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逐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逐流- 第4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当家,看来薛家似乎也想分一杯羹啊。”赵川四处走动,让麾下士卒们打造马车车厢的时候,石越把他拉到一边,不动声色的说道。

    “看来你是相当笃定咯?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赵川看到两个士兵在锯木头,熟练的制作打造车厢的木条,笑眯眯的问石越道。

    “薛家地处河东要道,但却占据守势,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久守的地方。我在这里转了一圈,不要说是跟建康相比了,就连氐人的长安也不如,跟大当家现在治下的洛阳相比,一个是快速成长的稚子,一个是垂垂老矣的病夫。

    薛强要是还没老糊涂的话,一定会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只是我觉得吧,薛家下一代并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薛强应该也能看到,他最想做的,应该是找个靠山吧。

    鲜卑慕容跟苻家的人马对决,离河东并不远,薛强应该也是受了些刺激的。”

    石越有这样的见解,赵川丝毫不感觉意外。历史上苻坚手下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人,除了王猛,大概也就是这个石越吧,类似于蜀汉的诸葛亮与姜维。

    “明白就好,如果输了,薛家就不会把宝压在我们身上了,到时候,人心难测。别看薛家现在好说话,一旦我们输了的话,他们立刻就会变成吃人的饿狼。

    就算遇到最好的情况,将来洛阳北面,也会变成敌军的跳板,更别说现在洛阳蒸蒸日上,名声已经传出去了,难免会被人觊觎,这里面就包括薛家。”

    知道这么危险,你还玩一把大的?石越也是佩服赵川的胆量。实际上这一次赵川完全可以听调不听宣,无视苻坚的命令,不过对方却依然坚定的出击了。

    似乎是看出石越在想什么,赵川无奈的摊摊手道:“现在啊,我在别人眼里就是块肥肉,等那些人准备好了就会找个借口咬我一口。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展示一下实力呢?”

    原来如此,石越点点头,赵川的话非常有道理。你知道自己厉害,但是别人不知道,与其等着对手打上门来,还不如主动走出去,在他人地盘上展示自己的实力,不是更好么?

    “石越,走,我们过那边去。”赵川压低了声音,把石越叫到一片小树林当中。

    “绛邑县或者临汾县,你觉得哪个地方会是决战之地?”

    石越本身就是关中人,对北方的地理很熟悉,这两处地方,来之前都做了功课的。

    慕容恪若是不动如老狗,那么决战之地,一定是临汾县。若是他主动出击,那决战之地,就很可能在绛邑县了。两地相距百里,绛邑县是平原,而临汾县是水流汇聚之地的邱泽。

    赵川现在的意思很明白,猜一猜,慕容恪会把战场选在哪里?

    临汾县以北不到百里就是慕容恪和邓羌大军对峙的地方,这位威震天下的名帅,难道会等着赵川的刀子捅到后背?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临汾县适合埋伏,但不利于鲜卑骑兵展开和机动。绛邑县一马平川,却难以设伏,如果你是慕容恪,你会怎么选?”

    赵川的问题,石越难以回答,因为两个地方都是各有利弊的。

    “要不要赌一把,我赌慕容恪会在绛邑县明刀明枪的展开,等着跟我们决战,你信不信?”

    石越想说不信,因为兵者诡道。但看赵川如此笃定,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慕容恪对他的铁拐子连环马非常自信,一定不会放过施展的机会。至于跟邓羌对峙,那很简单,连续几天,军队都带出去拉练,往往复复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后趁着夜色,不打火把,留下万人留守营地,广竖旗帜就行。

    历史上刘裕的却月阵,就是在水滩边完成的,杀得3万鲜卑铁骑丢盔弃甲,彻底惨败。慕容恪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赵川分析了下慕容恪的战例,三藏口(今河北承德)之战,破高句丽之战,与冉闵的安喜之战,与鲜卑段氏的广固之战,发现慕容恪指挥的战斗,并非那么精确小伤亡,期间失误不少,甚至还有开局不利的情况。

    但最后都在他的大局观思维之下,成功扭转颓势。

    这一次的平阳之战,什么是大局?对于双方的主帅来说,打掉对方的援兵,就是最大的大局。

    把赵川灭掉,慕容恪就可以迂回到太原,跟苻黄眉合兵一处对付邓羌,而无须担心赵川抄他后路。

    所以赵川认为慕容恪不会派一支偏师过来对付自己,而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慕容恪会亲自上阵,用最强的杀招,送赵川上路。

    只要能想明白这一点,那么慕容恪会怎么排兵布阵,会选择哪里作为决战的地点,也就清楚明了了。

    “石越,你听我说。出发的时候,我们分兵,我只给你一千人,带着秘密武器走,我会作为诱饵待在军中,更慕容恪正面较量,然后你就这样……”

    赵川凑到石越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

    本章完

第466章 虎啸平阳(六)() 
太阳升起,驱散了夜晚的寒气,不过初春的季节还是让人不敢大意,自古就有“包三冻九”之说,特别是北方大地,一年之中还是冷的时间比较多。

    今年洛阳城明显比周成主政的时候要热闹了许多,城门一般会开一上午,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新鲜的小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也吸引了各地的世家子弟和家仆前来。

    吃穿不愁的世家子弟到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这里有书卖!

    这里有书,而且很“便宜”,当然,还是会“限购”,若不是洛阳本地“户口”的人,需要交纳一大笔钱,或者粮食,或者布匹才能买到。

    赵川治下不收金银,不收所谓的“奇珍异宝”,因为不方便估价。但收铜,也收粮食,还收布匹,甚至收某些失传的“技术”,无论是铁匠活还是木匠活都行。

    你还可以用洛阳书院没有的手抄本书籍,换取十本不同的新书。

    即便是这样,到洛阳宫,哦,现在叫“洛阳书院”求书的人也是如飞蛾扑火一般。

    书的质量奇好,简直前无古人,至于后面有没有来者那就不太清楚了。来买书的世家子弟有抱怨赵川心黑的,但没有一个说书籍质量不好的。

    纸白,字迹清晰,每个都差不多大小,简直是鬼斧神工。

    世家培养人才,需要大量的书籍,以前只能靠借阅和抄写。要不怎么说古人很多有“过目不忘”的技能呢,这不都是被逼出来的吗?

    “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写照,边读边背,长期进行记忆训练,久而久之就能过目不忘了。

    “今日的限购书籍出来了,《论语通译》一百本,《算经》五十本,《格物学》五十本,想买其他书籍的人,请提供清单以及类别。

    要购书的请到右边排队,每人限购一本,需要提供户籍证明。”

    书院大门打开,打着哈欠的何承天叫喊了几声,门口的人群就乖乖的按秩序排队了。

    想闹事?可以啊,书院立刻就关闭,你就等着被其他排队的人打死吧。

    “这洛阳书院,有点意思啊,是道韫姐的意思么?很像是她的风格啊。”

    排队的人群当中,一个穿着灰色儒衫,头上戴着四方巾的年轻文士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看上去风尘仆仆,不过难掩那一身的儒雅俊逸。

    卖书的速度很快,转眼就到了这位文士,何承天头也不抬的问道:“书籍名称,哪里人士,非洛阳本地人士需要担保,你的担保人呢?”

    “在下想买《算经》和《格物学》,担保人么,正是城主夫人谢道韫。”

    那位文士不紧不慢的说道。

    哈?

    何承天吓了一跳,抬头看这位文士,发现对方的脸似乎很有些熟悉,自己以前肯定见过。

    “承天,我是谢韶啊,你到底是在想什么,我都认不出来了么?”

    哦!对对对,尼玛这厮正是谢韶啊!以前自己跟着舅舅徐广,见过好多次了。

    “啊,是谢韶大哥啊,你到这来有什么事情吗?”何承天不好意思的问道。

    “当然是来买书了,不然呢?现在连建康城的小儿都知道洛阳有书,取之不竭。看样子你们这生意很好啊。”

    谢韶似笑非笑的说道。

    “一般般,一般般啦,对了,你要找大夫人吗?等我一下,卖完这批书我带你去,然后我要去学堂里教书了。”

    何承天颇为自豪的说道。

    你一小屁孩居然还能教书,谢韶实在是不忍心打击何承天的积极性,他只是淡淡拱手道:“那就有劳了。”

    生意的火爆是谢韶想不到的,很快书就卖光了,何承天让书院的门卫关上大门,自己则是带着谢韶来到了洛阳城西的崇文馆。

    但是今天崇文馆闭馆了,据说是谢道韫拉着一批古板迂腐,又老是在那里哔哔什么“天人感应”的家伙去了以太馆,说是让这些人“见见世面”。

    在何承天感觉无奈的时候,谢韶却敏锐的注意到,今天似乎会有一场好戏看。

    什么样的好戏?何承天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但一定很精彩就是了。

    谢韶脑子里浮现出当初谢道韫在家族里辩论时那犀利的言辞,不过现在她有孕在身,不知道火力是不是已经减退,还真是让人期待呢。

    “走,我们去那个什么以太馆吧,可别错过大夫人的辩论呢,当年大夫人很厉害的,多少建康名士都说不过她。”

    听了谢韶的话何承天一脸古怪,在他印象里,谢道韫来了洛阳以后就很安静,整天著书立说,赵川的夫人里面最安静的就是她,不过听谢韶的话,似乎……是个才思敏锐的人啊。

    “啊,谢韶大哥,这边请。”现在洛阳城并未囊括洛水南岸,因此城池范围有限。谢韶来到位于洛阳城东的以太馆之时,发现这里居然已经围满了人。

    “听说今天以太馆要表演‘天女散花’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

    “据说还有什么抽奖活动,还有书可以新书拿呢。”

    “要什么书,你又不识字。”

    “我拿回去给孩子看不行吗?我的娃现在在洛阳书院学认字呢。”

    谢韶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路人的表情,心中暗暗吃惊不已。

    跟建康比起来,这里的达官贵人少了很多,但若是说起普通民众来,这里的人,脸上的笑容比建康城的路人要多多了,或者说有一些朝气,脸上带着希望而不是死气沉沉。

    而且,谢韶还发现,众人虽然脸上带着惊奇,但似乎也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这就让人有些不能理解了。

    “这个以太馆,经常会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吗?”谢韶有些好奇的问道。

    何承天嘿嘿一笑,对于这个,他作为以太馆的一员,那可是相当自豪的。

    “不算稀奇,也不能说古怪,只是大家一时半会还不能接受罢了。走,我们进去吧。”

    何承天出示了自己的令牌,就顺顺当当的进入了戒备森严的以太馆,这让谢韶暗暗咋舌。里面守卫的严密完全超乎想象,而且房间多到数不清,完全是一副外松内紧的状态。

    “到试验场了,你别说话。”

    此时何承天看起来异常严肃,再也没有门外时的嘻嘻哈哈。

    谢韶被眼前的东西惊呆了。

    一个竹子制作的大箩筐,箩筐有个炉子,里面坐着一个小女孩,正在生火,箩筐上连着很多绳子,绳子另一头连着一个很大的“半球”,已经漂浮在空中,看起来不可思议,像是神话传说。

    箩筐似乎隐隐要飞起来,是被一根很粗的麻绳拉着才没有飞上天。

    “苏蕙,没事的,之前我已经放过一块大石头试过一次,没问题的,只是到天上一盏茶的时间,不会有问题的。”

    谢韶看到王孟姜对着箩筐里的小女孩在喊话。

    他当然认识王孟姜,两家同住乌衣巷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孟姜姐姐,我知道了,你绳子放长一点吧,似乎要升起来了。”

    这个叫苏蕙的小女孩,似乎一点都不害怕的样子。此时谢韶已经找到了挺着大肚子的谢道韫,她身边还有一堆嘴巴张成O型的中年人。

    她已经看到谢韶,似乎并未感觉惊奇,只是淡淡一笑,对着自家堂弟挥了挥手。

    正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谢韶看到那个“漂浮”在空中的大球,缓缓上升,带着竹筐也升起来来,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苏蕙一边给炉子加黑乎乎的不知名可燃物,一边小心翼翼的抓着绳子。

    “苏蕙,等会飞上天以后,你把箩筐里那个布袋子里的东西往外面一抛就是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