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凉-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银甲男子正是当今北魏主元嵩,只见他嘴角微微扬起道:“想当年,太武帝、道武帝、文宣帝,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想不到他们的子孙竟然堕落到如此地步。”

    “陛下,我们何不趁此之际直接深入凉境,将这个垂暮已朽的政权一举消灭,建不世之功,如此我大魏定可威震天下。”元嵩身边另一将领道。

    “贺兰将军,枉你也是我大魏上将,竟连当今局势都看不出来。”元嵩沉声道。

    “还请陛下教诲。”贺兰达忙低头道。

    元嵩朝西方望了望道:“你不要忘了西边的北齐,萧子显岂会坐看我北魏坐大。”元嵩话间竟隐隐流露出忌惮的意味。

    “哼!北齐如今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前日竟然与成汉达成合约罢兵,本以为他们是想要南下,可是如今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贺兰达冷哼一声道。

    “我们此次目的只在夺回换出去的十二州,大凉内地形势十分复杂,我们还不能当这个出头鸟。”元嵩沉吟道。

    “我主英明!”四周将领忙齐呼道。

    “咚、咚、咚。”战鼓声伴随着号角声再次响起,新的一轮厮杀就快开始了。

    武安城内,兵部尚书徐度的募兵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自从朝中正直大臣被梁超屠戮殆尽后,朝堂正直大臣顿时一空,而徐度却幸免于难,又加上与柳三变交好,柳三变作为熙承的东宫旧臣,自然会向熙承极力推荐自己的这一好友,于是乎,徐度便直接由吏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

    自从募兵公告贴出,响应的百姓还是挺多的,毕竟是外族来犯,每个有骨气的大凉人都不希望在北魏的铁骑下苟延残喘,说到底,还是孝哀帝时留下的阴影,募兵工作倒是进行的很顺利。

    熙承在何念柔和常贵的陪同下,来到了募兵现场。

    徐度及一干官员看到熙承到来,皆手忙脚乱的跑过来见礼,前来参军的寻常百姓们也都是一脸兴奋的望着这个大凉天子,虽然他们大都是武安本地人,住在天子脚下,然而真想要目睹天子真颜还是不容易的,这足以作为这些普通百姓向他人吹嘘的资本了。

    “陛下看上去温文儒雅,当真是不一般呢。”一前来参军的人对四周的同伴们说道。众人也是深以为然地跟着应和。

    熙承来到徐度身边笑道:“看样子徐大人的工作做的倒是十分出色。”

    徐度弯腰拱手道:“托陛下洪福,百姓们听说是抗击北魏,一个个争相踊跃报名,这短短半日便已经募得一万三千多人,照如此发展,二十万兵马数日之内便可募齐。”

    “一定要是自愿的,不可违抗朕的懿旨擅自捉壮丁。”熙承板着面孔强调道。

    “微臣定当谨遵圣谕。”徐度恭声道。

    “好了。徐大人去忙便可,朕自己随便看看。”熙承吩咐道。

    “陛下可还识得在下?”就待熙承准备转身之时,却听一声音传来。

    熙承循声望去,却见一身材略显臃肿的男子在两个护卫的护持下,缓缓走来。

    何念柔及熙承身边护卫连忙拔出手中兵刃护卫着熙承。

    熙承微微摇了摇手示意大家讲兵器放下朗声道:“戴老板竟然还在我大凉境内,我以为上次一别,戴老板已经返回齐国了呢?”

    “陛下,可否借一步说话?”戴镒铭恭声问道。

    熙承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罢一干人等便朝着就近的酒楼走去。

    见是当今天子莅临,酒楼老板顿时受宠若惊,赶忙安排好手下人收拾出一件雅间。

    “想不到晋王殿下这么快就得登大宝,这倒是比我预料到的要早上许多。”戴镒铭恭声道。

    “戴老板见笑了,国逢大难,身不由己而已。”熙承微微叹了口气道。

    “陛下就是那真命天子,这个皇帝位置多少人争破了脑袋想要坐上,陛下看上去倒是毫不在乎一样。”戴镒铭略带惊奇道。

    “世人只知做皇帝锦衣玉食,三宫六院之乐,却不知做皇帝的苦,天下最苦的差事便是他了。”熙承笑道。

    “陛下真解。”戴镒铭应道。

    “戴老板此次前来不是来与我交谈做皇帝的苦与乐吧。”熙承缓缓道。

    “哈哈!陛下圣明,戴某此次前来还是为上次的事。”戴镒铭笑道。

    “其实,你不来找朕,朕也会去找你的。”熙承轻啜杯中清茶缓声道。

    “哈哈,如此我们便可直接步入正题了。”戴镒铭打了个哈哈道。

    “虽然朕到现在还搞不明白戴老板为何会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但是朕如今真的需要得到你的帮助。”熙承站起身毫不避讳道。

    “陛下过奖了,戴某作为一个商人,为的只是一个利字,陛下有求,戴某有供,咱们不过是互赢罢了。”戴镒铭面不改色道。

    “哈哈?戴老板觉得你的话很有说服力吗?”熙承略带嘲讽道。

    “陛下陛下何出此言?”戴镒铭突然打了一个冷颤道。

    “好了,我们还是先谈谈此次交易的具体事宜吧!”熙承话锋一转道。

    戴镒铭松了口气恭声问道:“敢问陛下此次具体所需要兵器铠甲的数量?”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知道如此庞大的数量,戴老板又如何保证按时按量的交给我呢?”熙承继续道。

    “这个请陛下放心,我戴家称为齐国的兵工厂,只要交易达成,定当按时按量的交予陛下。”戴镒铭拍着胸脯道。

    熙承眉头微微一邹,却并没有继续问下去,他心中隐隐推测出一种可能性,但是却又不能确定。接下来双方就交易事宜进行了具体的洽谈。

    熙承走出酒楼回到徐度的募兵点,徐度正欲迎上却被熙承制止。

    “陛下,我总觉得戴镒铭行事有些耐人寻味。”一直跟在熙承身边未开口的何念柔道。

    “呵呵!皇姐也觉得此事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熙承笑道。

    “真要说,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何念柔一脸认真道。

    “说不出就不要去想,而今我们确实急需这批军备,接下来的事,只能听天由命了。”熙承一脸轻松道。

    何念柔看了看身边这个小小少年,一时却找不出反驳他的话,只能静静地继续跟着他往宫城内走去。

    此时的河中济州,梁豫正一脸凝重的听着下方人的汇报。身边站着的两人正是从京城逃出的郭开义、刘威二人。

    “北魏犯边,不知京中会拿出怎样的对策?”梁豫听完手下奏报后一脸阴沉道。

    “真是天助公子,如此一来,何熙承必定会将精力全部放在云幽十二州,届时京城空虚,公子便可挥军直上,拿下武安,届时便可替太傅大人及二公子报仇雪恨。”刘威谄媚道。

    “刘大人,凭你这脑子,我真不知道你当初是如何坐到都御使的位置的,你当苏运、何欣、何勇、邓策、刘涛他们都是摆设吗?”梁豫冷声道。

    “嘿嘿!还不是多可太傅大人提拔。”刘威憨笑道。

    梁豫一脸无奈的看了看眼前这个梁超当时的亲信臣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时却见刘登慌忙的走了进来。

    “刘大人何事如此慌张?”梁豫微微邹起眉头道。

    “公子,这是潞王刚托人送来的书信。”刘登从怀里掏出密封严实的书信递上道。

    梁豫忙接过书信,只见上面写着几个深红的大字:“潞王何欣拜河中梁豫亲启。”

第43章 亲征(三)() 
“哼!这个老东西果然按捺不住了。”梁豫缓缓拆开信封冷哼一声道。郭开义等人也是一脸严肃的的在一旁揣测着。

    少顷,梁豫缓缓放下书信,眉头微微一邹道:“看来这老家伙真是急红眼了,也难怪,他自幼宠大的独子惨死西南,他能憋这么久已经很出人意料了。”

    “公子,何欣在信中到底说了什么?”刘登问道。郭开义等人也是一脸好奇的望着梁豫。

    梁豫将信往旁边桌子上一放冷声道:“他想要杀上京城,想让我们帮助他牵制安王。”

    “哼!凭什么,安王素有令誉,在淮东一带号召力极强,虽然不善领兵,但是我们要想牵制住他也绝非易事。”郭开义怒声道。

    “不过他在信中许诺说事成之后会将会把淮西之地转送给我们。”梁豫继续道。

    “这这份大礼,怕是不轻。”刘威道。

    “那也得衡量究竟值不值得?”梁豫沉声道。

    “公子,我觉得倒是可以答应下来。”一直没开口的刘登缓缓道。

    “哦?刘将军有何见解,尽可直说。”梁豫朗声道。

    “如今京城就是个烫手山芋,人人都想进入,人人却又不敢抢先进入。”说话期间刘登望了望梁豫,见梁豫轻点了下头又继续道:“这个僵局由潞王来打破再合适不过了。”

    “哦?刘大人继续说下去。”梁豫饶有兴致道。

    “方今大凉,永固天平二镇以姻亲联合,刘涛、邓策二人虽然貌合心离,但是暂时在没有牵扯到利益的情况下也算一强大地势力,然而他们名义上依旧是顺服于朝廷的,所以他们是不会轻易直接与朝廷对抗的,再观苏运,帐下风云人物确是不少,又拥有强大地百姓基础,苏运对步云风又是言听计从,必然会听从步云风稳扎稳打的策略,不会贸然入京。”刘登一步一步分析道。

    “将军说的有道理,那这样说来只剩下淮西潞王、淮南宋云、和淮西安王了。”梁豫沉吟道。

    “安王为人忠义自不必说,淮南宋云早已唯何欣马首是瞻,论实力也是潞王最强,且他身为大凉宗室,地位尊崇,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正当出兵的理由罢了。”刘登继续道。

    “那如今北魏进犯倒是给了潞王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契机。”梁豫顿时恍然大悟道。

    “公子英明。”刘登恭声道。

    “如此,潞王拿下京城似乎并不需要费多少力气,那关键就在安王的反应。”梁豫缓声道。

    “正是如此,安王不善领兵,我们牵制住他还是可以的,只要潞王得占武安履行承诺,这笔交易当真值得。”刘登回道。

    “好!我这就回信一封,到时麻烦刘将军派人走一趟。”梁豫朗声道。

    “公子见外了。”刘登忙恭声道。

    武安城,在王彦召和徐度的募兵通告发后的这些日子以来,前来投军的人数日益增加,由于消息的不断传播,投军的人群中渐渐出现了相邻州府的百姓,短短数日,便已经募得兵丁十余万。

    熙承在常贵的陪同下,站在城楼上望着络绎不绝前来投军的人们,叹了口气道:“看来今年的那场秋雨着实影响到了百姓们的生计了,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来投军的。”

    “那是陛下福泽所致,百姓们都争着为陛下效力呢!”常贵在一旁笑道。

    熙承轻笑一声转声道:“所募得的兵丁是否都已经安排妥当?”

    “都按照陛下的吩咐安排妥当了,郡主已经赶过去帮忙了,现在已经开始了正式的编制,郡主和王凯王大人已经开始着手训练了。”常贵连忙回道。

    “那就好,这样朕就稍稍放心了。”熙承舒缓了口气道。

    “陛下近日来,日夜操劳,看的老奴真是心疼不已。”常贵一脸忧伤道。

    熙承现在终于明白前世那些皇帝们为何会那么的信任内臣宦官了,毕竟皇帝也是人啊,这些日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近臣,对自己言听计从,关怀备至,皇帝哪有不信任的理由啊?

    “皇后娘娘,您怎么来了?”常贵突然惊声道。

    熙承闻声忙回过头,只见一明眸善睐,俏脸上带着丝丝忧伤的女子在两侍女的陪同下,正站在熙承跟前。不是符灵韵又是谁?

    “嫂嫂您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当心着凉了。”熙承忙关切道。

    “嫂嫂听闻陛下最近日夜操劳,每日饭菜都顾不上吃,特地令御膳房做了几样你皇兄爱吃的菜,也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符灵韵娇颜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忧伤关切道,在她身边的侍女正拎着一精致的食盒。

    “让嫂嫂担心了,呼!这闻着就有食欲,常贵,快去收拾一张空桌过来,朕当真是有些饿了。”熙承内心涌起浓浓的感动之意。

    俄而,常贵便领着一干人搬来桌椅,令人小心放下。

    “陛下,慢点吃,当心噎着。”符灵韵望着正狼吞虎咽着的熙承劝道,嘴角却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想不到皇兄的胃口倒是和我挺对,这些饭菜我都挺喜欢。”熙承笑道。而此时的符灵韵却陷入浓浓的回忆中。

    “这真是你做的饭菜吗?真好吃,比宫里那些御厨们做的好吃多了。”一身着九龙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