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芈月传-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随子就封,未受封的公子皆在泮宫就学,待十五岁以后再行授职分封,诸公子母仍养后宫,不设人殉。

    公元前329年,楚王商去世,其谥号为“威”。在楚威王任内,楚国国力达到顶峰。领土最广,国力最富,武力最强。

    楚威王死后,由太子槐继位为王。

    举国大丧,周天子并远近诸侯皆派了使者前来问候吊唁。周边诸国,亦不免蠢蠢欲动。

    三月服衰,直将楚威王送入墓室,但见白茫茫一片,似天与地都作素色。

    这三个月,在小公主芈月的眼中,漫长到可怕。

    甚至是从半年前楚威王病重时,整个宫中的气氛便变得令人窒息一般可怕,云梦台自莒姬以下,人人眼中都有着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楚威王搬回章华台以后,莒姬日日在章华台侍奉着,偶一回来就是直直地瘫倒像完全脱力般,整个人不断地削瘦憔悴下去,肤光黯淡,连明亮的双眸都失去了神采。她和弟弟戎此时皆由向氏和女葵等人照应着,这种气氛连小孩子都不敢大声喘气。

    数月下来,休说大人,便是连两个孩子也憔悴瘦弱不少。

    这一日芈月和弟弟戎早早被收拾打扮,与一群其他的公子公主们候在侧殿耳房中,等着里头一声通报,便齐刷刷地被带进内殿,但见里面已经乌鸦鸦地跪了一地人。傅姆们领着他们到大王榻前一处空地上跪下,便听着宦者令奉方念着大王的诏令,然后一群不认识的人,说着她听不懂的话,好一会儿以后,便听到奉方道:“大王薨了——”

    一阵死寂般的沉默。

    良久,王后率先一声悲号道:“大王——”

    众人也跟着大放悲声。

    一群小孩子也不管听得懂或者听不懂,在这种气氛之下,也皆是哭号了起来。

    那一晚在芈月的印象中,就是无穷无尽的穷声,一片黑暗中,灯火星星点点,却离得那么远,只会让人的心更恐惧更荒凉。

    她一直在哭,一直在哭,不止是出于悲伤,也许更多的是出于恐惧。

    很久以后,芈月恍惚中才明白,那一个晚上,她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父亲。

    她哭得昏昏沉沉,到被傅姆女葵抱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外头已经是一片白茫茫之色,人人皆是素服,连所有的花树上都系了白布。

    芈月茫然地问道:“傅姆,现在是到冬天了吗,怎么都是白的?”

    女葵用力抱紧了芈月,泪水却不住地落下来。

    走啊走,走到哪儿,都是一片雪白,走到哪儿,都是一片哭声。

    那段时间,莒姬日夜守灵,她心知此时是生死交关的时候,用尽了历年里在宫中内外积蓄的人脉手段,勾连了楚威王其他姬妾,便是防着王后于此时会暴然发难。

    此时因新王于灵前继位,先王的王后便成了新王母后,宫中便以先王谥号威字,称其为威后。而威后最有可能对付她们的手段,便是以“殉死”的名义将先王生前的宠姬,统统处死。

    虽然先王临终前亲自下了旨意,不设人殉,然而以“慕先王恩德,自愿殉死”的名义在后宫悄悄弄死几个女子,又有谁会替她们出头,又有谁会管她们的死活。

    因此莒姬不但自己日日要出现在灵堂,更是一手牵了芈月一手牵了芈戎,以孤弱无依之态,向宫中内外表明她尚有儿女要照顾,绝对不可能扔下这一对儿女去“殉死”。另一边则委转请托令尹昭阳,以及她早就予伏在新王槐身边的姬人,劝说新王顾全先王心意,勿让母后行失德之事等等。

    然而先王一去,王后成了母后,这后宫风向顿转,原来得用的内侍俱已经被重新换过,便是如莒姬,许多事也不能再如此方便。只是隐隐听到回报来的讯息,是令尹昭阳见过了威后,新王也见过母后,俱曾经闭门深谈。这两次见过以后,莒姬发现威后派来看守云梦台的侍卫们撤去了许多,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凡丧,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五月之后,终于到了威王入陵之时。

    那一夜诸人皆没有入睡,早三更便已经起来,梳洗,着凶服,依列次候于两侧,由辅臣诣梓宫告迁,新王及母后奠酒三杯,然后是奉梓宫登舆,群臣序立,跪地举哀。

    待梓宫起陵,除威后与新王乘车以外,余下后宫姬妾,诸公子公主等,除年纪幼小者由傅姆抱着以外,均是步行随驾,一直走到城外的王陵中,早三日前便有太庙太祝于此祭天地祖宗,至此新王与大臣奉梓宫入陵墓。

    芈月站在人群,看着楚王的梓宫进入石门,然后是诸臣奉册宝入,奉九鼎八簋等礼器入、奉整套的编钟编罄等乐器入、奉楚王日常所用之各式敦盏豆盉等诸色酒器食器入,直至最后,则是一排排的侍人俑、乐人俑、兵俑、马俑、车俑等近百具陶俑依次送入,又有数百兵戈、弓箭等皆送入石门一一摆放,又宰杀牛羊三牲而祭,便如楚王于地下,也当如生前一般,享受诸般酒食礼乐,更有侍人乐人服侍,兵马拥卫。

    若依周礼,君王入葬,当以人殉。墨子曾言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舆马女乐皆具”昔年吴王阖闾为幼女之死,驱使万人为之殉葬。

    然而周室衰落以来,诸侯征战数百年间,不知道多少人命填了战争这个无底洞,一方面不征战无以卫国,另一方面壮丁皆上了战场,则田野荒疏无人耕种,这种人手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之下,再将人命送去无谓的殉葬,则已经变成太过奢侈的举动。

    便是自春秋末年起,渐渐兴起以俑殉代人殉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有许多守旧礼之人痛心疾首,谓制俑代人,乃是不敬亡灵,必不获祖先庇佑。怎奈原来主君死而用人殉,原是借着理由多杀俘虏以及先主重臣,以令铲除不驯之人,让新主更方便接掌大位。如今时移势易,俑葬代替人殉,那便是顺天应人之举了。

    楚威王的葬礼,更是上有遗诏,要废人殉用人俑,除此以外,皆依仪礼一一举行,直至石门落下,方封土,三奠酒,举哀,于陵前焚先王所用卤簿仪仗。

    看着大火熊熊燃烧,看着曾经熟悉的仪仗、马车,先王所用的诸般物件在眼前一一化为飞灰,楚威后失声痛哭,这一哭,是哭自己成了寡妇,那曾经夜夜独眠的春心闺怨,那曾经怨毒纠缠的啮心之苦,也与这些物件一同化为飞灰。这个人活着,她曾经怨过他恨过他,畏过他惧过他,甚至暗暗盼望过此刻。然而他就这么去了,却让她往后的日子,连怨恨和盼望都没有了着落处。

    她听着身后姬妾们也在大哭,她似乎都明白,这些人的哭,那种悲痛和绝望,绝对是多于她的。不是她们对那个死去的人爱多于她,而更多的是哭她们未来的无望吧。想到这里,楚威后悲伤的心中,油然也升起一些快意来。

    看着眼前一片花团锦簇化为飞灰,莒姬与众姬妾一起痛哭,固然有着同样的悲伤和无助,然而,一直悬着的心头事,却也隐隐放了一半下来。陵寝已封,至少她们这些人,可以暂时逃过了楚威后可能加诸于她们头上的“殉死”的这把刀。将来如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想到这儿,莒姬紧紧的握住了右手牵着的幼子芈戎之手,暗暗地道,我儿,我的将来就倚仗在你身上了。

    先王奉庙,诸人回宫。

    一回到宫中,莒姬便直直地倒下了。她多年来身为宠妃也是娇生惯养,这长达一年的侍病、守灵,晚夜又是一夜不曾安睡,凌晨起身,来回步行了数十里送灵,不是走就是跪,足足折腾了一天,早已经累得不行。又加上梓宫奉安,她最怕的一件事终于了结,这一直提着的精气神一松下来,便再也支撑不住了。

    她这一病,小公主芈月也是病了。她年纪原也幼小,更兼为楚王之死伤痛不已,这一路跟着莒姬一起步行数十里,更是支撑不住。

    也唯有小公子芈戎,因年纪太小,反而不识伤痛,一路上又是有傅姆抱着来去,倒也无妨。

    莒姬直躺了两天,这才慢慢能够起身,她却不敢松懈,忙叫侍从们赶紧收拾器物,准备迁宫。

    先王殡天,她们这些先王的姬妾,送了梓宫奉安以后,就要迁出原来的旧宫殿,集体搬入西南的离宫去养老。这些广阔的宫殿台阁,自然是要留给新王的姬妾所居了。

    方才收拾着,便有威后宫中的寺人析过来,要取先王的和氏璧回去。

    这和氏璧原是先王所佩之物,因八公主芈月生病,便赐与她佩戴压惊。此时威后来取,莒姬亦是不敢不遵。

    只是莒姬却实在起不了身,便让女葵去九公主处去取,不料因这和氏璧,又惹出一段事来。

    小公主芈月虽然性子聪慧,却毕竟只是个孩子,更兼病得昏昏沉沉,威王殡天,她本已经伤心不已,这又是她父王给她的念想,怎么会肯被人拿走。一个小孩子家又何曾懂得这般复杂的事情,女葵劝了半天,见她只是不肯,寺人析等不得,径直进来了,劈头就问道:“和氏璧何在?”

    芈月见了他,便认得他是那个凶神恶煞般的王后身边之人,吓得抱着和氏璧跑到角落就是不出来。女葵还待再劝,便见寺人析上前,一把揪起芈月,另一只手直接便从她的怀中要夺了和氏璧去。

    不料芈月一张口,便咬住了寺人析的手,寺人析猝不及防,一只手被她死死咬住,哎哎大叫,骂着小内侍道:“你们是死人哪,还不快过来帮手。”

    几个小内侍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按住芈月,寺人析这才脱出手来,见虎口几个牙印,深得见到血来。

    寺人析大恨,此时威王已经殡天,这些后宫姬妾,年幼的公子公主们,都要在威后手底下过日子,他哪里放在眼中,见自己的手疼得厉害,那小公主还如此乱咬乱踢,恼怒之下,揪住小公主的头发直接往板壁上撞去。

    小小女孩本就皮娇肉嫩,在板壁上撞了两下便撞破头皮流下血来。芈月受痛,手一松,和氏璧被寺人析抢了回去,拿起来一看,却见和氏璧上已经滴上了几滴血痕。

    寺人析用力擦了擦,血迹却渗入玉璧雕花的缝隙中。他的手一松,芈月便跌到地下。女葵见小公主跌落地下,头上尽是鲜血,一动不动,失声大叫起来道:“小公主,小公主——寺人析打杀小公主了——”

    话音未落,已经被寺人析一掌打在脸上,骂道:“你这贱婢,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打杀小公主了——”

第19章 楚王殇〔2〕() 
莒姬此时也并不是无事卧着,她方起身便有一桩要事在烦忧着,这头急于打听,一头恐公子戎年纪幼小被寺人析带来的冲撞,便亲自带在身边,对芈月这头便一时无暇顾及,不料也就放松这么一时半刻,便听到出事,急忙支撑着病体赶来,便见芈月倒在地下,惊呼一声,冲上前去扶起芈月,回头斥道:“寺人析,你要做什么?”

    芈月只是一时被撞得一时晕眩,被莒姬扶起,便觉得疼痛,哭叫道:“母亲,我痛,我痛”

    寺人析被女葵这一喊,原有些惊慌,一听到芈月哭出声来,顿时放心,张狂地应着莒姬道:“莒夫人,这可与老奴无关。不过是小公主自己淘气撞到墙上,如何这贱婢便诬赖起来老奴来。好了,如今小公主不是好好的吗?老奴还要向威后交差呢,这便先告辞了!”说罢,令人翻出原来装和氏璧的匣子来,装了便匆匆逃走了。

    只余下一地狼籍,和芈月的哭声。

    莒姬心慌意乱地哄着芈月,吩咐道:“女葵,你去打水,给小公主擦洗伤口,去取我房中的伤药来给小公主包扎上。我儿,休拿手去碰,小心肮脏。”

    芈月哭得气也喘不过来,泪水和着鲜血流下道:“我的和氏璧,父王给我的和氏璧――”

    莒姬紧紧地抱住芈月,眼泪也流下道:“好孩子,这时候咱们顾不得这些东西了,你要乖乖的,可千万别再给母亲惹事了。母亲如今可当真再也担不起你们再出任何事了!”

    两人抱头痛哭,众侍女也陪着落泪,过不得一会儿,小小的芈戎见莒姬不在,也跌跌撞撞地闻声寻来,身后傅姆紧紧跟着,却不敢阻拦。芈戎见了母亲和阿姊都在哭,顿时也大哭起来。

    好不容易,这姐弟二人哭得累了,洗了脸敷了药各自让傅姆抱去睡了,莒姬这才筋疲力竭地又召来心腹寺人问道:“向妹妹究竟怎么样了,你倒是给我打听个准消息出来啊!”

    那寺人跪在地下磕了个头,才嚅嚅地道:“奴才该死,打听不出来,只听说是向媵人冲撞了威后。”

    莒姬顿足道:“你这奴才实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