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闯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闯王-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不是人人都有李闯这么高的身手,碰到一个不会武艺的文职官员,在秘技之下或许毫无还手之力。

    解释之后,李闯就坐上另一抬轿子,回到了康王府中。

    。。。。

    与此同时,宫城东墙的街道上,宫本次郎转角到一处僻静的角落,用身上的黑衣与面巾将鸣雷与杀意两柄长刀收了起来。

    转身翻过高墙,顺手从怀中掏出一柄折扇,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缓步混进了夜市之中。

    一头黑色的长发披散到身后,下巴上略显凌乱的黑硬胡须,与周围人并无不同的服侍,宫本次郎这个东瀛人完美无缺地融入到了周围的环境之中。

    长安城作为天底下最为繁华的城市,每到夜幕降临,繁华程度反而更胜,夜市之中,人声鼎沸,路上的来往的行人不比白日里差上分毫。

    沿街叫卖的小贩,通宵营业的酒肆青楼,街旁伫立着街灯,里面燃着麻油,彻夜长明,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鱼鲜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

第178章() 
仅从风味小吃来说,李仁坊卖澄沙团子,秦安坊卖十色汤团,市西坊卖泡螺滴酥,太平坊卖麝香糖,还有头顶肩挑沿街串巷叫卖的零担。

    宫本次郎融入到夜市之中,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在市集内绕了几圈过后,终于来到了城东琅琊王氏的一处别院内。

    别院的环境清幽,远离了热闹的夜市,还有庄严肃穆的宫城,涂着红漆的大门,院旁还栽有长了数十年的大树,在盛夏时节,还能在院中乘凉一番。

    不过这朴素的小院同规模庞大、壮丽重威的未央宫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皇子赵辰很是不满。

    自幼长于深宫,他还从未住过这么简陋的房屋,虽然有琅琊王氏刻意低调地原因在内,但现在南阳军入城,打的还是恢复乾朝的旗号,那他这个正统血脉的皇子不应受到这种礼遇。

    更兼王安彬上门受辱之后,李闯的态度毫不掩饰地传达了出来。

    同李文忠那模棱两可,甚至带有几分恭敬与谦让的表现,李闯对于乾朝皇子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恶劣。

    岂止是目中无人,直接就否认了赵辰存在的可能性,说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赵家十四子是个冒牌货,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于眼前这个来自东瀛的浪人,则是经由琅琊王氏之手,介绍给他的,据说是东瀛那边顶级的剑圣,自十三岁出道以来,逢战数百场,未尝一败。

    王家曾经用家族近百名护院围攻此人,却被反手压制,进而杀得大溃,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不能伤及分毫,反而为之所慑,都不敢上前。

    所以赵辰对于宫本次郎的武艺是有着绝对的自信,今日听上朝的官员谈及朝中轶事,说到那名震关中的李闯竟然仅坐一顶小轿,带上三五个随从,他便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防备这么松懈,难道这位李大帅认为南阳入主了关中便从此天下无敌了吗?

    看到宫本一身紧身青衫,从院外走进来,赵辰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宫本先生此行可曾顺利?那李闯境况如何?”

    宫本次郎摇了摇头,开口却是流利的长安方言:“回公子,对方毫发无伤!”

    赵辰脸上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以先生的武艺,此行就算不能拿下那贼子的人头,其人也定然不会毫发无伤才对。”

    宫本的神情严肃了几分,看着这个自幼长于深宫的皇子:“天下之大,高手何其多!我虽在东瀛可称得上第一高手,但来到上国,却不敢妄自尊大,今夜行刺的李闯,其身手高绝,与我胜负五五之间。”

    赵辰面色悚然,李闯他不熟悉,身前的东瀛浪人有几分功底他清楚的很,长安城中关于李闯的流言太多太多,其中真假参半,有人甚至声称李闯是神仙下凡,可聚天雷。

    对于这些,赵辰自然是不会相信的,民间还传言他父皇是真龙转世,能呼风唤雨,普通的百姓甚至还将皇帝当做神明来崇拜,等到长安城破的时候,他那个据说无所不能的父皇还不是自焚宫中。

    民间谣传不可信,这是上层一贯以来的态度,赵辰也是如此,现在忽然听闻李闯的身手能与剑圣宫本一较高下,心中的触动甚大。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那李闯年纪轻轻就闯出偌大的名头,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赵辰没有苛求什么,像宫本这样的流浪武士可遇不可求,能来帮助他做事已经很不错了。“今日之事不成功没什么关系,李闯作为南阳系的二号人物,在长安城中遭遇了刺杀,明日城中定然会大肆搜捕,弄得人心惶惶,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浑水才好摸鱼,赵辰最担心的恰恰是长安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随着年深日久,赵玉儿的威望也会越来越高,那些现在反对的人未必能坚持下去,尤其是忠于南阳的人陆续上台之后。

    “哦,是吗?”宫本并不关心这个,中原政事距离他太过遥远,他之所以帮助赵辰,只是因为琅琊王氏给了这位岛国剑圣足够的报酬,“今夜刺杀,我倒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你们的李大帅说的一口好东瀛话,其间甚至夹杂了北海道的口音,若不是身处长安城中,鄙人还以为遇到了老乡。”

    宫本说话间很是随意,赵辰却慎重了起来:“那贼子自称来自太行山脉深山老林之中,如何能够学得东瀛语?相比此人的身世多是胡编乱造,如今朝政尽托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外人手里,不知是福是祸。”

    赵辰说话间忧心忡忡,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

    然而一旁的宫本却想笑。

    他这个外来户都知道李闯在赵玉儿夺回关中的过程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眼前这个长在深宫的皇子寸功未立,却担心起这个。

    当真滑稽。

    宫本想笑,但又不敢笑,像赵辰这样的皇族子弟最是注重颜面不过,得罪了他,自己这金饭碗可就没了。

    他不在意钱财,来乾朝的目的只是为了见识天下的高手,在没打算回到东瀛之前,这个长期饭票不能丢。

    。。。。

    长安府衙如何处理此事,李闯并不在意,回到康王府后,继续研究起了复杂的机械设计。

    之后的十几天都是如此,长安城中风平浪静,好像从未发生过一场刺杀一般。

    作为一个大人物,还是处在矛盾焦点的中心,有几场刺杀实在不算个事。

    自己得罪过的人实在太多了,远在洛阳的李子通,江南的茅子元,长安城中的有心人,甚至宛城中残留的余孽。。。。真数的话,要列出一个长长的列表。

    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闲着没事派出个刺客抱着中奖的心态来长安刺杀李闯都不足为奇。

    外国有一位政要曾经说过:“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活在一本侦探里。”

    尤其是处于矛盾利益争夺的聚焦点,有些人采取过激手段很正常。

第179章() 
像卡斯特罗同志,就遭遇过多达638次的暗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低调处理。

    大家都是做大事的人,没点觉悟怎么能行。

    其中大部分的暗杀都是有迹可循,但也有例外,比如阿拉法特,死的就有点不明不白。

    现在李闯就身处这个位置,有人想要针对他,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暗杀的花样,直接是明刀明枪上去干。

    这种反而是最好防范的,以李闯的身手,保证自己的安全一点问题都没有。

    每天除了照旧前去上朝之外,李闯便一概在王府之中闭门谢客。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卷入长安城中的正统风波,现在还用不到李闯出手,这些事情应该由李文忠和赵玉儿两人解决,等到他们两个无法再掌控局势的时候,才会让李闯动手,到那时局面未免会有些不好看了,毕竟他作为带兵之人,能动用的办法也只有一个。

    另一方面,李闯需要抓紧时间搞出来这两项复杂的设计,水力锻锤的剩余部分便不用他再操心,以关中那些工匠的水平而言,想要弄出来这种大型机械并不困难。

    陈二是吴老管家派来服侍李闯的小厮之一,在他心里,李闯应该是那种那种忧国忧民的大人物,每日里都处理些军中大事。

    可是这几天的相处下来,得出的事实让他大跌眼镜,这个名震关中的李都尉竟然是个木匠迷,除了正常的上下朝之外,其余的客人一概不见,每天在自己的书房内不知道设计什么样的东西,偶尔还拿木头雕出个模型出来。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外间的传闻有的说李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有的说李闯是文采风流的谋士,陈二最初被吴管家选中,派到李闯身边的时候,还激动了好久,终于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位名传天下的大人物,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人。

    康王府门口,吴管家又委婉地拒绝了一批官员大臣拜见的请求,心里感叹这已经是第八批了,虽然他不清楚现在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隐隐感觉出来有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户部的尚书是之前的南阳郡郡丞何文,刑部则是由高峰接任,两人都是跟随赵玉儿千里逃亡时候的老班底了,在洛川红攻破长安的时候,就一路护送她离开城内,李闯在宛城的整军之后,他们便选择离开军中,继续跟随老上级李文忠,一同被调到了郡守府。

    三省的结构还未搭建起来,但六部已经隐隐约约见到了雏形,除了工部尚书的位置还在空悬之外,其余的各部已经有了主事之人,其他的便是在原本的官员基础上,再行选拔,以填充六部。

    每天早起五点上朝,对李闯来说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至于所谓的朝政,李闯一直是保持着木头人的状态。

    纸糊的元帅,泥塑的尚书,这是有人给李闯的评价。

    很贴切。

    李闯可是要成为一个伟大发明家的男人,这种世俗小事不值得操心。

    不过接下来有一件大事,容不得李闯再继续划水。

    立法。

    没有法度,无以成方圆,自南阳军入关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切都逐渐走上了正轨,这项最重要的事项终于被提了出来。

    说这件事的人名为桓常,出身樵国桓氏,世代掌握乾朝律法事宜,流传天下的大律令就是这个家族修著的。

    现在新朝初立,原本的律法不怎么合李文忠心意,再加上官制的改革,重新立法很有必要。

    有人说法律是为了保护权贵的利益,这种话就有点偏激了。

    律法的意义在于规范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秩序,它包含了方方面面,按理说这是李文忠应该操心的事情,李闯之所以这么关心,只因为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谋划——土地改革。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中心,也是最为重要的财产,天下的土地多半都在分散各地的世家大族手中,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地主。

    李闯现在玩的游戏也叫斗地主。

    好玩不?

    不好玩。

    你从别人手中抢个真金白银,没什么,抢土地?就和夺了别人的命根子没什么区别。

    对方能不拼命?

    李闯这种举动和捅马蜂窝没什么区别。

    和土地改革比起来,之前遇到的刺杀和毛毛雨差不多。

    但李闯却敢做。

    原因不为其它,手中数十万大军便是最为坚强的后盾。

    没错,土地革命的先手就是从军队开始。

    收拢军心,掌握军权,李闯方才有与这个庞大的阶层对抗的本钱。

    但在真正推行天下之前,还需要很多东西,比如印刷术,便宜的纸张,普及教育,开科举。。。目前只能在军队之中作为试点。

    在没能打破士族在对于知识文化传承的垄断之前,李闯绝不敢轻举妄动。

    王莽便是前车之鉴。

    没错,就是那个建立新朝的王莽。

    按照正统的历史观点来说,这是一个篡位改朝的“巨奸”,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小人。

    最后结局也是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

    但在李闯看来,王莽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家,试图在落后的古代掀起变革的巨浪。

    然后他便死了。

    原因很复杂,其中还涉及到了“大魔法师”刘秀先生。

    这位光武中兴的帝皇是真的秀,李闯不敢胡乱说话。

    万一被“大陨石术”砸死了怎么办?

    至于李闯为什么非要作死去动别人的奶酪,在土地上做文章,这就涉及到一个很深的矛盾了。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百业不兴,占据绝大多数的人口还是耕地的农民。

    开国之初,经过数十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