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在这里商量,可是清兵也没闲着,话说那端方早就料到慈禧太后死后,军中必然有事,早早的派了一个活宝——朱家宝,这是袁世凯的亲信之一,书法写得一绝,清正廉洁,难得的好官,此前他官任吉林巡抚,不晓得何时又跑端方这里来干活了,由此可见袁世凯和端方这两人合穿一条裤子,连亲信都彼此之间如此信任——端方那厮早早派了朱家宝来安庆防御,防范军中有人趁机起事。

    熊成基果然起事了,他下令炮营与马营立即集合,大家服从命令,炮营营长陈镛昌惊问:我这个营长还没说话呢,你个小破连长在这里咋呼啥?

    就因为多了这句嘴,倒霉的陈镛昌当场被杀。

    马营营长李玉春明显心眼较多,众人乱枪齐放,却仍然被他带伤逃之。

    熊成基率炮营马营杀奔安庆城,到得南门打门,等老薛开门,但是门里却没动静,熊成基大诧,下令攻城,轰轰隆隆打了半晌,见城里仍然没一点动静,熊成基很生气,就率炮马两营占领了军火库,占领了炮台,捎带脚还烧掉了测绘学堂的步兵营,正烧得开心,突听身后炮声隆隆,众兄弟回头一看,不由得变了脸色。

    炮营的营地,被清兵的兵舰发炮给端了。

    马营的营盘,被清军巡防营与师营合力给端了。

    朱家宝这一手好毒,他存心不让炮营马营的兄弟们吃饭!

    炮马两营的兄弟,从此无家可归,只好跟了熊成基去攻打合肥,一路行来,众兄弟趁上厕所的工夫里,逃的逃跑得跑,还剩一百来人死活就是不肯离开熊成基——他们想要熊成基的脑袋,拿回去换银子。

    几次暗杀都被熊成基躲过了,可是熊成基却是越来越失望,他命令大家解散,自己去了芜湖姑母家,姑母替他落了发,搞了套袈裟套身上,能成基于是一路敲着木鱼化缘,从大连走海路去了日本。

    离奇的是被解散的那一百来名兄弟,他们在一个叫程芝萱的兄弟带领下,继续向前冲锋,铁流二万五千里,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大家居然一直杀到合肥东乡,还剩下三四十人,于是众兄弟握手告别,换了身衣服或是投亲靠友,或是打工求职去了。

    那么,老薛薛哲为什么不响应熊成基呢?

    同盟会中最年幼的小家伙冯自由写书,说老薛的确是带了人去接应的:

    及见城上有少数巡防营守卫,遂逡巡反营舍,不敢发动。

    冯自由还说:

    朱归,即于此时以重利诱城内将士,勿为义师所动,对于薛哲尤为笼络。薛为所动,竟临阵退缩,不能为成基之助。

    对于同盟会的记述,光复会是不认可的,如果薛哲已经率了百人向北突冲,又如何会接受朱家宝的“笼络“呢?

    实际情况是,薛哲是在率众去南门接应熊成基的途中,遭朱家宝这个书法大师的暗算,全军覆没了。

    朱家宝在安庆,一口气杀掉了三百个革命党。

    朱家宝的残忍行为,引来了朝廷的勃然大怒。

    严辞申饬!

    (16)打人偏打脸

    话说自秋瑾牺牲而后,革命党人终于明白过来了,他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革命权力。

    遂有朱家宝安庆大开杀戒,革命党人的家属悲愤填膺,纷纷组成上访团进京告状,有的更直接去英国大使馆,控诉地方官滥杀无辜,制造冤案的累累罪行。

    进京上访的乡亲们,去了北京就找老乡,找到了安徽老乡御史石常信,陈善同,两名御史大怒,朱家宝你个云南蛮子,竟然跑我们安徽去杀人,你书法好就了不起啊?

    参!

    摄政王载沣弄不清楚谁有理谁没理,看安徽这边人多,那肯定是朱家宝没理

    朱家宝遭到申饬,他重用的亲信也被撤职,永不录用。

    这时候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急手忙脚了,想当初湖湘六龙山洪江会的龚春台起事,一口气杀了一万多人,那时候谁又敢说什么?

    现在可不行喽!

    现在谁要是再跟革命党过不去,可就得掂量掂量你的乌纱帽了。

    这时候东京的同盟会已经放出风声,熊成基加入同盟会啦!

    离奇的是,同盟会却无法拿出熊成基加入同盟会的证据——没有熊成基的签字及宣誓。但这没关系,同盟会毫不客气的将这次安庆起事搂进了自己的蓝子,就是要气死你光复会。

    这时候的光复会和同盟会,已经到了箭拨弩张的紧张状态。

    陶成章去找孙文,恰巧上海的青帮大享陈其美在场。

    陈其美为孙文带来了一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刚刚从段琪瑞老兄的武备学堂出来——也不晓得毕业证拿到了没有,就跟着大佬陈其美来找孙文,要求加入同盟会。

    孙文这个人,对其追随者是十分挑剔的,非形貌俊美者,难以在他身边立足。如陈天华,面广而多麻,就只能投海,象汪精卫那样美貌,才有得混。见此年轻人不仅相貌俊美,而且一身英气,孙文大喜,问道: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大声回答道:蒋介石。

    孙文大喜,就对蒋介石嘉勉,这时候陶成章突然插了一杠子。

    陶成章当着众人的面,劝说陈其美把嫖女人的这个毛病戒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为革命筹款可谓千难万难,可是弄来的钱总之,大家筹款不是让哪位兄弟玩女人的,是为了革命啊!

    打人不打脸!

    可是陶成章偏偏要当着这么多的人面,打陈其美的脸,陈其美登时就火冒三丈。

    从此双方结下了死仇。

    不死不休!

    同盟会,终竟是江湖上的堂口。

    (17)投向革命党的匕首

    围绕着熊成基花落谁家的最后归属,同盟会与光复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同盟会自从陈其美加入进来,风格顿时一变,不再干吃力不讨好的玩命事儿了,只管将如熊成基等人活着的劝说,死了的追认,你不加入我同盟会,不把起义的功劳划到我同盟会的帐上,这事阿拉跟你个小赤佬没完。

    光复会怒不可竭,却又无法可施。

    只能看熊成基自己的选择了。

    熊成基左右为难,于是他做了一个英明的决断——消失!

    大活人是没办法消失的,但是他可以改名。

    熊成基改名为龙潜,足不出户,只和几个朋友来往,不介入江湖纷争。

    熊成基也没有接受过同盟会的津贴和补助,在东京的生活费用,全是靠了几个朋友资助。是不是那钱不好拿呢?这事就不清楚了。

    熊成基埋头研究军事,发现革命党屡屡起事却均以失败告终,关键是被钱卡住了脖子,所以他开始潜心研究弄钱的办法。

    怎么才来弄来钱呢?

    而且还得是大钱,钱少了不管用的。

    经过认真研究,熊成基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法子:

    去找俄国人要钱,要卢布!

    可是俄国佬会白把钱给咱们吗?

    可咱们也不是白要俄国佬的钱啊,咱们拿日本人的军事机密和俄国佬换!

    日本人的机密不好弄,陆军铁板一块,想当年徐锡麟用尽了法子也没挤进去,但是熊成基硬是有法子,没多久,便搞到了十几册日本人的军事机密。

    这就是钱啊!

    于是熊成基去沈阳,走长春,到处找俄国人兜售这十几“奇书”。

    如果俄国人买了这些奇书,革命党铁定能够弄到大大的一笔钱,而且日俄肯定会因为这件事再打起来,这样一来,革命党人就又能够找到自己的机会了。

    ——看看革命党的思想,日本人和俄国人要是再在中国的东北打起来,遭兵火涂毒的不还是中国东北的百姓吗?而且这两个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这岂不是国家的耻辱吗?

    就读于日本弘文院的周豫才同学愤怒了,尤其是当他发现日俄两国在中国本土上打仗,做间谍的竟然是中国人时,周豫才受到了深深的刺激,他决定弃医从文,唤醒民众,让民众万万不可象熊成基这样麻木了

    于是周豫才拿杂文做匕首,向着熊成基嗖嗖嗖的投掷

    但是熊成基已经没有机会品味鲁迅的匕首的威力了,他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东京校友的家里,校友的家人热情招待他,不停的提高房租,熊成基稍有不满,校友家人大怒,就将他准备卖给俄国人的日本人机密偷出来两本——这时候熊成基已经和俄国人接洽上了,可是俄国佬死抠,嫌熊成基开价一百万太高,两厢里激烈谈判,僵持不下——这时候房东带着捕吏兴冲冲的赶到,将熊成基抓住。

    于是志士熊成基写遗书:

    譬如草木,不得雨露,必不能发达,我们之自由树,不得多血灌溉之,又焉能期其茂盛?我今早死一日,我们之自由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朵早放一日。故我现望速死也。

    1910年2月28日,光复会志士熊成基于吉林就义。

    熊成基的死,彻底将同盟会置于尴尬之地。

    徐锡麟死义,秋瑾死义,熊成基死义,光复会在极度艰难的情形之下,始终承载着复国的重任,那么同盟会,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呢?

    同盟会也确实干了点什么,只不过

    (18)紫禁城中偷拍案

第40章 紫禁城偷拍案(5)() 
我们应该还记得,同盟会第一次的革命行动,是想将钦州三那墟的万人会组织起来,可是由于联系失误,等黄兴等人匆匆赶到的时候,三那墟的万人会,已经被同盟会的倪映典,光复会的赵声杀得只剩三两百人,连万人会的会首托塔天王刘思裕都给干掉了。

    按说倪映典和赵声的表现应该不错了,但奈不得端方那厮硬是厉害,那家伙先是对赵声产生了怀疑,于是电报赵声的上司,说赵声“才大而志不测”,建议调离重要岗位,冷处理

    接着端方又盯上了倪映典,倪映典在兵营里请了假,跑去参加熊成基的起义,这又如何能够瞒得过端方这家伙?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端方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毫不客气的开除了倪映典的军职。

    倪映典被开除了军职,就去找赵声拿主意,赵声建议他立即改名,重新参军入伍,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倪映典改名叫易培之,意思是说我很好培养的,先去炮营当了个大头兵,很快就成为了排长。

    倪映典这边扎扎实实的从基层做起,端方那厮却一个不留神,把自己又弄成了布衣平民。

    起因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葬礼上,帝后殡天,这是多么大的事情,众大臣有泪的要哭,没有泪水的挤出泪水也要哭,皇室与群臣之中,大概真哭的就隆裕太后一个人——慈禧太后临走之前,让她晋级升为太后,这种恩义,不哭两声,未免有些不妥当。

    隆裕太后正哭之际,却突然发现有一人正手拿照相机,对着她啪啪拍照。

    端方!

    端方这个偷拍爱好,为死气沉沉的追悼会添加了一丝活力。

    经过朝中群臣多次的开会协商,讨论,处理意见终于出了台。

    偷拍女领导公务员端方,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端方一去,大清国这口沸腾的热锅,就等于掀开了最后的盖子。

    帝国的悲剧,就在于最后的能臣,偏偏是有这么个爱偷拍的毛病这可真是要了人的命了。

    可谁也没办法。

    (19)一分钱引发的血案

    正在基层埋头苦干的同盟会倪映典,突然发现他现在的官比端方还要大许多,好歹他是个排长啊,端方现在的政治面貌,却只是个普通群众。兴奋之下,倪映典立即向同盟会请示:要求两万元的起义经费,同时电邀黄兴、谭人风来广东,大家一起干,推翻满清。

    接到电报,孙文批了一个阅字,然后去纽约、波士顿及芝加哥,三个地方募集了总计八千元,给倪映典汇了过去。钱就这么多,你自己看着办吧。

    钱不够,看来这次又要泡汤,幸亏有一位港商李海云,他刚刚参加了同盟会,身份是远同源银号的股东之一,就趁其它股东不留意的工夫,将银号里全部的流动资金,总计两万元,偷偷的给倪映典汇了过去。等到被其它股东发现的时候,李海云再慢慢的解释慢慢的解释

    倪映典这边有了钱,事情就好办了。

    决定起义。

    本次起义,以广州新军为班底,由倪映典出任总司令。

    私挪公款的李海云解释不清,就派他去运送枪械,以免被其它股东逮到。

    朱执信与胡毅生秘密潜入番禺、顺德,联络绿林道,以谋共举。

    孙文的大哥孙眉,率黄兴妻子徐宗汉,胡汉民妻子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