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我统统杀光!

    眼见得袁世凯是真的火了,躲在屋子里的日本兵害怕了,急忙向首领竹添进一郎请示:公使,那袁世凯是真的急了,要玩命了,我们现在怎么办?

    竹添进一郎也害怕了:在王宫里埋雷,这事儿肯定是咱们理亏,袁世凯这个二愣子是不肯善甘罢休的,除非我们

    日本兵:除非我们怎么办?

    竹添进一郎:除非我们现在从后门返回使馆,使馆是咱们日本的领土,那袁世凯不敢胡来。

    于是日兵听竹添指挥,集中火力,以密集的排枪将清军的冲锋势头压下去,然后大家掉头,撒丫子奔自己的使馆狂奔。

    可是袁世凯却杀得红了眼,尾随日兵之后穷追不舍,竹添进一郎逃回使馆的道路被封锁,他只好带着日本兵逃向仁川。

    日本人逃了,袁世凯在一座祠堂里把吓得唇齿青白的李熙找了回来。

    李熙这人就是笨,远不如他的闵妃姐姐机灵。

    当李熙独自一人在祠堂里瑟瑟颤抖的时候,闵妃姐姐正优哉悠哉的坐在清军大营里喝茶。

    闵妃姐姐是怎么来到清军大营的?

    要说这事跟袁世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算是打死日本人,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或许在日本人看来,正是因为闵妃已经安全了,所以袁世凯才不理会李熙的死活,悍然攻打王宫。

    (15)王宫里的男人

    袁世凯攻打王宫,彻底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也彻底的出乎中国驻朝官员的预料。

    日本人被打昏了头,竟然不知如何应对。

    中国驻朝鲜的各级官员们也昏了头,不停的开会吵架,骂袁世凯是个傻大胆,二愣子,攻打王宫,大肆杀戮日本兵,这可是会给朝廷惹来大麻烦的啊!

    日本史学家佐藤铁治郎却替袁世凯辩解说:然世凯所以出此暴举者,实大有深意焉。

    什么深意呢?

    佐藤先生解释说:设清败而日胜,是甲午之役移诸十一年前

    佐藤铁治郎的意思是说:袁世凯这一手,将中日海军决战的日期整整推迟了十一年,如果不是袁世凯杀入王宫,将日本人逐走,那么,日本吞并中国的计划就会提前十一年。

    袁世凯坏了日本人的好事。

    这还不算完,他又干出了一件让众人大哗不已的事情。

    他搬进了王宫里居住,和国王李熙、闵妃的卧榻只不过一墙之隔。

    住进王宫之后,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他晚上搬进去住,第二天早晨再出来的时候,满头黑发竟然全都变白了。

    此翁白头真可怜,惜伊红颜美少年——白发三千丈,缘由是个愁,这袁世凯怎么把自己弄成了非主流了呢?

    有人问他:你这么年轻,怎么头发全都白了?

    袁世凯答曰:我这人就喜欢玩,玩着玩着,头发就白了(世凯少年浮浪,离家远游,所以头发全都白了)

    后期史家围绕着袁世凯一夜白头的怪事展开了研究,吴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那是因为他过不去的话就会砍头,所以白之,难道那王宫中也有昭关让袁世凯过不成?

    还真有!

    袁世凯的昭关,就是国家政务处理。

    自打袁世凯搬进王宫之后,就大包大揽的将朝鲜政务全部揽了过来,每天他在宫中大模大样的居中而坐,一手按剑,一手执笔,各级行政官员潮水一般的涌进来,依次向他汇报工作,而他则针对于每一项事情发出明确的指示,并安排具体的执行步骤。

    这一年他才不过是26岁,生理刚刚成熟没几天,年纪轻轻的要处理好整个国家的政务,还必须要把每件事情处理得妥贴稳当,这得累死他多少脑细胞?头发要是不白,那才是怪事。

    总之,他拿自己当朝鲜的太上皇了。

    袁世凯挤进王宫,令得各国驻韩公使目瞪口呆,遂有美国照会大清,希望弄清楚这个住在王宫中的中国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为照会事,照得本大臣接准本国外部来文,嘱询中国派驻朝鲜袁姓,官系何等职任。闻在该国,无论各国驻高大臣有何公事会议,彼均弗肯与议,惟派所用之通使前往,屡有事件,自以为与高廷相近,与他国大臣不同。其所用官衔,按英文译系办事大臣,本国于此事将有行知本国驻高大臣之件,故嘱转询中国所派驻高之员,是否即系办事大臣,抑系二三等钦差,希即照复,查照施行。

    美国人弄不清楚袁世凯住进人家王宫里干什么,国王李熙也是非常的纳闷,为了弄清楚这个严重的问题,李熙一口气送给袁世凯仨老婆。

    为什么李熙要送给袁世凯老婆呢?而且一送就是仨?

    据日本史家佐藤铁治郎说:自古美人爱英雄,美貌无双的闵妃感激袁世凯救了她的性命,更仰慕袁世凯的英雄风范,就以身相许。袁世凯假意推辞了一番,就笑纳了这桩美丽的礼品。

    为了掩人耳目,同时又能找一个频繁幽会开房的理由,闵妃想出一条妙计,将自己的妹妹送给了袁世凯,于是她每天借口看望妹妹,去袁世凯处两相欢好,却不料正当两人炽情如火的时候,不巧被闵妃的妹妹冲进来按住闵妃的妹妹醋意大发,从此不允许袁世凯再与闵妃续欢。闵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闵妃秘密勾结袁世凯的大太太沈夫人,将闵妃的妹妹绑在桌子腿上,拿鸡毛掸子痛打了一顿敢不让我跟你老公上床,打你丫的

    这个传说有鼻子有眼,只是有一个细节严重失真。

    闵妃是孤女,压根就没有妹妹。

    实际上,被赠送给袁世凯的那个女孩子,是宫中另一个妃子金妃的妹妹,这是一个美丽到了极点的姑娘,她的肌肤象牙一样的细腻洁白,满头乌发垂至脚裸把这个惊人美丽的姑娘赠送给袁世凯,很可能真的是闵妃的主意,她肯定不希望王宫里再多出来一个比她更年轻、更美貌的女孩子,夺了她的宠

    这么多年轻貌美的女人搅和进来,表明了此后袁世凯在朝鲜的日子,已经不再是剑拨弩张的武装冲突了,而是进入了外交战时代。外交战以勾心斗角鸡飞狗跳为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女人必不可少。

    这场隐密的战争将持续十一年。

    (16)洋打工仔带来的麻烦

    袁世凯在韩外交,遭遇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洋打工仔穆麟德。

    金领老穆。

    老穆是大清国高薪聘请的外援,负责料理朝鲜的税务工作,但是老穆对他的本职工作并不是那么热衷,而一直努力跳槽,想谋个更体面的工作。

    因为有机会经常参加国宴酒会,老穆见到了闵妃,于是他不失机宜的劝说闵妃推进朝鲜独立,脱离中国,闵妃却担心大清朝廷不允,老穆就建议由他出面,联络俄国公使韦伯,以俄国的力量对抗中国。

    闵妃默许,并每月支付老穆三百元的薪水,让老穆替她奔走。

    老穆这样做,就明显缺乏职业操守了,所以袁世凯察知此事之后,就立即致电北洋,要求解除老穆的职务,而后袁世凯亲自写了篇文章,叫做摘奸论,并把这篇文章抄了许多份,分别送给国王李熙、闵妃及朝中诸大臣。

    看了这篇文章,闵妃知道袁世凯生气了,就只好停发了老穆的薪水,但为了补偿老穆的辛苦,在宣布对老穆停职之日,还一次性的补发了老穆三个月的工资900元。

    老穆花完了这900元,就山穷水尽了,只好再去找袁世凯,央求袁世凯替他在大清国再找个工作,袁世凯致电北洋,建议将老穆弄回中国去任职,也免得他再在朝鲜闹事。

    老穆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朝鲜的税务工作还得再找个明白人,中国人只懂得之乎者也,税务帐目这东西是弄不明白,于是北洋又高薪聘请了美国人德尼,由他取代穆麟德的职位。

    于是袁世凯又有了新的对手——美国人德尼。

    德尼到任,见过国王李熙和闵妃之后,就替这小两口出了一个坏主意。

    德尼建议,朝鲜秘密向各国派出公使,绕过大清帝国的管辖,迈出脱离中国的实质一步。

    闵妃接受了德尼的建议,秘密派出使者朴定阳赴美,并在未向大清朝廷请示的情形下,擅自向美国总统递交了国书。

    这件事标志着“朝鲜特区”脱离中国的第一步,袁世凯如何能够允许?当即对国王李熙及闵妃严词相诘,要求严惩朴定阳,可是闵妃却使出了人海战术,大批的朝鲜官员纷纷找到袁世凯替朴定阳说情,而闵妃自己干脆更进一步,笼络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和她一起糊弄大清国。

    双方斗智斗勇,唇枪舌剑,为这件事整整扯皮了十年,最后的结果是清廷准许朝鲜再度启用朴定阳,但“不得委以重任或再充使臣之职”。

    这事因为闹得太乱,袁世凯和大清国始终没顾得上找德尼的麻烦,可是闵妃却不知为何瞧德尼不顺眼了,她自己偷偷找来了一个叫李仙得的日本美国人——李仙得是美国人,却在日本打工,后来失业下岗,就由日本跳槽到朝鲜,故称日本美国人——准备用李仙得取代德尼。

    这时候德尼不再给闵妃出馊主意了,跑来袁世凯这里哭诉。

    袁世凯狠狠的骂了这个缺心眼的美国佬一顿,然后告诉他:

    你奉中国的委派,韩国如欲撤换,应先咨请中国调回,如擅自派代,你不应遵从,可随时告我诘问韩廷,断不可遽自交代。

    但是李仙得还是兴冲冲的来了,还带来了一个美国大富翁葛累好士,闵妃下令停发德尼的薪水,德尼只好哭哭啼啼的离开了朝鲜。

    李仙得开始替朝鲜借外债,以推动朝鲜脱离中国,袁世凯立即发表声明:

    朝鲜贫穷而浪费,偿还贷款极为困艰,各国绅商不宜与该国订立合同,贷以巨款,将来如有借债不偿之事,中国不会为之担保。若各国因欠款而索债于朝鲜海关,中国也决不允许。预为声明,以昭和睦之谊。

    发表了这纸声明之后,袁世凯就急急返回中国老家,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替他的四妹妹找个老公。

    (17)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外交战夹七杂八,说也说不清楚,听也听不明白。而袁世凯家里那本难念的经,念出来更让人哭笑不得。

第5章 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荡(5)() 
袁世凯在朝鲜的外交战中一路升官,倒也容易,可是他的家事之麻烦,说起来几乎让人难以相信:

    诚弟如晤:

    来书均悉,此次吾家诸生均落孙山,只好以待来年。惟吾弟自此可与八股永别矣。

    兄近来时带各营操演行军对敌诸法,跑得头晕眼黑,尚能耐劳。

    寓内均好,孔君媒事已嘱君曼作书,景丈作冰。如能有成,甚好。昨告以四妹二十六七岁,拟告瞒一二岁,未知可否。望将八字送来为盼。沈家罢论,亦未始不好。匆匆,此询。

    双吉。

    四兄泐。

    看了袁世凯在几年后写的这封家书,我们知道了袁世凯面临着如下的麻烦:

    第一:老袁家的人都随了他袁世凯,最是沾不得科举二字,一碰这个科举,结果就是“均落孙山,只好以待来年”丢人啊。

    第二:袁世凯有个四妹,乖乖,这四妹已经二十六、七岁了,还找不到乐意娶她当老婆的男人二十六、七岁,搁现在也是剩女了,放在晚清时代,这么个老姑娘搁在家里,能把全家人活活愁死。

    第三:袁世凯吩咐家人,再给四妹妹这个老姑娘说婚事的时候,不妨弄虚作假,把年龄报低一点

    第四:年龄报出来是假的,还要要对方的八字来合,那能合得上吗?如果对方也隐瞒了真实的年龄,这八字合得可就热闹了

    经过袁世凯几番折腾,他这个宝贝四妹妹终于嫁出去了,而且还是嫁给了中国的千年望族——山东曲阜孔家。由此可见,老姑娘四妹妹不是嫁不出去,而是找不到能够与袁氏家族门得户对的婆家

    袁世凯丢下朝鲜的政局不顾,回家处理的,就是这样一些麻烦事。

    半年之后,家务事处理停当,袁世凯又返回了朝鲜。

    这半年他走得好,自从他走后,朝鲜就花李仙得从德国人那里借来的钱,这点钱早在袁世凯回来之前就花光了,朝鲜驻美国使馆,驻日本使馆,天天打电报哀求发工资,国王李熙和闵妃却是束手无策,只好眼巴巴的等着袁世凯替他们解决问题。

    袁世凯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告诉朝鲜人:想让我帮你们解决钱的问题,容易,可是你们得听话才行——徜有正宗要需,不妨商请中国设法。

    这时候闵妃和国王李熙再也没有精神头折腾了,袁世凯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