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19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亮剑1918- 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接着,穿着防化服的官兵们又一次冲进了刚刚的爆炸区,收集着爆炸之后各种武器、植物的数据。

第062章 核能换大米() 
的试验成功让黄柯信心大增,他让宣传部的陈布雷和空军部长许绍周到自己办公室,他准备再向日本民众和东京当局散发一次劝降传单。

    许绍周和陈布雷听后相互对视一眼,接着许绍周便说道:“中美联合轰炸机编队在技术上不难实现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这样做,是否还有什么意义?”

    黄柯抬起头看着许绍周,不明白他此话的用意,陈布雷便解释道:“我理解许部长的意思,目前战争已经进入尾声的关键阶段,我们针对日本的劝降也发表了多次,日本当局置若罔闻,再度劝降意义不大。”

    “根据我们目前了解,日本的宣传部门每天都在鼓吹‘玉碎’和‘敢死作战’各种言论,这种思想在军国主义的日本民众中很有市场,想要单方面劝降和唤醒民众,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效果。”

    陈布雷说完,许绍周也跟着说道:“在日本民众中,民粹主义极度盛行,保卫国土不受侵略以及保卫天皇是不少年轻人的理想,依我看劝降意义不大。”

    两人前后陈述了不少道理,说的都是句句在理,黄柯听后却不禁摇了摇头,“你们说的没错,日本民众思想中民粹主义极度盛行,愤青遍地。不过说到底,他们还是被当局和宣传机器忽悠了,我们这封劝降书,跟以往的劝降书不同。”

    “不同。”许陈两人又对视一眼,不解其中含义。

    “嗯,这样吧,我起草一个,布雷你拿去斟酌一下,修改之后再送抵给我。绍周,你去安排一下,在最近的行动中换上一些这样的劝降书。”黄柯说完,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撕下一张便签,拿出钢笔在上面随手写了一句话:告日本当局,我方已经掌握威力巨大之秘密武器,劝其尽早投降,否则将遭到前所未有之打击。

    写完,他将纸条递给陈布雷,“按照这个发下去。”

    陈布雷知道,黄柯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件事背后或许还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在其中,他不在劝阻,转而直接说道:“是,我这就让人翻译印发。”

    在第二天,中美联合轰炸机编队飞临日本东京、广岛等重工业城市上空。

    此时,日本本土已经笼罩在一片战争的氛围中,每天都会不期而至的空袭更让不少人饱尝了战争的滋味。所以防空警报再度响起的时候,民众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钻进了防空洞里,各个防空部队也开始冲进阵地,高射机枪盲目的朝着天空射击

    此时,伴随着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来的并不是,而是纷纷扬扬如同雪花一般的传单。不少受够了防空洞闷热环境的人探出头来,抓上一张传单看看,传单是用中日两国文字写成,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正告日本当局,中国已掌握威力巨大之秘密武器,限其快速投降,否则将遭受残酷打击。

    日本民众正在为此事感到纳闷的时候,这封传单也被送到了首相东条英机的官邸。东条英机看后不禁笑道:“这种事情难道还要向天皇陛下汇报吗?中国人故弄玄虚,就算有真正的秘密武器又如何?那样的话,只会更加激起帝国民众的反抗之心。”

    第二天,朝日新闻等媒体针对中国空袭传单威胁一事刊文,痛斥了中国的威胁,并慷慨激昂的表明了日本官方坚决抵抗的态度,同时还号召日本民众和天皇陛下一起,众志成城抵抗外来入侵,并称终将会取得胜利。

    中美联合轰炸机编队洒下的传单在日本民众之中并未引起什么大的反响,不过美国高层知道此事之后,却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罗斯福在当天同黄柯例行的通话中问道,“委员长先生,我这里有一个消息想要证实一下,我的将军告诉我,你们在这次空袭日本的行动中采取了一些心理战的攻势?”

    黄柯听后并未隐瞒,他知道美国的计划也正在进行之中,便爽朗的笑道:“没错,总统先生。不过这并非都是心理战,其中的一部分也是真正的警告。”

    “喔?真正的警告?”罗斯福对此显然感了兴趣。

    “对,我们最近正在搞一个威力巨大的小家伙,在不久之前实验成功了。我想,这可以加速战争结束的步伐,不会有那么多的小伙子冲上滩头去流血了。”黄柯并无保留的将所有的东西全盘托出,这反倒是让罗斯福觉得有些诧异。

    他心里在嘀咕,难道中国人在进行着什么研究计划?他想起了不久之前海洋地震部门侦测到的有关数据汇报,本以为那是不起眼的文字,现在看来,其中可能会有些联系。

    “是吗?我们为盟友有更加强大的武器感到高兴。”罗斯福跟着客套的几句,便没有再多问下去。

    黄柯也没有多说,两人在互相的问候中结束了通话。

    此时南京已经是晚上九点,而大洋彼岸的华盛顿正好处于早上九点钟,结束了和黄柯的通话之后,罗斯福摁下面前的通话器道:“怀特,你进来一下。”

    黄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美国罗斯福总统后,正在办公室的空军部长许绍周却提出不同的见解,他有些生气的对黄柯直言道:“司令,这个武器是我们的杀手锏,现在还没有形成实战效能,就将消息透露给美国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友,但我们没必要所有信息共享,更何况战后的局势走向还都很难说清。你这”

    黄柯知道,许绍周的有些话是没有说出口,他指着椅子示意许绍周坐下,“其实,从轰炸日本,到通知罗斯福这一系列举动都是连贯性的,而且都是事先考虑好的。”

    “考虑好的?”许绍周有些不愿意相信。

    “对,之所以给日本民众撒去这样的传单,除了威慑和警告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通过这些方面来通知美国。”

    黄柯这话让许绍周更加迷惑了,什么叫以这样的方式通知美国?

    黄柯继续道:“利用这种方式告知美国,我们率先掌握了核武器,这并非是为了炫耀,当然也不是为了向美国讨好,这样做是先打个底。我告诉你,美国正在进行的‘曼哈顿计划’现在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相信至多一年的时间左右,他们就也能够制造出来,我们这样通知他们,是告诉他们我们先造好了。”

    许绍周更加不解了,这话怎么越来越糊涂了,“委员长,您的思维跳跃太快,我现在有点跟不上。”

    黄柯点上一根雪茄,“这么说吧,技术我们不可能独享,因为美国人已经在搞了,就算我们不给他们技术,一年后他们也是能够造出的,这一点是无法阻挡的。”

    “既然如此,索性不如洒脱一点。我们现在将消息透露给他们,顺带在实战中使用,既可以结束战争,也可以向美国输出这种技术,从而换取我们在战后需要的东西。”

    这么一说,许绍周差不多明白了,他试着自我分析道:“您的意思是说,美国人肯定会在一年内拥有技术,而我们率先掌握了这项技术,将这项技术输出,这样可以换取战后我们需要的东西。”

    “你很聪明。就是这样的。”黄柯笑道。

    “那我明白了。司令高瞻远瞩,不过想换取什么呢?”许绍周问道。

    “钱!战后投资的钱,以及日本海军。”黄柯深吸一口烟道。

    “钱和日本海军?”许绍周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对,时代是英雄的时代,但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战后我们需要恢复经济,恢复生产和开展工业建设,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放眼世界,唯有美国有这个能力。另外,我们海军十分弱小,战后我们需要着手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其他的不好说,战后日本投降的海军舰艇可以作为我们海军的起步阶段,有了这块垫脚石,将极大增强我们海军实力。”

    “反正这些破铜烂铁美国又不稀罕,这方面谈不会吝啬的。我看,可以以日本战争赔偿的方式。”许绍周一点就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日本海军投降之后,主力战舰我们都要搞过来。除此之外,还有日本本土的工业设备也可以作为战争赔偿给我们。这一点上,我们需要美国的支持,不放点血是不行的。”黄柯淡淡说道。

    “嗯,战后看来,美苏之间实力会极大增长,现在的东欧都成了无产阶级政权。两国甚至两个利益集团战后的对抗在所难免,我们加入其中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实力天秤的大倾斜。”许绍周针对目前的国际形势道。

    “你分析的很快,不过我们不会成为任何一方的附庸。我们可以同华盛顿合作,当然也能够同莫斯科沟通,所谓闷声大发财,就是这个道理。”

    “我明白了。”许绍周点头道。

第063章 上海会议() 
亚洲战场风起云涌,欧洲战场也在节节推进,法西斯的末日已经来临,在1944年的这个秋天,没有会怀疑这一点。

    笼罩在世界的战争阴霾终将散去,下一步就是国际走向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战后的走向和发展,黄柯提议成立战后警察组织,由这个组织来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和安全。

    这个倡议得到了四国元首的首肯,毕竟此时的中国已经在对日和对德作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人可以抹去这个东方古老民族在这场战争中创造出来的奇迹。

    四国元首同意会晤,黄柯的倡议地点选择在中国的上海。

    丘吉尔和斯大林对此并不同意,不过没想到的是罗斯福竟然也推荐上海作为会议地点,无奈,两人只好同意。

    彼时,上海民用机场已经恢复了战前的运输能力,各类交通设施已经恢复,战争中损毁的建筑和街道也得到了修整,秋天来了,大街上的梧桐树散发着金黄装束,远东第一大城市在这金灿灿的装束中,张开她的怀抱,喜迎万国来宾。

    为避免上次在开罗的事情再次出现,此次上海安保被划为重中之重,上海市长蒋经国亲自抓安保问题,杨义兵负责辅助,华东战区司令杜聿明也参与其中,前前后后共调集了两万多人参与到这次的安保之中。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等人先后乘专机抵达,各国元首政要下榻在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会议的地点也在这里举行

    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的是战后成立国际组织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发表对日本和德国的敦促投降书,以及解决战后占领德国和日本的诸多事宜。

    事情虽多,不过各国元首都很忙碌,所以会议的行程安排的很是紧凑,只有四天的时间。这四天的时间里,主会场和分会场要进行超过一百场的会议讨论。

    除了这些共识性的问题之外,中英以及中苏之间还要解决一部分领土问题的争端。

    会前,黄柯对外交部长宋子文说道:“我们这次和英国谈,是要拿缅甸和印度一些问题,去卡住他们的脖子,让他们把香港还给我们。”

    宋子文扶了扶眼镜,不由得对谈判的前景表示了担心,“现在香港还在日本人手里,这个时候谈的话,会不会有些不便?”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何应钦幽幽说道:“这一点你放心,兵力上我们已经捷足先登。崔武将军已经命令张发奎带着11军和13军进驻到深圳宝安地区,铁路部门正在筹划修建广九铁路。只要一声令下,我们的部队就能够杀入香港。不需三天,我们就能够驱逐占领香港的日军。”

    “如此,我便也有底气了。”宋子文道。

    “不过,据我们所知,目前英国人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朝着香港派出了大量的间谍,还通过秘密渠道,联络被日本人关押在赤柱监狱的前港英政府辅正金逊,企图谋求在日本人离开之后的这个权力真空期。”何应钦担心说道。

    “形势紧迫啊。”黄柯说道:“军事上我们一直都要保持存在,不光是香港地区,在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是这样。拿着这些跟英国人谈,就好谈了。”

    宋子文点点头,又道:“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主岛的问题是割让,九龙等地区也是割让,只有新界少部分”

    他还没说完,黄柯一摆手道:“那是清政府签下的不平等条约,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子文,在这件事情的谈判上,务必要强硬一些。我们只有一个原则,必须收回全部香港主权,为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这话掷地有声,也让宋子文清楚了黄柯的底线,现在他调了张发奎带两个军驻扎深圳宝安,看来,不光是准备赶走在那里的日军。

    宋子文出去了之后,何应钦走过来问道:“张发奎的那两个军,现在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