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黑夜中一团团,一簇簇,一队队,全都是摸黑往楚望台方向赶路的革命党。

    先来的是第三十标的一百多名兄弟,紧接着,革命党中最孚人望的蔡济民,也带着一百多人赶来了——此后的革命党人,将把今夜革命成功的因由,归于蔡济民本人在场,但实际上,革命家蔡老兄,是被最不乐意革命的吴兆麟乱枪打出来的。

    测绘学堂的学生,也来了一百多人。

    起义军的人数,成百成百的直线飙升。

    吴兆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知道,从现在起,起义才算是进入了正式阶段,而这就意味着:

    残酷的杀戮与流血。

    武昌城中,各学校都派出代表,去楚望台上领取子弹,陆军第三中学的徐启明,也在这些代表之中,据他描述一路所见:

    这年我才十八九岁,对革命向往已久,一点也不觉得害怕,但目睹第八镇起义兵士嗜杀旗人老弱妇孺,又不禁触目惊心。我亲眼看到一个老者从屋里被拖出来,一个兵士一刀刺过去。不少旗人住在楚望台旁边,死尸很多,水沟里都是血。我们过去说:不好杀小孩子。那些兵士说:那是旗人。我们说:革命不能随便杀人。他们只回答: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可见这种以民族仇恨为号招的口号已深入一般汉人之心,一旦起事,愤而报复

    旗人老幼遭屠,这事要怪满清落后的兵制。虽然满清在荣禄铁良等人的坚持下,不惜血本打造新军。但又因为害怕新军起事,就调旗兵镇守新军,而这些旗兵,却仍然沿用的是旧时的老体制,就连营房的布置,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旗兵们调防之后拖家携眷,老老少少全都住在兵营里,就连孩子都是出生在兵营里。

    满清的旗兵,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利益阶层,男人当了旗兵,不止是领自己一份粮,自己领到的叫男粮,老婆也要领一份,称女粮,孩子还有一份这些特殊利益阶层,说起来也不过是下层的普通民众,可是革命风潮起处,旗兵首当其冲,沦为了头一桩祭品。

    旗兵手里有枪有炮,可是他们的女人孩子,却是赤手空拳,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更成为革命的重点清除目标。

    老幼妇孺杀光了,接着要杀的,就是四散而逃的旗兵。

    要尽杀旗人,首先必须要攻下督署,那里是第三十标旗兵的大本营。就在吴兆麟排兵布将的时候,山下一个坏消息传来:

    右路军邝名功,蔡济民合攻督署失利,已经退回津水闸布防待命。

    听到这个消息,吴兆麟怒不可竭,立即下令:邝功名阵前失机,按律当斩。

    取其头颅来见。

    吴兆麟终究是个明白人,邝功名、蔡济民双双失利,他只下令杀军官邝功名,却不敢杀党人蔡济民,说到底,革命党真的不好惹啊。

    (8)暗夜黑枪糊涂仗

    事实上,武昌首义之夜战,吴兆麟不唯是不敢杀蔡济民,连邝功名最终也“经同人缓颊得免”,意思是说,三军将士一起替邝功名求情,所以吴兆麟也就就坡下驴,权且寄邝功名的头颅在他的脖子上。说到底,吴兆麟也不是跟老邝有什么血海深仇,非要杀他不可,只不过兵行如火,律令如山,战事进展到这一步,每个人做事都已经由不得自己。

    而邝功名、蔡济民攻打督署失利,也是事出有因,低估了督署的防范之严密。当时邝功名,蔡济民率众攻取督署后院,而督署为了自身的安全,早已调了兵力,埋伏于都司巷。邝功名,蔡济民二人不知,仍然是按了原来的布署,先派几名兵士在前面侦察前进,大队人马尾随其后,不提防转过都司巷,就遭受到了前方猛烈的机关枪扫射。

    在当时,机关枪是比火炮更吓人的武器,机关枪扫射起来,子弹密集如雨不说,还不象火炮那样运作不灵便。再加上夜黑无法视物,前方机关枪一突突,邝功名蔡济名二人,根本就无法前进一步。

    不能前进,那就后退好了。

    可临战这种事,一旦不能前进,往往是连后退都不可得。邝功名和蔡济民只顾后退,心神错乱,竟然失察于防范,两支小部队堪堪退到恤孤巷时,巷中突然枪声大起,弹雨横飞,当场将两支小部队切断,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场战死,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平安逃回,就连设伏于恤孤巷的敌人是谁,都没有弄清楚过。

    总之,暗夜黑枪,打的就是糊涂仗。

    眼见得两军失利,吴兆麟不慌不忙,下达了一道吓人的命令:

    火攻!

    烧街!

    此令一下,霎时间从王府口到都司巷,从水陆街进大龙巷至小菜场,从保安门正街至望山门正街到东辕门,三路同时火起。熊熊的烈焰,将个可怜巴巴的督署衙门笼罩在黑烟之中。

    三路熊熊大火,向着督署席卷而来,当时总督瑞瀓惊呆了,心说这革命党人也太凶了,你打不过就快点投降吗,投降了还不误明天早晨开饭,你说大半夜的你放什么火呢,还让不让人家消停了?

    就是不让你消停!

    此时起义军这边,又来了强援,吴兆麟摩拳擦掌,发誓一定要拿下督署。

    (9)横竖只是听个响

    熊秉坤的脑子里,有一个严重的炮队情节。

    因为按照共进会与文学社最早发布的作战计划,是由南湖炮队首先发难,然后四面开炮,八面开花,督促各标营响应。可没想到南湖炮队始终是悄无声息,逼得熊秉坤他老人家赤膊上阵,以痰盂马桶大阵杀出兵营,率先赶到了楚望台。但南湖炮队始终未响炮,这事让熊秉坤耿耿于怀。

    所以熊秉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党人金兆龙,带人出城去接应南湖炮队。

    话说金兆龙率人来到了城门下,发现城门紧闭,一只长一尺,重达三斤的巨大铁锁,将城门牢牢的封住。再看四周,守城的兵士却一个也无,全都是不想卷入这场没名目的战火之中,早早逃之夭夭了。

    于是金兆龙用双手扣住大锁,用力往怀中一带,就听哗啦啦一声,那坚俞金石的大铁锁,竟然让金兆龙掰成了几块,这怪事连金兆龙自己都吓了一跳。

    城门开了,金兆龙率众出城。却不想统制张彪虽然军事能力差差,但人家好歹当了多年的领导,而且他又知道党人起事的全部计划,早就料定起事者会出城联络南湖炮队,所以早早的打电话,通知第三十二标标统孙国安,命他事先派人在路上堵截。

    孙国安接到电话之后,一个立正,报告首长,保证完成任务。摞下电话后,一琢磨,这大半夜的,兄弟们都已经睡下了,派谁去呢?派谁去谁有意见。有了,就派队官楚英去好了。

    难道楚英就没有意见了吗?

    他不能有意见,因为他是旗人,人家革命党反清复明,要杀的就是旗人。所以这事派楚英最合适不过的了。

    于是大半夜的,楚英只好揉着惺惺睡眼,带着两队兄弟于要道上布置,可是他心中也上火啊。你说这大半夜的,不说上炕睡觉,却跑来这荒山野岭来堵革命党。凭什么别人都躺在舒服的被窝里呼呼大睡,让我来遭这罪啊?噢,就因为我是旗人?我是旗人怎么了?这武昌城里的旗人又不止我一个,凭什么让我来啊?

    再说这革命党精神头也大,半夜里不睡觉还要革命,感情是部队里过的日子太舒服了正想着,前方金兆龙的小分队已经出现,双方喊话:喂,干啥的?你是干啥的?管我是干啥的,你先说你是干啥的?你不说你是干啥的,我就不说我是干啥的短促的喊话过后,双方就交上了火。打了一会儿,士兵报告:报告队官,咱们打不过人家。

    为啥打不过?楚英心里上火,就问道。

第60章 磨刀一拭屠龙技(3)() 
士兵回答:咱们人多,他们人少,真的打不过

    咱们人多还打不过他们人少的?质疑了一句,楚英终于醒过神来了:是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自己这边虽然人多,但每人只不过几粒子弹,而人家那边虽然人少,子弹却是打不完的打感情这革命党是扛着军械库赶夜路吗?

    打不过怎么办?为国捐躯?

    少扯蛋,既然打不过,那就回去睡觉,上面的命令是吩咐他们拦截歹人,可没说来的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人家那么多的子弹,绝不是自己能够惹得起的,快点回去吧,等明天交差,就说就说自己已经将匪徒击溃,然后才收兵回去休息的。

    于是楚英不再理睬金兆龙,率自己的小队回营睡觉去了。金兆龙这边,则是意气风发的继续前进。

    行至南湖阅兵亭,遭遇到马队的巡哨。这支马队,当然也是张彪派来的,担心只有一路人马,拦戴不住党人,所以张彪这边又安排了一路。

    双方喊话:别闹了,大半夜的你闹什么闹,快点回营睡觉然后是激烈交火。金兆龙这边发挥子弹充足的优势,拼命射击个不停,马队兄弟们没有子弹,只能是悻悻退走。

    抵达炮队第八标后门。

    金兆龙开枪,喝令炮队兄弟速速开门,开炮革命。炮标的党人借机闹将起来,长官们无技可施,也象其它各标一样,翻墙钻厕的躲了起来,由是炮标被革命党控制,迎接金兆龙入内,胜利会师之后,商量行动方案。

    金兆龙传达熊秉坤的意见,炮标兄弟要快快拖着大炮奔楚望台,上山,居高临下将炮口对准武昌城,则大事定矣。

    可是炮标兄弟却连连摇头,那大炮,都是熟钢生铁铸成,好重好重,死沉死沉,白天行军马拉人拖,尚且走不了几步,这大半夜的难,太难办到了。

    金兆龙大急,把熊秉坤的话重复出来:城内同志盼炮队进城,如大旱之望云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炮标兄弟若然不能将大炮拖上山,俯瞰武昌城,只怕众家兄弟就全都完蛋了。

    有这么严重吗?

    比这更严重!义军兄弟糜集楚望台,是孤注一掷,舍家撇业,没有后勤,没有后援的。也就是说,起事的兄弟缺乏足够的后劲,如果今夜不能彻底的控制局面,等到明天早晨水米断绝,义军就会不战自溃。

    所以炮标兄弟一定要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拖炮入城。

    炮标的兄弟们商议过后,决定先弄三门轻便小炮,由金兆龙等护送入城,横竖大家只是要听个炮响,这事还不难办。

    (10)天黑时解决问题

    楚望台上,炮声响起,霎时间时局大变。

    熊秉坤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即武昌完全独立亦由此隆隆之炮声有以促成之也

    炮声将武昌诸军推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路口,若然是哪个标营没有人出来响应,必然是炮标攻击的重点目标,大半夜的,谁乐意让人家拿炮轰?

    由是第二十九标第三营的人跑来了,第三十标第二营,第三营的人全都跑来了,黎元洪所属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炮、工、辎各营队纷纷赶到。吴兆麟大喜,先命令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的炮、工、辎各营占领蛇山阵地,与楚望台互成猗角。复命令南湖炮标的人速速返回,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拖来。大炮这玩艺儿,真是太管用了。

    接下来的任务,是先攻下督署,后尽杀旗兵。

    吴兆麟说:今夜如不将敌击溃,一待天明,吾辈必为所虏也。

    吴兆麟的话,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别看现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实际上大家都是怕你拿炮打他,所以跑来凑个热闹,等到天明,革命队伍就会迅速分化,楚望台上的义军,到时候只怕会有九成反水,将那不足一成的革命党逮住。

    所以一定要在天亮前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法呢?

    吴兆麟第二次发布命令:

    一、熊秉坤带后队全队,经津水闸、保安门正街攻督署前,伍正林带前队全队协助熊秉坤沿保安门城墙向望山门前进,惟须派兵一棚为两线中间联络。

    二、黄楚楠带左队全队,经王府口小都司巷攻督署后,以姚金镛带二十九标第三营右队在后跟进为黄楚楠之预备队。

    三、陈国桢拨过山炮两门,在保安门城上布置放列,向督署开炮射击。

    四、曹飞龙带右队士兵一排,掩护保安门炮队。

    五、方兴以测绘学生百余名为总预备队,并巩固楚望台及军械所防务。

    总指挥吴兆麟发于军械所,二十日(农历)午前2点钟。

    比较吴兆麟发布的两道命令,后面这一道,参与行动的组织单位,明显的扩增了,由第一道命令上的“小队“扩张到了现在的全队,单只是预备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发布第一道命令时的全部人数,吴兆麟这边,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意思。

    这一道命令,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