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国鐠话音刚落,方正化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卷纸,上前放到了已经伸出手来的朱纯臣手中。

    朱纯臣接过卷纸,打开来只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随后有点惊慌失措地喊道:“诬蔑!首辅大人,这完全是诬蔑!是有人栽赃陷害成国公府!本国公世代累受皇恩,又岂会说此大逆不道之言?!我要见皇上,我要去跟皇上说清楚!”

    朱纯臣一边说话,一边站起了身。看了这一页纸,他再也无法淡定了。

    说没说过这样的话,他自己当然心里清楚,没传出去那当然算不了什么,然而一旦传出去了,而且还是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明朝没有文字狱,很少会因为单纯的言论而杀大臣,但是对于勋贵武臣来说,私下非议皇帝的罪名可是他们担待不起的,因为他们与文臣可不是一路的,不会有文臣上书救他。

    因此,说到底,勋贵武臣与太监内臣在政治上的地位其实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前程命运,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而已。

    这一点,此时的成国公朱纯臣也终于认识到了。

    但是此时认识到这一点,已经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见朱纯臣如此激动否认,方正化冷冷说道:“国公爷稍安勿躁!此时宫门已闭,你又如何见得到皇上?!陛下派我等前来,自然还有口谕给你,何不一并听了再说!?”

    朱纯臣见方正化如此说,顿时安静下来,面无人色地看着眼前三人,最终将目光落在内阁首辅李国鐠的身上。

    这时,李国鐠突然说道:“陛下口谕!”

    朱纯臣犹豫了一下,腿一弯,扑通一声跪在书房的地上,说道:“臣朱纯臣恭听圣谕!”

    李国鐠看了看他,接着说道:“陛下口谕:朕或许确是冲主,但朕毕竟还是你的君父。陛下让我等问问你,你可知臣子的本分?!”

    “臣朱纯臣有罪,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朱纯臣说完这话,又对李国鐠说道:“首辅大人,东厂坐探岂可轻信!请首辅大人务必转告皇上,朱纯臣忠于君父之心,天地可知啊!”

    “成国公这话,还是留着日后亲自去对皇上说吧!我等前来国公府的使命已毕。还请成国公好好想想臣子的本分!”

    李国鐠说完这话,扭头就走,带着其他人等,出了朱纯臣的书房,往外走去。

    李国鐠当然已经办完了差事,但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和东厂提督方正化却没有。

    皇帝既然如此敲打朱纯臣,锦衣卫和东厂又岂能无动于衷。当下两人出了成国公府,立刻安排麾下锦衣卫和东厂人员,将诺大一个成国公府围得水泄不通。

    成国公府上下见此情况,更是人人惶恐不已。

第二三五章 勋贵圈子() 
回京的第二天早上,崇祯皇帝派人请来头天夜里在军机处值守留宿的英国公张惟贤一起共进早餐。

    英国公张惟贤一边低头吃饭,一边听着皇帝讲述他关于五军都督府改制的想法,时不时地附和上几句,称颂一下皇帝圣明。

    张惟贤只觉得眼前的这个皇帝,实在是出乎他当初的意料,如今年纪才十八九岁,但对大明军政事务的熟悉了解,比其他这种对此浸淫了三十几年的老家伙都还要透彻得多。

    张惟贤这种勋贵世家出身的人物,对于自己家族的利益当然看得比什么都重,也正因此,只要皇帝照顾到了英国公府的利益,他就会自觉地占到皇帝的一边。

    尤其是面对如今这个强势的抄家皇帝,只要皇帝对五军都督府的改变,不是严重损害到英国公府的利益,他就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是他在将近六十年来的人生阅历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

    在他看来,眼前这个皇帝能赐死德王、福王,并且抄没了这两系的王府,将其阖府上下流放云贵,那么还有那个勋贵之家是他不敢动的呢?

    归根结底,动不动你只在于你是不是识时务,是不是站在皇帝的这一边。

    正是因为英国公张惟贤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他才能在军机大臣的位置上一直干着,而且圣眷不衰。

    张惟贤陪着皇帝吃完了简单的早饭,又陪着皇帝在乾清宫内散步。

    就是在两人散步的时候,乾清宫的总管太监王承恩来报,说是成国公朱纯臣在宫门外跪求觐见。

    崇祯皇帝当下就问张惟贤说:“英国公,如今朱纯臣请求觐见,以你看,朕是该见还是不该见?”

    见崇祯皇帝这么问,张惟贤很快答道:“陛下若是想好了如何治罪,那就见上一见。陛下若是还未想好,那倒不如不见。”

    崇祯皇帝看着张惟贤,点了点头,然后对王承恩说道:“你去告诉成国公,就说朕不想见他,让他回府闭门思过。”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也没了散步的兴趣,打发张惟贤继续到军机处当值,并琢磨五军都督府改制一事,自己则回了乾清宫东阁的书房里处理前几日不在京师期间积压的奏折。

    到了御书房不久,就见曹化淳匆匆忙忙地进来,双手呈上一份折子。

    这应该是今日的第一份折子,没想到这么早就走完了通政司、内阁和司礼监这条呈递之路。

    皇帝接过折子一看,心中乐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这是一份弹章,是督察院副都御史贾继春弹劾成国公朱纯臣的弹章。

    弹章之中历数了成国公朱纯臣袭爵以来的种种不法之事,其中就包括了领左军都督府事十余年来虚报冒领军饷,兼并多占卫所屯田,驱使卫所军户如同奴仆等等,以及其他草菅人命等不法事。

    当然,最为严重的则是私下非议圣主一事,特别是其中写道:“成国公累世蒙受皇恩而不知竭力报效,如今以臣子非议君父,乃是欺君犯上之大不敬。臣观其人表面恭谨,实则狂悖,名为纯臣,实为逆臣。请治其大不敬之罪!”

    看完这个折子,又看见内阁首辅李国鐠在上面票拟的意见,崇祯皇帝拿起朱笔在上面写了个“阅”字,然后对曹化淳说道:“曹化淳,你带此弹章,与巩永固、方正化二人再去一趟成国公府,给他看看这个折子,然后告诉他,有此大不敬之罪,今后他还有何面目见朕?”

    说完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曹化淳,不再言语,曹化淳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躬身说道:“奴婢明白,陛下放心!”

    曹化淳着人知会了巩永固、方正化,然后三股人马一会合,朝着成国公府而去。

    当天上午,成国公朱纯臣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畏罪自杀。

    见过李国鐠后,一宿没有怎么合眼的朱纯臣早上起来,就匆匆忙忙地赶往紫禁城,想要求见皇帝,既当面认罪,也当面求情,可惜的是皇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回府的路上,朱纯臣的内心极度失落,又极度惶恐,他知道皇帝连见都不愿见他,说明皇帝心中非常愤怒。

    此时此刻的朱纯臣,既悔恨自己的失言,又悔恨曾经的贪婪,但他还是没有想到皇帝会真的要了他的命。

    他以为,最多不过是降他的爵位,甚至也有可能夺了他的爵位,让他提前结束仕途。

    但是曹化淳等人的二次上门,以及曹化淳带来的皇帝御笔批阅的弹章让他彻底绝望。

    更让他万念俱灰的是,曹化淳转述皇帝所说的话,皇帝今后不想再见到他。这不就是要让他去死吗?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背后含义。

    就是他想装糊涂也不行,曹化淳和方正化一再暗示他提醒他,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贪生怕死,而害了整个成国公府。

    最可恨的是,这些人见过他之后,虽然退出了书房,但却并没有离开成国公府,而是一直在他的书房外面等候。

    这些人在等候什么,他当然明白。

    最终在一番心理挣扎之下,在整个家族和他个人这两个选项之中,他还是选择了自杀。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成国公朱纯臣因为襄城伯李国祯攻讦攀咬其虚报冒领军饷、占役兼并军屯等罪名,在府中畏罪自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师的勋贵圈子,同时也震惊了京师的勋贵圈子。

    此前看起来还颇受皇帝重视的成国公,说自杀就自杀了,而且还是因为一些百余年来南北两京的勋贵世家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自杀的,这说明在成国公看来有比自杀更可怕的东西。

    贾继春的弹章被皇帝有意地留中了,因此除了几个核心人物之外,没人知道朱纯臣自杀的真正原因。

    至于贾继春是如何知道的,当然是皇帝暗示方正化向他透漏了消息。

    而这个局面,也正是皇帝所乐意看到的。皇帝就是想让这些勋贵武臣世家知道,过去虚报冒领兼并占役或许不是大问题,但是从今往后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因此,一时之间,其他那些以同样罪名被李国祯攻讦的勋贵,比如定国公徐允祯、抚宁侯朱国弼、阳武侯薛涟、临淮侯李祖述等,个个战战兢兢地上书自劾。

    同时,英国公府也很快就宾客盈门了,定国公徐允祯、抚宁侯朱国弼、阳武侯薛涟、临淮侯李祖述等人,纷纷到英国公府打听消息。

    一来是取经,毕竟襄城伯李国祯攀咬的头号人物,就是皇帝陛下御前的红人英国公张惟贤,而张惟贤上了请罪折子,进宫见了皇帝之后,一点事情都没有,照样做着军机大臣。

    二来是求救,如今京师的勋贵圈子里成国公朱纯臣没了之后,就剩下定国公徐允祯和英国公张惟贤两个国公了。而定国公徐允祯刚刚袭爵没几年,资历和辈分都不能与张惟贤相比。

    然而京师勋贵圈子中,这些公侯伯们的上窜下跳,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英国公张惟贤见了他们,但也只是向他们当面讲一讲皇帝整顿五军都督府及京畿卫所的决心,提点他们不要错估了形势,此外就是让他们之中确实有问题的,尽快上折请罪。

第二三六章 有例可循() 
成国公朱纯臣的“畏罪自杀”,让京师勋贵圈子炸了锅的同时,也让内阁和军机处的几位重臣松了一口气。

    成国公朱纯臣掌管左军都督府兼提督京师五军营前后十数年,不管朝廷万历、泰昌和天启三朝的党争多么激烈,这些勋贵世家基本上都是稳如泰山。

    也正因为如此,以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一批京师勋贵武臣,在左军都督府和京师五军营之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五军营里千总以上大大小小的武官二三百员,不是勋贵子弟,就是出自勋贵世家。

    一旦这些人铤而走险,非要搞个鱼死网破,必定会给如今正在好转的朝局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到了那时候,不管是内阁首辅李国鐠,还是内阁与军机处的其他几位重臣,肯定要有几个人站出来承担京师动乱的责任。

    皇帝本人当然会维护他们,可是整个京师朝堂,可不光是内阁和军机处这几个重臣啊,还有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等清流云集的衙门堂口。

    一旦到了那时候,清流文官与勋贵武臣合流,那么形成的舆论压力,可不是内阁这几个并没有多少朝臣鼎力支持的阁臣能扛得住的。

    崇祯皇帝自己当然并不担心,但是这却不意味着,他手下的几个亲信大臣不担心。

    所以朱纯臣畏罪自杀消息传开之后的第二天,李国鐠、徐光启、李邦华、张惟贤纷纷前来觐见皇帝。

    崇祯皇帝还是在乾清宫里召见了这几个人,让几位重臣免礼平身之后,说道:“卿等前来见朕,不过是因为朱纯臣畏罪自杀,一时间朝堂内外议论纷纷,你们担心人家背后说朕,乃至背后说你们苛待功臣之后。当了,也许你们还担心京师勋贵里有人铤而走险,企图不轨。”

    看着眼前几位重臣默认了这一点,崇祯皇帝接着说道:“你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至少对那些个勋贵世家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这些人若是还有铤而走险的胆识,还有企图不轨的血性,朕反倒是要高看他们一眼了!”

    说完这个话,崇祯皇帝冷冷说道:“但凡这些人还有一点血性,还有一点操守,还有一点他们祖先的忠勇气概,朕也不会与他们这些功臣之后计较。你们都是在朝堂上见惯了风雨的老人,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南北两京的这些功臣之后,如今都是些什么混账玩意儿?!除了吃喝玩乐、醉生梦死,除了利欲熏心、蝇营狗苟,哪一个还有他们祖先身上那种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精忠报国的志向?!”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特意看着英国公张惟贤说道:“英国公是知道朕的心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