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布问他们说了什么,家人回答说来人警告他今夜匈奴人将从长安撤离,极有可能在临走前大掠一番,要他们谨守门户,小心在意。

    冯布嗯了一声,别无他话。

    夫妻俩再也无心睡眠,手持器械坐在堂中。

    亥时前后,东西南北皆由火光窜起,有一处竟来自未央宫方向。

    城中骚乱愈演愈烈,至子夜前后达到顶点。

    有一伙人盯上了冯布的府邸,大力攻打,家丁拼死抵挡,交战十分激烈。

    冯布故作轻松地对薛岸说:“我跟你打赌,他们打不进来。”

    薛岸道:“那也是我神机妙算,早早的更换了厚实的门板,否则早就让人撞开了。你我现在就像躲在龟壳里的乌龟,壳若让人敲破了,那就得让人揪出来或烧或烤,你说是烧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冯布道:“两者有区别吗,不都是拿火燎?”

    薛岸道:“那怎么能一样,烧是拿已经熟了的东西经炸煎或水煮加入适量的汤汁和调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中火慢慢加热至将要成熟时定色。而烤却是将整备好的食材置于烤具内或用明火,或用暗火来加热。那食材经烘烤后,表层水分散发,变得松脆、焦香。你看看烧烤不是一回事吧。”

    薛岸跟了冯布之后,精研厨艺,厨艺一日千里。

    这让冯布唏嘘感慨之余,心中涌起一股温热的亲情。

    他握住薛岸的手,盯着她的眼睛说道:“不管如何,只要能跟你在一起,管他煎、炸、烹、煮、闷呢。”

    薛岸也笑了,眼眸中闪着泪花。

    四目凝视之际,一支羽箭自二人头中间的缝隙滑过,射在背后的屏风上,瑟瑟有声。

    冯布搬了把板凳爬上去把箭拽下来,看过之后交给薛岸,说:“是匈奴人的箭,他们的主意还是打到了我的头上。”

    薛岸道:“这么看,他们是准备跑了。”

    冯布道:“毕芃是个聪明人,此刻不跑就没以后了。”

    正说时,府邸东侧门被一伙匈奴人砸开,家丁抵挡不住被迫撤到二道门。

    冯布面色一凛,对薛岸说:“我去看看。”

    薛岸也不阻拦,只是攥紧了手中短刀。

    二道门太薄,很快就被匈奴人攻破,一群如狼似虎的匈奴人正呐喊着冲进内宅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砍杀声,却见一队头裹红巾的武士奋力杀了进来。

    匈奴人被迫回身接战。

    冯布见状把刀一横,大呼杀敌,亲率家丁反击。

    匈奴人抵挡不住纷纷溃败。

    一时杀尽进犯之敌,与红巾武士会合。

    为首之人自称叫吕石,说是奉命潜伏下来保护冯布安全的。

    冯布问他:“敌势如此浩大,你看我们应该向那边去?”

    吕石道:“城中混沌,一动不如一静,请首相大人安坐府中,黎明前后,大军即可进城。”冯布闻言,方才放下心来,这便安心坐在府中静候李默大军的到来。

    三更前后,长安城中开始第二轮骚动,火光四起,哀哭声惊天动地。这一次的主角是长安城里的无赖地痞,他们趁着匈奴人撤走、李默大军尚未进城,长安城陷入权力真空的机会,趁火打劫,劫掠百姓。

    与匈奴人不同,这些人不敢劫掠大户人家,一则大户人家家丁众多,且大多数都雇佣有武士护院,急切之间难以得手;

    二来他们也知道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新君登基必要邀买人心,那些人的人心值得邀买,当然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啦,所以劫掠小民容易销账,而劫掠大户人家弄不好要吃官司。

    所以三更之后冯布就彻底安全了。

    (本章完)

第608章 求你放朕一马() 
    天终于亮了起来,第一支官军进了城,统帅是李默麾下大将周湛,周湛进城后直奔冯布的府邸,把他接了出来。

    冯布问周湛李默何在,周湛道:“晋王率轻骑追陛下去了。”

    冯布佯惊道:“陛下被匈奴人裹胁了?”

    周湛道:“不是匈奴人,是石家兄妹,那逆贼裹胁了陛下要去投匈奴。真是岂有此理。”

    冯布听了这话就什么都明白了,石家兄妹果然是李默千挑万选、精心扶植起来的背锅侠,这扰乱京城,屠杀元勋,乃至弑君的罪过都要由她兄妹背起来了。

    高,真是高的不得了。

    周湛请冯布坐镇政事堂,主持政务,待李默追回皇帝,再中兴大夏。

    冯布心里苦笑,中兴大夏,大夏已经被李默这个野心家给篡夺了,以后这江山就要姓李了,谁知道是什么名号呢。

    唉,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只希望这个新皇帝能稳重点不要再折腾了,这片土地已经折腾不起了。

    仅仅一夜之间,长安就被彻彻底底地刷新了一遍,朱门世家不知有几多灭门之祸,据说都是匈奴人临走时干的,匈奴人痛恨自己的失败,于是发狂一般滥杀起来。

    也有一部分人据说是城中的刁民做的,这些人趁火打劫,滥杀无辜,无恶不作。

    但绝大部分据说都是石家兄妹做的,石家兄妹恨这些大夏的功勋不肯顺从自己,坐视他们这么快的败亡却袖手旁观,他恨,所以就怀恨在心,故而大开杀戒。

    不管是谁,总之跟李默没有任何关系,长安发生大骚动的时候,他人在潼关,他的先锋周湛则在城外与匈奴人激战,彼时尚未进城,这是人所共知的。

    所以这场长安的大浩劫跟李默没有任何关系,

    冯布被周湛护送着到了政事堂,见到了一些老同事,也有一些没见着,总之有个规律,李默喜欢的人大多都还在,李默讨厌的全都失去了踪影,

    冯布笑在心里,什么也没说。

    宁家江山完了,李家王朝即将开启,幸运的是他还活着,仍然受到重用,这就足够了。

    毕芃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带上石芙蓉,他对这个女人天生的具有一种防范心理,他把她视作祸端,石贵妃明白自己的末日到了,天下虽大,却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石贵妃最后拜见了皇后娘娘,最后抚摸了她的孩子的脸,然后向皇后娘娘诀别。

    她服毒自尽,尸体很快就摆在了周湛的面前。

    几名仵作当众将她扒的精光,粗糙的手捏过她的每一寸肌肤,连阴门和粪门也仔细检验了一遍。

    然后他们向周湛报告说人的确是死了,死的透透,绝无生还或诈尸的可能。

    他们这样羞辱石贵妃只有一个目的,他们要向天下人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石贵妃跟晋王并无任何瓜葛,她既不是晋王的心腹,也不是他的亲信。

    当年晋王击破逆贼王顺德,她作为俘虏在潞州做过一段时间牢,原本就跟晋王没有任何关系,却硬被别有用心者给栽赃到了晋王的头上。

    晋王身边美女如云,尽得一时之最:高贵贤淑的如公主殿下,稳重干练的如姜夫人,才华横溢、温柔似水的如汪家小姐,还有风华绝代的西京花魁娘子,可谓享尽人间艳福,又怎么会看上她这种出身贫贱、姿容平常、脾气还不大好的普通人家女子呢。

    事实胜于雄辩,没有就是没有。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石贵妃死了,她到底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但她的兄长石杜卜就不那么好制服了,他是西京兵马使,手里握着一万精兵。

    在得知妹妹死后受到的羞辱后,石杜卜开始激烈反抗。

    双方在长安城里打的天翻地覆,战场波及到城里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的长安人都知道石杜卜在为他妹妹报仇。

    不明真相者或者要为贵妃死后遭受的羞辱忿忿不平,但这件事也从侧面证实了晋王跟他们兄妹之间的的确确是什么干系都没有。

    零零星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次日黄昏,李默麾下大将郭槐统兵进城。

    石杜卜战败,为了给残余几千兄弟觅一条生路,他接受郭槐的建议,自尽谢罪。

    他拔剑自刎,死前下令让士卒将他的尸首焚烧,以免落入敌手遭受羞辱,但他的亲随却在最后时刻出卖了他,他们把他的尸首交给了李默。

    李默没有羞辱他的尸体,只是下令将他的人头砍下来悬挂示众,然后让鞋匠将尸体和头颅缝合在一起,给了他一副棺材埋在了城郊的乱葬岗。

    至于石贵妃,她毕竟死的时候还是贵妃,而且皇帝念及旧情也没有为难她。

    她最终得以以全尸葬入乱葬岗。

    元凶伏诛之后,他们的党羽也在清肃之中,卫府在城中杀了三百人,抓了三千人,流放了一万八千人。

    这场让大夏元气大伤,几乎亡国的大灾难终于宣告平息。

    一些人被钉在耻辱柱上任由世人千古唾骂,另一些人则登上荣耀的顶峰。而始作俑者李默则站在了距离天只有一寸的所在,天地之间响起庄严圣洁的颂歌,二十年苦心孤诣的算计,终于就要成功了。

    在李默骑着白马进入长安的同一天,韩江上和李道成在庆州之北追上了匈奴人,痛击匈奴左贤王,杀敌三百,俘虏五十匹战马。

    消息传回长安,举国欢腾。

    李默决定亲自把这个胜利的消息告诉皇帝。

    皇帝穿着粗布衣裳,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腰系草绳,一只手拿着钓竿,一只手提着竹笼,准备去太液池畔垂钓。

    见了面就对李默说:“朕决心已定,从此隐居乡野,再也不问世事,晋王以为如何?”

    李默道:“陛下万不可有此想法,否则李默真无颜以对天地了。”

    宁买昌哈哈大笑,然后就哭了起来,最后扑通一声给李默跪下了,哭着哀求道:“妹夫,我的哥,你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我自问平生没有的罪过你什么。大夏的江山有一半是你打下来的,你有资格做这个皇帝。你的东西我不要,我不跟你争,我只想去过我自己的日子,安安乐乐,无拘无束。这天下,这帝位,我不要了,只求你放我一马。我给你磕头。”

    说时把头磕的咚咚响。

    李默真被他闹的哭笑不得。

    (本章完)

第609章 新朝气象() 
    隔了两日,皇后杨怡来见李默,见面即道:“哥,你听他一次,放过我们吧。”

    李默不好回应什么,让她进来,见她身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童,身材瘦弱,面色苍白,似乎刚刚大病过一场。

    便问是谁,杨怡扶着那孩子的肩膀说:“他便是虎头。”

    原来这是宁买昌唯一的儿子,乳名叫虎头。

    杨怡望了眼侍立在殿外的虎头,从女官手中拿过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李默,说道:“皇帝幼年被恶妇勾引,损伤了元气,终生不能生育,这孩子乃是石芙蓉与卫士通奸所生,证据确凿,不容争辩。”

    李默悚然动容,又瞧了那孩子一眼。心里明白这是杨怡为了保住这孩子使的自污之计,宁买昌幼年确曾被宁是真的侍妾诱奸过,身体也的确很虚,但李默秘密调查过,他是有生育能力的,杨怡失宠,至今无所出,石芙蓉得宠,非但有了虎头,之前还小产过一次。

    现在石芙蓉成了反逆,宁买昌地位不保,这孩子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

    杨怡抚养他多日,有了感情,为了保全他的性命才不惜造假自污。

    李默没有打开那份卷宗,只是对杨怡说:“福祸半由自取,他若能安安分分,我又岂会为难他。”

    杨怡道:“你或者不会,但你能保证底下人不会吗?”

    李默就叹了口气,捏了捏手中的卷宗,默默点了点头。

    杨怡这才松了口气,神情漠然地对李默说:“做皇帝就那么好吗,值得吗?”

    不等李默回答,她便已起身离去。

    自此宁臣阁仍然是她的养子,但身份已由宁买昌的儿子变成了石芙蓉与卫士通奸所生的孽种,这样身份不要说光复大夏了,就算是活下去都很艰难。

    宁买昌是确实不想当这个皇帝了,隔日大朝会上就公开提了出来,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恶狠狠地把太师李默夸赞了一遍,然后当众就要剥掉龙袍让给李默,吓得李默伏地痛哭。

    这次大朝会上未能禅让成功让皇帝感到很恼火,所以不久就故技重施。他在皇后的寿宴上又旧事重提,这次他不剥自己的龙袍了,而是给李默准备了龙袍,衣服量身定制很合身的样子,他威逼利诱李默把龙袍穿上。

    李默当然不同意,半道就吓跑了。

    但皇帝依然不死心,隔了两日他又召见冯布等一干大臣,嚷着要逊位让贤。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中的官员们但凡眼睛不瞎,手脚不残,都知道应该做点什么了,朝中文武百官开始按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