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黏液在它的下颚上汇集,形成圆润的一滴,然后下坠,它落地的所在正是李默的口鼻。

    而李默却僵死着,一动不能动。

    这滴充满了病菌的黏液若是成功滴入他的鼻孔,他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李默心中苦笑,如此精妙的杀人手段,能在临时前见识,还真是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啊。

    只是,自己就这么死了,是不是有点冤?

    当然冤死了,但又有什么办法,易见阳肯定也觉得冤的很,却还是死了。

    他在意念中叹息了一声,闭目等待不公的命运。

    闭眼,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了。

    他恍惚了一下。

    一只纤纤玉手凌空而至,轻轻地拂走了那只可恶的小怪兽。

    她的手段是那样的轻盈,但那只怪兽却沉重地摔在了远处的墙壁上,发出啪地一声沉闷的声响,不死估计也残废了。

    这是一个穿白纱裙的女子,身材娇小,口鼻上蒙着纱巾,所以看不清她的脸。

    但李默却兴奋的想叫出来。

    他不必看清她的脸,单只看她的眼睛便知道她是谁了。

    那女子显然意识到李默认出了她,伸手取出一只琉璃瓶放在他的床头然后飞身离去。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冷风依然一阵阵灌进来。

    竹楼里死一样的安静,李默终于敢大口呼吸了。

    一缕幽香从他枕边传来,他抽了抽鼻子,突然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人就坐了起来。

    他发现自己恢复了自由,居然能动了。

    他抓起佩刀走到四脚蛇撞死的地方,有一滩血迹,但没有尸体,不知是没死跑了,还是被慕容秋清带走了。

    他收起佩刀察看了李道远的伤势,昏迷不醒,但还有呼吸,吕本也是。其他人横七竖八倒了一地,应该是中了同样的毒。

    他拿起那个琉璃瓶,瓶底有一些液体,那股让他恢复自由的幽香正源于此。

    这瓶解药挥发的很快,恰恰够把他的随从们救醒。

    慕容秋清算无遗策,果然高明的很。

    “千防万防还是着了道儿,究竟是怎么给我们下毒的。吃的,喝的,住的,都仔细检查过了,没有发现可疑的地方啊。”

    李道远拍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

    最先发病昏倒的是一个大肚汉,伤势最轻的则是李默本人。李默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其中的联系,问题还是出在那锅粥里,粥里除了米,就是一些古怪的小红豆。

    米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而红豆则是在镇子上买的。

    问题一定就出在豆子里!

    将银针插进一颗酥软的红豆里,银针的针尖没有任何变化。

    判断有误,毒不是下在食物里。

    不过下一刻,李默就有了新发现。

    他蹲在屋子中央的火塘前,仔细观察里面的灰烬,灰白的颜色很眼熟。

    用银针试探,没有毒。

    吕石似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抱来一捆没有烧过的干柴。

    干柴在火塘里被点燃,一幕奇异的景象出现了,那些看似很干的柴棍上开始出现类似汗珠子的东西。

    李默赶紧抽出一根柴棒,灭掉火,用银针去试探那些汗珠子。

    银针慢慢变黑了!

    众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柴是从楼后面的柴垛子里取来的,除了做饭还拿来烧火取暖。大肚汉昨晚做饭,吸入的毒烟最多所以最先昏迷,这帮人竟然把毒放在柴草里,实在是太可恶了!”

    众人纷纷咒骂之际,李默心里反倒轻松了许多,害死易见阳的人也到了五空山,弄不好他就是河山盟南宗的人,因为担心罪行败露而出手狙杀。

    危机关头慕容秋清出手救援,这岂不证明她知道点什么。

    那么只要找到慕容秋清,或者就一切真相大白了。

    (本章完)

第556章 请罪() 
    一夜不眠之后,次日清早众人饿着肚子上山。经历了头一天的惊魂后,连生火做饭的勇气都失去了。

    走了二十里山路,前面是一个三岔路口。

    三名道士打扮的青衣男子守在路口,为首一个二十四五岁年纪,着实潇洒的很,移步向前向李默拱手作揖,说道:“在下宋云子,家师前日从周尚书处得知天威将军上山,特意命我在此迎候。”

    李默还了礼,递过去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是萧梁朝中一位跟孟非颇有交情的河东籍致仕高官写的,那位高官此前已经派人送了书信上山,李默一直担心中间有差错,见了宋云子三人方才放下心来。

    宋云子身后的两个年轻道士各自捧出一簸箩面饼。

    一时羞得众人满面通红。

    得亏宋云子是个场面上的人,言语间替众人遮掩了:“南方卑湿,山中又多毒虫猛兽,影响诸位的胃口,家师特地嘱咐我备办一些干粮给诸位充饥。山野小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请诸位将就着用点。”

    李道远听了这话故意问穆坤:“你说他会不会在这饼里下毒?”

    唬的穆坤无限诧异,李道远却是哈哈一笑,迈步走出来,言道:“还是宋道长想的周到,多谢,多谢了。”说罢拿起一个烧饼咬了一口,连声赞道:“好吃,酥脆,甜而不腻,这个也不错,麻辣甜香,色香味俱全,不错,不错。”

    说着话从小道士手里接过簸箩给众卫士都分了一个。

    李默也吃了一个。

    他这几日因为压力过大,一直胃口不好,不知是因为这烧饼味道的确好,还是放下一块石头后心情颇佳,总之胃口忽然变得很好,于是吃完一个后又吃了一个。

    宋云子见众人吃完,这便前面引路道:“将军,请。”

    五空山并没有因为李默的到来而改变什么,风轻云淡,鸟语花香,小溪潺潺,人物安闲。邢士堂的得意弟子、执掌河山盟节律的袁笙候在山门牌楼下迎接李默

    二人过去打过交道,在此重逢,袁笙绝口不提过去,跟李默聊的十分投机,倒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

    二道山门下,邢士堂亲自出面迎接。

    李默上前请罪道:“李默无能,护客不周,致使易大侠枉死,实在是罪不可赦。”

    邢士堂让袁笙扶起李默,言道:“死生有命,他无福而已。”

    一面让知客引众人去茶室用茶歇息,一面引李默上了五空山的正殿金顶殿。

    金顶殿是河山盟总坛举行重大盛典和迎接重要客人的地方,建筑的规模并不算宏大,但雄踞于千米高山之上就显得的卓尔不凡了。

    大殿台下有解剑亭,为示对孟非的尊敬,李默主动解下佩刀,并让随行卫士留在殿外,只带李道远、穆坤、吕家兄弟四人上殿觐见。

    这大殿雄踞巅峰之上,四周云雾袅袅,恍如人间仙境。

    四周冷冷清清,见不到几个人,却别有一种庄严肃穆。

    李默终于见到了河山盟的总盟主,一位虽未进入历史却已经成为传奇的神奇人物。

    民间传说中的孟非白发苍苍,面颊红润,腰杆挺拔,精神矍铄,身着紫衣,头戴金冠,手拈拂尘,飘飘然若天仙降世临凡。

    但李默见到的这个孟非五短身材,黑且肥胖,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布袍,双目浑浊,眼袋老大,满脸的褶子和老年斑,需要人搀扶才能走动,说话时声音微弱,说不上两句话就气喘吁吁,一副行将就木的乡村塾师形象。

    李默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见到了一个假孟非。

    彼此见礼之后,引李默落座,献上香茶。

    茶是好茶,水是好水,都是人间极品。

    李默放下茶碗,起身再拜,为易见阳横死在晋王府而致歉。

    孟非把手一摆,说道:“你千里迢迢来五空山,我便知道他的死与你无干。”

    此言一出,倒让李默暗吃了一惊。

    却见袁笙上前一步,禀告道:“弟子奉命查访易师弟的死因,业已查明,是萧佩派人用水暗花使其性情大乱,诱使赵龑、兰筱竹出手害死了他。”

    袁笙取出一个纸包,打开来,将一包灰白色的灰烬展示给李默看,说道:“这便是水暗花燃烧后残留的灰烬,这种迷香能让普通人暂时昏迷,浑身僵硬,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但只要药劲过去,不过一两个时辰就能一切恢复如常,如同做了一场噩梦一般。这一点料必将军在山下竹楼已经见识过了,但于修炼内功的人而言这水暗花却是十分致命的。易见阳正是中了水暗花的毒才走火入魔的。”

    李道远插话问道:“走火入魔是什么意思?”

    袁笙道:“神智混乱,兽性大发。”

    李道远道:“武功会大打折扣吗?”

    袁笙道:“毒发时人就像个疯子,一切但凭本能,武功修为不过是平日的两三成。”

    李默微微点头。

    邢士堂问李默:“晋王如何看待此事?”

    李默却问袁笙:“不知你这水暗花的灰烬是从何而来?”

    袁笙道:“乃是贵府夫人萧凤安所赐。”

    众皆不免吃了一惊。

    李道远抚掌笑道:“有意思,老子设计,女儿拆台,有意思。”

    孟非咳嗽了一声,嘿嘿笑道:“萧佩反出山门,自立门户,于礼法自是大逆不道,但我从来没有怪过他,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毒杀易见阳用意无非是削弱五空山,好由他来做正统。你身在局中,不免把事情想复杂了。”

    李道远笑道:“我看是总盟主把事情想简单了吧。”

    众人见他出言不恭,纷纷出言呵斥。

    孟非却道:“请李将军明示。”

    李道远道:“谁不知道于公萧佩是晋王的盟友,于私还是翁婿,他这么做不是坑自家女婿吗,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孟非却问:“那天威将军为何要来五空山?”

    李默道:“道明原委,消除误会,李默不想与山门结怨。”

    孟非道:“你也担心结怨之后再无安宁,所以不惜冒险上山,对吧?”

    李默没有否认。

    孟非道:“这便是他的用意,你与萧佩既是盟友又是翁婿,但我请问你们之间真的能亲如一家吗,我看是貌合神离,若即若离,若老朽猜的没错,晋王你对萧佩也是时刻提防着的,你每年赞助萧佩一百万贯,却分六次支给,还要过问他的用处,以萧佩的心高气傲,怎堪忍受如此羞辱?所以他要设法让你服顺于他,杀了易见阳,你无路可走,只能死心塌地听命于他。”

    李默道:“大夏建国,我李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受此不公平对待,心中烦闷,但我受宁氏恩惠在先,不敢背叛,这才生出避祸之心,我据河东,只求自保,何曾有过争雄天下之意?李默诚心要和贵派友好,才邀请易大侠在府上盘桓,谁知竟有此不幸。李默护客不周,罪责难逃。今日上山请罪,但有降责,绝不逃避。”

    邢士堂道:“这笔账已经剖析清楚,罪不在你,晋王此行真可谓功德圆满啊。”

    (本章完)

第557章 逃之夭夭() 
    李道远听他语气不善,又见这大殿的帷幕后埋伏有杀手,连忙叫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告辞了。”

    说罢给李默丢了个眼色,转身就走。

    却听邢士堂喝道:“我河山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扶保的是萧梁正统,宁氏僭越,罪不可恕,你为宁氏张目亦是我河山盟的大敌,今日既然自投罗网,岂可轻纵?左右护法何在,伏魔卫道就在今日。”

    一声喝令,左右顿时冲出来数十人,将李默五人团团围住。

    李道远叫道:“你两个加起来快两百岁的老家伙,你们好意思吗?我们真心诚意来五空山讲明原委,赔礼道歉,你们既然明白错不在我,搞来搞去还搞这一出,有意思吗?”

    袁笙拔剑在手,怒斥道:“自古正邪不两立,有你没我。”

    说罢将剑一指,数十剑客布成四方剑阵将五人团团围困。

    穆坤和吕家兄弟手中没有兵刃,解腰带在手,呈三角之势护住李默,让李默先走

    李默冷笑道:“标榜什么匡扶天下,狗屁,小孩子过家家也不像你们这样儿戏。诸位随我杀出重围。”

    李默说的豪气,真打起来又怎是河山盟的对手,片刻之后五人尽数被擒。

    众人被俘后先被关在河山盟戒律所的牢房里,后被转移到后山的一座冰冷的山洞里,李默麾下其他被俘的卫士也关押在此。

    李道远抱怨道:“叫你别来,你非要来,这下好了,明日他报了官,一条铁索锁了咱们去江陵,判你个凌迟之劫,我们也都吃你连累了。”

    穆坤道:“闭嘴吧你,在金顶殿我们浴血奋战时,你在干吗?”

    李道远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