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觉罗氏相驰骋于枪林弹雨中可万福华连手枪都没见过,这还怎么驰骋?

    张继就把手枪拿给万福华看。

    万福华拿着手枪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看着,他连人带枪就没影了

    此时他已经只手提枪,怒气冲冲的杀奔一品香。

    话说那一品香,全称叫一品香英法大菜馆,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喜欢的重要办公场所,那王之春自从御任巡抚一职之后,就隔三岔五的在这里大块朵颐。话说那一天王之春正吃得幸福之际,突见一西装少年面带肃杀之气,向他疾步而来,到得近前,就见那少年突然伸出手,手中一块有形有状的铁物,对着王之春,嘴里发出了啪啪啪之异声

    这少年便是革命志士万福华了。

    他手中所拿异物,便是倒霉蛋张继失踪的那只手枪。

    缘何万福华不扣动扳机,却于嘴里发出啪啪啪之异声?

    这事千万别问万福华,他比任何人都糊涂。

    万福华只是一个热血少年,今天这是他生平头一遭摸到手枪,他以为手枪这东西,只要拿手指一勾动,就会啪的一声,喷出火来,却不知道手枪上另有一个装置,叫做“停机钮”——实际上就是保险,如果不打开这个停机钮,手枪就处于停机状态,任你怎么扣动,也是打不出子弹来的。

    万福华不明白这个道理,拿着手枪对准王之春的脑袋,再扣,还是没动静,万般无奈,万福华只好嘴里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表示他是玩真的。

    这个王之春,原来却是广西巡抚,早年洋务运动先驱李鸿章手下的一员悍将,洋务了一辈子,也被中国人骂了一辈子汉奸,心里极是郁闷的,临退休了到上海吃几口大菜,算是安慰安慰自己,正在安慰之际,忽见一少年手拿铁物,不停的对他比划,王之春极是诧异,急唤侍从将这个少年拖开。

    侍从夺下万福华手中的枪,发现赫赫然竟是真家伙,大异之,遂报警,巡捕狂奔而至,将万福华捉走。

    万福华击杀广西巡抚王之春未果,由此拉开了铁血志士的暗杀序幕。

    这是头一桩,但是与党人无涉,毕竟万福华只是跑单帮。

    (9)踊跃举报革命党

    万福华被巡捕房抓了去,气坏了黄兴等人,于是就派章士钊去探监。

    说起这章士钊,他是苏报的主笔,按说也是苏报案子的关键人物,可不知为什么,等到租界工部局捕人的时候,签了一大堆传票,抓了好多跟此案毫无关系的人,邹容与章炳麟双双入狱,偏偏就是没人理睬章士钊。

    工部局不理章士钊倒也罢了,朝廷好象也忘了这个叛乱份子,所以章炳麟与邹容入狱之后,章士钊却仍然是寂寞孤独,一个人在上海的大街上逛来逛去。

    这次他一径逛进了巡捕房大牢,见到万福华,叮嘱道:

    你现在身陷囹圄,一定要千万小心,万勿中了清廷的暗算。我们正在努力活动,雇请律师,尽量将你保出来。

    然后章士钊告别了志士万福华,出了巡捕房,就去找黄兴商量,后面黑压压密麻麻,跟着一大票巡捕房的密探,谁不晓得他是苏报的主笔?放长线钓大鱼,这个月的工资奖金,就全指望老实厚道的章士钊了。

    章士钊大踏步的行走在新闸路上,身后的大批密探亦步亦趋。

    章士钊进了余庆里的秘密机关,反手关上了门,众密探急忙上前,站在门前合影留念。

    此后两天,华兴会就在密探的严密监视之下,紧张的策划着湘湖大起义

    两天不动手,巡捕房是琢磨着最好能够一网打尽,可盯了两天,巡捕房就有点上火,概因这华兴会赶上了车马大店了,江湖人物来往如鲫,你来他走,他走你来,最可气的是走的人,去日本那算近的,去德国才算远的,可怜密探们分路跟踪,累得驴也一般直想哭

    算了,不跟他们玩了,干脆统统逮起来算了!

    深夜行动!

    破门而入!

    小小的房间里,大通铺上竟然按住十几个人。

    黄兴和郭人漳住一间小屋,因为郭人漳懂军事,住一个房间方便交流,结果一块被巡捕逮住。

    都站好了,验明身份,巡捕将众兄弟排好队,仔细的一核对,居然全都是房客,房东刘揆一屁股后面跟一大串密探,此时去向不明。

第19章 武林公司大斗法(3)() 
华兴会的堂口算是搬进了巡捕房牢房,除了刘揆一之外,兄弟们全都进去了。

    巡捕房立即开审,审过之后,发现众人统统没有前科,个个都是良民,都表示要奉公守法,遇到乱党黄轸都会来报告

    交保释放。

    只有万福华被判刑十年,民国成立后才出狱。

    (10)收费站带来大乱子

    巡捕房

    虽然被巡捕房的法律教育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但哥老会的起事计划却仍然在顺利推进之中。

    去日本搞钱。

    再去汉阳兵工厂买武器。

    租民船一条,由上将黄兴,中将刘揆一两名将军亲自押送。

    太不象话了,两名将军押送一条小舢板,沿途高速水路照样收费。

    不象话也没办法,国情如此。

    收费也就算了,可是厘金关卡的清兵,还跑到船上乱搜乱翻,满心希望的能够找到点违禁品,也好给家里添置件家具在黄上将这条小船上,士兵发现的可不仅仅是一件家具,那可是成捆的长枪,正欲惊呼,一支黑洞洞的枪口,已对准将枪械翻出来的士兵脑门上。

    砰!

    黄兴开枪了。

    太气愤了,这放着一个上将,一个中将,可那士兵还要乱搜看看,这下子把命搭进去了吧?

    收费的清兵大骇,丢了枪到处乱跑,黄兴和刘揆一也混进人群,逃之夭夭,安全脱险。

    得知这情形,老龙头马福益叹息连连,多好的计划啊,怎么偏偏就于是老龙头转赴湘东,联络各堂兄弟,却不料行至萍乡车站,被一名侦探认出,霎时间清兵大至,将老龙头团团围住,老龙头奋起神威,拳打脚踢,刀砍斧劈,手刃六名倒霉的大头兵,但终究是众寡悬殊,老龙头不幸被逮。

    哥老会的老龙头,无一不是身手不凡之辈,此前牺牲于唐才常勤王之役的王秀方,能从平地纵跳一两丈高,攀檐登壁,行走如飞。而此时的马福益更狠,举手抬足之际,六名大头兵就一命呜呼,这是何等的身手!

    唯恐马福益中途逃脱,清吏竟残忍的用铁丝穿过了他的锁骨,将之解往长沙。

    一代盖世英雄,到此终成画饼,老龙头马福益被斩。死前留言:革满人的命,为汉人复仇,我一人杀头,有四万万同胞接着起来,只要冤仇得报,死而无怨!

    马福益被害,湘湖举事就彻底泡了汤,黄兴仰天长叹,多么完美的计划啊去日本吧,大家都去日本吧。

    (11)此人究竟是谁?

    日本。

    宇都宫市千手町。

    手冢屋旅店。

    两名探员进入一间屋子,带走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中国男子。

    这名中国男子自称王礼钧,中国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氏,声称来日本是为旅游,可是自从此人到了宇都吕千手町之后,却足不出户,结果引起了探员的注意。

    到了警署之后,这名“王礼钧”交待了这么一段供辞:

    仆实性(姓)名杨度,清国留学生会馆干事。此次学生纷扰,欲将文部省规则全部取消,仆最为反对。诸学生恨仆反对,有持刀枪,有(欲)杀仆并杀杨公使者。杨公使与仆皆不挽救,且同盟休校之事及全体归国之事,皆仆所反对。今避众人之凶恶,故暂避于此。

    原来这个中国人的真实姓名,叫杨度。

    杨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简单的人物。

    但是他偏偏生在一个复杂的时代,结果导致了他反倒成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

    杨度最早出现在历史上,是在戊戌变法之后的一次经济特科考试,这次考试由张之洞主持,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有370人,但由于竞争激烈,众考生为了清除人生道路上的竞争对手,就纷纷举报别的考生是康党,结果370名考生中,有180人进了监狱,还剩190人,总算是平安无事的进入了考场。

    考试结果公布,排第一名的是广东人梁士诒,第二名的就是杨度。

    众落榜生勃然大怒,仔细一研究第一名梁士诒的名字,啧啧,康党中的大将梁启超姓梁,这梁士诒居然也姓梁,这难道是偶然巧合能够解释得了的吗?

    再看看梁士诒的名字,士诒,天啊,原来康有为的字是康祖诒,这里又一个字碰上了,这就更明显了。

    上书朝廷:

    “梁头康尾,其人可知”。

    第一名梁士诒就这样被清除了,然后轮到了杨度。

    杨度的名字是挑不出毛病来,但没毛病正是最大的毛病,连名字都没毛病,可知此人心机之深,居心险恶啊

    就这么搞下去,杨度终于招架不住了。为了保命,他不得不逃亡日本,成为了清国留日学生的领袖。

    但从他这一纸供辞上看起来,这一次杨度又遇到了麻烦。

    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麻烦。

    而中国人扎堆的地方,麻烦就更多。

    不管杨度逃到哪儿,哪怕是上天入地,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12)日本中国人

    如果一定要追究责任的话,我们只能说,都怪杨度这个人是革命党中的异类,立宪思想的推动者,民国时代的怪物,恢复帝制的主力军正是他一手把中国从共和时代又推回了帝制时代,绝对标准的帝制余孽这些还都不够离奇,最离奇的是,此人还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总之,这个人的社会角色从来都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让看到他的人无不头晕目眩,目瞪口呆。

    杨度其人一生,如此另类,如此出位,如此极端,说到底,还是他的为人太简单了。

    一个简单的人,却引领一个观念变革过于激烈的时代,这本身就是个不简单的事情。

    再追究下去的话,第一个责任人应该是袁世凯,这家伙目前正疯了一样的推进大清帝国的宪政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猛,能够接受的大概只有慈禧太后,连逃居海外的康有为看得都连连摇头。

    实际上,袁世凯堪称满清朝廷的终结者,“清政府”的创建非他莫属。

    他将朝廷的一切部、院、府、寺等过了时的老机构统统栽撤,设责任内阁,新成立了法部,陆军部,海军部,资政院、审计院与交通部老朝廷中唯一没有被袁世凯撤销的部门,只剩下了一个学部。

    袁世凯政改速度推进太快,是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一定在抢在慈禧太后蹬腿之前,把更多的学子送到海外去,尽可能的改变大清国的人口素质比例,以便在复辟大潮狂涌而至的时候,他能够拥有着足够的对抗力量。

    所以袁世凯加快往海外送留学生的速度,越送越快,越送越多,由一年一次,改为了一年两次。

    此外,给杨度带来麻烦的第二个责任人,应该算是清廷各地的地方官。

    却说自邹容的革命军迅速流传开来而后,许多年轻人开始公开对大清“出不逊之言”,这要搁在以前,铁定是个大逆不道,满门抄斩的罪名。可是现在呢,不唯百姓越来越清醒,官员的想法也在变化,并不认为对朝廷的质疑有何不妥当之处。

    但是,质疑朝廷,总归是件麻烦事,万一朝廷较起真来,那自己的脑袋可就有点悬。

    于是众官员想出一条妙计,将那些思想激进的孩子,统统弄到留学生的名单上去,让他们去日本扎堆吧

    史载: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已增至8000人,革命倾向日趋激烈。

    这时候再有华兴会的宋教仁,刚刚出狱的章炳麟,黄兴以及陈天华等人纷纷赶到,小小的日本列岛,顿时热闹非凡。

    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涌入,导致了日本二手房市场价格飞涨,供不应求,日本人把他们家的杂货铺隔离间,都高价的租了出去,却仍然无法满足留学生的需求,于是日本房东顿觉奇货可居,欺凌中国留学生的事件屡屡发生,发展下去,甚至出现了虐待中国留学生的丑闻事件。

    有的日本房东悍然提高房祖,有的一屋两租,更有甚者,还有的日本房东收取高额押金,押一付一,押二付一,以至押三付一而后再以种种错口,拒不交还留学生交付的押金。

    于是就有人看不过去了,站出来抱打不平!

    宫崎寅藏先生。

    日本中国革命活动家,自号白浪滔天。

    宫崎寅藏向日本人大声呼吁:时下这些中国学子,虽然处境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