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升-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云景说荀玉清和郭诩都是魏帝的人,不应该背叛邓元觉去投降天罗教。

    荀玉清则说自己只是大宋的子民,虽然是邓元觉提拔起来的,但并不是魏国的臣子,算不上投降。

    至于加入天罗教,也是因为肖衍先将济州划给了天罗教,自己和郭诩都是济州本地人,自然也算是天罗教的子民。

    周云景听到这番说辞,倒也找不到里面的毛病,只好又率军攻城,但结果还是不分胜负。

    六路大军已经有三路陷入了僵局,还有一路处在下风,齐、魏两国都把希望寄托在曾东和邓文豪身上。

    但是蓬莱战场也不尽如意,水战本就是天罗教的强项,牛清源到位后,一改以往固守的风格,积极与曾东打防守反击战。

    当年在姜桓燕伐燕的时候,两人本就有机会交手,但因为朱庭训的猜忌,导致牛清源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水战的能力就逃离海外了。

    这一次刚刚在汉中落了下风的牛清源,自然想在曾东身上扳回一局。

    曾东身为姜桓燕的副将,水战能力还在牛清源之上,但因为身后还有象湖、长兴岛和下川岛三支水军的牵制,实际交锋中不免有些放不开,所以只是勉强打了个平手。

    魏、齐联军唯一的亮点就是邓文豪了,他已经攻占了大半个青州,冀州也有几座城市落入魏国之手。

    高克恭面对邓文豪是打一场,败一场,直到后来魏军将士看见高克恭都会喊上一声,常败将军,名不虚传。

    就在邓元觉为邓文豪感到欣慰的时候,邓文英手拿战报走了进来:“父皇,雷正明传信来说,黄颂升和董梁带着大批战船离开太湖,驶向了夏口,他请示您要不要去追?”

    “去夏口?他们不是应该去蓬莱吗?”邓元觉微微感到惊讶。

    “是的,孩儿也觉得奇怪,没有陆军的支援,光靠水军就算打下了夏口,他们又能怎能?难道还能继续进军去打寿春吗?”邓文英同样感到奇怪。

    “不对,落升这么安排必有深意,他到底想干什么呢?”邓元觉陷入了沉思。

    一盏茶后,邓元觉忽然问道:“岳守明是不是还留在太湖?”

    “是的,他在水军大营留守。”

    “那就对了,让正明不用去追了,黄颂升他们攻打夏口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朕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到了夏口之后,便会留下董梁攻城,而黄颂升则会绕到曾东的后方去偷袭他。”邓元觉笃定的道。

    “偷袭曾东?”邓文英微微有些惊讶,从太湖回象湖,再从象湖直接去蓬莱战场,这路途可比绕道夏口要近的多。

    邓元觉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笑着解释道:“走象湖虽然路途近,但却容易暴露,而借攻打夏口做掩饰,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回去,这次曾东怕是要吃大败仗了。”

    “孩儿这就去给曾东示警,让他小心提防黄颂升。”邓文英转身就要去写信。

    “慢着,我们大魏和齐国只是合作关系,等灭掉天罗教之后,和他们也免不了一战,用不着给他们示警。”

    “父皇是想借刀杀人?”

    “不错,大魏刚刚建国,还没有水军,未来和齐国开战的话,他们的水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曾东是齐国水军的最高统帅,如果天罗教能帮朕杀了他的话,那就太好了。”

    “但要是曾东现在就战死了,就没人帮我们牵制天罗教的水军了。”

    “哈哈哈,我们大魏可没有港口,天罗教要打也是先打齐国的胶州和北海,到时怒蛟帮的吕兴海不会坐视不管,姜桓燕都是他的徒弟,如果他能和天罗教打个两败俱伤,那大魏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还是父皇看的长远,孩儿受教了。”邓文英赞叹道。

    “文豪现在在秦地势如破竹,高克恭完全不是他的对手,看这架势,不出一年,秦地可定。唯一要小心的就是燕赤行,你派人去告诉吴腾,一定要拖住他,不能让他参与到秦地的战争中来。”肖道成和姜桓燕死后,现在唯一能让邓元觉忌惮的人就是燕赤行了。

    “统领,我们明日就可以抵达夏口,夏口这几年被人攻下过数次,现在的城池和水寨都破烂不堪,不如末将直接去把它拿下。”在距离夏口不远的江面上,黄颂升和董梁正带着八十艘战船慢慢的驶近。

    “不必了,我们的目的不是夏口,你只需要把这里围住,把势造出来就行。”黄颂升看着前方摇了摇头。

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袭胶州() 
次日一早,夏口城的守兵看到江面上布满了天罗教的战船倒也没觉得意外,要问最近几年受战火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那无疑就是夏口了。

    楚国、宋国、魏国、齐国像走马换灯一样先后统治过这里,老百姓们甚至都搞不清自己究竟应该算是哪国的子民。

    夏口的城防军统领倒是很慌张一边安排人守城,一边上书建邺和寿春请求援军。

    但奇怪的是,江面上的天罗教水军似乎没有要攻城的意思,只是停留在一箭之地以外。

    就在城防军统领疑惑的时候,黄颂升带着五十艘战场已经走远。

    在水上不同于陆地,只要不靠近沿岸,各国的谍报是很难发现的,再说黄颂升的军中还有不少天罗教的高手,一旦发现有什么异样,他们也可以迅速出击截杀。

    十天后,大军来到齐国的胶州海域。胶州不同于北海,这里只是军港,沿途的商船很少,零星出现的几艘,也很快被黄颂升控制住。

    而港内的战船被分成三部分,其中之一被曾东带去蓬莱参战,另外还有一部分,因为近两年齐国想在海外贸易上赶超天罗教,所以派了大量的战船出去护航,剩下的一部分则在港口留守。

    这天吕兴海仍然像往常一样,带着根鱼竿,赤着脚来到码头钓鱼。才坐下没过多久,身后走来两个汉子,一左一右的坐在他两边,也钓起鱼来。

    吕兴海像是觉察到什么,冷冷一笑,也没说话,仍继续钓鱼。半柱香的工夫,他已经钓上来七八条。而身边的两个汉子,却一条都没钓上来。

    “吕帮主真是好手技艺,在下佩服。”左边的那汉子见吕兴海又钓起了一条十几斤重的黄花鱼,忍不住的赞叹道。

    “嘿嘿,看两位面生的很,应该不是来钓鱼这么简单的吧,莫不是专程来找老夫的?”吕兴海的眼睛仍然盯着海面上的鱼杆。

    “不错,我兄弟两人久仰怒蛟帮吕帮主的大名,今日特意来找帮主切磋一下。”

    “切磋?两位应该是天罗教的人吧?”现在敢上门来挑战自己只有天罗教和天刀门这两个门派,而现在齐、魏正在同盟期,天刀门不会在这个时候上门,所以吕兴海很轻易的猜到对方身份。

    “不错,在下天罗教长老崔元义,边上这位是舍弟崔元奎。”崔元义放下鱼杆向吕兴海作了一个揖。

    “那就别客气了,出手吧。”吕兴海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崔元义看了自己弟弟一眼,后者知道吕兴海自重身份,不会先出手,当下也不客气,一掌直劈了过去。

    只见吕兴海手腕一抖,鱼杆上的鱼线飞速从水面下窜了出来,向崔元奎的脖子缠去。

    崔元奎右手一抓,想要把鱼线扯断。谁知手刚触到鱼线,就发现它像刀锋一样尖锐无比,竟在自己的手掌上留下一条细长的口子。

    崔元奎大吃一惊,刚要撒手,谁知那鱼钩又朝着自己脖子卷了过来。

    情急之下也顾不上姿势难看,只好蹲坐在地上躲了过去。待再抬起头来的时候,看见吕兴海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崔元奎大怒,抽出腰中长剑,又一次攻了上去。

    吕兴海依然是一根鱼竿迎战,崔元奎是越打越憋屈,他是天罗教隐星宗的长老,论武功在当今武林也属一流,可面对这老头,十成功力使不出三成,完全被那支鱼竿压制住,还有那鱼线,更是神出鬼没,每次都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攻击自己。

    两人交手不到三十招,崔元奎胸前的衣服和手臂上就被划出十几道口子,鲜血从衣服上渗了出来,所幸每道伤口都不深,不然早就躺下了。

    “吕帮主神功盖世,舍弟不是你的对手,按道理我们兄弟应该认输走人,不过今日事关重大,只好厚颜无耻,联手向帮主讨教了。”一旁观战的崔元义也抽出长剑,准备加入战圈。

    “事关重大?难道你们另有所图?”吕兴海警觉的问道。

    “吕帮主不用多问,待会你就知道了”说完,崔氏兄弟一前一后将吕兴海夹在中间,同时崔元义从袖中掏出一支响箭,射向空中。

    “难道胶州港外有你们的水军?”吕兴海面色大变,略一思考就猜到是怎么回事:“港外的是不是黄颂升?你们攻打夏口只是掩人耳目,对吗?”

    “吕帮主不愧是军神姜桓燕的师父,不过你现在猜到也晚了,黄统领马上就要杀进来。”尽管互为敌手,崔元义还是暗暗钦佩吕兴海的智慧。

    “哼,那倒未必。”话音刚落,吕兴海纵身一跃,鱼杆化作一柄长枪朝着崔元义刺了过来,同时鱼线也在空中划了一道弧形,朝着他身后卷去,封住退路,崔元义无奈只能举剑硬扛。

    吕兴海出手快如闪电,鱼杆刚到近前,就抖出七八个枪花,让崔元义眼花缭乱。

    他手忙脚乱的避开前面几个,但还是被最后一个刺中了右臂,顿时血流如注。

    吕兴海一招得手,也不贪攻,朝着军港码头跑去。后来的崔元奎顾不上受伤的兄长,急忙追了过去。

    两人一前一后,吕兴海的武功本就高出崔元奎一筹,眼看就要追不上的时候,崔元奎从袖中掏出两支天罗教的独门暗器跗骨钉,朝着吕兴海的背后射去。

    奔跑中的吕兴海听到身后有声响,知道是件极厉害的暗器,只得侧身躲闪,这么一耽搁,崔元奎就追了上来,两人重新战在了一起。

    三招之后,受伤的崔元义也追了上来,兄弟二人双战吕兴海。

    吕兴海以一敌二,丝毫不惧,手中的鱼杆上下翻飞,指南打北,十几招过去,两兄弟居然一招都没有攻出来。

    崔氏兄弟倒也不急,反正只要拖住吕兴海,不能他去统军,等黄颂升杀进来,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可吕兴海的心情则完全相反,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隐约间都能听见海港外战船划水的声音,心中更是焦急。

    三人又打了几招,吕兴海突然看到身边还停靠着几艘商船,计上心来。

    只见他突然运足内力,手中鱼杆一记横扫,然后身体一跃,跳上停泊在岸边的一艘商船。

    崔氏兄弟担心他会从水路逃走,急忙追了过去。

    可吕兴海却快速的爬上了一只船桅,到达最高处后,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将船帆烧了起来。

    “不好,他要放火示警,快把船桅砍断。”崔元义大喊道。

    可吕兴海哪会遂他的愿,只见他像一只猴一样,从这支船桅跳到那支船桅,顷刻间,码头上停靠的几艘商船全部燃烧了起来。

    军港码头那边终于有人发现动静,十几个怒蛟帮的弟子迅速冲了过来。

    只听高空中的吕兴海大喊道:“不用管这边,快退回去,把战船拉出来,有敌袭,准备迎战。”

    怒蛟帮不愧为海上的第一帮派,临危不乱,众弟子分成两路,一路跑回军港,准备战船。另一路直接划竹筏出战,想给战船争取出击的时间。

    崔氏兄弟见状,自知再缠住吕兴海也没有意义,于是跳入海中,从水路潜走。

    两人才刚入水,黄颂升就带着战船杀入港口,吕兴海一见天罗教的战船就大惊失色。

    原来每艘战船的表面都用一层厚厚的铁甲包裹住,并且在船首的位置上,还安装了一个大型的撞角。

    黄颂升看着港口内遍布大量用来拖延时间的竹筏,微微一笑,直接下令碾压过去。

    小小的竹筏哪经得起大型战船的冲击,轻轻一碰就支离破碎。

    “快,已出港的战船赶紧迎战。”吕兴海已经赶到军港,亲自指挥战船出战。

    匆忙出战的齐国水军哪里是准备充分的天罗教水军的对手,冲在最前面的战船同样是一击即溃。直到损失了四十艘战船之后,吕兴海才把军港内的大部分战船拉了出来。

    “统领快看,吕兴海亲自出战了。”副将黄英用手指了指对面战船上的吕兴海,既兴奋又激动的对黄颂升道。

    “海战第一人姜桓燕的授业恩师,我还真想和他过过招,不过今天不是时候。两位崔长老都回来了吧?传令下去,任务完成,我们撤军。”黄颂升同样有些遗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