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19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亮剑1918-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正自幼不爱看书,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看看书,想看看真伪。

    黄正应声回答,又将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看的书目以及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同黄柯说了。

    黄柯听后点点头道:“看书是好事,不过要静下心去看。”

    “是,我记下了。”黄正说完,嘴里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父亲”外面的雨更大了一些,黄正撑着伞尽力让黄柯不要淋到,自己的肩膀则几乎都湿了。

    黄柯看到后自然装作是不知道,他停下了脚步问道:“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

    黄正这才将心里的疑团说出:“父亲,我有一事不明,想请示父亲。”

    “你说。”黄柯道。

    “我军目前在前线处于一种优势,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收付上海呢?”黄正这才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黄柯没有立刻回答他,反倒是向前走了几步,走到湖边问道:“你看到前面的那个人工湖没有?现在的情景就跟这湖水很像。外面虽然一直在下雨,但雨不算大,而湖水又能够通过旁边的小河进行排泄,所以这湖水才不至于溢满。日本人就像是这雨水一样,他们不愿意放手,但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在我们任何的一个地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反之,作为这个湖,我们工业基础和各方面条件不如苏联,也不能像是他们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也就只好这样僵持着了。”

    黄正点点头,但还有些不懂:“难道双方就一直这样僵持下去吗?”

    “自然不会。今日的僵持和对峙,都是为了以后的反击。东条英机和东京那帮高级参谋们是这样打算的;我和国防部参谋部也是这样打算的。只不过照着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的话,他们的反转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让日本人占领的地方我们自然都是要夺回来的,而且远远不止夺回来这么简单,为政者还要布下更大的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说毕,黄柯停下脚步,他转向头对黄正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杨义兵过来吗?”

    黄正摇摇头,他是真的不知道。

    “缅甸那边现在有些情况,日本人扶持了一个叫昂山的人,说是要帮助他们从英国人那里摆脱出去。战后的格局自然是要以独立为主的,缅甸与我国接壤,能够扶持一个亲中的政府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黄正犹豫了一下:“昂山此人我有所了解,他在日本受训,现在已经完全投靠日本,怎么会被我们轻易说动?”

    “这就是你不成熟的地方。”黄柯毫不客气的说道:“昂山是个有抱负的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缅甸的独立,他不会傻到去相信日本人会好心帮他做这件事。可以说,在这件事上日本人在利用他,他也同时在利用日本人。既然都是相互的利益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横插一刀?”

    “政治上的事情,绝对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要看到具体的利益。英国人现在退出缅甸切断了我们的滇缅公路,看起来是一个不利环境,但在某些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便利的条件。做事情要顺势而为,也要学会借力而为。”

第026章 赴缅工作组() 
正午时分,教堂里的钟声又一如既往的响了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报告时间的一种方式;对于肖恩牧师来说这却是一种虔诚的象征;而对于朱景行和他排里的弟兄们来说,这是象征着又平安无事的度过了一天。

    教堂的钟声并不是机械运动而自然响起,而是由肖恩牧师亲自去敲响。原先安放的那个机械钟在日军的炮击中损毁,表针已经不能再转动。每天中午,肖恩牧师都会对着自己的怀表上的时间,准时准点的去敲钟,所以钟声的响起,对于朱景行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平安的象征。

    敲过钟声之后,朱景行他们也就开始安排一个换班了。副排长胡利群带着几个弟兄过来换班,朱景行也准备去兵营吃饭。

    其实在教堂里也有免费的饭食,不过那都是提供给伤员和一些灾民的,朱景行吩咐弟兄们去兵营吃饭,不得在教堂蹭吃蹭喝。这一点上大家倒是理解,也没有说过些什么。

    简单的交接完毕之后,朱景行等人准备出去。正到门口的时候,一辆牛车正好赶来。车上躺着几个血迹斑斑的平民,看样子像是在日军炮击中受伤的,伤员的旁边站着几个他们的亲人,他们着急忙慌的冲了进来,说要找医生。

    朱景行觉得这些人有些可疑,不过看这牛车的车板上一览无遗,只是躺着三个血迹斑斑的人,看不出来有什么武器之类的东西,也就没有上前盘问。

    那些人很是着急,冲到教堂之后就四处哀求,不一会,医生和护士都赶了过来,把他们推到了手术室里去。

    抢救在忙碌的进行着,门外的几个亲人看着却是不那么着急,东张西望的看了起来。这引起了朱景行的怀疑,他悄声的喊来胡利群,让他对这几个人留点心。

    胡利群点点头,在行动上他不跟朱景行有什么分歧,因为很多时候朱景行也会充分尊重他的想法。

    回到食堂,朱景行还是放心不下。他赶紧扒拉了两口饭之后,就赶紧朝着教堂赶去。这段时间一直听说缅甸独立军准备搞动作,前段时间听说在进攻仰光的时候,缅奸和日本间谍将各种军事仓库都破坏掉了,导致英军后方大乱。

    现在同古他们久攻不下,严防各种间谍破坏活动是重中之重。

    回到教堂的时候,刚才的手术还在进行之中。见那几个亲人还在那里,朱景行也放宽心了。胡利群走了过来道:“没啥,我一直让弟兄们盯着。刚才我故意靠近搜了一下,他们身上没家伙。”

    朱景行点点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些天送来的缅甸人不少,让弟兄们都辛苦点,吃饭的时候就让人去兵营打饭送过来吧,在教堂吃歇。”

    胡利群挠了挠铁青的头皮:“这些天送来的缅甸人越来越多,弟兄们就是长八只眼睛也看不住。”

    “看不住也得看,没办法!”朱景行整了整腰间的武装带道:“肖恩牧师不会不让缅甸人进来,也不会同意我们带武器进来,没办法我们只能靠两只眼盯着。门口回头跟肖恩牧师商量,在门口设道岗,进来的人都要搜查一下,只要没武器就能保证一大部分的安全。”

    当天下午,朱景行找到了苏慧和帕特,希望通过他们和肖恩牧师说出要求,以后进出教堂都需要进行检查,以防止有人携带武器进入。

    这一点肖恩牧师倒是没有反对,于是在教堂的门口入处设置了一个岗哨,对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进行一个简单的搜查,防止他们携带武器进入。

    因为有了这个岗哨,朱景行也就安心多了。第二天一大早,朱景行刚过来换班的时候,胡利群就跑过来说:“前几天送来的那几个缅甸人死了,一大早的时候就让给拉回去了。”

    “死了?”朱景行昨天还记得,那几个人恢复的还不错:“昨天我看不还是挺好的吗?怎么说死就死了?”

    胡利群说:“我也觉得纳闷。今天一大早他们的亲戚就把他们拉走了,走的很着急,连肖恩牧师都觉得奇奇怪怪的。”

    “是吗?”朱景行总是觉得这些人奇奇怪怪,可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异样,他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

    正想着的时候,门外执勤的一个士兵忽然从外面闯了进来。他有些慌张的说道:“不好了,大批缅甸人正在朝着这边赶来!”

    杨义兵在办公室里向黄柯汇报了近来的有关工作。

    因为身兼预干处和廉政总局两个身份,所以他的工作汇报也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个是目前各国的情报工作,这个除了对日情报之外,还包括对汪伪、对苏、对英、对美等等,甚至还要包括在上海的大韩民国流亡政府等一系列的政权有关情报。

    另外一个就是廉政方面的工作。在抗战时期廉政务必常抓不懈,对于贪腐行为一经发现,也是从严查处。杨义兵汇报了从中央部委到各级地方,从军队到警察、政府、企业等一系列的廉政情况,也将近期查处和准备查处的一些案件进行了汇报。

    听完他的汇报之后,黄柯道:“嗯,这些你做的都不错,辛苦了。”

    说着,黄柯端起面前的水壶,亲自给杨义兵的茶杯里续了水。杨义兵见后连忙站起来伸手去扶着。

    黄柯倒完水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义兵,你我在一起共事有二十年了吧?”

    “从我第一次参加商团训练,至今已快二十二年了。”杨义兵站起来双手端着水杯道。

    “二十二年!当初大革命时期,你我还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却都两鬓斑白了。”黄柯忽发感慨道。

    “是啊,我至今还记得我们在西关接受中山先生训话的情景。‘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杨义兵随口朗诵起了孙中山说过的话,脸上写满朝气。

    黄柯点点头:“我们这一路革命来不容易,从武昌城头到北伐,再到如今的抗战,现在我们靠着当初的基础有了一个初具的规模,但我们同样要为未来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去考虑,去谋划。”

    杨义兵仔细聆听,不发表意见,他知道黄柯应该是有了新的计划。

    黄柯继续道:“战争格局现在已经和明朗了,美国加入对日对德的战争之后,法西斯的覆灭只是个时间问题。战后的秩序会如何规划?美苏之间肯定会有一些嫌隙的。海外的地盘我考虑不了,毕竟我们海军实力摆在那里,占了的地盘也守不住,不过面前这一亩三分地还是要看好的。”

    杨义兵上前问道:“那先生您的意思是?”

    “你们预干处现在可以成立一个科室,专门针对缅甸、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眼下尤为重要的就是缅甸。我听前线的部队汇报说,日军扶持的缅甸独立军已经有所规模了,看来缅甸独立是战后的一个大趋势。不光如此,战后很多地方都会掀起独立运动,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先机。”

    杨义兵已经听明白了,黄柯的意思是预备干部处以后要向这里进行渗透力量了。

    “日本人不搞暗地里交易,他们直接了当的把昂山接到日本去培训,还授予他什么大佐军衔,给他起一个日本名字。你们也可以利用远征军这个时机,在缅甸培育一些和我们关系亲近的人,甚至可以直接去拉拢昂山本人。这样也是从侧面开始策应远征军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嘛。”

    黄柯说完,并没有留给杨义兵表态的机会,他说过之后直接说道:“我这里还有些事情,你要是有事情的话就先回去吧。”

    杨义兵自然领悟了。跟黄柯做了个请示之后,他就起身出了门。当天回去之后,他便针对缅甸的情况召开了专门会议,并且根据相关研究决定和远征军方面联络,向缅甸派出一支工作组前往。

    当然,在这之前所有的情况还是要向黄柯进行汇报请示,等待他最终的批准。

    黄柯在拿到这份文件之后,自然是批准了他的计划,并且表扬了杨义兵办事效率高等一些优点。这倒不是黄柯故意说辞,只是在他的印象里,杨义兵的确是一个即会讨好上级,办事效率也极高的人,所以每次交代给他的事情他都很放心。

    三天之后,杨义兵又来向黄柯汇报工作,这一次他带来了一份有关派遣赴缅工作组的人员名单。

    这样的一份名单是预备干部处层层选拔得来的,政治审查和个人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是经过层层把关,自然是不用怀疑的。更何况黄柯对这些人并不认识,送给他来过目这样一份名单,原本只是例行公事一下。

第027章 愤怒的当地人() 
黄柯看到的这个名字叫张祈福。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却在后世鼎鼎大名——坤沙。

    按理说,此时的张祈福应该只有十来岁,怎么会选入这次特别行动组之中呢?难道是自己多想了。

    “这个张祈福是云南人吗?”黄柯假装无意的指了指其中的一个名字道。

    杨义兵不用去看那名单上的履历,便如数家珍的说道:“张祈福是云南人,他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掸族人,早年间他也曾经在昆山的亲戚家居住过一段时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报考的中央军校。”

    “哦,不错。”黄柯随口附应了一句。他心里这样想到,他心里也念叨,这个名字在当时的中国太过寻常,纵然是重名重姓,也绝不稀奇,毕竟中国此时有四万万同胞。

    “嗯,名单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你需记住,这次的任务是赴缅工作,和那些人打交道,需要的不仅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