张仪道:“此一时,彼一时。庸夫人不愿意庸家涉足咸阳权力之争,让庸家远居上庸避开是非。但如今秦国强势,必会扩张。楚国余势未尽,也有图谋扩张之意。上庸处于边境,秦楚开战则首当其冲,反失庸夫人保全庸家之意。况我与庸芮相交,与其深谈数次,知其才干在于内政,而非守城。若季芈能够说服庸夫人答应让庸公子入朝,则秦国得其才,对于季芈你来说”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

    芈月道:“怎么?”

    张仪道:“季芈如今既得君王之宠,又有公子稷为倚,纵无争心,已处争场。此番死里逃生,难道还没有想明白吗?”

    芈月心头如受巨撞,忽然间有些慌神。随着诸公子的降生和长大,后宫女人们的相争,已经从争君王的宠爱,转到争儿子的权力地位上来。而这一切,将会比争夺君王的宠爱更血腥,更不择手段。她可以逃开女人们的相争,可是,她如今有了儿子,不能不为儿子考虑。她看了张仪一眼,有些心动,不禁敛袖一礼:“敢问张子计将安出?”

    张仪道:“季芈既然已经想到,岂能不为将来计,留下自保的力量?季芈若能留下庸公子,便可得到一支秦国旧族的力量支持,岂不甚好?”

    芈月虽然有了引外援自保的念头,但被张仪的话说到这样直白的境地,还是有些难堪,不由得驳道:“张子,我与庸公子朋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