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闯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闯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神剑的存在,简直匪夷所思,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喏,接着。”七七说完,就将一截青玉色的剑柄递了过来,“小心点,前后皆有剑刃。”

    李闯神色凝重地接过这把名剑,无视了公孙离欲言又止的样子。

    本来承影的所在就很少为人所知,至于含光的下落,公孙离从未向外人提起,之前对七七嘱咐很多,不可将秘宝轻易示人,对其他人做的还不错,对李闯的话,早就将条条框框抛到九霄云外了。

    轻轻抚摸着这团看不见的波纹,李闯只感觉到一阵凉意从指尖传来,剑身纤薄到了极致,几至视不可见。

    很难想象,这样的鬼斧神工,竟然是出自古人之手,看来上古时期,还隐藏着很多秘密。

    在那个缺乏文字记载的时代,有太多的奇人异事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能流传于后世。

    “当真是一柄好剑!”良久之后,李闯才发出这样的一声感叹。

    “殷商天子的佩剑,怎能不是一把好剑?”公孙离玉指一弹,空气中响起一声清脆的剑鸣,转过头责备道,“七七你又调皮了。”

    “哦”,七七连忙将含光剑取了回来,放到了原位,“大帅又不是外人,没什么可防备的。”

    “还犟?”公孙离秀眉一皱,七七顿时像只兔子一样乖巧了不少。

    真是一物降一物,李闯看了这一幕,心中有点感慨。

第205章 剑舞(七)() 
平日里七七连李闯的话都不听,做起事情来胆子大到没边,李闯对此也是毫无办法,没想到公孙离一声呵斥就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

    在长乐坊中一直停留了许久,直到窗外的天色渐晚,方才告退。

    此时坊外的街道上下起了小雨,李闯和七七两人撑着油纸伞,没有乘坐马车,而是走在城中这条用石板铺成的道路上。

    一别半年多,李闯很久没有和七七单独相处过,距离最近的一次还是在顺阳大招过后,去看因大战而死的将士陵墓。

    只是当时李闯心中充满着仇恨,哪有心思聊天谈心,一门心思的谋划着自己所谓的“大计划”。

    夜色微凉,七七穿的很是单薄,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朝着李闯的身边靠了靠。

    宛城之中,夜市才刚刚开张,街面上来往的人流如织,李闯牵着七七的小手,漫无方向地走着。

    身后的侍卫也都远远躲开,识趣地没有上前打扰,将距离卡在了视野的极限所至。

    “李闯,你看这街道上人来人往,倒真是热闹,丝毫没有大战将起的感觉。”七七指着路旁的摊贩和明亮的街灯,还有道路上来往的行人,说道。

    她没有称呼其他的头衔,而是直接叫起了李闯的名字。

    这个自从户县后,再也没有人敢于直呼的名字。

    “征战天下这种事情,和他们日常的生活并无联系,只要战乱不会波及到南阳,有何必那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地吓唬自己呢?”自从李闯打下了宛城,此地就再也没有经受过战火,可以称得上是少有的平静之处。

    “等到这一切的事情平息之后,我也想有这么一处宅院,两个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有打打杀杀的血腥之事。”七七忽然间有感而发,看着市井之间忙碌的人潮说道,频繁的战争和杀伐让人感到疲惫和厌倦。

    “两个人?”李闯抓住了话语间的把柄,调笑道:“小妮子思春了啊?”

    “讨厌,不和你说了!”七七的脸瞬间红到了脖颈出,如同日落的红霞一般。

    看着七七这幅羞涩到极点的模样,李闯不在调笑,而是正色说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拿下了白莲教,江南各地的居所任你挑选!”

    李闯说得很是霸气,这真不算事儿。

    “我不是那个意思”,七七的声音渐渐低落了下去,终止不可闻。

    “哦?”七七的低语仍然被听觉灵敏的李闯分辨了出来,凑了过去:“那是哪个意思?”

    “你好烦呐”,七七猛然将李闯靠过来的脑袋推了出去,“别忘了你还欠着我一个要求呢!”

    “当然记得,不就是当初在都尉府中提的那三个要求?”,李闯心情放松,摇头晃脑地说道:“第一个就是教你一身武艺,现在来看应该是勉强完成了,第二个是干掉茅子元,扫平白莲教,这不正在做嘛。”

    “第三个我还要好好想想,提醒你一下别忘了就成。”七七将脸庞转到了一边,不敢直视李闯。

    “想一辈子都成,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李闯的承诺可是终生有效哦”,李闯大包大揽,丝毫不怀疑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去完成。

    确实,能让李闯做不到的事情真的不多。

    走到一处人流密集的地方,在明亮的街灯映照上,一个大大的招牌很是显眼:“神仙凉粉”。

    正到夏季炎热的时候,凉粉很受宛城人的欢迎,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即使是宛城,路旁的食客依旧很多。

    李闯看了眼有些意动的七七,笑着说道:“走吧,我们去尝尝。”

    七七想了下,摆出一副我不想吃的样子,对着李闯说道:“这是你要求的,我可不是那种。。。”

    卡了许久,不知如何形容。

    李闯顺手接道:“那种馋嘴的小猫咪,对吧?”

    “对。。。不对!”七七恼羞成怒,“你说谁呢?”

    女孩子果然是面皮薄,不肯承认自己是个吃货。

    “说我呢说我呢”,李闯连忙服软,在调笑下去就超出七七的承受界限了。

    神仙凉粉原料采用的是南阳境内一种灌木树叶做成,要先把神仙叶儿用开水浸泡、再揉搓、用纱布包裹后挤压、出浆到盆内,其液汁经过五六小时就会凝固成凉粉。凝固好的凉粉深黄酱紫,手感嫩滑,加上醋和蒜水,是夏天消暑降温的极好食品。

    吃上一口,酸溜溜的口感极为爽快,配上夏日稍微有点燥热的气氛,很是受用。

    两人一边大口吃着神仙凉粉,一边听路人聊起了今日宛城中的事情。

    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李闯去了长乐坊,而与公孙离之间的较量更是精彩无比。

    “各位有所不知,我当时就处在长乐坊中,要说起公孙大家和李大帅之间的比试,那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一个身穿深色衣服的年轻男子激动地说道,“且先不论大家的剑舞有多出彩,除去舞剑的本事以外,公孙大家本身便是一个绝顶的高人。

    手中一把承影剑,无锋无影,视之几乎不可见,触之而不觉,只闻剑声,不见剑影,逼得那李大帅节节后退。

    可是那李大帅能闯下偌大的名头,一身的本事也不是吃素的,只见他手执长剑,以攻代守,身形之快,简直如同水面上一掠而过的燕影一般,朝着公孙大家就斩了过去,好似平地上起了一声惊雷。。。。”

    看他说的这么详细,旁听的人也是如痴如醉,李闯不禁摇了摇头,顶尖高手之间的对决,局外人怎么可能看的如此清楚详细,如果不是有武艺在身的话,想要分辨出招式动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之前长乐坊中的人虽然多,但是相对于整个宛城来说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罢了,在这个消息传播闭塞的年代,李闯与公孙离之间的较量,未必能有多少人清楚其间的详情。

    清楚了不知道如何形容,形容了又带着几分夸张,传来传去,最后变成了各种你不信我不信的谣言。

第206章 决战鄱阳湖(一)() 
稍有不慎,武林高手就变成了类似于神仙一般的存在,就比如那茅子元,借着一身深厚的修为,在南郡内装神弄鬼,倒是积累起了相当大的威望。

    望着七七小口吃饭的可爱样子,李闯有心继续调笑两句,却被七七打断了,将话题引到她最关心的事情上。

    “说说看,这江南的白莲教余孽怎么扫除?茅子元据九江、淮南等地,其势甚大,连旧时楚地、闽越以及长沙郡都多有涉及,影响力辐射整个长江以南。”七七装作漫不经心地样子说道,她在九江与南阳的交界处呆了半年有余,对白莲教的了解很深。

    正因为知道的清楚,所以才会不敢小觑,剿灭白莲教不是嘴上说的那样简单。

    见七七神情严肃,李闯也收起了那幅惫懒的样子,右手轻轻滑过腰间的剑柄,眼角微眯,嘴角带起一丝冷笑:“白莲教不过是纸上的老虎罢了,空有威风,唯一值得重视的就是。。。。”

    话才说到一半,就有一个爽朗的声音插了进来:“姑娘这个问题问的好,白莲教虽然一时威风,其势很难长久,相比于关中,所依赖的不过是二十万水军罢了,仗着有长江天险以此为恃,据我王师。”

    不得不说,七七近日里艳光四射的打扮很能招蜂引蝶,身形有若杨柳扶风,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股轻灵之气,引得来往的行人不断注视。

    这边就有一位强行插话的年轻士子,身后跟着三五个家丁,头戴纶巾,手摇折扇,一身的绸缎绫罗的衣物,长得很是英俊,一看便是贵胄公子一流。

    七七眼睛一转,嘴角带起几分笑意,转身笑盈盈地问道:“公子有何高见?”

    当街搭讪,没想到能引得美人垂青,七七这么一笑,真可谓是风情万种,迷得对方找不到方向。

    “高见不敢谈,在下柳拾元,在宛城之中也算是略有薄名,时人赞誉,忝为‘四大才子’之一”,柳拾元施了一礼,介绍道。

    话音刚落,一旁的李闯直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引得那个年轻士子还有身后的家丁怒目而视。

    没办法,只要听到“四大才子”的称呼,李闯总是会想到前世唐伯虎点秋香之中的江南四大才子,感觉这个称号都被毁得无法直视。

    李闯这种反应被七七认为是争风吃醋之意,心思一转,眼神中多了几分幸灾乐祸:“你笑什么?柳公子身负才子之名,正是值得我辈仰慕,不知道其余三人都是哪位?”

    七七一边说,一边做出钦慕的样子,眼睛之中似乎有小星星闪过,样子很是让人心动。

    看到七七的反应,柳拾元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精神立刻振奋起来:“若论文采,排在首位的自然是我们南阳郡战无不胜的李闯李大人,虽然诗词只有寥寥几首,但无一不是传唱天下的传世之作。”

    猝不及防,被喂了一口事,李闯差点没反应过来。

    柳拾元依旧在继续:“排在其次的,就是顺阳许家的许士杰许公子,辅佐永阳公主左右,不仅文采无双,这治国理政的本事更是不逊色于旁人。”

    这话说的在理,李闯点点头,许士杰是有真才实学的,没得反驳。

    “至于在下,不才屈居第三位,相比于前两位是有不小的差距,能与李大人与许公子并列,柳某感到汗颜。

    排在末位则是宛城王家的王右遗王公子,今年春季郡守府选士,拿下头名,被分配去了不远处的新野县衙做事,这文采也是受大家承认的。”

    听完柳拾元的介绍,李闯大概明白了“四大才子”称呼的来源,多半是为了强行蹭李闯和许士杰两人的名声。

    能与前面两人并列,自是会被时人高看一眼,说出去也有面子一些。

    笑了笑,李闯没有管这些无关的散事,继续低头对付起了那碗神仙凉粉。

    见李闯不说话,柳拾元说的更欢了,拿着折扇侃侃而谈:“江南白莲教声势很大,号称有百万之众,其根却在鄱阳湖中的二十万水师,此乃精锐敢战之士,与那些摇旗呐喊的杂兵有很大区别。”

    李闯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仅凭这一句话,柳拾元的见解就可谓不凡,与他是不谋而合。

    水师不灭,茅子元实力犹存,随时可以卷土从来。

    想要让白莲教土崩瓦解,不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起,如何解决这二十万训练有素的水师是个关键。

    “此次李大帅领兵南下,其势汹汹,势要拿下茅子元,但是所带的兵力却是严重不足,不过十一二万罢了。”柳拾元中气十足,很有把握。

    这下李闯真的有点震惊,军队之事皆为机密,外人不得而知,这柳拾元竟然说的这么准确。

    “这些事情柳公子从何得知?”七七好笑地看了李闯一眼,在城中随便找一个路人都能将南阳军中的情况说的清清楚楚,李闯这个统帅做的太不称职了。

    柳拾元将手中折扇收起,落于左手掌心,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从大局来看,永阳公主入主关中时日尚短,不可能积攒起太多的实力,北有匈奴,纵横于萧关之外,东有洛阳,李子通手握大军,于函谷关外虎视眈眈,李大人分兵南下,定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