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芈月传-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越劝越是止不住,只得顺着她骂,间中端些蜜汁教她润润口。

    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劝着,却见寺人析匆匆进来,手上还托着一卷竹简。珊瑚一喜,正可找些事情来岔开楚威后的咒骂,忙道:“寺人析,你拿的是什么?”

    寺人析却面有苦相,本是缩在一边的,偏珊瑚心不在焉,不曾注意观察,将他叫了出来,只得呈上竹简,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楚威后方停下骂声,见他如此,又骂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你拿这个摆到我面前来,难道教我自己看吗?”

    寺人析只得跪下,禀道:“这是公子戎新立了战功,大王封他舒鲍之地,公子戎就封,请大王允他接莒夫人归封地”他是深知楚威后性子的,不免越说越轻,越说越心虚。

    楚威后听到最后,却是听不清楚,她性子本就急躁,到老来越发没了耐心,当下直接就拿起竹简,砸到寺人析头上,骂道:“没进晡食吗?这般蚊子似的哼哼唧唧,说清楚些!”

    寺人析只得提高了声音,迅速道:“公子戎想接莒夫人归封地!”

    楚威后却是年迈记性差,已经有些记不清了,迷惘地问:“是哪个?”

    珊瑚与寺人析对望一眼,情知是瞒不过去的,珊瑚更有一重心事,眼见楚威后因为芈荞之事,已经打杀了数名近侍,若是不能教她转移了怒火,自己不免危险。寺人析亦怀着同样的心事,两人在楚威后身边做了这么多年的心腹,自然已经不是什么善良之人了。当下两人眼神一对,顿时多年默契油然而生,当下一唱一和把事情都说了:

    “威后,公子戎便是嫁到秦国的九公主亲弟。”

    “便是那个与咱们公主作对的小妇。”

    “如今被赶到燕国受苦的那个。”

    “莒夫人便是他们的养母,当年住在云梦台的那个。”

第271章 莒姬死(2)() 
“他们的生母便是那个嫁给贱卒的向氏。”

    “如今公子戎要接莒夫人出宫去逍遥自在,威后,咱们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

    楚威后正是满肚子怨念要找人发作的时候,偏生芈荞母族竟找不到,再听得这两人翻出往事来,想到向氏的死,想到有关芈月的预言,想到自己两个亲生女儿所受的苦,忽然间拍案大哭起来:“我岂能教这贱人逍遥快活了去?来人,叫、叫、叫那个”

    珊瑚见她卡住了,忙接口道:“莒姬!”

    楚威后点头:“正是,叫那个莒姬过来。来人,给小童梳妆,小童要教她死得万分不甘,这才是好。”

    珊瑚忙叫了宫女进来,与楚威后重新梳妆过了,又依着楚威后的吩咐,取了毒酒来,这才宣莒姬进来。

    莒姬此时亦是步入老年了,但她自楚威王死后,所有的心机手段已无用处,索性只养花弹琴,怡情养性,反而显得从容自若,举止恬淡,满头青丝中隐隐几星白发,进来行礼如仪,举手投足间,不见衰老,反更显优雅。

    楚威后却是一直得意处张扬,小不如意时便辗转反侧不肯罢休,大喜大怒,性情躁急,因此早已经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交错纵横。她的年纪本就比莒姬大了十几岁,此时两人一个照面,更显得她衰老不堪。

    这些年来,莒姬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又有郑袖作为新目标,楚威后几乎已经忘记这号人物。此时一见之下,忽然间往事在脑中翻涌,再见她如今容貌,与自己相比之下,更激起杀意来。

    她年纪越老,行事越是肆无忌惮。她想对谁动手,考虑的不是“有没有惹到我”,而是“能杀”或“杀不了”。后者只有郑袖等寥寥几人。她要杀前者。却根本不会考虑杀了是否会引来利益、名声方面的损害。因为到她这把年纪,已经是随心所欲惯了。

    她亦懒得兜圈子,直接道:“莒姬,大王同我说。你的养子戎立了功,要接你去封地,你可欢喜?”

    莒姬在接到楚威后的召见时,已经是暗暗警惕,听了这话。心中一凛,然而这是她人生最后一战了,不得不去面对,当下恭敬道:“全倚仗威后、大王隆恩,哪有妾身欢喜与否。”

    “可是我不欢喜!”楚威后霸道地道,“寺人析,你对大王说,莒姬三天前吃错了东西,上吐下泻,太医说。已经不中用了。”

    莒姬脸色大变,跌坐在地,面色惨白,她完全没有想到,楚威后竟然连借口都懒得找,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判了她死刑。她咬了咬牙,不甘心一生的挣扎就这么无望地结束,嘴角勉强牵了牵,挤出一丝笑容来,略带颤声地问道:“威后。妾身做错了什么事?求您让妾身死个明白。”

    珊瑚虽然之前为了自己好过而教唆楚威后迁怒于莒姬,此时见她的神情,也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一边奉承着威后。一边暗示道:“谁教你的养女,对八公主不忠”

    “是你已经没用了。”楚威后却忽然打断了珊瑚的话,冷冰冰地道,“在先王灵前我就想把你如向氏一般处置,念在你代为抚养先王的一双儿女分上,我不想教昭阳闹腾。影响大王继位,因此容忍了你。后来你那养女与姝一同出嫁,你们便是我扣在手中的人质,教她不敢对姝不敬不忠,所以你还能够继续活着。如今姝已经成为母后,你那养女与其子流放燕国为质,所以,我没必要再让你们活着。”

    莒姬闻讯大惊,顾不得自己安危,扑上去急问:“你你想对我的子戎怎么样?”

    楚威后带着一丝淡淡的厌倦,挥了挥手道:“他若识趣,我亦懒得理会他;若是不识趣,自然有人收拾他。”

    莒姬忽然状若疯虎,欲扑上来却又被寺人们按住,只嘶声质问:“你想对子戎怎么样?昭阳答应过先王,不会容忍你对先王子嗣下手的,他不会让你得逞的。”

    楚威后微闭了下眼睛,看了一眼寺人析。寺人析会意,一招手,便有粗壮的寺人拿了只金壶来,强按着莒姬,将一壶毒酒尽数灌进了她的嘴里,莒姬被灌得整张脸都憋得铁青。待一壶灌下,又拿手捂住她的口,拉着她的头发迫使她微仰着头,捏着她的喉咙迫使她将毒酒尽数咽下,不能吐出,然后才将她放开。

    楚威后眼看着莒姬腹中毒发,捂着肚子在席上翻滚嘶叫,微闭双目似欣赏她的惨叫,又似完全不把她的惨叫当回事。这毒本是极烈的,过得片刻,莒姬便七窍出血,抽搐着再不能动。寺人析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只觉气息微弱,却一时未死。寺人析是极有经验的,知道毒酒虽烈,真教人完全断气却不是一时一刻的,便伸出手来,将莒姬脖子一扭,让她断了气,才禀报楚威后道:“禀威后,已经死了。”

    楚威后闭着眼睛,轻轻地“嗯”了一声。

    寺人析便叫人将莒姬抬了出去,这才想起自己的任务来,惴惴不安地问:“大王已经答应了公子戎,如今,该怎么办”

    珊瑚见楚威后眉毛微挑,赶紧先竖了眉毛代她斥道:“能有什么怎么办的,她都这”她本来一句“她都这把年纪了”已到了嘴边,猛然醒悟楚威后的年纪更大,这话说出来简直找死,忙改口道:“人吃五谷,哪有不病不死的?威后,您说是不是?”说到最后一句,忙转了腔调,一副请示的样子。

    寺人析苦着脸:“可是,若是公子戎不肯罢休”他毕竟是个奴才,楚王槐已经答应的事,忽然间一个公子的母亲就这么死了。楚威后自然是想杀就杀,可芈戎毕竟也是个公子,他要是不肯罢休,那么他这个奴才会不会变成替罪羊啊!

    楚威后玩了一辈子权力,这点子事,倒真不在话下,当下懒洋洋地道:“那小子若是闹腾,便叫大王问他一个无礼之罪,贬他到云梦泽那边去平乱。”说到“平乱”二字,莫名多了几分杀意。

    寺人析也听出这种杀意来,当下又小心翼翼地问:“可是,令尹那边”有令尹昭阳在,要除去公子戎,恐怕不这么容易吧。

    楚威后冷笑一声:“昭阳已老,且这次平乱的主帅,不是昭雎吗?”

    寺人析恍然大悟。昭阳已老,如今许多事,已经没有精力去管了,而昭雎正是昭氏下一代接替昭阳的人。此人贪财刚愎,能力却远不如昭阳。有昭阳在,一般人不敢冒着触怒昭阳的危险对先王公子下手,可若是收买昭雎下手,难道昭阳还会为了替公子戎报仇去杀了昭雎不成?当下心悦诚服地行礼道:“威后高明。”

    果然,次日消息送到芈戎处,芈戎不服而到楚王槐面前争执,楚王槐却是先得了楚威后派来之人的说辞,虽然心中恼怒,但也只能替母亲善后,当即翻脸问了芈戎冲撞之罪,又叫他去云梦泽平乱,将功赎罪。

    凄风苦雨间,芈戎只能葬了莒姬,与向寿一起,率兵前往云梦大泽,平定蛮族之乱。

    远在燕国的芈月,对楚国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她自在西市安居下来以后,开始靠抄书取得一些收入,慢慢过上了教养儿子的平静生活。

    在这样的朝代,知识总是宝贵的。列国娶嫁,最宝贵的嫁妆不是珠玉,而是经卷典籍。燕国大乱方定,许多家族破灭,典籍被焚,几户因军功而暴发的人家,也需要经史典籍装点门面。便是西市之中,少数沦落的策士游侠也多半只是阅读家中旧藏,或者拜师访友看得一二珍藏,通常也只精通得一家一论,却不及芈月自楚宫到秦宫,阅遍王室典藏,看遍诸子策论,所记得的典籍之多。

    所以,数月过去,她不仅能够维持生计,手头也积蓄得一二钱财,虽然不能够与昔日富贵生活相比,但终究已经摆脱衣食不周的困境了。

    她一边默写经史,一边也以之来教育嬴稷。此外,她更是领着嬴稷,在西市上观察世态百相。

    这日,她与女萝又领着嬴稷,走在西市之中。

    燕国的市集与她记忆中的楚国市集比起来更加破落,因战争过去没多久,人气还未恢复,通常初一十五,才会有野人郭人担了货物进城集会交易,那时候方显得人气充足一些,平时则行人寥寥。

    燕赵多豪侠之士,所以市集上,也常有市井无赖游侠儿游荡着在等待机会。

    芈月与嬴稷走过那间游侠儿素日聚集的低等酒肆,见门口几个游侠儿正说得口沫横飞。

    一个说:“想当年子之之乱的时候,我就是在这儿亲手砍下那逆贼的脑袋”

第272章 莒姬死(3)() 
另一个却嘲笑道:“拉倒吧,你那时候跑得比兔子还快”随即自夸:“那日齐国人打进来的时候,我就在这西城墙上,砍了十三个齐国兵呢!”

    另一个就戳穿道:“我记得你当日说也就砍了三个齐国兵,如何现在倒吹成十三个了?”

    另一个也嘲笑他:“哼,齐国人来时,要不是老子替你挡一下,你小子的脑袋早就没有了”

    嬴稷一路上左顾右盼,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女萝听得那几个游侠儿说着说着,话语粗俗起来,不免有些难堪,对芈月道:“夫人,这里又脏又乱,咱们还是走吧。”

    芈月不理她,却问嬴稷:“子稷,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嬴稷认真地想着,回答:“母亲曾教我背老子,上面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又记得书上说当年重耳逃亡时,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不敢怒,反而要纳而谢之。母亲带我入市集,是要我听得进粗俗之言,受得了嘈杂之音,从而修身养性,懂得放低身段,谦虚待人。”

    芈月低头看着儿子,笑了:“不错,能够想到这些,已经不错了。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子稷,我带你来市集,不仅仅只是让你懂得放低身段,谦虚待人。江海能纳百川,是因为善于容纳与自己不同的水源,才能够成其大。不管你是做君王还是做平民,都是和人打交道,要知人懂人,就要学会看人。这市井之中的人所求的,其实和庙堂中人并没有多少区别。无非就是争名争利,食色性也。区别在于庙堂中人更懂得隐晦曲折,用子曰诗云来做烟雾,而市井中人则更直接更粗野罢了!你现在能看懂这市井之道,将来就更容易知道庙堂之道。”

    嬴稷似乎有些懂了。点头:“好像是有些道理。”

    芈月又问:“刚才我叫你看那个大婶与菜贩讨价还价,你可看出些什么来了?”

    嬴稷想了想,数着手指道:“我看那个大婶买菜,菜贩说是两文一斤。那大婶说旁人都是三文两斤,那就是‘无中生有’。又说前日的肉贩被别人骂了价高质次,那就是‘指桑骂槐’。那菜贩就‘假痴不癫’,任其说三道四。那大婶后来同意两文一斤,但要多给一把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