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19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亮剑1918-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海处的这些人这样的安排也并没有不当之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的军官的标准,然后再稍微抬了一个档次安排;这样做,他们又基于自己的考虑,这样安排有两点,首先是为了黄柯,其次就是和傅国强本人有关系。

    良好的工作场所当然是有利于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傅国强就在这里进行他的工作,也为了以后建立辐射远东的上海情报站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这个节骨眼最为重要的是北伐。

    北伐打到这个节骨眼上,明眼人都能够看明白接下来的时局了,北伐军势如破竹,平日里那些嚣张跋扈的军阀们这个时候是兵败如山倒,一个个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

    即使按照一席人的想法划江分管,革命党也算是拥有半壁江山了;党内外的人都清楚,根本不可能划江分管,孙传芳和吴佩孚是肯定要消灭的。

    这样的结果已经很明朗了;新政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黄柯必然是未来的领头人物,他也是现在最有实权的人,所以黄柯派过来的人自然要好好接待一番;其次,傅国强本人出身世家,虽然去了战场扛了枪,可骨子里还是那点桀骜不驯和奢靡,所以安排好点也是为了让他本人满意。

    到了房间之后,傅国强本人并没有觉察出房间有什么异同,他躺倒屋子里后,就用屋子里的电话给千里之外的长沙挂了个电话。

    因为他打的是专线,所以要摇手柄,摇了一圈之后他对着电话说:“帮我接通三老板的电话。”

    “我是三老板,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接通之后,电话那头传来了杨义兵的声音。

    “火车误点了,我刚到这边,今天安顿住下来,明天一大早就去办事。”傅国强回的是暗语,这个暗语是他们事先已经对好的,只要傅国强一说安顿好了之后,就是说他已经基本搞定了方平祥,现在正在准备进入下一个目标。

    闲聊了几句之后,三老板杨义兵挂了电话。

    傅国强躺在床上开始思索着,这个新局面就是要靠着他打开了。

    和傅国强一样需要打开新局面的此时还有崔武。

    在武汉三镇外围,数十万大军在此聚集,一路高歌猛进的北伐军中路军在崔武的指挥下终于赶在入秋的时候打到了长江边上。

    吴佩孚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要是把武汉再丢了,江北的地盘也将无险可守,所以他决定在武汉这里和北伐军展开决战,入秋之后,吴佩孚从各线调集数万大军在此聚集,一场生死之战在这里进行。

    双方进行的依旧是拉锯般的阵地战,围绕着武汉这个战略要地双方的兵力不断向两翼展开,地上挖出来的战壕工事足有几十里地,对阵双方也形成了环绕形状的工事。

    崔武坐在武汉南部的一个叫三茶庄在中国地图上根本看不到的村庄里,他的中路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本村的一栋破庙被当兵的拆空了,简单的打扫修葺之后,部队用的野战桌椅和电台什么的都摆了过来,整体来看这里算是不错的地方了。

    在进军前黄柯曾经命令所有部队,在有帐篷的时候,不允许住在老百姓的屋子里,违令者严惩不贷。

    崔武自然是比较了解黄柯,他以前也痛恨那些欺负百姓的军阀兵,所以进军打仗的时候,能不住老百姓的房子就不住老百姓的房子,实在不行就按照当时的物价付钱。

    在这样的军机作风下,北伐军一路受到了来自基层百姓的欢迎,很多人都自愿参军或者以各种形式支持北伐的进行,一路上,也出现了很多感人的场景:有的一家男女老少全部支援北伐,青壮年男性就上前线,后方老少就帮着筹粮食、纳鞋底沿着长江的公路上,农夫们用扁担和水牛小车组成的队伍不断的支援前线战斗。

    在这样的支持下,崔武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信心满满,不过他始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傍晚的时候,崔武和警卫孙长远来到阵地前漫步。崔武穿着卡其布军装,手里夹着精心卷出来的卷烟随意漫步在两军对阵的阵地前。脚下的这片红土地因为秋季气候湿润的缘故有些粘稠,没有走上几步,崔武脚上的皮靴就粘了很多泥,走路的时候越走越重。

    崔武皱了皱眉头,不苟言笑的他平时很少这样表露出自己的表情,平时的他总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贵族表情。让他不禁的皱起眉头,一定是遇到了天大的难事。可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难事,崔武的心头却是始终有一点点直觉,今天要有一场难打的仗。

    崔武举起手里的德国造的望远镜,望远镜里吴佩孚军队的阵地一览无遗:泥土上挖起来一个个战壕,链接在一起像是蚯蚓爬出的痕迹,战壕旁边的高地上,悉悉索索的站在几个穿着灰色粗布军装的官兵,有的三五个士兵在用铁锹修筑着阵地,还有的几个聚集在一起抽着烟闲聊,整个战场上鲜有一种大战前来临的紧张,倒像是民工在干活时候的一种惬意。

    这时候,对面的阵地上出现了白乎乎的东西,那白乎乎的东西慢慢的飘起来,顺着风向南边匀速移动起来。

    “那是什么?”崔武虽然打过很多年的仗,可还是第一次看到地方阵地前放出这种东西,白乎乎的像是飞机?又有点像是苏联教官说的飞艇?这些东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到底要干什么?

    抬头正看着的时候,忽然间一个不好的念头闪过崔武的脑海。

    不好!那是炮兵用来升空观察的热气球,具备这种观察能力的一定是口径在15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才使用。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崔武就听到空气中传来一阵尖锐的撕裂声,实战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这是大口径炮弹在空气中摩擦产生的声音。

    崔武夹住手里的卷烟愣住在那里,几秒钟后,旁边的警卫孙长远一下将他扑倒。

    “不好!炮击开始了!”轰隆一声,一枚炮弹轰隆一声在他的身边一下炸开,刚刚挖好的工事泥土扑的一下盖在他们的身上,空气里带着血丝和硝烟泥土味道一下袭来,紧接着,弹片像是雪花一般飞舞起来,崔武的脑袋一下懵了。

    三十几分钟的时间里,炮击始终没有间断,一时间炮火轰鸣、弹片横飞。原本还在一片寂静的战场一下子炸开了锅,在炮击刚刚来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兵纷纷就近寻找掩体进行躲避,可那些没有掩体的官兵就只有在炮火下成为牺牲品。

    炮火射击过后开始向着后方延伸,不一会的功夫,炮弹就开始一股脑的倾泻在北伐军构筑的阵地上。

    崔武在炮击后几分钟就推开了压在自己身上的警卫,警卫身上的要害部位被弹片击中,已经死了。崔武顾不得自己的内心的悲伤,来不及掩盖他的尸体就向着前面跑去。

第006章 三路并进() 
这一仗在开战前把崔武打的够呛,前线的防线一下子被炮火掀翻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让他的部队连一间正常的屋子都没有了,紧接着吴佩孚的部队展开散兵线冲击,中路军一下溃败十几里,原本垂手可得的武汉眼下又被夺了回去,中路军兵分三路,三陆军中,九江、武汉、襄阳是三个攻击重点,武汉一停下,其他两路就难进发了。

    武汉一战,部队也损失惨重,原本骁勇的一线部队在炮火下伤亡过半,最重要的是,这种炮火给高唱凯歌的北伐军迎头痛击,让曾经以重炮兵为傲的北伐军顿时士气大降,原本嗷嗷叫的中路军一时间被低迷的气氛所扫,所有官兵像是蔫了的茄子。

    “大战在即,军心不稳是大忌!”黄柯听说了这件事后,愤怒的摔碎了手里的茶杯,他当即要了中路军指挥部的电话,在电话里他把崔武狠狠地骂了一顿。

    一向冷静的崔武这时候激动的跳了起来,他紧紧的抓着电话说:“司令,你再给我十天,要是十天后我拿不下武汉三镇,不用你说话,我自己就对着自己的脑袋来上一枪。”

    黄柯缓了缓神说:“你的脑袋还是你自己留着吧,十天的时间拿下武汉就是天兵天将也难。我非常不明白,吴佩孚手里头一向没有重炮兵,一下子哪来的那么多火炮?”

    “司令!”崔武以为黄柯怀疑他所说的话,赶紧辩解道:“我们确实遭到了重大的炮击,不信!不信的话您可以到战场上来看看,那些个炮弹坑到现在都没还没有填平啊”

    黄柯一听崔武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平时这个人是冷面杀手一般,打了一次败仗怎么就变的磨磨唧唧起来,他对着话筒骂道:“少他妈的说废话!崔武,我就问你,还能不能干下去?要是你没有这个能耐,赶紧卷铺盖滚蛋,要是能够干下去,我给你十五天的时间,十五天里你必须把武汉给打下来,清楚了没有?”

    挂断电话后,崔武攥着盲音的话筒愣住了半天,转过之后他把那顶满是灰土的大檐帽戴在头上,身上的灰土还来不及拍打就对着门口传令兵喊道:“把团长以上的军官都喊到指挥部来。”

    传令兵愣了一下吞吞吐吐的说:“可是,可是现在是午饭时间。”

    崔武眉头一皱,“午饭个屁!老子都不吃了,赶紧通知他们过来开会!”

    武汉前方的战火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杨义兵。作为预备干部局的直接领导者,杨义兵的情报网还没有铺开,就在情报上吃了一个大亏。吴佩孚部队拥有炮兵这种情报他却是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得到,不得不说这是情报工作的一个重大失误。

    得知前线战事失利后,杨义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离开派人搞清楚,这批火炮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杨义兵正在想着的时候,叮铃铃的电话铃响了,他把话筒拿起,还未等他说话电话那头就传来了黄柯的声音。

    “吴军有重炮兵的事情,你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你的情报工作有问题。”

    杨义兵想要辩解一番,毕竟他领头组织情报工作还不过几十天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可在这个时候,他的嘴里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辩解的理由。

    黄柯说完话后,杨义兵在电话的那头是一阵的沉默,黄柯换了一种舒缓的语气又对他说道:“义兵,你要知道你的工作责任巨大,这些和在前方打仗不同,你要保持时刻的警惕,选拔好优秀的人才。”

    “是!”杨义兵不容多想就回答说:“司令您放心,我立刻着手去查。”

    电话那头传来了黄柯肯定的声音:“情报工作是一个体系,你现在白手起家工作上肯定会有困难,不过你不能因此颓废,要细致细心,不能有半点疏漏。”

    杨义兵听完后,黄柯那边挂断了电话,只留下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久久不动。

    广州城的街面依旧热闹,虽然已经入了秋,可对于这样一座南方城市来说,夏天的余热还没有散去。

    总统府前的一颗大树下,穿着长袍的总统先生背着手站在树下,树上还有秋蝉在欢乐的唱着,咿咿呀呀的声音响个不停。

    汪教长快步的走到庭院后,看到总统站在那里有意放慢了一些脚步,不过总统还是发现了他。

    总统没有转头,他把目光依旧停在那块大树的秋蝉上:“是季新吗?进来吧。”

    汪教长轻步走了进来,用带着抱歉的语气说道:“不好意思总统先生,打扰您休息了。”

    “不碍事!”总统挥了挥手,转身坐在了树下的藤椅上:“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这段时间分管教育和行政,你辛苦了。”

    汪站在旁边,勾着腰道:“不辛苦,都是应该的。”说着,他把手里的一份黄褐色黄色的牛皮纸文件递给了总统。

    “这是这段时间北伐所在地的教育办学情况;按照黄司令的要求,在新的区域里,我们组建了小学和扫盲班的一些机构。”

    总统想要摊开文件的时候,不由咳嗽了几声,他连忙用手捂住,后面的警卫给他披上了一件披风,还顺势给他捶背;总统掩饰住咳嗽,挥手示意不用再捶背。

    “总统您要保重身体”汪教长略带一丝关心的语气说道。

    总统挥了挥手:“不碍事,你继续说你的。”

    汪教长慢条斯理的说了一通后,总统时不时的点头,看来他对汪教长推行的教育工作还是比较满意。

    末了的时候,汪教长带着一丝担忧的语气说道:“总统,有件事学生不知当讲不当讲?”

    “季新你有话直说好了,不要遮遮掩掩,这不像是你的性格。”

    有了总统的鼓励后,汪教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北伐正在进行,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同时还在进行所在地的土地改革,军队的人去搞经济,不仅有点外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