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宁州江山-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世检想了想:“你要也可以,留在身边做个使唤的也就是了,可千万别一时糊涂纳了做妾,个中缘由不必我细说了吧。”

    李默道:“明白了,多谢成全。”

    当下李默把白雪霜带回兵营,交给了二胖李道成,将宁世检的叮嘱转述一遍,说道:“白家跟老宁家现在并不和睦,这个女人又牵扯到忠静候府的一些秘闻,你务必要万分小心。”

    二胖道:“不知道周浦现在怎么样了?”

    李默喝道:“不要得寸进尺,周浦是死定了,谁也救不了。”

    (本章完)

第106章 整军() 
休整几日大军班师回朝,尘埃落定,各军都有功劳,唯独傅西山因为擅开杀孽,非但无功,还被降了一级。小七大为不解,道:“这位小哥在军中也有多年,又是将门出身,怎么会做这亏本买卖?”林哥儿笑道:“人家才不傻呢,宁州人恨白衣喇嘛教的可不少,这些人大都位高权重,他这次是吃了点小亏,却赢得了那些人的好感,将来找个机会还不十倍百倍的酬答他?”

    小七若有所思,就问二胖当时为什么不拦阻,二胖道:“他突然出手杀人,我根本就来不及,这个人心狠手辣,胆大心细,可不简单咧。”

    小七道:“我以前曾跟此人打过交道,倒不觉得什么,原来是这样的狠角色。”

    李默道:“他是傅家的希望,算起来也不是外人,你们以后跟他打交道时警醒着点,毕竟他是傅家的人。”

    小七笑道:“哥,你这话说的前后矛盾,莫名其妙。他是傅家的人,算起来跟咱们是沾亲带故,这话在理,你婶子不就是傅家人嘛,细论起来还是他的姑母呢。既然是一家人,打交道的时候为何还要提防他呢。”

    林哥儿道:“这就是你傻了,亲戚归亲戚,亲戚也有好有坏嘛。”

    二人就此打起了嘴仗,李默忽然问:“二胖呢,这几天都不见人影。”

    小七道:“他呀,被狐狸精迷住了,整天跟那个白雪霜腻在一起,啧啧。”

    李默道:“他们,有,什么,那个了吗?”

    小七道:“你想问胖子有没有把她那个掉。胖子是什么脾气,你不知道吗,整个一呆头鹅,且愣着呢。”

    二胖心善,对白雪霜一直以礼相待,丝毫没有为难她。

    白雪霜感念他的好,只是心里放不下周浦,自然也不可能对二胖表示什么,二人同处一个屋檐下却是相敬如宾,过的清清白白。

    李默便问林哥儿:“你上次回去,听说王家父子的消息了吗?”

    林哥儿道:“没有,有人说要把他父子凌迟,有人说要斩首,还有人说会宽恕二人。”

    李默点点头,王士承、周浦父子已经被押回宁州,活命是没指望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这两个人跟他本无什么瓜葛,只是因为二胖,才多嘴问了一句。

    远征鹅湖城大获全胜,对火枪队来说,这次大练兵的效果很好,所以回到了驻地之后。李默就拿到了一大笔拨款,团练处命令他立即将火枪队扩编至一千八百人。

    一千八百!

    这个数字正是目下火枪队的人数。

    当初李默瞒天过海,故意将射手、辅兵、力夫混淆,将火枪队扩充至一千八百人。

    这么做自然是瞒不过团练处的,鹅湖城之战是一块试金石,成功了,这一千八百人就保住了,败了,非但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火枪队要完蛋,他李默也吃不了兜着走。

    幸运的是李默赌赢了,他的冒险得到了回报。

    一千八百人究竟指的是射手,还是加上辅兵和力夫呢?

    字里行间似乎很模糊嘛。

    李默反复仔细地看了公文,又找了徐文胜把关,确信的确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

    李默点点头,对火枪队的一干将领说道:“看来上面推广火器的决心很大,这一千八百人就是一千八百颗火种,你们要仔细甄选,认真训练,尽快成长为栋梁之材,不辜负上面对我们的期望。”

    按照李默的规划,这一千八百人都是正军射手,按每个射手配三名辅兵和两名力夫算,他的火枪队将达到一万一千人的规模。

    宁州天宁军共二十五个营,三万八千人。各地乡勇、土兵共十八营,合计一万两千人。两军相加五万余人。

    火枪队的规模若是突破一万,那必将成为宁州第三大武装力量。

    这是上面的意思吗?

    若是领悟上意出现了偏差,那可是很致命的。

    孙大牙便劝李默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的太大了容易扯着那玩意儿,火枪队已经有了不错的根基,不必这儿急吼吼的冒进吧。”

    李默道:“那依你之见,我应该怎么办呢。”

    孙大牙道:“要不翻一倍,先搞个三千六百人,看看上面的反应在做计较?”

    李默思忖片刻,摇摇头道:“时不我待。”

    见孙大牙不明白,忽然问道:“听说侯爷很久没露面了?”

    孙大牙忽然明白过来,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却道:“只是这军费……”

    李默笑笑道:“咱们制造局的生意不是还过得去吗?”

    孙大牙想了想,明白过来,诡谲地一笑,道:“我这就回宁州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买卖做。”

    宁瞻基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宁是勤在天宁军和乡勇土团的根基都不如胞弟宁是敬深厚,没有军队的拥护,他这个世子的地位也就不那么稳固,所以他现在很需要人支持。

    或者李默的火枪队是一个选择。

    如果李默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那么孙大牙此次宁州之行一定会大有斩获。

    否则……

    那也来得及,及时收手便是。

    李默的判断精准无误,孙大牙很快就带回了一个大订单。

    军费有了着落,上面的意思也谈明白了。

    李默就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一千八百名射手,想想就让人激动,这样一支军队摇身一变,虽然可以成为决定宁州命运的生力军。

    这样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李默本以为上面会派一个监军过来,但出乎意料之外,没人这么做。是疏忽了,还是对他本人绝对的信任,亦或者是其他什么缘故。

    李默很快就自己想通了。

    使用火器的火枪队其实比天宁军和乡勇更加容易控制,只要切断火器供应,这一万多人就是一万头待宰的羔羊。

    毕竟火枪不似大刀长矛,它是需要“吃东西的”。

    而这些“东西”却牢牢地掌控在上面的手里,李默仍然兼着绛县机器局的管事,但他发现机器局的物料供应已被宁家人牢牢控制,甚至机器局的日常管理也十分明确地交给了宁士钊,他这个管事只能管大事,方向性的,战略上的。

    即便退一步说,他仍然管着绛县机器局,那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绛县机器局只生产枪支,弹药需要从故县机器局调入,没有弹药他的枪就是吹火筒。

    既然他没有造反的可能,那他就值得信赖。

    所以监军就不必了,搞个监军过来,反而会引起外人的注意。

    他是上面的杀手锏,岂可轻易亮相?

    招兵买马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因为李默的手里有一个人才中介中心。

    士兵除了骨干核心来自长陵营乡勇,绝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游民。

    绛县经济大发展,急需人手,小七李道远掌控的人才中介中心整合了整个县的人力资源,但仍远远不够。不得已,李默只能以县衙的名义向各地发函,请求他们将捕获的健壮流民交给他。宁州对游民管束的很严厉,四处游荡的游民一旦被捕,后果很严重,这一点李默深有体会,所以这些被各地官府逮捕的游民是很乐意出些苦力的。

    各地官府看在那笔不菲的介绍费和宁家女婿的面子上还是很乐意配合的。

    人是源源不断地向绛县汇集,以前他们的去处主要是工矿,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吃粮当兵。两相比较,还是当兵更划算一些。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很杂。不排除里面混有天下司或皇城司奸细的可能,但李默不怕,他的军队就像一个熔炉,高温会熔炼掉杂质,将这一盘散沙熔炼成一坨打不碎、压不扁的铁疙瘩。

    什么天下司,皇城司,就算混进来也只不过打听打听消息,想搞破坏,门都没有。

    话虽如此,李默对麾下这万把人可是真的上了心的。所有伙长以上军官他都亲自谈过话,而且不是浮皮潦草的说几句,他跟每个人都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鼓励他们,信赖他们。

    除了征召各地流民,购买奴隶也是重要的途径。

    长陵营有两百奴兵,一直表现良好,现在也是火枪队的骨干,所以李默在使用奴兵上十分的大胆,非常的自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鉴于火枪队目前的尴尬地位,伸手向上面要人是不实际的,所以李默组建了军官教导队,他自己亲任队长,亲自训练他的军官。培养他们的信仰、忠诚、勇武和技术。

    他也没有拒绝左寺坊在军中活动的要求,但从未信赖过他们。

    他独创了自己的监军系统——铁血忠义社,忠义社本是一群热血青年自发的组织,在军中宣扬忠诚、义气和牺牲,李默觉得这个小组织很有前途,就用心改造了它。使之在凝聚精神,鼓舞士气的同时,顺便监控军队动态。

    扩充后的火枪队仍然没有正式的番号,名义上他们只是长陵营的一个特种战队,但实际上它的规模和战斗力已经让长陵营望尘莫及。

    (本章完)

第107章 扫荡河南地() 
回到绛县后,李默把军队驻扎在大山腹地的营地,就开始了火热的大练兵活动。

    他的兵虽然多,但还不是一块铁,而是一万粒铁砂,是时候把它们熔炼起来了。

    主持训练的是胡志庸、吕初、李道成和学成归来的郑重、崔巍。

    李默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总结攻打鹅湖城的经验教训,他决定在军中设置炮兵。

    宁州是有大炮的,武备学堂里就有一尊神威大炮,重六千斤,可以发射十八斤重的铁弹丸,一里外击穿几丈厚的砖墙,对夯土墙也有巨大的破坏力。

    那尊大炮李默看过、研究过,并不满意,这种笨重的前装重炮,射速慢,机动性差,长于攻城,不适宜野战或守城。与其装备如此笨重的巨炮,倒不如改良一下炸药包更为实际。

    李默想要的是轻便的、适宜野战和守城的山炮。

    回到绛县后,李默就绘制了一门新式大炮的图样,然后找来木匠用木料制造了一个模型,召集工匠商议制造。

    众人对李默的异想天开早已经见多不怪了,大炮能用轮子推着走,好吧,这也罢了,还要用大炮打骑兵,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草原上那些骑兵迅捷如风,拍马都追不上,能用大炮打?

    尽管没人看好这门神奇的大炮,但既然李默想,那就满足他吧。

    谁让人家是老大呢,人家有资格折腾嘛。

    李默因为忙于扩军和制造大炮的事,在绛县耽搁了一些时日,秋风渐凉时,忽然想到宁樱的生日快到了,他也离家大半年没回去了,是该回去瞧瞧了。

    但可惜的是上头有命令,李默暂时不能离开绛县,原地待命。

    自从组建了火枪队,李默又从文官变成了武将,武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面不让走,那就暂时不走。

    火枪队成军之日,没有任何庆祝活动,甚至连一纸通告都没有,将士们为此愤愤不平,抱怨上面不重视他们。

    李默也不好解释什么,只好多给酒肉,并默许小七李道远等人用新购入的八十个贵霜女奴组建了浣衣院。

    天宁军各营和一些实力雄厚的地方乡勇都设有浣衣院,浣衣院的女人白天洗衣做饭,操持内务,晚上用身体安抚将士,这是朝廷对边军的优待,据说连禁军都没有这样的好事。

    李默对军中设置浣衣院一直是持抵制态度的,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尽管他的胳膊很粗,嗓门很大,但依然敌不过上万血气方刚者的期盼。

    不得已他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了李道远的“胡作非为”,只是借二胖李道成的嘴,叮嘱小七等人要善待这些浣衣女,多一分人道和关怀。

    经过数月的努力,瓜长景终于仿制出了纸壳弹,实验效果很不错。

    但当李默询问瓜长景什么时候能规模生产时,瓜长景想了想说:“这不是我的事。”

    李默当然知道这不是他的事,这是整个系统的事,牵扯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经费上的事,还有各方利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