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他比当五军都督府左军大都督时还要清闲,毕竟五军都督府是实实在在的,有衙门,有官员,还能点个卯坐个堂,而现在这个卫府大将军,根本就是个虚的,他连个点卯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坐堂了,他要是跑到卫府去坐堂,估计宁是敬要跟他急。

    实在闲着无聊,李默就整日价带着娇妻美妾四处闲逛,渐渐的京城的人都知道卫国公李默失宠了,整天无所事事的瞎转悠。

    终于有一天,军器监副使兼宁州机器局总办宁士钊领着一伙人走进卫国公府,把一堆文牍摆到他桌案上向他回事。

    (本章完)

第303章 判军器监() 
李默道:“你们要搞清楚,自打我奉诏东征起,机器局的差事就交给你了。【。m】陛下的御札还在我这,要不要我取出来给你们温习一下。”

    宁士钊道:“话虽如此,可您如今仍然还是宁州机器局的总管,宁州机器局的事我们不向您回,又该找谁去。”

    李默道:“宁州机器局跟军器监已经合二为一,你如今是军器监的少监,上头有监令,有事你找监令回好了,何必一定要揪着我呢。”

    宁士钊道:“那位监令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日常的事回也就回了,但我敢把机器局的秘密跟他说吗?我活腻歪了差不多。”

    宁州机器局在李默东征后就移交给宁士钊了,这是宁是勤的意思,当日还特意为此事下过一道御札,此后宁是勤再也没有提及要李默继续管机器局的事,他不提,大总管宁是敬也不曾提,李默当然不会主动去接手,所以才能落个清闲,现在宁士钊找shàng mén来,却没有宁是勤的御札、也没有宁是敬的手札,李默才懒得去管呢。

    宁士钊无奈,只得离开,人已经出门了,李默又把他叫回来,叫他把文牍都拿走。

    这一幕恰好被姜鸢瞧见,宁士钊走后没多久,姜鸢就飘进李默的书房,说道:“他来这必是受人指使。”李默气哼哼道:“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喂草。凭什么。”姜鸢抿嘴笑道:“其实你又何必跟他置气,拿到手的东西谁都不肯放,可既然送shàng mén来了,又何必往外推呢。其实人家说的也对,你毕竟还是宁州机器局的总管,机器局的事你不管谁来管呢。”

    李默此刻气也消了,问:“那现在怎么办?”

    姜鸢笑道:“我请他们去前堂了,机器局的事是公事,你应该在那办。来吧,我的总管大人,让奴婢服侍您更衣。”

    国公府的“前朝”中轴线上有三座正殿,第一座殿堂是日常接待客人的地方,谓之客堂,第二座殿堂是国公府举行重大庆典、处置重大事务、迎接重要客人的地方,是为正殿,又名堂屋,第三座殿堂是李默的私人办公室,俗称前堂,用以日常办公和接待一些较为亲密的客人。

    至于听松阁,则是他的起居室兼书房,并不方便处理公务。

    李默点点头,宁州机器局虽非官署,但办的事也是公事,搁在过去在听松阁办也无所谓,但现在宁州机器局已经跟军器监合并,局里的事自然应该在外面办。宁士钊跑到听松阁来,看似无心其实是揣着坏心思的,一旦他在这接手了,那就坐实了他宁州机器局总管的身份,宁州机器局总管只能管机器局的事,涉及到军器监的地方就无权过问,所以人家名义上是把机器局还给你了,你却只能当半个家,就一个字:郁闷!

    姜鸢路上撞见宁士钊后就安排小红领着众人去了前堂,这当然是很合适的。

    李默脱下大将军常服,换上总管袍服,重新见宁士钊,正式接管了宁州机器局。

    因为宁州机器局已经和军器监合二为一,而军器监监令只是个正四品官,李默现在以从一品车骑大将军的身份行正二品卫府军大将军,再行个正四品监令就显得太掉价了,为了让他名正言顺地为朝廷出力,时隔不久宁是勤就敕令李默判军器监事。甲官批决乙官的文书簿籍谓之判,实际就是dài li某官职务,这种dài li无须经过吏部补授,皇帝一道敕令即可解决。

    原军器监令仍然坐堂,但已无权断事,由军器监的一把手成了被架空的傀儡,不久之后他便外放地方刺史,彻底给李默腾了位置。

    闲逛多日之后,李默终于又有了工作,掌管全**器及军事装备制造,权力很大,地位很高,油水也是杠杠的。

    在外人看来,这当然是件舒心的日子,但李默心里很清楚,这是宁是勤给他压担子呢。

    历次征战中,新军的表现越来越好,尝到甜头后宁是勤决定把新军的规模扩充到十万人,按照这一计划,今后一段时间内,禁军、内府军、南衙军至少有一半的部队需要改造,军器生产任务骤然加大,而且皇帝对军械改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李默不得不拿出十分力气来完成这个任务。

    宁州机器局主体在宁州,搬迁至长安的难度太大,李默决定在长安另起炉灶再建一个机器局。就选址问题,李默考察过好几个地方,最终相中了前梁神机营附设的军械厂。

    这个军械厂虽然残破不堪,但骨架还在,部分厂房和机器修修还能用,麻烦是动力系统,几台老式蒸汽机就像危重哮喘病患者,工作时总是发出令人极度不安的声响。

    修复这些蒸汽机不是什么难事,但需要时间,战争说不定就在明天,所以只能留作预备而不能完全依赖。

    李默决定从宁州总社制造局那采购几台蒸汽机,总社制造局平均三年能造出一台蒸汽机,平均用两年就得大修一次,比军械厂的这几台老爷机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不仅质量差,价格还高的不像话。

    经过讨价还价,李默最终采购了三台,总社那边吭吭哧哧拖了一个月后总算交付了一台,剩余的两台说需要再等两年。

    李默以军事需要为名,强行从总社制造局厂房里拆了一台过来,美其名曰“租借”。

    抢来的这台机器是从宁州千里迢迢拉过来的,这台史前老爷机虽然破旧,但质量要比总社自己制造的强的多。

    动力问题虽然解决了,但生产力这东西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军械生产尤其是热兵器的生产暂时还得依靠宁州方面,至于冷兵器的制造李默倒没有丝毫犹豫,干净彻底地搬迁到了长安。

    大夏的军器监完整地继承了前朝遗产,硬件设施很好,人力资源也很充足,所缺的是效率和热情,而改造组织、组织生产却是李默的强项,经过三个月深入骨髓的大改造,军器监所辖六大军械所的生产效率都有了惊喜的飞跃。

    李默的计划是两年之内实现全军wu qi的制式化,将兵器质量提升一个台阶。

    至于其他军品生产,核心部分坚持自己制造,非核心部分李默建议兵部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走军民融合之路,利用民力满足军需。

    有御史弹劾李默,说他此举存了私心,这是在为他的振武制造局揽生意。这位御史很快被贬出京,因为他不仅触动了李默的利益,也触动了总社的利益,总社一发力,他就滚蛋了。

    (本章完)

第304章 坊州铁厂() 
过去宁州缺铁,受制于河东多年,后来建设了银县铁厂,这一问题得以彻底解决。【。aiyoushenm】现在宁州变成了大夏,大夏也缺铁,大夏不是宁州,不能借助外力来解决,所以解决钢铁gong ying问题就尖锐地摆在了李默面前。

    有人建议将银县的铁厂搬迁到关中来,被李默拒绝了,银县铁厂的优势是靠近原料产地,银县有煤有铁,且质量都不错,生产成本极低,虽然远离需求市场,运费较高,但算综合账还是很划算的。

    把银县铁厂搬迁到关中就断了它赖以生存的根,光离市场近有个屁用,价格太高,质量太次一样没有竞争力。解决关中缺铁问题,必须另觅良策。

    经过多方论证,李默决定在坊州铜川再建一座铁厂,产品直供长安和关中地区。

    这个地方煤矿资源丰富,距离铁矿产地也不算远,而且有熔炼铜的经验,人力资源丰富。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关中和长安的钢铁由总社盐铁局zhuān mài,盐铁局的铁来自河东,后来银县铁厂建成后,也享有zhuān mài权,总社盐铁局就很不满意,双方扯皮多年,最后妥协,银县铁厂在宁、丰、灵、延四州享有zhuān mài,四州之外由总社盐铁局dài lixiāo shou,总社盐铁局因为这项dài li权,每年获利百万贯以上。

    坊州铁厂一旦建成,总社的zhuān mài权势必会被打破,李默不可能把到手的肥肉拱手相让。

    所以自打坊州铁厂立项起,总社就拼命反对,动用一切手段来捣乱。

    李默多次协商无果,祭出大招,他放风说将奏请皇帝将总社盐铁局独立出来,设盐铁使专管,由户部监管,实行盐铁国家zhuān mài,为国聚财,为民造福。

    设盐铁使实行盐铁zhuān mài,是宁是勤的夙愿,只是阻力太大一时不得实现,若是有李默这样的重臣倾力支持,难保皇帝不来个乾纲独断。

    这可要了总社的亲命了,楚王宁桧放下宰相至尊,亲赴卫国公府与李默讲和。

    经过一轮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总社全力支持机器局筹建坊州铁厂,机器局承诺坊州铁厂建成后,总社盐铁局享有潼关以东、南山以南、凤翔以西、阴山以北等区域的独家dài li权。

    和议即成,两家握手言和,坊州铁厂得以顺利立项开工。

    障碍即已扫除,至于怎么建厂,自有得力的干将去冲锋陷阵。李默只要给他们争取到政策、人和钱,然后规划,然后监督,其他的只管放手让他们做去。

    多花点钱,多折腾点事,他都不在乎,钱是公家的,海量花就是了,省多少别人都会认为你在贪。皇帝尚且不差饿兵,何况他一个办事的官员。

    底下人不捞足了怎么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日子过的不舒心谁又会真心实意地替你办事?

    只有一样李默不含糊,质量和进度,拿了钱就得认真给我办事,钱贪了,事情又干的一团糟,那对不起,请你过来,我虽然可以保证不打死你,但一定会打你,打的你哭爹叫娘,下半辈子坐在轮椅上后悔。

    当然你说你能改也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早点把事情办好了,屁股上也不至于挨板子了不是。

    忙里偷闲,李默和宁樱接连主持了两场婚礼,一场是裴如卿娶李红菱过门,另一场是李道成娶白雪霜为妻。

    裴如卿和李红菱的婚事还在前梁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但不巧的是订婚后不久李红菱的生母就去世了,孝顺的女儿要为母亲守孝三年,乃至一直拖延至今。

    裴如卿是李默门下出身,虽然官至枢密院副使,但身上仍然被打着李默的标签,何况李红菱又是李默的义妹,所以主持这个婚礼非李默不行。

    至于李道成和白雪霜,则更应该是李默主持,李道成他的兄弟,无父无母,当然得依靠他这个大哥。

    白家在宁州崛兴的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是立下了功勋的,所以宁是勤已经赦免了白氏一族,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充分体现了一位开国明君应有的风度。

    白雪霜现在是大夏的自由民,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二胖李道成这些年倾心呵护她,早已赢得了白雪霜的芳心,这样的男人不嫁天理不容。

    李道成当年追随李默西征萧融,阵前受伤,此后一直留在长安养病。痊愈后留在后方协助宁是敬训练新军,做战争的支援工作,所以无战功有苦劳。

    皇帝没有忘记他的功勋,东巡后封了他一个平安伯,现在兵部任职。

    一起出来混的小七李道远现在已经是正三品后将军了,林哥儿也在内府军做正五品副尉,而当初最为李默看好的二胖李道成却还是个从六品小吏,说起来让人唏嘘。

    对这样的境遇,李道成倒不怎么在意,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能活到今天已经知足了。

    像他这样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能在兵部任职更是几世修来的造化,他应该惜福。

    李默在裴如卿的婚礼上向新郎官敬酒时,意味深长地说:“枢密院事涉机密,我这个妹子又是个嘴上没把门的,你以后回避着她点。”

    裴如卿明白他的意思,时代不同了,两个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朝夕相处,什么话都能说了。还是悠着点好。

    转眼春暖花开,卫国公府后园的镜湖修整完毕,碧波荡漾,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湖心小岛上的秋月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