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有谁想挤到历史舞台之上,就必须——把这三个人,推下来一个。

    推谁呢?

    黎元洪太胖,你推不动。

    袁世凯太强,你惹不起。

    黎元洪和袁世凯,都是凭借实力打出来的天下,注定了无可取代。历史舞台上唯一能够推下来的,就是革命大领袖陶成章了——舞台上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革命大领袖,陶成章站在上面,大家就认陶成章,把他推下来换别人,观众也未必会有多么的挑剔。

    那就推吧!

    革命大领袖陶成章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一点,亦知其自身难保,立即销声匿迹,躲藏了起来。

    (11)起义只用山寨货

    光复会尚有两名杰出的女弟子:尹锐志,尹维俊姐妹。

    这两个心地如水晶般洁将的女子,丝毫也看不到笼罩在她们四周的权力争夺之阴云。她们组成了一支敢死队,拿着她们制造的土炸弹,要去光复杭州。留日学生蒋志清也是这支敢死队中的一名成员,参加敢死队的人,以为自己此行必死,每人照了张遗像,然后就发出了。

    而上海敢死队往援浙江,也是浙江革命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话说大浙江,自打武昌起义,湖南独立,陕西独立,江苏独立,江西独立,上海独立而后,浙江的军界就接二连三的召开会议,会议上大家一致通过了起义光复的决议。决议虽然通过了,但唯有一桩事,让浙江军界无法行动。

    什么事呢?

    这件事情就是,浙江要起义的党人军队,有枪也有炮,但是没有土制的炸弹,所以浙江军界一致认为:正规军队的枪炮拿到起义上来用,是不妥当的,不规范的,应该象其它省份一样,要起义就用土炸弹。所以浙江要求上海派敢死队,带着自己制造的山寨炸弹来起义。

    这段话听起来象是个笑谈,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浙军支队长葛敬恩笔录当时的情景,写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浙军部队向来只有正规的枪炮,大家鉴于武昌的起义深得力于炸弹手枪,觉得我们行动之际,也非有此不可。炸弹自己不会做,而且不会放,手枪极少,都是老式不堪用的,因此要求沪上党方帮助,这个要求同时也微含一些要挟的意思在内

    看得出来,这个浙军不够给力。不久之后这支怪部队将会拉到攻打南京的战场上去,闹出更多的笑料来,撂下不提。

    等到尹氏姐妹率敢死队来到之后,浙军立即行动起来,一路顺风的攻占了各个衙门,唯独攻到旗兵营地大门口,带队的连长陈国杰冲得太快,忽悠一下子就冲到了里边,被守兵砰的一枪,一粒子弹击伤了额角。起义军大骇,登时喧哗起来。

    不管怎么说,杭州这就算光复了。

    (12)领导抢先闹革命

    上海这边诸多政治势力相互角逐,遥远的广西,党人汹汹,意图大举。陆军小学的学生仔们悍然组织军队,浩浩荡荡去攻打省城,如果不是途中遇到一条河,河水湍急,说不定这些学生仔真的会大闹一场。

    此后三点会啸聚万人,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向省城开进。

    于是广西咨议局召开会议,与会的重要领导有巡抚沈秉堃,藩司王芝祥等。

    咨议局问:两位领导,目前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说武昌有个黎大胖子,纠结不明真相的群众,大搞群体事件,武昌人民群众的情绪,不稳定啊。受黎大胖子之影响,九江,陕西,江西,山西,云南,安徽,上海,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也都宣布独立了,不跟朝廷保持一致了,这样发展下去,可怎么得了啊。两位领导,你们高瞻远瞩,是不是对此事对我们作一个重要讲话?

    巡抚沈秉堃咳嗽了两声,道:这件事啊,啊,这个事,嗯,老王啊,你是藩司,又是咱们广西中路军的统领,你先谈一谈?

    王芝祥道:好,我就说一说,首先,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和朝廷保持一致,服从朝廷领导,政治上要坚定,绝不可以有丝毫的动摇,这是我的政治态度。其次呢,说说咱们的广西,广西穷啊,又是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财政税收不足敷用,全靠了湖南湖北的支援,公务员的工资才勉强发放出来。可是目前湖南和湖北都不跟朝廷保持一致了,他们还会再送钱来让我们发工资吗?这是我的第一个疑问。再次,目前三点会闹得凶啊,三点会这些人可是招惹不起,徒手山川,高来高去,睡了你家女人,让你替他们把儿子生下来,你都不晓得哦。据说目前三点会纠结不明真相的群众数万人,正向桂林开进,我们已经陷入孤城之中,如何能够自保?这是我的第二个疑问。最后呢,广西父老,都害怕发生战事,徜若革命党人勾结三点会,蜂拥而入,广西必然糜烂,我们又如何向人民群众交待呢?这是我的第三个疑问。我的话完了,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王芝祥讲完,咨议局的议员们连连点头,说:两位领导讲得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领导的讲话精神。你看咱们这么干如何?我们也立即宣布独立,沈巡抚就改为大都督,王藩司先出任副都督,还有陆荣廷,也做个副都督,可别忘了,这老陆就是三点会的人哦。咱们都独立了,湖南湖北要是还不肯再送钱来,支援咱们发工资,他们好意思吗?还有,三点会的人不是凶吗?让革命党领着他们去湖北,找黎大胖子去,这样岂不是一举数得,三全其美?

    巡抚沈秉堃道:嗯,你们的建议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啊,让本督再考虑考虑,嗯,考虑考虑。

    咨议局的人道:沈大都督,你都自称本督了,还考虑什么呢?

    大都督沈秉堃道:独立是件大事,怎么也得找几个识字的,写几条标语吧?

    咨议局的议员们被感动了,说:沈大都督不愧是我们的好领导啊,连这么小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于是改巡抚衙门为大都督府,去优级师范学校找了俩学生仔,让这俩孩子整整写了一夜的标语:广西独立万岁!民国万岁!同盟会万岁!沈大都督万岁!紧密团结在沈大都督、王副都督、陆副都督周围,把广西的经济搞上去!诸如此类的标语写好之后,天亮就贴得满街。

    独立了,革命党全都兴奋不已的跑了出来,公开活动,要求立即举办独立欢庆大会,大都督沈秉堃批准。

    到了欢庆大会召开的那天晚上,广西人民群众换上新衣,载歌载舞出了家门,一边歌颂广西大好的形势,一边向着会场集中。就在这时,激烈的枪声突然响了起来,数名学生群众,栽倒在血泊之中。

    霎时间桂林城中一片惊恐的惨叫,人们丢了手中的灯笼,自相践踏,向着各个方向哭喊着逃命。

    百余名头缠粗大发辨的清兵出现在街头,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向着群众开枪,并迅速的包围了沈秉堃的大都督府。

    沈秉堃操起利斧,叹息道:革命党算个卵子,我老沈才是真正的为了革命,抛家舍业了。

    言讫,大都督沈秉堃以利斧破开后墙,遁入于夜色之中。

    (13)领导把命革完了

    欢庆之夜,出现在桂林街头,并残忍杀害多名革命群众的清兵,没一个旗人,都是汉人。

    这些士兵都是巡防营中的湖南人,他们离家日久,思念家乡,起初原打算闹革命,借革命战乱之机,抢点值钱的东西逃回家乡。可不曾想各级领导们比他们更快,抢先一步革命了。领导们这一手玩得太缺德了,抢占革命制高点,让倒霉的湖南兵们,再也没得命来革。

    领导把命都给革完了,不说留点给当兵的,如此多吃多占,真是太不象话了。

    于是这些大兵们就商量说:没办法了,领导太狠了,看来咱们只能革革命了。

    啥叫革革命呢?

    就是革革命者的命!

    于是在独立日欢庆之夜,这些湖南兵们突然啸叫一声:吾皇万岁!杀乱党啊!杀叛逆啊!并以排枪齐射,杀出了兵营,只要见到剪了辨子的群众,就高呼杀乱党,乱枪击射,打死打伤革命群众多名,从咨议局大门到图书馆一带,沿途处处是死尸。而后这些叛兵一部分冲入了大都督府,还有一部分去攻打藩库,但由于藩库防守严密,叛兵攻打了一番,见无效果,就撤离了。

    天亮后,一部分乱兵抢够了东西,星夜走丽泽门,过夹山,离开广西,踏上了迢迢归乡之途。

    还有一部分叛兵,杀人放火之后,又回到了兵营,没事人一样躺床上睡觉了。副大都督王芝祥生恐追究,再激出兵变来,就发给这些湖南兵每人一笔路费,让他们自己回家了。

    发生了这桩事之后,沈秉堃和王芝祥对座叹息,曰:这个革命啊,真是不好玩啊。你不革命吧,人家革你的命。你革命吧,人家革革命,还是革你的命。你说咱们到底招谁惹谁了,怎么老是被人家革命呢?

    失落之下,两人先后去职。

第83章 异人世相录(4)() 
他们俩走了,原副大都督陆荣廷心花怒放,迅速的把自己屁股放到了大都督宝座上。

    广西独立后,党人赵恒锡即召集陆军小学的学生仔,组建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凡参加的学生差旅费用自负,交足了钱,就可以领到一支七九步枪,子弹150发,毛毡一张,黑呢外套一件,水壶,饭盒并筷子,经由全州,永州,步行去武昌帮助黎大胖子黎元洪,去打北洋冯国璋。前文时李烈钧就曾提到过这支队伍,并对赵恒锡手中的机关枪表示了真诚的羡慕。

    学生仔白祟禧参加了这次北伐行动,临出发前,他的家人四处搜捕,想要逮他回家,被这孩子换便衣从西门出城,夜走老人山,绕过溜马山,然后跑到北门城外与大部队会合。

    这支学生武装在永州改乘民船,取水道经祁阳,衡阳,湘潭等地,到了长沙又改换火轮船。等到达了武昌,白祟禧只觉得身上的皮肉好痒,伸进衣服里一掏,手再伸出来,哇呀呀,竟抓了一大把白嫩肥胖的大虱子。

    好久没洗澡,身上生了虱子,属正常情况。

    白祟禧当时兴奋不已,说,好刺激哦。

    年轻的学生仔于革命的激情中,感受到亢奋与刺激,而老胳膊老腿的沈秉堃,却只感觉到疲惫不堪。

    革命,终究是年轻人的事业。

    (14)失业就去闹革命

    广西独立,是年轻人搞掉老头沈秉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福建的革命结果,却偏偏跟规律扭了劲,是怪老头岺春煊赶跑了年轻人彭寿松。

    福建的革命之所以出现与规律扭劲的反常,是因为前者广州之役,黄花岗下,竟有三十余位福建籍义士埋骨长眠。广州起义不唯是牺牲掉了光复会的精英,福建的革命党人,也尽殁于此。

    所以,福建的革命运动,只好由一个湖南人彭寿松来领导,结果领导出了一场大乱子。最终导致老岺再度出场,篡夺了福建一省的革命胜利果实。

    话说岺春煊本是满清大吏,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与赏识。前段时间岺春煊出任湖南巡抚,不幸遭遇哥老会大佬焦达峰,策划了湖南长沙抢米事件,老岺表现得极不给力,衙署被焚,多人死伤,朝廷严厉批评了老岺的无能,撤除其职务。

    但就在老岺在任期间,手下有名员工彭寿松,此人的父亲原是大清中兴之臣左宗棠的勤务员,曾经在福建逗留过一段时间,所以彭寿松对福建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他对革命发生感情,起因却是有一年元旦,拜年的时候,不知何故和一个朋友吵了起来,被彭寿松将那兄弟放倒,一顿暴打。事后那哥们儿哭哭啼啼去找布政司告状,结果彭寿松被革职处理。

    彭寿松丢了工作,处于失业状态,于是他想,我找个什么工作好呢?要不干脆我革命吧。

    此后彭寿松就经常发表革命观点,并到处寻找同盟会想入伙。可由于福建的同盟会成员都去了广州起义,老彭寻找了好久,也不得其门而入。

    这时候恰好有个福建籍的留日学生陈不浮,学成后归国,船行半路,不晓得什么原因,扑通一声掉到了海里。偏偏他的名字又叫陈不浮,不浮不浮,结果真的没有再浮出海面,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淹死了。

    陈不浮落海而死,党人大喜,又逮到一枚射向满清的利箭,就纷纷发表文章,坚称陈不浮乃是为了革命,投海自杀以唤醒民众。为此,党人专为陈不浮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追悼会,于是彭寿松赶到,亲撰挽联,并当场割下发辨,悬于挽联之上,以示与满清誓不两立。

    这下子同盟会终于注意到了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