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武三年秋,河中大都督、卫王陈应人宣布入朝,拜太保。

    同年秋,陈英贵正式接掌左寺坊,成为左寺坊创立以来第一个非宁氏总管。

    随着河东、西北、河中的归附,宁仁功总算封住了悠悠之口,他的这个皇帝做的如鱼得水起来。

    下一步干点什么呢,要不敲打敲打汴州的白氏?

    白氏借桑巴拉古之乱重新崛起,盘踞汴州,称臣不纳贡,明里一套阴里一套,与朝廷为敌,暗中与山东诸侯勾结,相约对抗朝廷,这也就罢了,问题的关键是他还与江都方面暗中勾结,这就玩的有些过分了。

    宁仁功思虑再三后决定敲打白氏,震慑山东和河北的各路诸侯。

    他希望李默能挂帅出征,李默却向他举荐了赋闲在家的韩江上。

    宁仁功道:“我记得这个人是你一手带出来的,但在你有难的时候却弃你而去,这样的人值得信赖吗?”

    李默道:“敲打白氏是为了震慑山东和河北诸侯,要紧的是仗要打的漂亮,韩江上的确是有些自以为是,甚至是固执,但打仗的确是把好手,至于其他,陛下又何必在意呢。”

    宁仁功思虑再三,最后还是采纳了李默的意见任命韩江上为汴州行营都统,统辖六镇,发兵十万攻打汴州。

    韩江上得知消息,效法古人背负荆条赴晋王府请罪。

    过去的隔阂就此冰解。

    经过多年磨练,韩江上的指挥艺术已经炉火纯青,指挥大兵团的能力普天之下不过忌惮李默一人而已。

    白氏无大将,小打小闹还行,打大仗就差了点火候,三战三败,被迫让出汴州、郑州、滑州三地,退保陈州,然后紧急派人进京疏通。

    白氏在朝中的亲朋故旧着实不少,加之愿意花钱,为之求情的人很多。

    宁仁功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很强硬,一连废了好几个白家说客,手段之狠辣让人们终于意识到天威赫赫,凛然不容侵犯。

    不过此时的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白氏的命运。

    就在韩江上痛打白氏的时候,江都方面在徐州之南做了一系列动作,驻守徐州的江乘四私下与江都方面进行了接触。左寺坊在这件事上立了大功,他们秘密抓捕了江乘四的一个亲信,威逼利诱下拿到了此次会谈的记录本,获知江都方面正竭力拉拢江乘四归顺萧梁。

    江都给江乘四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

    宁仁功担心逼的太紧会把江乘四推到江都那边去,因此就顺水推舟接受了白氏的投诚。

    (本章完)

第507章 作死() 
    此战不仅夺回了三州,而且有力地震慑了山东和河北的诸侯。

    江乘四摄于朝廷的威势断了南归的邪念,遣子入朝为质子,各地诸侯纷纷效仿,不仅接受朝廷的监军,还恢复了朝贡,并把官吏任命和赋税征收的权力也交还给朝廷。

    至此,因为桑巴拉古叛乱而丧失的皇家尊严终于恢复了起来。

    长安渐渐恢复了旧日的繁荣。

    兴庆坊,晋王府别院此刻变成了晋王府,因为晋王李默已经决定长居于此,不仅晋王妃居住在这,晋王的妾侍们也陆续归来,除了体弱多病的李仙儿和二管家文翠留在了太原,其余的人都回到了长安,甚至千秋学社也迁了回来。

    这个宅院的女主人仍然姓宁,却不是以前人们熟悉的那个,这位新主人虽然年纪不大,威势却很大,也难怪,人家的父亲是当今皇帝,母亲是当今皇后,兄弟皆是亲王,她本人也是公主之身。

    她有资格骄狂。

    第一次接见府里的妾侍们时,她就向姜鸢发飙了。

    姜鸢,她原本是认识的。那时候她是卫国公府的客人,她来此是看望自己的表姐,兼带跟自己的同窗好友汪竹韵叙叙旧,身为卫国公府的总管,姜鸢当然不敢怠慢这样的贵客,从礼数上来说她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但宁蔷就是看她不爽。

    当然,新女主之所以发飙显然不全是算旧账,而是在立新威。

    她要宣示自己在内宅独一无二的地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踩姜鸢一脚。

    据说那天早上,她在自己的住处接见诸位妾侍时,众人都有座位,唯独管事的姜鸢没有座位。姜总管只能站着回话,汇报了内宅的大大小小的事,然后听候新女主的教训,一直站了一个时辰才让她退下。

    是退下,不是坐下,至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坐下的机会。

    也是在那次聚会上,宁蔷宣布由汪竹韵来协理内府事务,谁都知道汪竹韵是他在明德女子学堂的同窗好友,汪竹韵任协理,还有她姜鸢什么事?

    内宅的这些变化,李默并非毫不知情,只是装糊涂罢了。

    男人们的江山是全天下,女人们的江山仅仅只是内宅,只要不闹出人命,让她们玩去吧。

    抽了个空,李默去看望了赋闲中的姜鸢。

    此时见面,都是会心一笑,姜鸢没有丝毫埋怨,李默也不打算安慰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姜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少操点心。

    李默道:“你也忙了这么多年,既然有人愿意为你分担,你就休息休息,太原、宁州,你想去住只管去。”

    姜鸢开玩笑道:“你现在就这么嫌弃我?”

    她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不想休息,只是怕她们弄不好。”

    李默道:“你不放手,永远没人做的好,不要那么执着,放心大胆的去放松一下,等她们折腾够了,还要靠你出马收拾残局。”

    有了这番信任,姜鸢就真的放手了,先是回了趟宁州,然后就去了太原。

    李默虽然进京做了太师,但太原的产业依然众多,需要有人坐镇打理,文翠毕竟嫩了点,姜鸢去正合适。

    宁买道死后,他的小娇妻刘氏还活着。

    以辈分论,宁仁功是宁买道的叔父,宁买道死后上徽号称其为宜安皇后。

    “宜安”二字饱含深意,寄托着宁仁功对她的期望。

    但这显然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宜安皇后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丈夫死后不久她就彻底振作了起来,夜夜笙歌,无所顾忌,做了许多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这让李默很是为难,因为换做旁人,自然可以对这些事装聋作哑,但他不行,厅事堂会议重开之后,李默就获得授权,担负起纠察皇族奸恶的职责。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他再三推脱,终究未能如愿。

    思虑再三之后,李默决定会一会这位不安分的皇后。

    宁仁功称帝后居住在大明宫,未央宫就那么空着,现在还是她的天下,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宁仁功的监控之下。

    这一点李默毫不怀疑。

    李默很快就坐到了宜安皇后的面前,因为来的太突然,她的两个男宠甚至来不及回避。

    他们穿着女人的衣裳,涂脂抹粉,捯饬的像个宫女。

    李默让卫士退到殿外。

    刘皇后懒洋洋地翻了个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晋王此来是捉奸的吗?”

    李默道:“我只是过来看看皇后。”

    “皇后?当今皇后在大明宫,是你的岳母。我怎敢称皇后?”

    李默有些尴尬。

    “你不严词训斥我?你不杀了他们?”

    她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的,那两个男宠却吓的面色青白,两股战战,头也不敢抬。

    李默道:“宫里自有宫里的规矩。”

    “规矩?晋王是提醒我不守规矩咯。那我倒要问问晋王,这天底下哪个最不守规矩,以下犯上,这叫守规矩?”

    李默站起身往外走。

    “晋王就这么走了,回去如何交差呀?”

    李默停住脚步,头也不回地说道:“请皇后保重。”

    目送李默去后,刘氏瞄向两个男宠,娇滴滴地说:“还愣着做什么,你我时日无多了,快活一时算一时吧。来呀,快活呀。”

    李默回到王府,恰好接到卫府凤翔营捕获草上飞的密报。草上飞昔日助桑巴拉古为虐,其中牵扯很多前朝隐秘,所以各方一直在追捕这个人。

    李默道:“这个人党羽众多,杀了岂不干净。”

    萧震川道:“只怕已经来不及了,我接到这份密报时,他们说访查司有人在附近,此刻人只怕已经落到了访查司的手里。”

    李默道:“意料之中的。”

    萧震川叹了口气:“从此又要多事。”

    李默微笑道:“这倒未必。”

    “草上飞”很快就被访查司带回了长安,并立即被隔离审讯,除非整个长安都在战战兢兢的等待结果。却等来了草上飞暴毙于狱中的消息,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习惯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习惯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大夏权贵朝臣们对新皇帝仁慈是发自内心的拥戴。

    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本章完)

第508章 家事难断!() 
    自那次李默警告过宜安皇后后,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个女人秉性固执,她怨恨有人害死她的丈夫,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他的警告未必有效。

    “若她现在死了,那就是我的错。因为我见过她。”

    “你怪谁,谁让你做事那么认真。”

    “认真吗?”

    “我说错了,你现在是越来越马虎了。”

    面对萧凤安不满的眼神,李默心虚的很,对一个年纪越来越大的男人来说,女人多了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真武三年十一月,宁买道的皇后在太液池游玩时不慎落水,从此多病,入冬之后不久便追随她的丈夫去了。

    虽然坊间有种种猜测,但最后只能归结为一场意外。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皇后娘娘思念自己的丈夫,忧思成疾,终于一病不起。

    李默有些无奈,宜安皇后的死跟他真的没有任何关系,但这笔账势必要记在他的头上。

    而更致命的是他居然无处诉苦。

    事发之后,卫府各营都接到上面的知会,要他们严密监控街面,一旦有有损皇家的言论出现要迎头痛击,及时遏制,绝对不能给有心之人以可趁之机。

    卫府长安营干办周河二十出头就升了干办,可谓是少年得志,干劲十足,接到命令后日夜不休督导麾下的弟兄严控街面。

    这日午夜,周河刚回到住处,正在泡脚,结拜兄弟刘龙就闯了进来,悄悄地说:“祸事了,祸事了,出大事了。”

    周河一边洗着脚,一边故作老成地笑道:“天塌下来了,还是地陷了,什么事这样慌张?”

    刘龙道:“今日午后宋家姑姑不是去贤良寺进香了吗?”

    周河道:“是啊,咱们还净街来着。”

    刘龙道:“姑姑是午时末进的贤良寺,一直到未时末才走的,对吧。”

    周河道:“你到底有什么事,一口气说完,别绕弯子。”

    刘龙朝内外瞅了眼,回身悄悄把门关上,压低了嗓音道:“姑姑走后,咱们循例要再盯一个时辰的,但今日出了岔子——咱们有个弟兄昨晚给他舅祝寿,表弟兄们聚在一起闹了个通宵,所以今日困倦的不行,大伙都撤了就他没撤,在阁楼上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华灯初上,你猜怎么着,他在贤良寺后门看到柳青、柳林俩兄弟了。”

    “啊!”

    周河吃惊之下差点把盆踢翻。

    长安城里谁人不识柳家兄弟?这兄弟俩是对双胞胎,身高八尺开外,体态匀称,人物风流,拜了长安城里赫赫有名的柳神仙为干爹,学得一身的好本事,日常行走于官宦权贵之家,干着他干爹的老本行——批零兼营绿帽子。

    身为卫府的人,总是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消息,周河不仅知道这兄弟的赫赫威名,而且知道他们的主要客户都有哪些,也知道他们的执业场所在哪。

    贤良寺就是他们的一个据点,许多达官贵人家的夫人、小姐都在那跟他们兄弟幽会。

    但,至于说姑姑,倒还是第一次。

    宋姑姑其实不是外人,她就是当今的皇后傅有顺!

    宋是顺的谐音,姑姑就是娘娘,这是卫府给她取得的代号。

    皇后娘娘也是人,而且年纪也不大,皇帝年纪虽然也不算大,但毕竟要照顾宫里那么多的女人,精力难免有不济的时候,所以皇后娘娘为了分担皇帝的忧愁,自己出来解决一下,这本也没什么大不了。

    既不耸人听闻,也没有违背人伦常情。

    周河听了只是一声苦笑,摇了摇头,然后淡定地对刘龙说:“那个兄弟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他的错。错在你,这种事怎么能胡乱攀扯呢,对吧,你说呢?”

    刘龙眨巴眨巴眼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