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后李丙吉几次上书解释,全都被张一鏖擦了屁股。

    事实上,朝廷压根顾不上管这闲事,要知道,在清室权贵眼中看来,革命党无非不过是无官无职的立宪派,立宪派无非不过是有官有职的革命党,都是打着强大国家的旗号,无非不过是想要瓜分人家爱新觉罗家族的产业罢了,这事慈禧太后心里最清楚,所以她才无奈立宪。

    瓜分就瓜分吧,只要给爱新觉罗家里留点糊口就行。

    这就是慈禧太后的底线。

    这种心态下,慈禧太后哪有心思找大革命家李丙吉的麻烦?

    可是李丙吉却不这样想,虽说大家都喊着立宪,但如果慈禧太后一咬牙,非要杀李丙吉不可,那些立宪派也会照样遵命的。所以李丙吉眼下最聪明之举,莫过于逃之夭夭。

    李丙吉逃到了东北,被盛京将军赵尔巽收留。

    逃是逃了,但到底是谁陷害他呢?这事李丙吉却是心里糊涂得很。

    他左思右想,越琢磨这事越象是袁世凯干出来的,虽说他跟袁世凯无怨无仇,但那袁世凯狼子野心,天下皆知,如此狠毒之人,若说他不陷害善良的李丙吉,那简直是毫无道理的事情。

    所以,此事定然是袁世凯所为!

    听李丙吉哭诉了他惨遭北洋袁世凯陷害的经过,赵尔巽怒发冲冠,从此拒绝新政。庆王爷老庆惊问何故,赵尔巽掷地有声的回答:

    我虽不善办新政,幸东三省尚不似北洋之暗无天日。

    (7)袁世凯惨遭玩弄

    轻松搞掉知府李丙吉,张一鹏心情愉快,就响应朝廷号招,回国效力。

    他先去找自己的哥哥张一鏖,看能不能在袁世凯身边弄个职务,张一鏖劝他道:袁公爱才,你须得写一条陈,言及强国之策,待我与你转至袁公。

    张一鹏大喜,就租了间公寓,关起门来开始写,此人既然能够轻易扳倒一个知府,而且叫对方死得不明不白,那是因为他确实有才,非平庸之辈。须臾之间,条陈已经一挥而就,拿了去交给哥哥张一鏖。

    张一鏖见了条陈大喜,就让弟弟在公寓里等待消息。

    然后张一鏖拿着弟弟的条陈,回到书房,从上面抄了几条,拿去找袁世凯,恭恭敬敬的将条陈呈上。

    袁世凯打开一看,大喜:不错,我就知道你有想法好好干,我亏待不了你

    然后袁世凯匆匆去找庆王爷老庆,把张一鏖的条陈拿出来,给老庆看,老庆看了大喜:老袁,你真了不起,咱大清国,可就指望着你了快点去见太后。

    没过几天,张一鏖又从弟弟的条陈上抄了几条,拿去给袁世凯,袁世凯见了大喜,又跑去找老庆,老庆再带他去见慈禧太后。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圈,袁世凯就上奏,张一鏖此人精熟新政,臣此前所议,均系此人所奏,请朝廷予以重用。

    慈禧太后听了大喜,有这样的人才,那可别耽误了,马上放出去磨练磨练

    张一鏖遂补天津同知。

    永远也不埋没下属的功绩,这一手是袁世凯从李鸿章那里学来的。

    袁世凯很快就会知道,正是这一手宽待部属,才救了他一条老命。

    临上任前,张一鏖叫来弟弟张一鹏,叹息道:兄弟,咱们运气不好,人家不爱用咱们,哪也没办法,这不还有哥哥我在这呢吗,你放心,哥哥我每月给你一千元生活费,哥哥这里若是有事,你可千万要过来

    那张一鹏鬼精鬼精的,如何不知道他哥哥在玩他?也不说破,恭恭敬敬的答道:弟弟以后全仰仗哥哥了。

    就这样,以后袁世凯遇事,马上就会找得力助手张一鏖起草初稿,而张一鏖呢,他则是省心的很,只需要一个电话,把弟弟张一鹏叫来,工作全部交给张一鹏来完成如此风平浪静的过了段时间,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临到五大臣出洋的前夕,朝廷又为立宪的事情吵了起来,吵架的一方是老臣鹿传霖,另一方是鹿传霖的小舅子张文襄。

    鹿传霖认为:立宪预备期,需要七年的时间。

    小舅子张文襄认为:七年是不够的,立宪预备期,至少要十年。

    于是姐夫与小舅子拍案对骂。

    张文襄大骂鹿传霖:蠢鹿无知觉,不足以语人事。

    鹿传霖回骂张文襄:獐吃人,真可杀耳!

    骂完了,恭请慈禧太后圣栽,慈禧太后也圣栽不了,于是两人就吵着回了家,当着家人的面继续破口大骂,骂着骂着,鹿传霖的老婆、张文襄的姐姐不乐意了。

    她说:你们这俩混蛋,就这么骂来骂去,那我不成了鹿的老婆,獐的姐姐了吗?咱家里全都成是野兽了。

    鹿传霖和张文襄这才醒过神来,就去找袁世凯,问袁世凯立宪期到底是七年对,还是十年对。

    袁世凯说:苟能实事求是,三年之久,何事不可预备?

    他坚持立宪三年预备期,并立即吩咐张一鏖起草奏章。

    张一鏖立即吩咐张一鹏起草奏章。

    很快,张一鹏的奏稿拿来了,张一鏖抄了一遍,交给袁世凯,袁世凯打开一看,甚合吾意,也抄了一份,拿到朝廷上去,念给群臣们听。

    袁世凯正有板有眼的念着,慈禧太后却突然打断了他,让李莲英拿来一份别的大臣几日前上的奏章,递给袁世凯,让他自己看个清楚。

    袁世凯打开这份奏章,顿时变了脸色。

    这份奏章,与张一鏖为他提供的奏章,一模一样,连每句话都没有任何差别。

    是张一鹏搞的鬼。

    这小家伙,他一人接了两家的活,一稿两投,倒霉的袁世凯,被他给玩了。

    而且玩得极惨。

    (8)轿子上的大草包

    幸亏袁世凯学到了不埋没部属的御人之术,对慈禧太后主动说出了“张一鏖此人精熟新政,臣此前所议,均系此人所奏,请朝廷予以重用”这样的话,所以慈禧太后知道这事的问题并不是出在袁世凯身上,没有追究。

    但袁世凯被张氏兄弟玩弄的事情,却成为了北京京报上的重榜新闻。

    人们对这件事情表示了高度关注,是因为这件新闻终于证实了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一个判断:

    ——袁世凯不学无术,狗屁不懂!

    以此大家骂他不学无术,只是因为气愤而骂,大家好端端的,偏他就是跟所有人不一样,建学校,开工厂,修铁路,订法律看着他这么干谁不生气?可是生气归生气,骂他不学无术,最多也只是大家的“共识”,只是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学无术而已,却也没什么证据。

    但是现在,终于有了证据。

    原来袁世凯搞的那些,都是别人给出的主意。

    张一鏖是袁世凯的二级顾问官,而张一鹏则是袁世凯的三级顾问官,堂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竟然是如此一个草包,这真是让天下人耻笑。

    下课吧,别玩了。

    大臣们掀起了又一轮轰轰烈烈的弹劾高潮,如果这一次慈禧太后要是再升袁世凯的官,那大家趁早别混了

    果然,这一次慈禧太后顺应民心民意,没有再跟大家伙拧着劲来,没有再升袁世凯的官。

    圣旨下:

    袁世凯著加恩赏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钦此。

    是没有升官。只不过,从现在开始,大家走路,人家袁世凯却大模大样的在紫禁城中坐轿子。

    天下不公之事,莫过于如此。

    袁世凯的破轿子在百官充满了仇恨的目光中穿过,他心中的恐惧,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他基本上就算是完蛋了,如果再想不出个法子的话,仇视他的人越来越多,不管这个立宪成功不成功,但倒霉却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情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袁世凯眼睛一亮:派几个家伙出国!

    出了国,见识到其它国家的宪政,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袁世凯的支持者也就多了起来

    五大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北京东火车站上了车。

    (9)暗杀时代的壮歌

    然而暗杀团的志士吴樾,也与五大臣同时登上了火车。

    吴樾才不管你袁世凯有什么为难之处,他想的是决不能让清廷的宪政成功,一旦清廷实行了宪政,那暗杀团的兄弟们还怎么办?

    所以这五大臣,甭管他们心里是什么想法,必须要统统干掉!

    当火车开动之后,吴樾站起来,向着五大臣所在的车厢走了过去。

    炸弹就在他的怀中,冰冷而坚硬。

    这枚炸弹,是蔡元培找来的女子学校的两名女学生制造的,说起来女子学校也是袁世凯率先在中国推出的新鲜事物,可是他培养出来的女学生却制造炸弹,炸他的五大臣,这恐怕是袁世凯没有料到的。

    立宪时代的官员比较缺心眼,五大臣连自己的包厢都没有,就那么傻呵呵的和老百姓一起坐在车厢里,所以吴樾就很容易的看到了他们,并不紧不慢的向他们走了过去。

    他准备走到五大臣身边,突然将炸弹从怀中掏出来,掷向五大臣,而自己多半是逃脱不掉,在封闭的车厢里逃无可逃,肯定会被五大臣的亲随捉住,但捉住他又怕什么?

    他已经吞服了哑药,已经不会再说话了,纵然是清廷严刑拷打,纵然是最后关头他滋生了可耻的求生之欲,那他也能够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招供。

    他终于走到了五大臣的近前,正准备掏出炸弹。

    然而就在这时,那枚贴肉而藏的炸弹却突然自行爆炸了。

    轰的一声巨响,镇国公载泽首当其中,被炸得满脸开花,另一名大臣绍英却也受到波及,然而受伤最重的,却是根本没波及到的徐世昌,谁知道这个笨蛋怎么搞得,他因为一时惊慌把自己弄伤了。

    火车立刻停了下来,警察局的警探全体出动,围绕着志士吴樾的尸身进行现场勘查。

    勘查的结果表明,这名怀揣炸弹的男子在走到五大臣身边,正要取出炸弹的时候,却不料火车行驶时震动得过于猛烈,导致了刺客怀中的炸弹撞针重重的撞击在火药上,所以炸弹立即爆炸了。

    吴樾身死,另一名志士张榕逃之夭夭,按说清廷的侦探已经没有可能破获这一疑案了,然而不知搞的,这些警探们硬是厉害,居然让他们不知从哪条线索摸去了北京桐城会馆,当场逮到了一名叫汪炘的革命志士。

    汪炘没有服下哑药,所以清廷的侦探们终于知道了刺客的名字,报纸上对此案件极尽渲染之能事,远在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们才知道吴樾已然为了革命而殉身。

    这个消息传入列岛之时,正值兴中会孙文与华兴会黄兴一番龙争虎斗,最终由孙文摘得了同盟会总理桂冠之时。

    (10)魅影危机

    孙文是在黄兴于1905年夏到了日本之后,接到宫崎寅藏的消息,火速由布鲁塞尔赶往日本的。他此来是打算收伏黄兴,以便让这位实干家替代毕永年的角色。

    轮船抵达神户,张继率一批留学生在码头欢迎。这个张继一身兼数职,暗杀团的名单上有他,华兴会的名单上也有他,此后他扎根于同盟会,备受夹磨,苦不堪言,这是后话。

    到达神户之后,孙文就取路东京,去找日本中国人宫崎寅藏。

    孙文:宫崎兄,留学生中,可有优秀人才?

第23章 日本的黑社会(3)() 
宫崎:有,有一黄兴,英雄非常,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手下尽多奇异之士,更能够号令江湖豪侠总之,端的了得。

    孙文:很好,宫崎兄,那我们一同去见他。

    宫崎:差矣,差矣,你极是差矣。

    孙文:我差矣在何处?

    宫崎:那黄兴虽然英雄了得,可终究是小辈,应该让他来拜见你才对。

    孙文:我哪里有差矣,是你乱差矣,革命不分先后,不论年龄大小,我们明天就出发,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黄兴确实是有些措手不及。

    当孙文和宫崎寅藏赶到的时候,黄兴正在和一个重要人物举行会唔。

    日本黑龙会!

    会首末永节。

    他们终于出现了。

    实际上,黑龙会早就来了,此前孙黄数次举事,黑龙会莫不参与其中,举凡参与到中国事件中而不提来历,称之为“日本友人”的,多是黑龙会中人。

    而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更为成熟的计划。

    (11)孙黄斗智龙虎相争

    到得神乐坂会黄兴的寓所处,宫崎推门进去,只见门内摆放着一大堆拖鞋,宫崎让孙文等在门外,自己冲里边喊了声:黄先生。

    稍倾,黄兴走了出来。

    指着孙文,宫崎问黄兴:你看谁来了?

    黄兴点头:是孙先生。

    知道孙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