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极崛起- 第8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部分苏军也做出了投降举动,随后如瘟疫一般扩散。

    下午四点,近卫集团军彻底占领赤塔,这个远东大城,成为近卫集团军几千里转战冒险的最大收获。

    与此同时,经历一夜轰炸的买卖城苏军也无法维持防御完整,被割裂城前营子、买卖城和西部山区四个部分,叶启杰命令五十一师加强到里波夫斯卡雅方向,十一师在东面防御,第十、一零三装甲师逼住买卖城苏军,四十二装甲师卡在山区和前营子之间,第八、四十一和五十二师开始下手收割前营子的苏军。

    恰克图的情况非常危险,华西列夫斯基知道用什么思想鼓舞守军那是假的,是不现实的,斟酌再三,他与罗科索夫斯基通了电话,请他以五十三集团军进入防御状态,让自己能够立刻派出抵达上乌金斯克的三十六集团军步兵第二军可以增援恰克图,至少解除敌军在里波夫斯卡雅的威胁。

    罗科索夫斯基当然知道恰克图失去的后果,他同意了,赤塔一时间没有到十万火急的地步。

    然而,让华西列夫斯基没想到的是,近卫骑兵军虽然迫使云泽骑兵没有进一步深入,而是开始与己方骑兵在人烟稀少的荒原周旋,但贾力更指挥的八千骑警出现在色康钦山让局势更加复杂,骑兵的攻击力远不如装甲部队,可灵活性却远超,贾力更无法直接改变战局,他带给华西列夫斯基的是心乱如麻的骚扰。

    从上乌金斯克到赤塔的铁路、公里南下一段距离之后,便进入人烟稀少的群山之中,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紧紧盯着贾力更的任何消息,既担心他一路向东,切断了上乌金斯克和赤塔之间的联系,又担心他声东击西,偷袭准备增援的第二步兵军,或者直接来上乌金斯克骚扰。

    如此一来,第二步兵军的增援必定不可能太快,得保持较近的距离,随时做好防御敌军骑兵偷袭的准备,而且,夜里行军的安全系数也急剧降低。

第1107章 崩溃的征兆() 
八月十六日,三十六集团军全部抵达上乌金斯克,第四近卫集团军一部也抵达此地,第二军也抵达里波夫斯卡雅,与联合军五十一师交上火,而那木海扎布在赤塔按兵不动,恰克图还未彻底陷落,表面上看,华西列夫斯基危险的局面得到极大缓解,不过他自己则清楚,情况更加糟糕。

    糟糕的因素还是来自于赤塔方向,按兵不动的中国近卫集团军不是什么都没做,那木海扎布抢修了赤塔机场,丁纪徐第二战斗机联队两个大队的飞鹰2进入赤塔这个前进机场,确保了大型运输机从张北直飞赤塔,近卫集团军不但有了物资保障,甚至在一批零件运抵后,修复了出故障的直升机以及坦克、装甲车,而且,损失的补充兵员也用飞机运了过来。

    这意味着近卫集团军恢复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援,恢复战斗力后,不但对上乌金斯克产生了巨大威胁,也直接让外贝加尔方面军陷入了与远东第一方面军相类似的境地,早知如此,就不该打中国近卫集团军的主意,让五十三集团军增援恰克图,利用赤塔的有限兵力死守,相信结果会完全不一样,罗科索夫斯基陷入后悔和自责之中。

    而且,贾力更的骑兵也确认进入上乌金斯克和赤塔之间的山区,让五十三集团军的后面立刻没那么安全,这不仅仅牵制了五十三集团军的反击,也让上乌金斯克刚刚缓过气来的兵力又显得不足。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不论是罗科索夫斯基,还是华西列夫斯基,都已经深刻领教了联合军的大范围机动能力,千里之外的敌人援军一样要高度重视,否则对方的生力军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

    比如,此时的华西列夫斯基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变数,那就是走投无路的三十五集团军在一天前投降,第五集团军放弃了围攻平壤,歼灭孙震的任何幻想,转而重新北上,在绝望之中,等待他们最后命运的审判。

    朝鲜战役可以说基本结束了,虽然那里距离上乌金斯克异常遥远,可华西列夫斯基已经把朝鲜的中国大军算入攻击他这里的新兵力,赤塔出现中国人大量的飞机,有可能预示着几个步兵师的兵力会出现在赤塔!

    如果华西列夫斯基可以决断,他会选择全面退守到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等缓过劲来,伺机反攻,可这不现实,包括斯大林在内,都无法向国人交代,丢失贝加尔湖以东,将近一半国土的战争阶段性结果。

    莫斯科已经不惜代价开始调动东北的兵力,也许,在斯大林心里,这场战争还有机会,苏军兵力雄厚是一方面,西伯利亚的严寒,也将是中国人最大的敌人,苏军天然的帮手。

    莫斯科等严冬这个帮手,却想不到赵子赟也在等这个帮手,严寒是把双刃剑,有对苏军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苏联东部不是其西部欧洲部分,地广人稀,拿破仑也好,希特勒也罢,在莫斯科城下失败,除了后勤问题外,就是漫长的补给线上,有无数的反抗者制造无数的麻烦。

    而这些问题,赵子赟是不用担心的,最差,也不过是库伦以北有些问题罢了,这距离,到贝加尔湖都不到千里,算不得什么。

    再说了,赵子赟和联合政府里的人,甚至军方,也没想过要打到苏联西部,贝加尔湖地区已经是战略上的极限,反过来,朱可夫的突然出现,到让联合军司令部里上下警觉,苏联北部国土巨大,荒野几千里,要是让大量苏军从极北之地绕到远东,真就要命了。这么广阔的区域,飞机侦察都不现实,因此,赵子赟希望严冬能够替他将这个可能的漏洞堵上。

    “子赟,左权来电,吴静山已经集结了夏云杰第四军,黄显声十六师,董其武十八师,准备北上哈巴罗夫斯克,重新打通和近卫集团军的联系,目前,侯国忠和朱可夫都各自进入防守状态,相信朱可夫已经放弃了西进赤塔的打算。”

    “耿光兄,朱可夫不过两个师的兵力,都奈何不了侯国忠,西进赤塔?他做梦,我看不要夏云杰他们出现,只要十四师在逼近一点,他就要跑了。”赵子赟笑道。

    杨杰也笑了,朱可夫突然出现,确实造成一些紧张气氛,可近卫集团军兵抵赤塔之后,也许是朱可夫已经看到无力回天,便主动放弃了进攻,现在赤塔可以说比较牢固的在手里,朱可夫造成的麻烦,已经无影无踪。

    “听说金九向建国委员会提出请我们在平壤设立大使馆?”局势不错,杨杰扯起其他话题。

    赵子赟点点头:“是啊,他决定定都平壤后,立刻就派金斗奉来张垣,说不要我们出钱,提我们建一个大大的大使馆,希望我们早一点确定驻大韩民国大使,周公笑言这金九比我们还着急,要不是我们决定首都定在西安,恐怕他还要提出在这里设置大使馆,说不定现在大使都派来了。”

    杨杰大笑,不过心情非常愉快,朝鲜这个盟友,是铁了,什么苏联、美国,今后都别想插手!

    “金九这么做,也不奇怪。”张垣笑道:“他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兵临西安,整个南线势如破竹,傻子都知道,南京完了。”

    赵子赟笑笑,没说话,南线都不是势如破竹可以形容的,简直是一晚上睡觉醒来,就是炸了锅的消息。

    老蒋及亲信逃离南京,南下广州产生的副作用随着战局的一步步推进,如雪崩般出现,首先是被困在冀中的第七军和四十八军,还未等第二野战军和河北野战军动手攻击,便举了白旗。

    随后,安国一线遭遇第三野战军铁流纵队攻击的胡琏十八军、黄维三十一军崩溃,作为老蒋骨干的青年军三十一军,倒是做了殊死抵抗,拿出了绝不投降的气势,不料在两军身后的四十三军来了个战场起义,刘启增被其副手楚溪春说服,这一举摧毁了算是对老蒋忠心耿耿的十八军、三十一军。

    不过这件事没让天下人感到意外,四十三军是晋军出身,很多人认为,不起义才是意外的事情,倒是此举的始作俑者是楚溪春,而不是刘启增有些意外,毕竟楚溪春是老阎铁军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

    当然,很多人也许忽略了,楚溪春和傅作义是同学,老同学在北方联合军中如日中天,让楚溪春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效忠老蒋的嫡系垮了,石门的结局已经注定,连一场像样的大战都没有爆发,在第三野战军主力兵临石门,都没形成包围,石门的几个军便如鸟兽散,下属各团、营官兵逃的逃,起义的起义,大势已去的刘峙带着残兵败将匆匆逃往郑州。

    更为离奇的是云南兵团如入无人之境,出兵宜宾,就是一连串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二十一军凌谏衔师在宜宾通电起义,加入联合军云南兵团,随后挺进自贡时,驻守内江的戴传薪师突然反戈一击,从北面夹击驻守自贡的黄伯光新编第七师,第七师腹背受敌,战斗才打了不到一小时,黄伯光投降。

    连下宜宾,自贡、内江,二十一军轻飘飘烟消云散,天府巨震,不是云南兵团太凶悍,而是二十一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各种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传遍四川大地,说二十一军这么做,完全是没有站在台面上的二十一军军长刘雨卿授意的,这也难怪,自始至终,刘雨卿都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

    而川南这几地的民众夹道欢迎云南兵团的举动更是让人傻了眼,在很多人印象中,川滇之间,从来都是你打我,我打你,欢迎滇军的事情还是蔡锷护****之后第一次出现。

    当然,把云南兵团还当做滇军是要被反驳的,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方联合政府。,哦,不,应该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下的云南兵团!

    云南兵团攻入四川腹地,自贡西北的成都和东北的重庆都乱了,不知道安恩溥下一步是先取重庆,威胁武汉,还是先打成都,早日和北面汇合。

    但不管安恩溥如何动,成都、重庆各处守军内部传递着各种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大体是等云南兵团到了,就起义。

第1108章 现代海战雏形(一)() 
四川如此混乱,和北面传来的不少消息有关,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川军二十二集团军在对苏作战中所向披靡,在朝鲜惊艳表演的孙震在平壤发话了,他将向联合军司令部提出请求,组建一个全部由原二十二集团军各部组成的新兵团,横扫四川!

    这种消息要是在北方,没人相信,且不说现在联合军早已不再提什么川军、西北军、东北军的,就是原二十二集团军各部,已经散落在各个战场,组建新兵团?做梦了。

    但在四川,有人信,这恐怕和早年马毓智手下在武强和王瓒绪的溃兵说了一些过头的话有关系。

    除了这个完全不实的消息外,天山号南下,陈绍宽率领海军第一、第二舰队在海上突然起义,加入北方联合军海军,并发出与英国人决死一战的声明有着巨大的震动。

    这个消息是确实的,当赵子赟接到周公转来****华东局消息,说陈绍宽将率海军起义时,吃惊加欣慰,海军人才,北方奇缺,他不在乎陈绍宽带来多少船只,在乎的是这些人。

    而陈振林所看到的是,击败或者逼退英国海军,直接登陆上海已经成为可能!为此,他下了决心,命令卫立煌和苏斌,攻击英国舰队,并紧急电告总部,希望总部立刻任命陈绍宽为海军副司令,以他的经验,协助卫立煌指挥这一场结果难以预料的大战。

    命令到了陈绍宽手里,在手下祝贺声中,陈绍宽却亲自草拟了回电,拒绝!

    在电文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协助卫立煌,是他的荣耀和责任,义不容辞,但海军副司令,他不能接受,寸功未立,而居高位,让他惶恐,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让人说闲话,说他加入北方,就是冲着高位而去,如果有可能,他更愿意指挥联合军海军的一艘驱逐舰。

    “中华从来就不缺一心为国的军人!”杨杰接到陈绍宽的电报后,感叹道。

    “是啊,只要给他们一条报效国家的路,他们会义不容辞,将生死置之度外。”赵子赟回应,这些年加入蒙疆的将领,几乎都不考虑个人荣辱,张自忠如此,于学忠如此,戴安澜如此,陈绍宽的海军,也是如此。

    “但我认为,让陈厚甫出任海军副司令是非常必要的,子赟,我们的软肋就是海军,虽然我们可以建造大型的军舰,但海军人才极度匮乏,张北号和多伦号两个代舰长都是造船的工程师,他们也许熟悉这两艘军舰,可他们不懂军事,不懂战争,就是振林和俊如,相应的海军军事理论也是缺乏的。”

    赵子赟点点头:“确实,早年我们不靠海,没有办法建立海军,不过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