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1月15日:

    黄焕章焚杀安庆。

    11月16日:

    黄兴以成炳荣、杨选青,为左右路,自统湘军王隆中,甘兴典部,三路人马齐发,下令攻取汉口。是夜成炳荣部迷路,杨选青因为入洞房未出发,王隆中并甘兴典部躲入民房避雨。

    袁世凯在京组责任内阁。

    11月17日:

    黄兴令三路人马攻汉阳,湘军甘兴典部崩溃,逃回湖南。

    日本人大原大尉自愿参加革命,并赴汉口刺探情报,中流弹而死。

    朝廷以段祺瑞为湖广总督。

    11月18日:

    九江黄焕章杀安徽党人吴旸谷。

    11月20日:

    在沪各省代表议决,以武昌为民国中央军政府,黎元洪为军政府大都督,又议决各省代表赴鄂会议。

    11月21日:

    北洋第六镇渡过汉水。

    黄兴嘱马超俊死守汉阳兵工厂。

    安徽诸军入集贤关,组成联军,意欲讨伐黄焕章部。李烈钧摧师突入,联军尽散。

    11月23日:

    江苏总督程德全视察镇江联军。

    李烈钧出任安徽大都督。

    安庆出现反对黄焕章的标语。

    湘军王隆中部退入武昌两湖书院,拒绝再上战场。

    11月24日:

    镇江联军以徐绍桢为总司令,始攻南京。

    11月25日:

    湘军统协刘玉堂,率千余人增援汉阳,并于当日下午中弹殒命。

    留日学生蒋志清,奉陈其美命,刺杀革命大领袖陶成章于上海广慈医院。

    11月26日:

    武昌都督府副参谋长杨玺章,主张死守汉阳,并奔赴前线,中弹死亡。

    11月27日:

    黄兴携夫人徐宗汉,日人萱野长知,乘轮渡离开武昌。是日冯国璋占领汉口。

    清军占领汉阳,各省代表转入汉阳租界开会。

    袁世凯密令山东孙宝琦取消独立。

    11月28日:

    黎元洪一日五电,要求李烈均撤出安徽。

    11月29日:

    李烈钧率部至武昌,出任五省联军总司令,中央军总司令,武昌危困稍解。

    12月2日:

    徐绍桢联军克南京。

    12月4日:

    各省在沪代表决议,设临时政府于南京,推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黄黎二人均拒绝。

    各省代表于汉口英租界开会,决议限各代表于7日内齐集南京,如到10省以上代表,即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总统,组织临时政府。

    12月17日:

    各省在沪代表复推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12月18日:

    举行和议于上海,双方停止军事行动。

    12月23日:

    河南党人密谋起事,50余人被捕,11人被杀,咨议局被控以暗通南军,强令解散。

    12月25日:

    革命大领袖孙中山抵达上海。

    12月29日:

    孙中山自谓,伊在美募有美金千万元,兵船十只。如在宁组织临时政府,举伊为临时大总统,可将钱及船献出为政府用。由是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月3日:

    党人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凌铖宣布滦州独立。

    袁世凯撤回和议小组,唐绍仪辞职,北南和议破裂。

    各省代表会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

    1月4日:

    滦州党人誓师,西进,所部叛变,党人战死者30余人。

    1月5日:

    滦州党人孙谏声被诱捕,割去心肝,踢尸城下。党人白雅雨逃到古治,被捕,刽子手令其跪,不肯,斫断其腿,割去其头,数日无人收尸。

    北洋军以姜桂题为首,四十七名将领联名致电,誓死反对共和,拥戴君宪。

    冯国璋部撤出汉阳。

    1月14日:

    北方代表唐绍仪致电南方代表伍廷芳,言称北洋正在力促清室逊位。汪精卫质问孙中山:是否恋栈大总统之位?孙中山答复::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1月16日:

    党人大举入山东,据黄县,清兵捕杀,尸横壕沟,党人尽散。

    1月22日:

    孙中山派胡汉民将五条议和条件提交各省代表会议复议。

    1月26日:

    京津同盟会彭家珍,炸死宗社党头子良弼,彭家珍同时殒难。

    2月12日:

    上海惜阴堂赵凤昌召黄炎培,伍廷芳等修改清帝退位诏书,曰:予以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清帝逊位。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不同意建都南京。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4日:

    参议院会,党人李肇甫提出建都北京之议案,参议院通过。孙中山怒,将李肇甫叫去大骂。

    2月15日:

    黄兴说:如参议院不能于午时通过建都南京之议案,将以兵戎相见,首开武力胁迫议院之先河。

    是日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第195章 本书所引资料文献() 
1。(美)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日)佐藤铁治郎: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1961年6月版

    4。程潜: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断,1961年版

    5。沈钧儒:辛亥革命杂忆,1961年版

    6。李烈钧:我在辛亥革命时期

    7。周震鳞:光复会见闻杂忆1961年版

    8。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1961年版

    9。李六如:武昌革命运动史略,载于1942年10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

    10。辛亥革命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1。吴玉章文集:重庆出版社

    12。胡汉民自传:原载台湾传纪文学第十四卷第一期

    13。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

    14。孙科:国父与黄克强先生革命之追忆:原载台湾湖南文献创刊号,1966年12月24日

    15。池亨吉:支那革命实况记:1911年上海三民公司版

    16。熊秉坤: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原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195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17。阎幼甫:辛亥湖南光复的回忆

    18。张钫:忆陕西辛亥革命

    19。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

    20。王冠军:辛亥云南反正亲历记

    21。彭程万:江西光复和光复后的政局,1962年版

    22。黄济舟:辛亥贵州革命纪略

    23。徐森、谌秉直:第九镇秣陵起义和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亲历记

    24。葛敬恩:辛亥革命在浙江,1961年9月版

    25。李任仁:同盟会在桂林、平乐的活动和广西宣布独立的回忆

    26。安文生:安庆光复前后

    27。刘通:福建光复的回忆

    28。莫雄:清末广东新军与辛亥革命

    29。孙丹林:山东辛亥革命之经过

    30。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上海光复前后

    31。张钫:河南辛亥革命的回忆

    32。王葆真:滦州起义及北方革命运动简述

    33。宁武:东北辛亥革命简述

    34。吴景濂: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亲身经历

    35。任鸿隽:记南京临时政府及其它

    36。郭汉章:南京临时大总统三月见闻录

    37。章仲和:南北议和亲历纪实

    38。刘建强:谭延辏Т蟠胖莩霭嫔2011年版

    39。陈星编:民初纪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版

    40。李振广编:民国军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41。冯天瑜,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马铭德:辛亥革命与赵凤昌,近代中国第十三辑。

    43。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44。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5。陈国安:辛亥首义阳夏之战,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6。候杰,姜海龙:黎元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7。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李新、孙思白主编:民国人物档案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49。李理、夏潮:一世枭雄蒋介石,金城出版社,1994年版

    50。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清)不肖生:留东外史,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52。报刊计有(19111914年):

    上海申报

    上海民立报

    天津大公报

    奉天盛京时报

    中国快讯

    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

    时代杂志

    中华民国与20世纪的中国,圣约翰大学

    书籍资料:

    1。(英)乔纳森?芬比:蒋介石传,2011年1月版

    2。(美)哈雷特?阿班:民国采访战,2008年7月版

    3。(日)佐藤公彦:义和团的源起及其运动,2007年4月版

    4。(美)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中华民国传记辞典

    5。(美)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日)佐藤铁治郎: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日)宗方小太郎:辛壬日记?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

    8。段云章、沈晓敏编著:孙文与陈炯明史事编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9。张明金、刘立勤:中华民国历史上的20大派系军阀,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0。苏全有:张宗昌全传,2007年4月版

    11。刘嵩崑:梨园轶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2。吴欢:民国诸葛赵凤昌,长江文艺出版,2010年9月版

    13。司马恭义:民国奇案,群众出版社,1997年7月版

    14。伍立杨:中国1911,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版

    15。王雪庵:辛亥革命风云录百花文艺出版,2011年1月版

    16。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1961年6月版

    17。程潜: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断,1961年版

    18。沈钧儒:辛亥革命杂忆,1961年版

    19。李烈钧:我在辛亥革命时期

    20。周震鳞:光复会见闻杂忆,1961年版

    21。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1961年版

    22。李六如:武昌革命运动史略,载于1942年10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

    23。辛亥革命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4。吴玉章文集,重庆出版社

    25。胡汉民自传,原载台湾传纪文学第十四卷第一期

    26。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

    27。孙科:国父与黄克强先生革命之追忆,原载台湾湖南文献创刊号,1966年12月24日

    28。池亨吉:支那革命实况记,上海三民公司1911年版

    29。熊秉坤: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原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0。阎幼甫:辛亥湖南光复的回忆

    31。张钫:忆陕西辛亥革命

    32。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

    33。王冠军:辛亥云南反正亲历记

    34。彭程万:江西光复和光复后的政局,1962年版

    35。黄济舟:辛亥贵州革命纪略

    36。徐森、谌秉直:第九镇秣陵起义和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亲历记

    37。葛敬恩:辛亥革命在浙江,1961年9月版

    38。李任仁:同盟会在桂林、平乐的活动和广西宣布独立的回忆

    39。安文生:安庆光复前后

    40。刘通:福建光复的回忆

    41。莫雄:清末广东新军与辛亥革命

    42。孙丹林:山东辛亥革命之经过

    43。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上海光复前后

    44。张钫:河南辛亥革命的回忆

    45。王葆真:滦州起义及北方革命运动简述

    46。宁武:东北辛亥革命简述

    47。吴景濂: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亲身经历

    48。任鸿隽:记南京临时政府及其他

    49。郭汉章:南京临时大总统三月见闻录

    50。章仲和:南北议和亲历纪实

    51。刘建强:谭延辏Т蟠胖莩霭嫔纾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